變壓器繞線骨架生產公司環境管理手冊.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06159
2024-09-07
21頁
83.55KB
1、目 錄 章節名稱頁次第章緒論3第一章環境政策4第二章環境考量面5第三章法令規章與其它要求要項6第四章目標與標的7第五章環境管理方案8第六章架構與責任9-11第七章訓練、認知與能力12第八章溝通13第九章環境管理系統之文件化(文件管制)14第十章作業管制15第十一章不合格品管制16第十二章監督與量測17第十三章不符合之矯正預防措施18第十四章記錄19第十五章環境管理系統稽核20第十六章環境管理審查21第章、緒論 1.公司簡介XX為專營變壓器繞線骨架(XX)的生產廠家,乃兩岸三地之生產變壓器廠家的主要供應商,為滿足廣大客戶之需求,提供不同類型的電木及塑膠類骨架。本公司生產的變壓器繞線骨架,采用先進2、的自動生產設備制作,在同行業中達到領先水平。同時本公司具有開發各類變壓器繞線架模具的雄厚實力和先進的高科技制模設備。在該生產領域上,積多年的生產設計經驗和先進的現代化企業管理,不斷完善的經營理念。秉承廣大新老客戶的信賴和支持,我們將一如繼往地以“確保品質,滿足客戶”為服務宗旨,不斷更新自我,開發新產品,滿足高科技發展之需求!本公司地址:江蘇省郵政編碼: 電 話: 傳 真: 2.環境管理手冊之管理*2.1環境工作(環境綠色伙伴)推行委員會根據ISO 14001和DELTA環境管理規范之要求,制訂本環境管理手冊。2.2環境管理手冊制訂后,經環境管理代表審核。2.3本手冊須經總經理核準,才可公布實施3、。第一章、環境政策1.目的:建立組織環境管理的整體方向,作為組織行動及日后各項環境管理發展的依據。2.范圍:環境政策。3.作業內容:*3.1環境政策由環境工作(環境綠色伙伴)推行委員會根據初期環境影響評估和顯著環境影響源鑒定之后提出。3.2環境政策之制定應考慮3.2.1高階管理階層對環境保護具有持續改善的愿景及承諾。* 3.2.2相關環境法規及其它客戶環境關連禁用物質規定要求。3.2.3公司的活動、產品及服務對環境的影響。3.3環境政策需經總經理核準公告之。3.4環境政策應以適當方式實施、維持及傳達至各階層人員,使均能了解,必要時須向社會大眾公開。3.5環境政策需修改時,由環境工作(環境綠色伙4、伴)推行委員會重新擬訂及提出。 3.6環境政策內容: 持續改進、污染預防、節能降耗 生產綠色產品,全面滿足法規和顧客要求 第二章、環境考量面1.目的:界定與活動、產品或服務有關的重大環境影響源,以作為公司制定環境政策、目標與標的基礎。2.范圍:藉由鑒定或評估公司可控制或影響之活動、產品或服務,并預期有潛在環境影響之環境影響源。3.作業內容:3.1建立環境管理系統之前,各相關部門透過環境小組將本身產生或排放之污染源等予以評估,并考量法規符合性、環境績效、相關團體的意見及相關客戶之環境關連禁用物質要求等等。3.2環境工作(環境綠色伙伴)推行委員會根據過去、現在及未來之狀況辨認環境影響源,依風險評估5、以評估其對環境的沖擊。3.3當有新制程、新產品或其它事項造成環境影響源改變時,應重新鑒定及評估環境影響源。4.相關文件:4.1 環境禁用物質與管理標準 第三章、法令規章與其它要求事項1.目的:取得相關環保法規的訊息,標識與公司環境影響源有關的法規及法規變更,并將法規有關的信息傳給員工。*2.范圍:適用于本公司環境影響源相關的環保法規及相關客戶之環境關連禁用物質要求,均在鑒定范圍。傳達之對象包括內部稽核人員,相關作業部門及員工。3.作業內容:3.1DCC應檢閱與公司相關的環境影響源及篩選相關環保法規及其它客戶之環境關連禁用物質規定后,并建立相關的環境法規窗體。3.2環境法規鑒定審查須經過品保部審6、查及環境管理代表核準,并依各單位相關作業環境、場所對相關法令之需求性,分發通知給各單位。 3.3DCC應定期更新環境法規及顧客等要求 4.相關文件:4.1環境法律法規管理程序第四章、目標與標的1.目的:遵循公司之環境政策,并考慮本公司活動、產品或服務對環境的影響,展開成各階段環境目標及標的。2.范圍:本公司之環境目標及標的的設定均適用。3.作業內容:*3.1 環境小組會相關部門應根據環境政策展開成環境目標及標的,環境目標及標的盡可能予以量化,且與經過評估之環境影響源、法規、技術執行面、財務狀況、相關團體意見及其它客戶之環境關連禁用物質要求等相符合。3.2環境目標及標的需經環境管理代表審查及總經7、理核準。*3.3環境小組相關部門對于經核準之環境目標、標的擬定各項環境計劃。4.相關文件: 4.1環境目標與標的管理表 第五章、環境管理方案1.目的:建立及執行長短期的環境計劃,以達成環境目標與標的。2.范圍:凡本公司依環境目標及標的展開的環境計劃之相關作業均適用。3.作業內容:*3.1環境小組會相關部門應根據環境目標及標的建立環境方案,方案建立時 應考量公司內部資源分配、責任歸屬、優先級、執行時程及相關客戶之環境關連禁用物質規定等。3.2環境計劃需經環境管理代表審查及總經理核準,責任單位須據以執行,環境管理代表依環境方案執行進度查核點實施稽核。*3.3環境方案之執行績效由環境小組會相關部門于8、管理審查會議中報告及說明。4.相關文件:4.1環境目標、標的管理表第六章、架構與責任1.結構 見附件2.環境管理之相關職掌:2.1總經理/副總經理* 擔任環境工作(環境綠色伙伴)推行委員會之主任委員,為環境管理負責人, 并為經營負責人之代理人.2.2環境管理代表為環境管理負責人之代理人/執行委員:2.2.1督導及推動環境管理系統2.2.2向高階管理層(董事長及總經理)報告環境管理績效2.2.3環境目標、標的審核及環境計劃之審核2.2.4管理審查會議之召開、決議事項之確認2.2.5環境法規及其它要求鑒定之核準*2.2.6不合格品發生時(如不符合相關客戶之環境關連禁用物質規定)之矯正預防及追蹤處理9、,并向客戶提出報告*2.3環境小組:2.3.1各部門環境影響源評估及環境目標及標的之建立2.3.2環境計劃之建立及績效之監督2.3.3指定各部門環境工作執行者并確保其受相當訓練2.3.4確保各部門運作符合環境管理系統要求*2.3.5配合客戶要求導入相關環境管理系統,以達到環境關連禁用物質之廢止及禁用2.4稽核組長:*2.4.1擬定內部稽核之計劃,另將相關客戶之環境關連禁用物質規 定要求納入內部稽核項目。2.4.2組織合格的稽核人員為稽核小組。2.4.3匯整稽核報告及所發現缺失之矯正措施記錄。2.5各部門:2.5.1管理部:(1)廢水、廢液、廢氣、廢棄物之監測及管理(2)環境影響源鑒別及環境管理10、計劃執行(3)緊急應變計劃之規劃與實施2.5.2業務部:(1)環境影響源鑒別及環境計劃執行(2)依各環境管理之相關程序執行作業,并與客戶溝通了解其針對環境績效的要求 *(3)依客戶特定環境要求提供相關環境資料、記錄。2.5.3制造單位(成型、插針、模具、全檢)(1)環境影響源鑒別及環境計劃執行*(2)防止制程中客戶特定環境要求之環境關連禁用物質混入或污染(3)環境不符合事項(如含相關客戶之環境關連禁用物質之不合格品)之矯正與預防措施之采取2.5.4品保部:(1)環境影響源鑒別及環境管理計劃執行(2)負責環境文件系統之管理與文件發行、回收之管制*(3)負責檢測進料、制程、成品、包裝材及回收材料是11、否含有客戶特定環境要求之環境關連禁用物質,并作確認.*(4)提供零件、原料到成品(由成品到零件、原料)之原料履歷2.5.5工程:(1)環境影響源鑒別及環境管理計劃執行*(2)負責將客戶特定環境要求之環境關連禁用物質納入零件設計規格書、圖面等* (3)客戶特定環境要求之環境關連禁用物質如有變更時,應于零件設計規格書、圖面等作變更確認(4)依各環境管理之相關程序執行作業(5)設備及原物料評估之驗證,不使用客戶特定環境要求之環境關連禁用物質2.9采購:(1)環境影響源鑒別及環境管理計劃執行*(2)將客戶特定環境要求之環境關連禁用物質納入材料規格書(包括外包商)*(3)客戶特定環境要求之環境關連禁用物12、質如有變更時,零件及材料規格書需作變更確認(包括外包商)*(4)要求供貨商不得提供含有客戶特定環境要求之環境關連禁用物質,應將其納入供貨商評估標準中,并作稽核確認.*(5) 倉庫合格品與不合格品之區分及處理,防止客戶特定環境要求之環境關連禁用物質混入或污染2.10生管:(1)環境影響源鑒別及環境管理計劃執行 *(2)確認外包(OEM及協力廠商)未使用客戶特定環境要求之環境關連禁用物質,并作稽核確認3.相關文件:無第七章、訓練、認知與能力1.目的:落實員工對環境管理相關知識或技能的訓練或鑒定,以便能有效地執行環境管理之任務,并應付緊急之狀況。2.范圍:全公司之員工有關環境管理之教育訓練,及為達成13、環境目標所需的專業知識技能人員之鑒定,均適用之。3.作業內容:3.1環境管理有關的知識或技能之教育訓練,由人事課安排新進人員訓練并匯整年度之教育訓練計劃,經核準后交各相關部門執行。3.2教育訓練之內容應涵蓋:達成環境管理系統的重要性或效益;未達成時的可能后果;在環境管理系統中擔負的職責;緊急事故時應變的方法及訊息的傳遞管道等。當顯著環境影響源、法規等變更時,亦應適時提供有關訓練或傳達有關之訊息。*3.3環境小組依公司之環境目標、標的、環境方案和客戶特定環境要求,擬定各相關訓練項目,并針對所須的專業技能及需具備該專業技能的相關人員,訂定訓練計劃。3.4專業技能人員之資格由環境管理代表評核是否符合14、現行法規及要求。4.相關文件:4.1人力資源管理程序第八章、溝通1.目的:有效建立關于公司環境管理活動內部之間以及與外部有關團體間的溝通管道。2.范圍:溝通的對象對內包含各層級和部門;對外包括供應廠商、客戶、社會大眾.。3.作業內容:*3.1環境小組應于管理審查會議檢討各相關人員對環境管理系統及環境影響源等之信息接收情形。*3.2公司環境政策、環境執行績效及相關客戶之環境關連禁用物質規定應透過適當方式(例如:教育訓練、布告欄、朝會、會議等)傳達至公司各部門人員。3.3品保部應對外部團體有關環境影響源或環境管理績效的質疑或建議加以了解、證實、匯整后,應提出處理對策,經總經理審查及董事長核準后,由15、品保部對外回復之。3.5公司的環境政策及各階段的執行績效,應透過適當方式(如卡片、標語、書面資料、公司簡介、網絡等)向社會大眾公開。*3.6采購及生管部門應將相關客戶之環境關連禁用物質規定要求對供貨商加強宣導。4.相關文件:4.1環境溝通管理程序第九章、環境管理系統之文件化(文件管制)1.目的:使環境管理系統中所使用之文件數據處理迅速正確流通,以確保各相關部門能適時獲得適當及有效之最新文件。*2.范圍:本公司之環境管理系統各階段作業中,不論是本公司內部或外部提供之相關資料,客戶相關環境規定及要求之文件,均屬之。3.作業內容:3.1文件與資料在發行前應由相關權責人員審查其適用性。3.2文件之制訂16、修訂、發行、廢止等各項作業,均須依規定執行及審查、核準后分發生效實施。*3.3為防止使用無效或過期之文件,應建立文件匯總表及履歷表以鑒別為最新版次狀況。4.相關文件:4.1環境文件控制程序第十章、作業管制1.目的:制訂相關之運作管理程序,以配合顯著環境影響源的作業或活動。*2.范圍:凡已經界定之顯著環境影響源及相關客戶之環境關連禁用物質之作業或活動,應建立、實施和維持該程序。3.作業內容:3.1環境小組根據顯著環境影響源,并就環境政策、目標及標的,界定出產生此影響源的作業或活動。3.2需供貨商配合之運作管理及符合相關客戶之環境關聯禁用物質之規定, 應由該采購向供貨商提出要求,并實施確認。*317、.3原材料制造至出貨為止應有可追蹤各制程有無使用客戶特定環境要求之環境關聯禁用物質的履歷記錄,以使批量追蹤可以達成。4.相關文件: 4.1環境物料進料檢驗程序4.2GP供應商品質管理程序4.3 GP采購管理程序4.4環境物質檢驗程序第十一章、不合格品管制1.目的:對所發現之不合格品,能由權責單位迅速加以識別、記錄、評估、隔離 (可重工者) 處理,以杜絕不合格品進入下一制程加工與制作。2.范圍:從進料、制程中產品、成品檢驗及庫存品品質查核之所有不合格品,包括可疑之產品均適用之。3.作業內容:*3.1從進料至客戶退貨各階段所發現之不合格品皆應予以鑒別標示,并通知相關權責單位處理。 *3.2經標示之18、不合格品應予以適當隔離,以避免誤用。3.3不合格品之判定與處理權責,依環境管理物質不合格品(料)管理程序執行。3.4不合格品可重工者,依重工作業標準書處理,經重工或重修后,應依相關之檢驗規范重新檢驗或測試,合格始可移轉至下流程。3.5經客戶特采的產品應依客戶規定做出貨標示,如無規定,則分開包裝出貨并在相關文件做記錄,以為日后可追溯。4.相關文件:4.1環境管理物質不合格品(料)管理程序第十二章、監督與量測1.目的:監控及量測在公司內會產生顯著環境影響的操作及活動的因素,以掌握或追蹤其狀況。2.范圍:凡經界定會對環境造成顯著影響者,均須納入監控及量測之范圍。3.作業內容:3.1經界定為顯著環境影19、響源者,均為監控或量測的一部份。*3.2應檢查零件、原物料、成品、半成品、包裝材及回收材等,以確認未含有客戶特定環境要求之環境關連禁用物質。*3.3出貨前應確認工程履歷,確認不混入環境關連禁用物質,有問題之不合格品應確實處置,并保留處理記錄。3.4各指派之負責單位或人員應制定監測的方式、周期等書面文件,并按時追蹤記錄。4.相關文件:4.1監視和測量設備管理程序4.2環境物料進料檢驗程序4.3環境物質檢驗程序 第十三章、不符合之矯正預防措施1.目的:當有不符合或異常于環境管理之要求時,適時、有效的采取矯正或預防措施,使其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能降低或減少。2.范圍:適用于本公司環境管理系統發生異常時之20、矯正與預防措施等活動。3.作業內容:*3.1環境管理作業的各階段、稽核管理或管理審查等,有不符合或異?,F象時,由環境工作(環境綠色伙伴)推行委員會提出矯正與預防措施之需求。*3.2責任單位應分析及調查不符合或異常發生的可能原因,并采取適當的矯正與預防措施,如發生含有客戶特定環境要求之禁用物質時,若有流入客戶之慮時,應實時向客戶報告,以防止不合格品流出及再發生。*3.3完成之矯正與預防措施,需經環境小組確認措施之效果。*3.4應有設備、治工具之污染防止對策及制造批號間之混入防止對策,以防止制程中禁用物質之混入、泄漏、污染。*3.5應有防止倉庫內不合格批量之混入以及不合格品之識別管理辦法。4.相關21、文件:4.1矯正及預防措施管理程序 第十四章、記錄1.目的:為確保環境管理系統之有效運作,掌握環境管理狀況,對各項記錄的鑒定、搜集、歸檔保管,做有系統的管理。2.范圍:凡與環境管理系統運作相關之記錄,均適用之。3.作業內容:*3.1各部門應視實際需要,規定保存期限,有關環境記錄,至少須保存三年。3.2環境記錄由各部門自行決定編號收集方式。3.3環境記錄由各部門列冊保管,防止損壞或遺失。4.相關文件:4.1環境記錄控制程序 第十五章、環境管理系統稽核1.目的:為確保公司環境管理系統被確實地實施,及適時發掘問題,采取必要矯正措施,以維持各項作業之有效性。2.范圍:凡本公司環境管理系統有關之作業活動22、與實施部門,皆為稽核之范圍。3.作業內容:3.1公司內部環境稽核至少每年實施一次,稽核前須通知受稽核部門 3.3每次稽核前,由環境管理代表負責籌組稽核小組,稽核小組成員不得對自己負責之單位執行稽核作業。3.4執行稽核作業,發現不符合事項,應由稽核員提出矯正措施要求讓受稽核部門主管簽署后,提出矯正措施,并由稽核小組執行結果之追蹤。3.5環境稽核報告及矯正措施實施狀況,應提交環境管理審查會議檢討。*3.6客戶特定環境要求之環境關連禁用物質如SS-00259規定須納入環境稽核項目中。4.相關文件: 4.1 GP體系內部稽核程序 第十六章、環境管理審查1.目的:為確保公司環境管理系統運作持續的適切性與有效性。2.范圍:有關內部稽核結果之評估、預防措施、環境目標、標的續效之達成與環境政策適合性之檢討等審查均適用之。3.作業內容:3.1環境管理審查會議每年至少召開一次,以探討環境管理系統之落實程度及有效性,以及各單位對實施本制度之改善意見,由高階主管人員作適當之指示,以作為日后遵循之方向。3.2管理審查會議由成品事業部最高主管或管理代表主持,討論內容如下:*3.2.1環境稽核報告及客戶特定環境要求稽核報告3.2.2環境績效及客戶特定環境要求,是否持續有效改善3.3管理審查會議之會議記錄應妥善保存。4.相關文件:4.1GP體系管理審查程序總經理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