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公司安全標準化管理制度手冊.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06332
2024-09-07
30頁
74.50KB
1、化工公司安全標準化管理手冊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省安全生產條例及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國發XX2號)等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要求,進一步規范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根據國家安監總局發布的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規范(試行)的規定,在全公司范圍內積極組織開展安全標準化工作。為順利開展安全標準化工作,切實落實系統化的理念和實現安全管理的長效機制,達到規范企業安全生產活動,提升整體安全水平,切實保護廣大員工生命和企業財產安全的目的。公司安保部根據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規范(試行)內容,編印了安全標準化手冊予以下發,人手一冊,以供各單位組織學習,明確各自職責任務2、并認真貫徹執行。董事長:xxx安全生產方針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全員參與,綜合治理。安全生產目標實施安全標準化規范管理,全面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杜絕重大人身傷亡事故發生(年職工傷害低于3人),責任事故為零,設備事故降到最低(設備完好率達到98),實現安全文明生產。安全承諾1.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相關的行業標準和公司管理制度。2.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加大安全投入,加強生產技術及設備改進,制定有效的應急措施,防止火災、爆炸、有毒有害氣體泄漏及傷亡等各類事故的發生。3.加強員工教育培訓,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關注員工身心健康。4.定期開展危害辨識和風險評價,制定有效控制措施,保證員工工3、作環境的安全。5.定期進行績效考核,鼓勵員工積極參與到安全標準化不斷改進的過程中,以達到公司安全目標的實現之目的。安全標準化要素負責人與責任負責人1.企業的主要負責人應明確其是本單位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落實安全生產基礎工作和基層安全生產責任制;2.主要負責人做出文件化的安全承諾,并確保安全承諾轉變為必需的資源支持;安全承諾應向社會公開;3.企業應實施安全標準化管理;4.實施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和監督原則.方針目標1.制定文件化的安全生產方針和目標;2.安全生產方針和目標得到所有人員的貫徹落實;公眾易于獲得;3.簽訂各級組織的安全目標責任書;4.各級組織制定安全工作規劃和計劃4、,以保證安全生產方針和目標的有效完成;5.對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機構設置1.建立安全生產委員會;2.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健全安全管理網絡;3.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適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4.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經主管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資格證書。職責1.明確各級管理人員及從業人員的安全職責;2.明確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各職能部門、各基層單位安全職責;3.建立安全責任考核制度,定期考核,予以獎懲。安全生產投入1.建立安全投入保障制度,確定提取標準;2.建立安全費用臺帳;3.安全費用專項用于安全生5、產;4.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為從業人員繳納工傷保險費。風險管理范圍與評價方法1.建立評價組織;2.明確風險評價目的;3.確定評價范圍;4.選擇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5.確定評價準則。風險評價1.依據已確定的評價方法、評價準則,定期進行風險評價。2.記錄重大風險,確定風險控制措施。控制措施根據風險評價的結果及儲存運行情況等,確定優先控制的順序,采取控制措施。風險控制1.根據風險評價的結果,落實所選定的風險控制措施;2.對確定為重大隱患的項目,應建立檔案。3.將評價結果對從業人員進行宣傳、培訓。風險信息更新2.定期評審或檢查風險控制結果;3.當發生事故或變更時,應及時進行風險評價。重大危險源1. 6、建立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確定企業的重大危險源;2.重大危險源應登記建檔,進行定期檢測、評估、監控;3.制定應急預案,告知從業人員和相關人員在緊急情況下應采取的應急措施;4.將本單位重大危險源及有關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報地方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5.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儲存設施,新建企業與周邊的防護距離應滿足國家標準或有關規定。老企業與周邊的防護距離不符合國家標準的,應采取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并在規定期限內進行整改。法律法規與管理制度法律法規1.建立識別和獲取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管理制度;2.明確責任部門及獲取渠道、方式和時機,及時識別和獲取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7、及其他要求;3.定期進行更新;4.及時對從業人員進行宣傳和培訓;5.及時傳達給相關方。符合性評價1.定期對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進行符合性評價;2.消除違法現象和行為。安全生產規章制度1.制訂健全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2.發放到有關的工作崗位。安全操作規程1.根據儲存工藝、技術、設備特點和儲存物料的危險性編制崗位安全操作規程;2.發放到有關的工作崗位。管理制度修訂明確評審和修訂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的時機和頻次,定期進行評審和修訂。安全培訓教育管理人員培訓教育1.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由有關主管部門對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職;2.其他管理人員8、(包括職能部門負責人、基層單位負責人)、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的安全培訓教育由企業人事、教育部門會同安全生產管理部門,按干部管理權限分層次組織實施,經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職;3.培訓內容應滿足國家安監總局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規范的要求。從業人員培訓教育1.對從業人員進行基本功訓練和安全培訓教育,考核合格方可上崗;2.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并按規定參加復審;3.對從事危險化學品運輸的駕駛員、船員、裝卸管理人員、押運人員進行有關安全知識培訓;駕駛員、船員、裝卸管理人員、押運人員必須經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交通部門考核合格(船員經海事管理機構9、考核合格),取得上崗資格證,方可上崗作業;4.新工藝、新技術、新裝置、新品種投入使用和儲存前,其主管部門應組織編制新的安全操作規程,并進行專門培訓。有關人員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操作。新從業人員培訓教育1.對新從業人員進行公司、部門(處、科室)、班組安全培訓教育;2. 公司、部門(處、科室)、班組安全培訓教育的內容、學時應滿足本規范要求。其他人員培訓教育1.對轉崗、下崗再就業、干部頂崗以及脫離崗位六個月以上者,應進行部門(處、科室)、班組安全培訓教育,經考試合格后,方可從事新崗位工作;2.對外來參觀、學習等人員進行有關安全規定及安全注意事項的安全培訓教育;3.對外來施工單位的作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10、教育,經考核合格發放準入證。進入作業現場前,應由作業現場所在單位進行進入現場前安全培訓教育。日常安全教育1.開展班組安全活動;2.班組安全活動應有內容、有記錄;企業管理人員和安全員應對安全活動記錄進行檢查、簽字;3.企業各級管理人員應定期參加班組安全活動;4.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部門應結合班組安全生產實際,制定班組安全活動計劃,規定活動形式、內容、要求。培訓教育管理1.定期識別安全培訓教育需求,制定、實施安全培訓教育計劃;2.建立從業人員的安全培訓教育檔案,做好安全培訓教育記錄;3.記錄計劃變更情況;4.安全培訓教育的主管部門應對培訓效果進行評價;5.企業的各級管理人員應為安全培訓教育提供相應的資11、源保證。生產設施生產設施建設1.生產設施建設應滿足國家“三同時”規定;2.企業應對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總體開工方案、開工前安全條件確認和竣工驗收六個階段,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規范管理;3.生產設施建設中的變更應嚴格執行變更管理制度,履行變更程序,并對變更全過程進行風險管理;4.積極采用先進的、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組織安全生產技術研究開發。生產設施管理1.制訂生產設施安全管理制度;2.建立生產設施臺帳;3.各種安全設施應有專人負責管理,定期檢查和維護保養并落實到人。安全設施應編入設備檢修計劃,定期檢修。安全設施不得隨意拆除、挪用或棄置不用,因檢修拆除的12、,檢修完畢后應立即復原;4.根據危險化學品的種類、特性,在車間、庫房等作業場所設置相應的安全設施、設備,并按照國家標準和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維護、保養,保證符合安全運行要求;5.建立特種設備臺帳和檔案,定期檢驗,證件齊全。特種設備操作人員持證上崗;6.制定監視和測量設備管理制度,建立監視和測量設備臺帳,定期進行校準和維護,并保存校準和維護活動的記錄。關鍵裝置及重點部位1.制定關鍵裝置、重點部位安全管理制度,實行企業管理人員定點承包的安全管理機制;關鍵裝置、重點部位應安裝電視監控和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裝置;2.承包人對所負責的關鍵裝置、重點部位負有安全監督與指導責任,內容符合本規范要求,并至少每月13、到承包點進行一次安全活動;3.安全生產管理部門每季度對承包人承包到位情況進行一次考核,并進行公布;4.建立關鍵裝置、重點部位檔案及安全檢查書面報告制度,定期進行監督或巡檢; 5.制定關鍵裝置、重點部位應急預案,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演練。檢維修1.建立生產設施安全檢維修管理制度,明確檢維修時機和頻次;2.制定檢維修計劃;3.進行檢維修前,對檢維修作業進行風險評價,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風險;4.對檢維修作業現場進行安全管理。拆除和報廢1.建立生產設施安全拆除和報廢制度;2.對拆除作業進行風險評價,制定拆除計劃或方案;3.凡拆除的容器、設備和管道內仍存有危險化學品的,應先清洗干凈,驗收合格后方可報廢。作14、業安全作業證對動火作業、進入受限空間作業、破土作業、臨時用電作業、高處作業盲板抽堵作業、設備檢修作業、起重作業、施工作業、斷路作業等實施作業許可證管理,履行嚴格的審批手續。警示標志1.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場所的適當位置張貼警示標志和告知牌;2.產生職業危害的企業,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危害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危害因素檢測結果;3.在可能產生嚴重職業危害作業崗位的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志和警示說明,告知產生職業危害的種類、后果、預防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4.在檢維修、施工、吊裝等作業現場設置警戒區域和警示標志。直接作業環節1.對動火作業、進入受15、限空間作業、臨時用電作業、高處作業、起重作業、破土作業、施工作業、高溫作業等直接作業環節進行風險分析,制定控制措施,配備、使用安全防護用品,配備監護人員;2.對承包商施工作業現場進行安全管理,發現問題提出整改要求;并檢查、落實整改情況;3.制訂和履行嚴格的危險化學品儲存、出入庫安全管理制度及運輸、裝卸安全管理制度,并應符合省安監局關于加強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銷售危險化學品發貨和裝卸環節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魯安監發200581號)文件要求,規范作業行為。承包商與供應商1.建立承包商管理制度,對承包商資格預審、選擇、開工前準備、作業過程監督、表現評價、續用等進行管理;建立合格承包商名錄和檔案。2.建16、立供應商管理制度,制定資格預審、選用和續用標準,并經常識別與采購有關的風險。變更1.建立變更管理制度,對人員、管理、工藝、技術、設施等永久性或暫時性的變化進行有計劃的控制;2.變更的實施應履行審批及驗收程序;3.對變更過程及變更所產生的風險進行分析和控制。產品安全與危害告知化學品檔案對所有可能接觸和產生的化學品(包括產品、原料和中間體)進行普查,建立化學品檔案。化學品鑒別與分類對其產品、所有中間產品進行分類,并將分類結果匯入化學品檔案。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安全標簽1.編制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安全標簽;2.采購危險化學品時,索取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安全標簽,不得采購無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安全標簽17、的危險化學品。化學事故應急咨詢服務電話1.設立24小時應急咨詢服務固定電話,并有專業人員值班;2.沒有條件設立電話的,應委托危化品專業應急機構作為應急代理。危險化學品登記按照危險化學品登記管理辦法要求進行登記。危害告知以適當、有效的方式對從業人員及相關方進行宣傳,使其了解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化學品的特性和預防及應急處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職業危害職業危害申報如存在法定職業病目錄所列的職業危害因素,應及時、如實向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申報,接受其監督。作業場所管理1.采取本規范規定的職業危害管理措施;2. 確保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與生活區分開,作業場所不得住人;將有害作業與無害作業分開,18、高毒作業場所與其他作業場所隔離;3. 在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作業場所,按規定設置警示標志、報警設施、沖洗設施、防護急救器具專柜,設置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險區,定期檢查和記錄;4. 建立生產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檢測制度;5.對作業場所進行職業危害因素檢測,在檢測點設置標識牌予以告知,并存入職業衛生檔案。勞動防護用品1.根據接觸危害的種類、強度,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個體防護用品和器具,并監督、教育從業人員按照使用規則佩戴、使用。2.各種防護器具都應定點存放在安全、方便的地方,并有專人負責保管,定期校驗和維護,每次校驗后應記錄或鉛封,主管人員應經常檢查。3.建立職業衛生19、防護設施及個體防護用品管理臺帳,加強對勞動防護用品使用情況的檢查監督,凡不按規定使用勞動防護用品者不得上崗作業。9事故與應急事故報告1.明確事故報告制度和程序;2.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3.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立即如實報告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搶險與救護1.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后,應迅速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積極搶救,妥善處理,以防止事故的蔓延擴大。發生重大事故時,企業負責人應直接指揮,安全技術、設備動力、生產、防火、保衛等部門應協助做好現場搶救和警戒工作,保護事故現場。2.對有害物大量外泄的事故或火災事故現場,必須設警戒線,搶20、救人員應佩戴好防護器具,對中毒、燒傷、燙傷等人員應及時進行搶救處理。事故調查和處理1.明確事故調查人員的能力要求、職責與權力。2.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處理。3.編制事故調查報告,進行事故分析,提出預防措施;4.建立事故臺帳。應急指揮系統1.建立應急指揮系統,實行分級管理。2.明確應急指揮系統的職責。應急救援器材1.按國家有關規定,配備足夠的應急救援器材,并保持完好。2.建立應急通訊網絡并保證應急通訊網絡的暢通。3.為有毒有害崗位配備救援器材柜,放置必要的防護救護器材,進行經常性的維護保養,保證其處于正常狀態。應急救援預案與演練1.按照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單位版) 的要求,21、根據風險評價的結果,針對潛在事件和突發事故,制定應急救援預案。2.組織從業人員進行應急救援預案的培訓,定期演練,評價演練效果,評審應急救援預案的充分性和有效性。3.定期評審應急救援預案,尤其在潛在事件和突發事故發生后。4.將應急救援預案報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并通報當地應急協作單位。10 檢查與績效考核安全檢查1. 有明確的目的、要求、內容和具體計劃。2. 制訂各種檢查形式的安全檢查表。安全檢查形式與內容1.定期或不定期的開展綜合檢查、專業檢查、季節性檢查和日常檢查,并符合本規范規定的檢查頻次。2.按相應的安全檢查表,逐項檢查,并與責任制掛鉤。隱患整改1.對各種安全檢查所查出22、的隱患進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及時整改,對整改情況進行驗證。2.對事故隱患,下達隱患整改通知書,做到“四定”。3. 重特大安全事故隱患應符合山東省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辦法的規定。企業無力解決的重大事故隱患,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應書面向企業隸屬的直接主管部門和當地政府報告。4.對不具備整改條件的重大隱患,必須采取應急防范措施,并納入計劃,限期解決或停產。5.各級檢查組織和人員應將檢查出的隱患和整改情況報告上一級主管部門,重大隱患及整改情況應由安全技術部門匯總并存檔。績效考核建立績效考核制度,每年至少一次對安全標準化進行綜合考核,提出進一步完善安全標準化的計劃和措施,不斷提高安全管理23、績效,實現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公司目前的主要危險化學品氫氣(H2)特性無色無臭氣體。危害特性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或明火即爆炸。氣體比空氣輕,在室內使用和儲存時,漏氣上升滯留屋頂不易排出,遇火星會引起爆炸。氫氣與氟、氯、溴等鹵素會劇烈反應。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如有可能,將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空曠地方或裝設適當噴頭燒掉。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加強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24、作人員穿防靜電工作服。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鹵素接觸。在傳送過程中,鋼瓶和容器必須接地和跨接,防止產生靜電。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個人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戴一般作業防護手套。工作現場嚴禁吸煙。避免高濃度吸入。進入罐、限制性空間或其它高濃度區作業,須有人監護。一氧化碳(CO)特性無色無臭氣體。國家衛生標準MAC=30mg/m3危險特性是一種易燃易爆氣體。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25、,并立即隔離150m,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將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空曠地方或裝設適當噴頭燒掉。也可以用管路導至爐中、凹地焚之。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操作注意事項嚴加密閉,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和全面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堿類接觸。在傳送過程中,鋼瓶和容器必須接地和跨接,防止產生靜電。搬運時輕裝輕卸,26、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硫化氫(H2S)特性:無色、有惡臭的氣體,國家衛生標準MAC=10mg/m3危害特性本品是強烈的神經毒物,對粘膜有強烈刺激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內吸入高濃度硫化氫后出現流淚、眼痛、眼內異物感、畏光、視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熱感、咳嗽、胸悶、頭痛、頭暈、乏力、意識模糊等。部分患者可有心肌損害。重者可出現腦水腫、肺水腫。極高濃度(1000mg/m3 以上)時可在數秒鐘內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驟停,發生閃電型死亡。高濃度接觸眼結膜發生水腫和角膜潰瘍。長期低濃度接觸,引起神經衰弱綜合征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27、至上風處,并立即進行隔離,小泄漏時隔離150m,大泄漏時隔離300m,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從上風處進入現場。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將殘余氣或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水洗塔或與塔相連的通風櫥內。或使其通過三氯化鐵水溶液,管路裝止回裝置以防溶液吸回。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操作注意事項嚴加密閉,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和全面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靜電工作服,戴防化學品手28、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堿類接觸。在傳送過程中,鋼瓶和容器必須接地和跨接,防止產生靜電。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甲醇(CH3OH)特性:無色澄清液體,有刺激性氣味。中國MAC=50mg./m3危險特性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接觸發生化學反應或引起燃燒。在火場中,受熱的容器有爆炸危險。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29、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加強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靜電工作服,戴橡膠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30、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酸類、堿金屬接觸。灌裝時應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裝置,防止靜電積聚。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急救措施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用清水或 1硫代硫酸鈉溶液洗胃。就醫。滅火方法: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滅火劑:抗溶性泡沫31、干粉、二氧化碳、砂土天然氣(CH4)特性:無色無臭氣體危害特性:甲烷對人基本無毒,但濃度過高時,使空氣中氧含量明顯降低,使人窒息。當空氣中甲烷達2530時,可引起頭痛、頭暈、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濟失調。若不及時脫離,可致窒息死亡。皮膚接觸液化本品,可致凍傷。 本品易燃,具窒息性。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源和明火有燃燒爆炸的危險。與五氧化溴、氯氣、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強氧化劑接觸劇烈反應。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32、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將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空曠地方或裝設適當噴頭燒掉。也可以將漏氣的容器移至空曠處,注意通風。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滅火方法:切斷氣源。若不能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全面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接觸。在傳送過程中,鋼瓶和容器必須接地和跨接,防止產生靜電。搬運時33、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二氧化碳(CO2)特性:無色無臭氣體。危害特性:在低濃度時,對呼吸中樞呈興奮作用, 高濃度時則產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中毒機制中還兼有缺氧的因素。急性中毒:人進入高濃度二氧化碳環境,在幾秒鐘內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擴大或縮小、大小便失禁、嘔吐等,更嚴重者出現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固態(干冰)和液態二氧化碳在常壓下迅速汽化,能造成-80-43低溫,引起皮膚和眼睛嚴重的凍傷。慢性影響: 經常接觸較高濃度的二氧化碳者,可有頭暈、頭痛、失眠、易興奮、無力等神經功能紊亂等。但在生產中是否存在慢性中毒國內外均未見病例報道。 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一般作業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密閉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風條件。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遠離易燃、可燃物。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應急電話XX市急救中心電話:120公司火警電話:xxxxxxxxxXX市消防支隊火警電話:119 公司應急咨詢電話: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