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有限責任公司飲料生產質量管理手冊.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08369
2024-09-07
21頁
77.50KB
1、 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質量管理手冊(XX版) 編寫日期審 核 日期 批 準 日期 目 錄質量管理手冊頒布令第一章 公司簡介第二章 有關術語的理解第三章 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第四章 任命書第五章 管理職責第六章 資源管理第七章 產品實現第八章 測量、分析和改進第九章 作業指導書質量管理手冊頒布令質量手冊是描述XX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質量方針、質量目標和質量管理體系的綱領性文件,對內作為公司員工進行各項質量活動所遵循的準則,對外作為證實質量管理體系有效的證明,供外部審核(包括第三方質量體系認證)使用。公司所有員工都必須認真履行貫徹執行本手冊,按手冊中規定的質量職責行使權利,圍繞公司的質量方針和目標開展工作2、,為社會和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本手冊于XX年 7月 1日正式實施。XX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最高管理者:XX 年 6月 30日第一章 公司簡介XX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00年10月30日,占地12629.16,生產廠房5200,職工總數為56人,其中高級技術人員7名,中級技術人員12名,年設計能力2萬噸,年產量為1.8萬噸,年納稅額380萬元,為XX規模較大的飲料生產企業之一,是生產優質純凈水、茶飲料的專業廠家。本公司配有專門的化驗室和專職的化驗員,對各生產關鍵環節和每批次產品實施時時檢測。產品衛生安全可靠。我公司生產的“XX”純凈水自2000年投放市場以來,以其品質純正、衛生可靠、清澈甘甜、3、爽口益人而深得消費者的青睞。公司生產的產品經各級質量技術監督局、衛生局等專業部門的抽查檢驗,各項指標均達到國家標準要求。 第二章 有關術語的理解本章按國家標準中有關“質量-術語”的基礎上編寫而成。2.1質量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2.1.1術語“質量”可使用形容詞如差、好或優秀來表示。2.1.2“固有的”就是指某事或某物中本來就有的,尤其是那種永久的特性。2.2質量管理在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協調的活動。在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活動,通常包括制定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及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改進。2.3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質量方針是指“由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正式發布的該組織總的質量宗旨和方4、向”。質量目標是質量方針的具體體現,目標既要先進,又要可行,便于實施和檢查。2.4顧客和顧客滿意顧客,接受產品的組織或個人,有外部顧客和內部顧客。顧客滿意是指顧客通過對一個產品(或一項服務)的可感知的效果(感知質量)與他的期望(認知質量)相比較后所形成的感覺,即顧客滿意定義為“顧客對其要求已被滿足的程度的感受”。2.5質量特性產品、過程或體系與有關的固有特性。2.6全面質量管理簡稱TQM,以質量為中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目的在于通過讓顧客滿意和本組織所有者、員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會相關方受益而達到長期成功的一種管理途徑。2.7質量管理體系指在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管理體系。以下為質量管理體5、系的基本術語:2.7.1合格:滿足要求。2.7.2產品:過程的結果。2.7.3供方:提供產品的組織或個人。2.7.4相關方:與組織的業績或成就有利益關系的個人或團體。2.7.5組織:職責、職權和相互關系得到安排的一組人員及設施。2.7.6過程:一組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活動。2.7.7程序:為進行某項活動或過程所規定的途徑。2.7.8質量策劃:質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質量目標并規定必要的運行過程和相關資源以實現質量目標。2.7.9質量控制:質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滿足質量要求。2.7.10質量保證:質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質量要求會得到滿足的信任。2.7.11質量計劃:6、對特定的項目、產品、過程或合同,規定由誰及何時應使用那些程序和相關資源的文件。2.8質量手冊質量手冊是規定組織管理體系的文件。2.9質量管理體系審核基本概念2.9.1審核:為獲得審核證據并對其進行客觀的評價,以確定滿足審核準則的程度所進行的系統的、獨立的并形成文件的過程。2.9.2審核準則:用作依據的一組方針、程序或要求。2.9.3審核證據:與審核準則有關的并且能夠證實的記錄、事實陳述或其他信息。2.10產品驗證產品驗證是產品實現過程中客觀存在的質量活動,產品的生產者在產品生產完成,交付使用之前必須對產品進行技術認定,證實產品符合規定的要求,確定產品是否可以出廠或交付使用。2.11質量檢驗質量7、檢驗就是對產品的一個或多個質量特性進行觀察、實驗、測量,并將結果和規定的質量要求進行比較,以確定每項質量特性合格情況的技術性檢查活動。第三章 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3.1XX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的質量方針是:一切為了飲品的衛生、人類的健康,服務盡善盡美!質量上精益求精,爭創世界一流產品!3.2XX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的質量目標是:3.2.1產品質量一次檢驗合格率為95%,逐年提高0.5%。3.2.2產品凈含量合格率為98%,逐年提高0.5%。3.2.3顧客滿意度為95%,逐年提高0.5%。3.2.4顧客意見處理率100%。第四章 任命書 略第五章 管理職責5.1 管理承諾最高管理者應通過以下渠道,對建立、8、實施質量管理體系并持續改進其有效性作出如下承諾:a) 向企業員工傳達滿足顧客以及法律法規要求的重要性;b) 應根據市場的要求和企業的發展制定質量方針;c) 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管理評審;d) 根據生產的需要確保必要的資源(包括人、財、物)。5.2 以顧客為關注焦點最高管理者必須遵循并向公司職工貫徹以顧客為關注焦點的原則,以實現顧客滿意為最終目標,責成業務人員通過市場調查、預測或與顧客直接溝通的方式,統籌確定顧客的需求和期望,并轉換為具體的要求,主動了解顧客未來的需求,滿足顧客要求。5.3 質量方針見第三章5.4 策劃5.4.1 質量目標5.4.1.1 質量目標見第三章5.4.1.2 管理者代表通過9、崗位職責等方式落實公司 的質量目標,每年年底或利用管理評審等機會由最高管理者組織進行檢查和考核質量目標的實施情況。5.4.2 質量管理體系策劃最高管理者按照ISO9001:2000標準對本廠質量管理體系進行策劃,確保:a) 滿足質量目標和質量管理體系的總要求。b) 在對質量管理體系的變更進行策劃和實施時,保持質量管理體系的完整性。5.5 職責、權限與溝通5.5.1 崗位職責和權限5.5.1.1 最高管理者a) 全面領導公司工作,并對公司重大事宜進行決策和批準;b) 負責公司質量方針和目標的制定、批準,使公司職工對方針、目標充分理解并實施;c) 組織并建立公司 的質量管理體系;d) 及時準確地進10、行質量方面的決策;e) 配置調動公司 的各種資源;f) 建立與質量管理體系相適應的組織機構,明確各自的職責范圍;g)批準公司 的質量手冊,主持公司 的管理評審,確保持續改進。5.5.1.2生產廠長職責a) 協助最高管理者的工作;b) 協調生產、技術等各個崗位的關系。5.5.1.3生產部主任:a) 安排并組織實施生產,對按時完成生產任務全面負責;b) 負責生產過程的監督、管理;c) 負責設備、生產場地的管理;d) 負責人員培訓及知識更新工作。5.5.1.4飲品銷售部主任:a) 負責市場調研工作;b) 負責市場開發及銷售工作。5.5.1.5質量檢測中心主任:a) 對公司原材料、成品的全過程驗證工作11、進行控制;b) 對產品進行檢驗;c) 負責對不合格品的檢驗,并參與處理。5.5.1.6售后服務部主任做好售后服務工作,負責顧客的投訴處理,參與市場調研工作5.5.2 內部溝通公司內部就質量管理體系的過程及其有效性確保在公司各個崗位進行,其主要溝通方式是通過各種會議、個別交換、文件等形式第六章 資源管理6.1 資源提供公司 由最高管理者負責組織確定質量管理體系和產品實現所需的資源,并由各有關職能人員負責落實。a) 實施、保證質量管理體系并持續改進;b) 通過滿足顧客要求,增強顧客滿意度。6.2 人力資源6.2.1 設置適當崗位:a) 適當的教育;b) 崗位的培訓;c) 作業的技能和經驗。6.2.12、2 生產部 負責編制各崗位人員任職條件并經管理者代表批準后實施。6.2.3 能力、意識和培訓 a) 生產部 負責制定培訓計劃,交最高管理者批準后實施;b) 生產、送水人員應定期到衛生局防疫部門體驗,并取得健康證明。c) 最高管理者利用會議、交換意見、文件等方式向員工宣貫法律法規的要求;d) 生產部 組織崗位人員的相關培訓,并保存培訓計劃、培訓記錄表。并作為改進培訓效果的依據。e) 生產部 負責崗位人員培訓后實際能力的評估,評估可以采用實際考核、操作、觀察等,并填寫培訓記錄表。對培訓實際能力達不到要求的人員采取必要的措施(如下崗、轉崗等);f) 通過提供培訓或采取其它措施,使員工意識到所從事活動13、的相關性和兼容性,以及如何為實現質量目標作出貢獻;6.3 基礎設施6.3.1 生產部負責設備管理,使用人員負責維護。6.3.2 基礎設施應包括:a) 建筑物、工作場所與相關的設施(如廠房、空調等);b) 過程設備(如生產設備、測量設備、軟件);c) 支持性服務(如:運輸車輛、電話通訊設施)。6.3.3 生產部對生產設備應編寫年度設備維修保養計劃并交管理者代表批準后實施。6.3.4 使用人員按計劃進行維修并填寫設備維修記錄。6.3.5 設備維修應由生產部保存記錄。6.3.6 待修和不能使用的設備,應分別按待修和停用牌進行狀態標識。6.4 工作環境6.4.1 管理者代表負責組織有關人員根據適用的國14、家標準和法律法規結合產品的特性確定工作環境應滿足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幾方面:a) 人員的素質和身體健康要求;b) 衛生、安全要求;c) 溫、濕度等環境要求;d) 其他要求。6.4.2 生產部負責制定衛生管理制度并交管理者代表批準后實施。6.4.3 管理者代表負責根據人員的素質和身體狀況合理安排各崗位作業人員。6.4.4 生產部負責對工作環境和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使其滿足工作環境的要求。第七章 產品實現7.1 產品實現策劃 為確保產品實現過程的策劃與質量管理體系的其他過程的要求相一致, 由公司管理者領導生產部進行策劃活動,主要確定以下方面的適當內容:a) 純凈水的質量目標和要求;b) 針對純凈水的15、生產和服務確定過程所需的文件和資源;c) 針對純凈水的生產和服務安排過程監視和測量的活動,以及產品交付前的檢驗活動和接受準則。d) 能證明過程運行和過程結果符合各項要求的適當的記錄。7.2 與顧客有關的過程:7.2.1. 銷售部負責組織有關人員與顧客溝通,調查和收集相關信息,確定顧客的要求,包括:a) 與產品有關的明示要求,包括對產品交付及交付后的要求;b) 隱含的要求;C)法律和法規的要求。7.2.2 生產部負責確定以下與產品有關的要求:a)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法、GB17323-1998 瓶裝飲用純凈水,GB17324-1998瓶飲用純凈水衛生標準裝等法律、法規的要求。b) 為保證產品在質16、量及公司 確定有必要的附加要求。7.2.3 顧客溝通7.2.3.1 溝通內容公司 對以下有關方面確定并實施與顧客溝通的內容作出有效安排:a) 產品信息;b) 問詢、合同或訂單的處理,包括對其修改;c) 顧客反饋,包括顧客抱怨。7.2.3.2 溝通措施 a) 產品的信息,可以采用廣告、會議、座談會等方式與顧客溝通,使顧客了解本產品的信息;b) 業務人員通過發放回收顧客滿意程度調查表、設立投訴電話,電話及上門訪問,必要時組織相關人員與顧客一起交流、分析并制定相關的措施。7.3 采購7.3.1 采購過程7.3.1.1 采購控制的目的,是為了保證采購產品的質量最終滿足交付所規定的要求。7.3.1.2 17、采購包括生產設備和水桶,過濾材料等物資采購,也包括對外委托的檢驗。7.3.1.3 采購計劃編制a) 生產設備采購由生產部根據實際生產需要填寫物資采購申請單,經上級部門或最高管理者批準后,由采購員進行采購;b) 生產所用物資采購由保管員根據生產需要,結合庫存量填寫物資采購申請單,經管理者代表批準后由采購員進行采購。7.3.1.4 供方評價與選擇供方由生產部 對向公司 提供PC桶、封口蓋和主要輔助材料的供方進行調查,對其產品質量、售后服務、交付能力、價格等進行綜合評價,交管理者代表批準后形成合格供方名單。對現有合格供方每年進行一次重復評價,并記錄評價結果,選擇合格供方和對現有合格供方重復評價后的不18、合格的供方提出限期整改意見或取消供方。供方的評定記錄由生產部 保存。7.3.1.5 采購實施a)采購人員根據批準后的物資采購申請單進行采購,必要時和合格供方簽訂采購合同,申請單和合同由生產部 保管。b) 在簽定采購合同時,一般應包括以下內容:1)產品名稱,數量,規格,價格,質量要求,交貨地點,交貨日期,交貨驗收方式;2)解決爭端及不合格品處理方法。7.3.2 采購信息7.3.2.1 對不同的采購產品要提供不同的采購信息并與供方溝通,確保所規定的采購要求是充分與適宜的。7.3.2.2 信息包括產品名稱、數量、規格、價格、質量要求、交付和驗收要求等。 7.3.3 采購產品的驗證7.3.3.1 對采19、購產品的驗證可采用以下方式,如檢查數量、規格是否相符和外觀有無損傷、試用、現場檢驗、供方提供的合格證據等,保管員根據采購產品的重要程度及驗收的必要性執行驗證活動,對驗證合格的物資,保管員應填寫物資采購驗收記錄,并負責保存其記錄。7.3.3.2 保管員按入庫要求辦理入庫手續。7.4 生產和服務提供7.4.1 生產和服務提供的控制7.4.1.1 生產部應把產品的特性及時讓相關人員了解。7.4.1.2 生產部對容易出差錯的工序制訂生產作業所需的作業指導書、操作規程等作業文件,生產部負責下達生產指令和組織生產。7.4.1.3生產部負責制定主要生產設備的維修計劃和檢修管理工作,及時的進行過濾材料(石英沙20、活性碳、樹脂、絨噴膜、反滲膜)的清洗、消毒、維護、更換,并做好設備維修記錄。7.4.1.4PC桶、瓶蓋生產材料必須按照消毒規定進行消毒方可使用;7.4.1.5生產的有關人員、來訪參觀者進入生產車間,必須按照生產車間出入制度執行,否則不得進入生產車間。7.4.1.6實施監視和測量活動質檢員、生產部、銷售員負責對產品和服務的監視和測量。 7.4.1.7 獲得和使用監視和測量裝置生產部負責識別和配置適當的監視和測量裝置,并負責在生產的過程中對對產品質量、生產設備的運行狀況進行監視和測量。7.4.1.8 銷售員、送水員負責產品的銷售和服務工作,及時了解顧客的需求和需要,并反饋給銷售部。7.4.1.921、 安全管理安全員負責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工作,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確保生產過程中設備和人員安全。7.4.1.10 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動的實施檢驗員應及時進行質量檢驗。7.4.2 飲用純凈水生產過程的確認本節所說的過程是指當純凈水生產過程的輸出不能由后續的監視和測量加以驗證的特殊過程。7421公司 純凈水生產過程中的PC水桶的清洗為特殊過程。為確保這些過程的輸出能夠持續滿足要求,進行以下確認工作:a) 生產部負責對PC水桶清洗的方案實施的結果驗證評定,如能達到預定的衛生要求,則編制PC水桶清洗作業指導書,經管理者代表批準后下發操作人員;b) 進行PC水桶清洗作業的生產人員保證PC水桶22、清洗過程所使用的設備應是完好的; c) 從事PC水桶清洗作業的人員必須取得衛生監督機構頒發的體檢合格證;d)當班班長對PC水桶清洗作業的主要過程每班應進行一次監控,并填寫水桶清洗消毒監控記錄表;e)PC水桶清洗過程采用新工藝、新材料及出現質量或安全事故時,應予重新評定原清洗方法;7.5.3 標識和可追溯性1)目的 識別不同產品和產品不同狀態,防止在實現過程中產品的混淆和誤用。2) 范圍適應于飲用純凈水從采購物資入庫、半成品、成品交付的全過程標識活動。3) 職責3.1) 生產部管理產品標識;3.2) 相關崗位人員負責標識在相關的過程、設備的記錄。4 ) 工作程序4.1) 標識的方式公司 采用標牌23、標簽、標識卡、掛牌、分區域、相關的記錄等。4.2) 標識的內容包括名稱、規格、型號、批號、生產日期、數量、狀態等。4.3) 設備的標識和可追溯性生產部負責對設備的狀態進行標識,公司 設備有以下四種狀態:a) 完好設備:設備狀態良好,可以使用,可不掛標識;b) 待修設備:設備還可使用,但有一定的問題和毛病,應掛“待修卡”,以示設備待修或正在維修狀態;c) 停用設備:設備不能使用,應掛“停用卡”d) 報廢設備設備不能使用或被淘汰不再使用,應掛“報廢卡”。4.4 ) 檢驗的標識 a) 進貨物資:保管員應對不合格的外供物資進行標識,即掛“不合格卡”;c)半成品: 經設備灌裝完成的純水為半成品,應堆放24、在半成品區域。b) 成品成品的標識印刷在桶、熱縮膜和合格證上,其內容應包括:生產日期、保質期、凈含量、產品名稱、公司 廠名和廠址以及送水電話。4.4 ) 產品交付的可追溯性產品封口必須有生產日期,以便可追溯性。7.5.5 產品防護1) 目的:對產品進行有效防護,使其滿足交付要求。2 )范圍適用于產品搬運、貯存、包裝、防護全過程的控制。3 ) 職責3.1) 保管員負責采購物資的搬運、貯存、防護。3.2) 生產人員、成品保管員負責半成品、成品的搬運、貯存、包裝和防護。3.3) 司機、送水員負責成品運輸過程的搬運、防護。3.4) 銷售員負責銷售場所所存的產品和貯存和防護。4 ) 工作程序4.1) 搬25、運4.1.1) 物資的搬運要保管員確認采取適合、可靠的防護損壞或變形的措施,包括使用正確的搬運方法,合適的搬運和搬運人員。4.1.2) 生產人員、成品保管員、司機和送水員,在進行半成品和成品的搬運時,要輕拿輕放,不得出現將半成品、成品在地上拖拉等對半成品、成品的包裝有損的搬運方式。4.1.3) 汽車運輸沒有用周轉箱裝成品時,成品擺放不得超過二層。4.2) 貯存4.2.1 ) 物資的貯存要分類、分區域存放,有腐蝕性、毒的物資要與一般物資分開存放,并標好易于區分的標識。4.2.2) 半成品、成品要分區存放,并予以標識,成品在未裝周轉箱的情況下,堆放不得超過三層。4.3) 包裝純凈水的包裝由以下組成26、: 飲用水專用PC桶; 瓶蓋; 熱縮膜; 塑料袋;4.4 ) 防護 搬運工具、車輛要保持清潔,以避免搬運中對產品造成污染。 第八章 測量,分析和改進8.1 總則: 我廠的質量管理體系建立自我監督和自我完善機制,以便能夠及時獲得有關產品、過程和體系的信息,通過監督,測量,分析和改進過程的實現以下目的。a) 證實產品的符合性;b) 確保質量管理體系的符合性;c) 保證改進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8.2 監視和測量8.2.1 顧客滿意追求顧客滿意是我廠組織建立和實施質量管理體系的目標,對顧客滿意程度的監督是測量質量管理體系業績的方法之一,據此可以確定改進的領域,公司 認真收集,全面分析,由銷售員對以下27、信息實施監控,明確可以改進的領域。a) 公司 產品質量,交付和服務等方面直接和間接反映;b) 顧客的抱怨或投訴。以上包括滿意的正面信息,也包括不滿意的信息。8.2.2 產品的監視和測量公司 對產品進行監視和測量,驗證純凈水的感官指標、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是否達到標準的要求。 8.2.2.1 進貨檢驗a) 檢驗員每月對原水進行一次抽樣檢驗,并保存抽樣檢驗記錄。b) 其他貨物由保管員進行檢驗,并保持其記錄。8.2.2.2成品檢驗成品每班次抽樣一桶進行檢驗,合格后方能放行。8.2.2.3公司 每12個月委托市技術監督局對產品進行全項檢驗二次。8.2.2.4生產部保管檢驗記錄。 8.3 不合格品控制程28、序1) 目的對不合格品進行有效的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預期使用或交付.2) 范圍: 適用于公司 產品的不合格品控制。3) 職責31) 生產部負責重大不合格品的評審和處置;3.2) 質檢員生產過程中出現的不合格品的評審和處置;3.3) 銷售員銷售過程中出現的不合格品處置。4 ) 工作程序4.1) 不合格品的識別、標識、隔離和評審處置4.1.1) 質檢員發現原水不合格,應填寫不合格品處理單交生產部,提出是否停產的處置意見,并交管理者代表審批后由生產部負責處置。4.1.2)質檢員在生產過程發現不合格,要對其進行標識,隔離,有權對每批10桶以下不合格品作出報廢的處置意見。大于10桶時,應填寫不合格品處29、理單交生產部,提出處置意見,并交管理者代表審批后由生產部負責處置,生產部應按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進行控制。4.1.3) 銷售過程中發現的不合格,由銷售員作出報廢退換的處置意見。當每批大于10桶時應填寫不合格品處理單交生產部,提出處置意見,并交管理者代表審批后由生產部負責處置,生產部應按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進行控制。4.2.) 對重大不合格品和多次反復出現的不合格品,生產部應按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進行控制。4.3) 生產部應保持不合格處置的記錄。8.4 改進8.4.1 持續改進利用各種評審、不合格信息、顧客反映的信息等采取糾正/預防措施,持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8.4.2 糾正和預防措30、施控制程序1 目的對發生的不合格或潛在的不合格,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防止不合格的重復發生和發生,促進質量管理體系持續的改進。 2 范圍 適用于公司 質量管理體系過程所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 3 職責 3.1 生產部 負責管理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和驗證。 3.2 各部門負責對相關的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制定和實施。4 工作程序 4.1 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的改進活動可運用PDCA(計劃、實施、檢查、總結)循環法:a (P)利用數據和現狀分析現有過程狀態,找出主要問題,確定目標和制定措施;b (D)實施措施;c (C)檢查措施的實施情況; d (A)總結評價措施實施的結果,尋求持續改進機會。4.2 糾正措31、施4.2.1 對于存在的不合格應采取糾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再發生,糾正措施應與所遇到的問題的影響程度相適應。4.2.2 識別改進機會 a)產品質量出現重大問題和重復發生時,或超過公司 規定的要求; b)管理評審發現不合格時 c)顧客有重大投訴時; d)出現重大安全和環境事故;4.2.3 原因分析、措施制定、實施與驗證。4.2.3.1 發現以上問題時,由生產部 填寫糾正/預防措施單中“問題描述”欄,確定責任人,并交責任人。4.2.3.2 由責任人針對發生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制定糾正措施并實施。4.2.3.3 每項糾正措施完成后,生產部 進行跟蹤驗證,并對實施效果的有效性進行評審,32、并在糾正/預防措施單上簽名確認。4.3 預防措施4.3.1與質量相關的職能人員應識別潛在的不合格,并采取預防措施,以消除潛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發生,所采取的預防措施應與潛在問題的影響程度相適應。4.3.2 識別潛在不合格a)供方供貨質量、產品質量、市場分析、顧客滿意度調查等;b)以往的內審報告、管理評審報告;c)糾正、預防措施執行記錄等。4.3.3 原因分析、措施制定、實施與驗證。4.3.3.1發現潛在問題時,由生產部 填寫糾正/預防措施單中“問題描述”欄,確定責任人,并交責任人。4.3.3.2由責任人針對潛在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制定預防措施并實施。4.3.3.3 每項預防措施完成后,管理者代表進行跟蹤驗證,并對實施效果的有效性進行評審,并在糾正/預防措施單上簽名確認。4.4 糾正和預防措施的相關記錄應作為下次管理評審的輸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