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設計公司建筑同層排水技術手冊.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08309
2024-09-07
23頁
1.06MB
1、目 錄1. 總則12. 定義13. 材料23.1管材、管件23.2同層匯合器33.3防水材料54. 設計54.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選用54.2衛生器具和排水附件選用74.3管道布置和敷設74.4管道計算84. 5同層匯合器應用方式115. 施工165.1管道連接165.2埋地鋪設管道安裝175.3樓層管道安裝175.4地面構造185.5其它專業配合注意事項195.6防水層施工注意事項206. 驗收206.1中間驗收(隱避工程驗收)206.2竣工驗收211 總則1.1為了使建筑同層排水的設計、施工做到安全可靠、先進合理、用戶方便查閱,特制定本技術手冊。1.2本手冊適用于居住建筑內生活排水,以同層匯2、合器為核心的同層排水技術的設計、施工及驗收。民用公共建筑、工業建筑內生活排水系統采用同層排水技術可參照本手冊。1.3管道系統的設計施工及驗收,在符合本技術手冊的基礎上,還應同時符合建筑給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術規程(CJJ/T29-1998)、建筑同層排水技術規程(CECS247-2008)等國家及相關行業標準規范要求。 2 定義2.1同層排水系統排水支管不穿越樓板到下層空間、與衛生器具同層敷設并接入排水立管的排水系統。2.2墻體敷設方式排水支管在本層樓板上方沿墻敷設并與立管相連,在室內裝修時,可利用裝飾假墻將排水管道隱蔽起來。2.3地面敷設方式3、通過降低樓板(或設置架空樓板)的方式將排水橫管敷設在本層樓板上方(或架空樓板下)并接入立管。2.4同層匯合器安裝于立管上,分別匯集糞便污水和其它廢水,并且廢水有共用水封阻隔的同層排水附件。2.5污廢合流生活污水和生活廢水合流后排出室外(一般指污廢水共用一根立管)。2.6匯合式同層排水系統以應用同層匯合器排水附件為核心技術的同層排水系統。2.6伸頂通氣管排水系統僅設伸頂通氣管的排水系統。2.7專用通氣管排水系統設伸頂通氣管、專用通氣立管的排水系統。2.8管窿為設置排水立管而砌筑的不能進人豎向狹小的空間。2.9直通式地漏用于排除地面積水,結構內不帶存水彎,排出管豎直向下的配件。2.10側墻式地漏用4、于排除地面積水,結構內不帶存水彎,蓖子垂直于地面,排出管平行于地面的配件。2.11排水立管呈垂直或與垂線夾角小于45的排水管道。2.12排水橫管呈水平或與水平線夾角小于45的排水管道。2.13排水橫支管連接器具排水管至立管的排水管段。2.14排水橫干管連接若干根排水立管至排出管的排水管段。2.15降板高度指建筑排水采用降板法同層排水技術時,衛生間完成地面至現澆樓板上平面的高度。3 材料3.1管材、管件3.1.1匯合式同層排水系統管材應符合GB/T5836.1-2006的產品標準3.1.2匯合式同層排水系統管件產品應符合GB/T5836.2-2006的產品標準3.2同層匯合器3.2.1同層匯合器5、組成3.2.1.1同層匯合器為組裝件,由橫管接入口1、橫管接入口2、橫管接入口3、立管上接口4、立管下接口5、存水彎6、主體7、主體上蓋8共8部份組成,如圖1、圖2、圖3所示。圖1 主視圖 圖2 剖面圖 圖3 俯視圖3.2.1.2橫管接入口2、橫管接入口3兩部份為可選型組件,如圖4和圖5兩個配件可以自由組合選用,位置可以互換,但其中至少應有一個二承一插順水三通,以方便接出檢查口。 圖4 (二承一插順水三通) 圖5 (一承一插90彎頭) 圖6 (清掃口)3.2.1.3清掃口為外旋式帶插口配件(圖6),其安裝應根據實際情況,通過一段D50管材連接至方便清通的地方,并且連接管段總長度不超過800mm6、連接管段上轉角不得小于135。3.2.2材料物理性能滿足GB/T5836.2-2006要求。3.2.3本體承插部位橢圓度小,試插后最大間隙不超過0.8mm。3.2.4水封高度不小于50mm。3.2.5橫支管接口旋轉自如。3.2.6共用存水彎實測排水流量1.6L/S(參照CJ/T 186-2003中多通道地漏排水流量測試方法,具體見附錄A)3.2.7共用存水彎自清能力達到100(參照CJ/T 186-2003中多通道地漏自清能力測試方法,具體見附錄B)3. 3防水材料3.3.1防水材料宜選用涂膜形式的防水材料,材料的品種、牌號及配合比,應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表3.3.1是幾種7、常見防水材料的性能要求表3.3.1 幾種常見防水材料的性能要求聚氨酯防水涂料氯丁膠乳瀝青防水涂料SBS橡膠改性瀝青防水涂料丙稀酸酯防水涂膜固體含量93%43%40%粘結強度(與水泥砂漿的粘結強度)0.3MPa1.1Mpa抗拉強度0.6MPa以上0.67MPa2.0Mpa延伸率300%300%柔度在-20繞20mm圓棒無裂紋-10繞10mm圓棒無裂紋在-202以下繞3mm金屬棒半周,涂膜無裂紋剝落現象-30+或-1,2h不脆不裂耐熱性在85加熱5h,涂膜無流淌和集中氣泡80,5h無變化80+或-2,5h不起泡、不皺皮、不開裂不透水水性動水壓0.2MPa恒壓1h不透水動水壓0.1MPa,恒壓0.58、h不透水SBS橡膠改性瀝青防水涂料0.3Mpa,30min,無滲漏固化時間表干4h,實干24h4、設計4.1匯合式同層排水系統的分類和選用4.1.1匯合式同層排水系統適用于重力作用下的生活排水,適用于污廢合流系統4.1.2按橫管敷設方式可分為地面敷設方式(圖8)、墻體敷設方式(圖9)圖8 地面敷設方式同層排水管路圖圖9 墻體敷設方式同層排水效果圖圖4.1.2. 3 墻體敷設方式同層排水管路圖4.1.3地面敷設方式可采用整體降板和局部降板兩種結構形式4.1.4當衛生間面積較富裕,且室內凈空高度要求較高時,宜采用墻體敷設方式4.1.5當衛生間面積較小時,宜采用地面敷設方式。4.1.6根據管道井位置9、和衛生器具布置,墻體敷設方式和地面敷設方式可在同一衛生間中結合使用。4.1.7按排水系統通氣方式可分為不通氣排水系統、伸頂通氣管排水系統和專用通氣管排水系統4.1.8根據設計秒流量計算結果,當流量較大時宜選用專用通氣管排水系統,具體參照表4.4.94.2衛生器具和排水附件選用4.2.1當采用地面敷設方式同層排水時,大便器應采用自帶存水彎結構的豎排式坐(蹲)便器;地漏宜采用簡易地漏。4.2.2當采用墻體敷設方式同層排水時,大便器應采用自帶存水彎結構的橫排式坐便器;地漏宜采用側地漏。4.2.3接入兩個D50橫支管接口的排水器具及附件構造內均不應自帶存水彎。4.2.4接入D110橫支管接口的衛生器具10、構造內存水彎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4.3管道布置和敷設4.3.1排水立管宜敷設在管窿內,要求不高時,也可明裝。4.3.2排水立管位置應上下對應,當不能避免轉彎時,轉彎位置應在同層匯合器的下層進行。4.3.3排水立管穿樓板部位(同層匯合器)與樓板應形成固定支撐,并采取有效防水措施。4.3.4排水立管應每層設一個伸縮節(層高小于4m)。4.3.5排水橫支管應避免交叉敷設。 4.3.6除符合以上要求外,還應符合有關國家和行業標準規定。4.4管道計算注:匯合式同層排水管道計算方法與傳統隔層排水計算方法相同,應符合有關國家及行業標準的規定,具體如4.4.14.4.10條所示4.4.1衛生器具排水流量11、當量和排水管徑應按表4.4.1確定。表4.4.1 衛生器具排水流量、當量、排水管的管徑衛生器具名稱排水流量(L/S)當量排水管外徑mm洗滌盆、污水盆(池)0.331.0050廚房單格洗滌盆0.672.0050廚房雙格洗滌盆1.003.0050盥洗槽(每個水龍頭)0.331.005075洗手盆0.100.303250洗臉盆0.250.753250浴盆1.003.0050淋浴器0.150.4550高水箱大便器1.504.50110低水箱大便器110沖落式大便器1.504.50110虹吸式、噴射虹吸式2.006.00110自閉式沖洗閥1.504.50110醫用倒便器1.504.50110自閉式小便12、器0.100.304050感應式小便器0.100.304050大便槽4個蹲位2.507.501104個蹲位3.09.00160小便槽(每米長)自動沖洗水箱0.170.50-手動沖洗閥50化驗盆(無塞)0.200.604050凈身盆0.100.304050飲水器0.050.152550家用洗衣機0.501.5050注:家用洗衣機排水軟管,直徑為30mm,上排水家用洗衣機排水軟管內徑為19mm。4.4.2建筑生活排水設計秒流量,應按下式計算: (4.4.2)式中 q-計算管段排水設計秒流量(L/S) N-計算管段的衛生器具排水當量總數 -根據建筑物用途而定的系數,宜按表4.4.2確定 q-計算管段13、上最大的一個衛生器具的排水流量(L/S),可按表4.4. 1取值。表4.4.2根據建筑物用途而定的系數值建筑物名稱住宅、賓館、醫院、療養院、幼兒園、老人院的衛生間集體宿舍、旅館和其它公共建筑的公共盥洗室和廁所間1.52.02.5注:如計算所得流量值大于該管段上按衛生器具排水流量累加值時,應按衛生器具排水流量累加值計。4.4.3排水橫管的水力計算,應按下式計算: (4.4.3)式中 v-流速(m/s) n-粗糙系數,取0.009 R-水力半徑(m) I-管道坡度4.4.4排水橫管的設計坡度應保證排水流速不小于0.7m/S自清流速。4.4.5排水橫管的設計充滿度不宜大于最大設計充滿度,且不應小于014、.5。4.4.6排水橫支管的標準坡度應為0.026。4.4.7排水橫管的最小坡度和最大設計充滿度可按表4.4.7確定:表4.4.7 塑料排水橫管的最小坡度和最大設計充滿度管徑(mm)最小坡度最大設計充滿度500.0120.5750.0070.51100.0040.51250.00350.51600.0030.62000.0030.64.4.8生活排水管道橫管的水力計算,可按表4.4.8確定表4.4.8 塑料排水橫管水力計算表(n=0.009)坡度h/D=0.5h/D=0.6De50De75De90De110De125De160QvQvQvQvQvQv0.0014.840.430.00155.915、30.520.0022.630.486.850.600.00252.050.492.940.537.650.670.0031.270.462.250.533.220.588.390.740.00351.370.502.430.583.480.639.060.800.0041.460.532.590.613.720.679.680.850.00451.550.562.750.653.940.7110.270.900.0051.030.531.640.602.900.694.160.7510.820.950.0061.130.581.790.653.180.754.550.8211.861.04016、.0070.390.471.220.631.940.713.430.814.920.8912.811.130.0080.420.511.310.672.070.753.670.875.260.9513.691.200.0090.450.541.390.712.190.803.890.925.581.0114.521.280.0100.470.571.460.752.310.844.100.975.881.0615.311.350.0120.520.631.600.822.530.924.491.076.441.1716.771.480.0150.580.701.790.922.831.035.17、021.197.201.3019.751.650.0200.670.812.071.063.271.195.801.388.311.5021.651.900.0250.740.892.311.193.661.336.481.549.301.6824.212.130.0260.760.912.351.213.741.366.561.569.471.7124.662.170.0300.810.972.531.304.011.467.101.6810.181.8426.522.330.0350.881.062.741.414.331.597.671.8211.001.9928.642.520.04018、0.941.132.931.514.631.698.201.9511.762.1330.622.690.0451.001.203.101.594.911.798.702.0612.472.2632.472.860.0501.051.263.271.685.171.889.172.1813.152.3834.233.010.0601.151.383.581.845.672.0710.042.3814.402.6137.503.30注:Q-排水流量(L/S);v-流速(m/s);D-塑料排水管公稱外徑(mm)4.4.9生活排水立管的最大排水能力,應按表4.4.9.1和表4.4.9.2確定。但立管管19、徑不得小于所連接的橫支管管徑。表4.4.9.1 設有通氣管系的生活排水立管最大排水能力立管管徑(mm)排水能力(L/S)當橫干管管徑=立管管徑當橫干管管徑立管管徑(大一號)伸頂通氣管系統專用通氣管系統伸頂通氣管系統專用通氣管系統501.0-1.2-752.55.03.0-1104.59.05.410.01257.014.07.516.016010.025.012.028.0表4.4.9.2 不通氣排水系統的生活排水立管最大排水能力立管工作高度(m)排水能力(L/S)立管管徑(mm)2507511012516031.01.703.805.007.0040.641.352.403.405.005020、.400.701.361.902.8060.400.501.001.502.2070.400.500.761.202.0080.400.500.641.001.40注:排水立管工作高度,按最高排水橫支管和立管連接點至排出管中心線間的距離計算。4.4.10建筑物內底層排水管道與樓層管道分開單獨排出時,其排水橫支管管徑可按表4.4.9.2中立管工作高度2m的數值確定。4. 5同層匯合器具體應用方式4.5.1根據不同的衛生間布置樣式,通過排水立管中心與配件主體中心連線方向相對于建筑墻體不同的旋轉角度(以下稱立管偏心方向),配合D110和D50三通開口不同的旋轉角度,可以有多種不同的應用模式。4.5.21、2 45正夾角式(立管偏心方向與墻面成45夾角,兩個D50接口兩側對稱分布) 典型布置樣式 D110接口可以在90夾角范圍內旋轉應用舉例: 4.5.3 22.5側向夾角式(立管偏心方向與墻面成22.5夾角,兩個D50接口在D110接口的同一側)4.5.4 90夾角式(立管偏心方向與墻面成90夾角)典型布置樣式 兩個D50接口可以在225夾角范圍內旋轉 4.5.5墻體敷設應用模式應用:適用于大便器和其它衛生器具位于立管同一側布置的情況配套大便器:落地后排水式坐便器,排出管中心高度要求在(距完成地面)110180范圍內。地漏:采用側墻式地漏假墻寬度:250350mm應用舉例:如下圖所示:4.5.622、清掃口應用方式4.5.6.1當采用地面敷設方式時清掃口可以通過D50管材引至上部,在管道井側壁距地坪面約40CM左右開一個檢修門(視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如圖4.5.6.1所示圖4.5.6.1 地面敷設方式時清掃口應用4.5.6.2當采用墻體敷設方式時清掃口可以通過D50管材引至上部,在墻體外側墻面距地坪面約20CM處將清掃口外露(圖4.5.6.2),或者開一個檢修門隱蔽安裝。圖4.5.6. 2 墻體敷設方式時清掃口應用4.5.6.3若發現D50支管所連接的器具,如洗臉盆、浴缸、地漏等,有流水不暢現象,應通過清掃口進行清通,清通宜采用簡單的手搖式彈簧式清通工具,也可以將軟管插入共用水封內,通過壓23、力水進行沖洗(如圖4.5.6.3),不可采用高強度震搗型機具清通,以免損壞管件。圖4.5.6.3 同層匯合器采用軟管壓力水沖洗進行清通示意圖5、施工5.1管道連接5.1.1鋸管及坡口;5.1.1.1鋸管長度應根據實測并結合連接件的尺寸逐層確定,切口應平整并垂直于軸線,斷面處不得有任何變形;5.1.1.2插口處可用中號板銼銼成1530坡口,坡口厚度宜為管壁厚度的1/31/2,長度一般不小于3mm,坡口完成后應將殘屑清除干凈。5.1.2粘合面的清理: 管材或管件在粘合前應用棉紗或干布將承口內側和插口外側擦拭干凈,使被粘結面保持清潔,無塵砂與水跡。當表面有油污時,須用棉紗蘸丙酮等清潔劑擦凈。5.1.24、3管端插入承口深度:配管時應將管材與管件承口試插一次,在其表面劃出標記,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不得小于表5.1.3的規定。 表5.1.3管材插入管件承口深度(mm)序號外徑管端插入承口深度序號外徑管端插入承口深度12350751102742504516020060655.1.4膠粘劑涂刷:用油刷蘸膠粘劑涂刷被粘接插口外側及粘接口內側時,應軸向涂刷,動作迅速、涂抹均勻、且涂刷的膠粘劑應適量,不得漏涂或涂抹過厚。冬季施工時尤須注意,應先涂承口,后涂插口。5.1.5承插接口的連接:承插口涂刷膠粘劑后,應立即找正方向將管子插入承口,使其準直,再加擠壓。應使管端插入深度符合所劃標記,并保證承插接口的直度和接25、口位置正確,還應保持23min,防止接口滑脫,預制管段節點間誤差應不大于5mm. 5.1.6承插接口的養護:承插接口接插完畢后,應將擠出的膠粘劑用棉紗或干布蘸清潔劑擦拭干凈。根據膠粘劑的性能和氣候條件靜置至接口固化為止。冬季施工時固化時間應適當延長。5.2埋地鋪設管道安裝5.2.1埋地鋪設管道宜分兩段施工。第一段先做0.00以下的室內部分,至伸出外墻為止.待土建施工結束后,再鋪設第二段,從外墻邊接入檢查井。5.2.2按設計圖紙上的管道位置,確定標高并放線,經復核無誤后,開挖管溝至設計深度。5.2.3埋地管道的管溝,應底面平整,無突出的堅硬物,一般可做100150mm砂墊層,墊層寬度應不小于管徑26、的2.5倍,坡度與管道坡度相同。須用細土或砂子等填至管頂以上至少100mm處。5.2.4管道安裝完畢經復核無誤后,必須進行灌水實驗,灌水高度應不低于室內地坪高度。滿水15min后,若水面下降,再灌滿延續5min,以液面不下降為合格。放水后應將存水彎水封內積水沾出。5.2.5灌水實驗后,應封閉各受水管管口,填堵孔洞。回填土須分層進行,并用木夯夯實。如用機械回填,應先人工回填一層,其厚度自管頂以上不小于300mm。5.2.6按有關規定,當最低橫支管可以直接接入立管,即最低排水橫支管與立管連接處距排水立管管底垂直距離可以滿足要求時,最低層衛生間也可以應用同層匯合器排水,如不能滿足要求則低層排水宜單獨27、排出室外,與傳統做法相同。5.3樓層管道安裝5.3.1安裝之前,先按管道系統和衛生設備的設計位置,在墻、柱和樓地面上劃出管道中心線(包括立管和各橫支管),并確定排水管道預留管口的坐標,作出標記。5.3.2按管道走向及各管段的中心線標記進行測量,繪制實測小樣圖,詳細注明尺寸, 在樓板上注明各層大便器接口朝向標識線。5.3.3選定的支承件和固定支架的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管道支承件的安裝間距應符合表5.3.4的規定。表5.3.3管道支承件的間距外徑/mm5075110160立管(m)1.21.52.02.0橫管(m)0.50.751.11.65.3.4管道安裝一般應自下向上分層進行,先安裝立管,后安28、裝橫支管,連續施工。5.3.5立管的安裝,可按照下列操作工藝進行:5.3.5.1按設計要求設置固定支架或支承件后,再進行立管的吊裝。5.3.5.2安裝立管時,先根據立管管道中心線,在保證同層匯合器本體上沿與現澆樓板地面齊平的前提下,綜合考慮伸縮節的位置,測量確定出各管段長度并截管。5.3.5.3根據大便器接口朝向標識線,擺正同層匯合器三通接口方向,5.3.5.4先將管段試插入同層匯合器順水三通上端承插口,并安裝伸縮節,校正后初步固定管卡。5.3.5.5調整管段長度,使上層同層匯合器本體上沿與現澆樓板地面齊平。5.3.5.6配管試插完成,檢查無誤后,即可進行粘接,并最終固定管卡。5.3.5.7立29、管安裝完畢后,應由土建支模,澆筑不低于樓板標號的細石混凝土堵洞。5.3.6伸縮節必須按設計要求的位置和數量進行安裝。5.3.7橫支管的安裝,可按照下列操作工藝進行:5.3.7.1按實測小樣圖選定合格的管材和管件,進行配管和截管。預制的管段配制完成后應按小樣圖核對節點間尺寸及管件接口朝向。5.3.7. 2從立管接口位置到衛生器具的管道按設計管線走向放樣。5.3.7. 3將管段試插預制,調整坡度,設置支墩確定高度。5.3.7. 4粘接安裝,用混凝土澆鑄,固定支墩。5.3.8臨時封閉各衛生器具設備預留排水管管口和立管管口。5.3.9室內管道安裝完成后,隨即進行伸頂通氣管安裝。通氣管穿過屋面的措施應按30、設計規定執行。設計無要求時應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5.3.10伸頂通氣管施工完畢后,應立即安裝通氣帽。5.3.11管道系統安裝完畢后,應對管道的外觀質量和安裝尺寸進行復核檢查,復查無誤后,再作通水實驗。5.4地面構造5.4.1同層匯合器應用于地面敷設方式時,地面構造如圖5.4.1所示:圖5.4.1 同層匯合器應用于地面敷設方式地面構造5.4.2降板高度由于同層匯合器水封在結構樓板內部,上口與樓板上面相平,對于廢水橫支管來說增加了排水水頭,在保證水力條件下,為減少降板高度提供了可能。降板空間相比傳統做法(標準)可以減少150mm左右(標準圖集03SS408中總降板高度410),具體算法如下:一般的31、衛生間,凈降板高度H=20(15mm找平層+5mm防水層)+155(填充層)+20(15mm找平層+5mm防水層)+55(裝飾層)=250mm(如圖5.4.1所示)。5.5其它專業配合注意事項5.5.1立管穿樓板預留洞可以為方形,也可以為圓形,以上幾種做法預留洞最小尺寸相同,具體如圖5.5.1示: 圖5.5.1同層匯合器樓板預留洞尺寸5.5.2樓板預留洞位置公差應控制在3CM以內。5.5.3不能隨意剃鑿預留洞,以免對樓板造成破壞,留下漏水隱患。5.5.4衛生間樓板應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并設防水層,厚度宜在120mm以上,不小于100mm。5.5.5同層匯合器穿樓板部位應按規范操作,用細石混32、凝土分兩次澆搗密實。5.5.6填充層應采用輕質材料,回填時不得采用機械回填,應在排水管道兩側對稱分層回填密實。5.5.7其它專業及后續操作不得破壞已做好的防水層。5.5.8同層排水采用地面敷設方式還是墻面敷設方式,以及管道井位置,衛生器具布置等應由各專業共同確定。5.6防水層施工注意事項5.6.1對防水涂料技術性能指標必須經試驗室進行復驗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方法按有關標準施行。5.6.2細部構造和加強層處理,如立管穿樓板部位,為必不可少的工序,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不得有滲漏現象(蓄水24h觀察無滲漏)。5.6.3找平層含水率低于9%,并經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防水層施工。5.6.433、涂膜層涂刷均勻,厚度滿足設計要求,不起泡、不流淌,平整無凹凸、不露底,顏色亮度一致。保護層和防水層粘結牢固,緊密結合,不得有損傷。5.6.5底膠和涂料附加層的涂刷方法、搭接收頭,應符合施工規范要求,粘結牢固、緊密,接縫封嚴,無空鼓。5.6.6表層如發現有不合格之處,應按規范要求重新涂刷搭接,并經有關人員認證。5.6.7涂膜防水層做完之后,要嚴格加以保護,在保護層未做之前,任何人員不得進入,也不得在衛生間內堆積雜物,以免損壞防水層。6、驗收6.1中間驗收(隱避工程驗收)6.1.1管道位置、標高、坡度應正確無誤,嚴禁排水橫管無坡或倒坡。6.1.2連接衛生器具的排水管道接口應緊密不漏。6.1.3管道34、支架安裝位置應正確、牢固,與管道的接觸應平整。固定方式未破壞建筑防水層。6.1.4塑料排水管設置伸縮節的安裝位置應正確、牢固。6.1.5排水管道在隱蔽前必須做灌水試驗。灌水高度不低于本層衛生器具的上邊緣。滿水15min水面下降后,再灌滿觀察5min,檢查各個接口不漏水,液面不下降為合格。試驗合格后,應做好試驗記錄。6.1.6排水立管應做通球試驗。通球球徑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徑的三分之二,通球率必須達到100%.6.1.7防水涂料按設計要求的涂層涂完后,經質量驗收合格,進行第一次蓄水試驗,蓄水高度至設計地坪高度以上(不小于2cm),觀察24h無滲漏為合格,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6.1.8地面面層做完35、之后,再進行第二遍蓄水試驗,將地漏等部位臨時封堵,蓄水2cm高度,觀察24h無滲漏為最終合格6.2竣工驗收6.2.1工程竣工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本規程規定。6.2.2衛生器具應做滿水試驗。滿水后檢驗各連接部件不滲不漏為合格。6.2.3地漏安裝位置應正確,其頂面標高應低于地面,周邊無滲漏。6.2.4同層排水系統應進行通水試驗,排水應通暢,無堵塞。附錄A共用水封排水流量測試A.1 測試原理A.1.1 按一般住宅衛生間實際使用情況摸擬,并且取最不利條件下的通水能力,測試條件如下:a)、浴盆滿水,洗臉盆滿水情況下同時排放;b)、地漏位置位于浴盆排水管下游,且距共用水封最近A.1.2 根據建筑給排水設計36、規范GB50015-2003計算方法,一個衛生間的廢水量如表1所示衛具名稱排水流量(L/S)當量洗臉盆0.250.75浴盆13污水盆0.331洗衣機0.51.5累加合計2.086.25注:排水管段設計排水流量(L/S): Q=0.12*1.5*根號(6.25)+1=1.45A.2試驗裝置如圖A所示圖AA.3 試驗方法A.3.1 關閉兩個水箱閥門,水箱1蓄水120L,水箱2蓄水3L;A.3.2 兩個水箱同時放水,調節球閥通水流量,控制地漏下水口水位在完成地面高度(距同層匯合器體上平面200mm)以下。在穩定狀態下,測量(60士5)S時間內的排水量,計算平均流量即為共用水封通水流量。具體計算如式1。共用水封排水流量(水箱1排水量水箱2排水量)/測量時間(1)附錄B共用水封自清能力測試B.1 試驗裝置如圖B所示圖BB.2 試驗方法B.2.1 在共用水封內放入4mm大的尼龍球30個,關閉兩個水箱閥門,水箱1放水5L,水箱2放水3L。B.2.2 穩定后兩個水箱同時放水,通水完畢,檢查共用水封內尼龍球數量,計算通過率。具體計算如式2:自清能力(30水封內剩余尼龍求數)/3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