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有限公司產品品質管理手冊.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12877
2024-09-07
40頁
252.08KB
1、XX文 件 編 號HY-QM-00頁次1/26版次A品質手冊XX文 件 編 號HY-QM-01頁次2/26版次A目 錄00 封面.1/2701 目錄.2/2702 手冊說明.3/2703 手冊控制要求.4/27 04 公司簡介.5/2705 公司組織圖.6/2706 管理者承諾.7/2707 品質方針.8/2708 ISO9001條文與手冊對應表.9-10/2709 手冊與程序展開權責對照表.11/2710 管理系統要求.12-13/2711 管理職責.14-16/2712 資源管理.17-18/2713 產品的實現.19-23/2714 測量分析改進.24-26/2715 手冊修訂履歷.272、/27XX文 件 編 號HY-QM-02頁次3/26版次A手 冊 說 明1 范圍:深圳XX科技有限公司的質量管理體系。2 引用標準:本公司依ISO9001:2000版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本手冊按ISO9001(2000年版)的要求編寫,適用于本公司各種與質量相關的過程中的質量管理。3 術語和定義:本手冊所使用的術語以ISO9000:2000版標準為依據4 手冊是本公司質量系統的綱領性文件,系統地規定了本公司質量系統的構成內容及實施要求,是本公司實施質量管理的基本規章,屬受控文件。5 本手冊經總經理核準后生效,各部門必須嚴格遵守和執行。 XX文 件 編 號HY-QM-03頁次4/26版次A手 冊3、 控 制 要 求1 手冊范圍、版本、分發與編號控制:1.1 范圍: 本手冊內容與規定事項,為適用本公司從管理職責、資源管理、產品實現到測量分析改進的整個質量管理系統1.2 版本控制:1.2.1 手冊版本參見文件與資料控制程序執行。1.2.2 由文控中心依所核準之副本份數影印,內部使用及提供認證公司者,各頁蓋受控章,提供客戶等外界使用者只于首頁蓋“參考文件”章。 1.2.3 收發與控制: 文件控制中心對內部控制文件以“文件控制發放登記表”執行分發收回,對外部提供參考用者,由聯系窗口轉分發,修訂時不予回收。 1.3 編號:HY-QM為手冊編號,每一主要章節流水號為01 99 為止。 1.4 本手冊4、持有部門應妥善保管,并不得任意影印及分發。 XX文 件 編 號HY-QM-04頁次5/26版次A公 司 簡 介 公司名稱:深圳XX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法人代表: 注冊資本: 萬美元 企業性質:私營企業經營范圍:生產手機充電器,手機電池,DVD等產品. XX文 件 編 號HY-QM-05頁次6/26版次A公 司 組 織 圖DVD事業部品質3組生產課技術課生產課技術課生產課技術課電池事業部電源事業部品質部品質2組品質1組文控中心財務部計劃倉管采購課國外組國內組物業處行政處統計核算課物控部人事部業務部 總經理副總經理深圳 匯 董 業科 事技有 長 限公司XX文 件 編 號HY-QM-06頁次7/5、26版次A管 理 者 承 諾為使本公司質量管理系統能有效執行,本人作為公司總經理作以下承諾:l 在公司內宣導 “以客為尊,質量取勝”的理念。l 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生產安全、環保的產品。l 結合公司戰略制定并定期評審質量方針和目標。l 積極參與公司管理審查會議,評審各項會議資料。l 提供建立、持續改進質量管理系統所需的資源。深圳XX科技有限公司 總經理: 年 月 日XX文 件 編 號HY-QM-07頁次8/26版次A品 質 方 針品質方針質量為主導,客戶滿意為目標,持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 深圳XX科技有限公司 總經理: 年 月 日XX文 件 編 號HY-QM-08頁次9/26版次ISO9001 6、條 文 與 手 冊 對 應 表2000版ISO9001條文手冊章節章節內編號相關文件編號1 范圍11 總則12 應用2 引用標準3 術語和定義4 品質管理系統要求 管理系統要求(P13)41 總要求242 文件要求4.2.1 總要求34.2.2 質量手冊4.14.2.3 文件控制4.2HY-QP-014.2.4 品質記錄的控制4.3HY-QP-025 管理職責管理職責(P14-15)51 管理層之承諾3.152 以客戶為中心3.253 品質方針3.3HY-QM-0754 策劃541 品質目標3.4.1542 質量管理體系策劃3.4.255 職責權限和溝通551 職責和權限3.5.1(各部門職責7、說書)552 管理者代表3.5.2553 內部溝通3.5.3HY-QP-0356 管理評審3.5.4HY-QP-04561 總則562 評審輸入3.5.4.1563 評審輸出3.5.4.26 資源管理資源管理(P16)61 資源提供62 人力資源3.1HY-QP-05621 人員的委派622 培訓、意識和能力3.1.263 設施3.264 工作環境3.3XX文 件 編 號HY-QM-08頁次10/26版次AISO9001 條 文 與 手 冊 對 應 表XX文 件 編 號HY-QM-09頁次11/26版次A手 冊 與 程 序 展 開 權 現 對 照 表 手冊編號程序文件編號程序文件名稱總經理管理8、代表文控中心人事部品質部物控部生產部業務部電池電源DVDHY-QM-04HY-QP-01文件控制程序HY-QP-02質量記錄控制程序HY-QM-11HY-QP-03內部溝通程序HY-QP-04管理評審程序HY-QM-12HY-QP-05人力資源管理程序HY-QP-16設備管理程序HY-QM-13HY-QP-08采購管理程序HY-QP-09生產過程控制程序HY-QP-07產品設計和開發程序HY-QP-10測量儀器的管理程序HY-QP-06與顧客有關過程控制程序HY-QM-14HY-QP-12內部審核程序HY-QP-13產品測量和監控程序HY-QP-14不合格品控制程序HY-QP-15糾正和預防措9、施程序HY-QP-11客戶滿意讀測量程序主辦部門: 相關部門:XX文 件 編 號HY-QM-10頁次12/26版次A管 理 系 統 要 求1 目的:建立符合本公司的質量管理系統,提供符合客戶和相應法律要求的產品,并通過管理系統的實施,持續改進本管理系統及產品、防止不合格的發生及實現客戶滿意。2 管理系統要求:2.1 允許的排除:ISO9001:2000的所有要求均適用于本公司,所以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時不進行排除。2.2 建立質量管理系統的過程中,本公司充分考慮了企業規模和企業文化,文件復雜性與本公司的人員結構、素質等方面。2.3 公司對生產產品的全過程已進行質量策劃,并考慮了過程的順序和相互關系10、,建立了質量系統相關的標準和方法以及對必要過程實施監控活動,確保運作正常執行及持續改進。2.4 本公司不存在外包的過程。3 質量管理系統文件架構: 手冊、方針、目標程序書指導書表單、記錄XX文 件 編 號HY-QM-11頁次13/26版次A管 理 職 責1 目的:確定公司高層管理者在ISO9001體系中的職責,以便順利執行各種 管理職能。2 范圍:適用于本公司管理層滿足客戶要求、識別法規要求,制定質量方針、目標及建立質量管理系統、管理評審執行等內容。3 作業內容:3.1 管理層承諾:3.1.1 本公司總經理代表管理層對發展和改進質量系統,作出承諾,并保證實現承諾的內容。承諾參見本質量手冊之“管11、理者承諾”,承諾包含以下內容:3.1.1.1 滿足客戶及法律、法規要求的重要性與公司內進行溝通。3.1.1.2 建立質量方針及質量目標。3.1.1.3 執行管理評審。3.1.1.4 確保提供必要的資源,包括人力資源、設施及工作環境。3.2 以客戶為中心:3.2.1 本公司總經理并確保客戶的需求及期望得已明確,并轉化成為以實現客戶滿意為目的的要求。3.2.2 為明確客戶需求(包括隱含的),進行認真的合同審查,并將客戶要求轉化為生產要求(參見與客戶有關過程控制程序);定期主動調查客戶的滿意度,并根據客戶反饋進行改進(參見客戶滿意度測量程序)。3.3 質量方針本公司的質量方針由總經理批準,見HY-Q12、M-07質量方針。對質量方針的要求如下:3.3.1 與公司的發展目的相適應,包括符合客戶的要求和持續改進的承諾。3.3.2 且能提供建立和評審質量目標的框架。3.3.3 采取會議、標語及新員工入職培訓等各種有效方法,在公司各部門進行宣導,以使各部門及全員了解公司的質量方針、質量目標,并提升全員的品質意識。XX文 件 編 號HY-QM-11頁次14/26版次A管 理 職 責3.3.4 由管理者代表召開管理審查會議,持續審查本公司質量方針的適應性。3.4 策劃: 3.4.1 質量目標:為實現質量方針及持續改進質量管理系統,本公司總經理負責為全公司制定質量目標和發布,由管理者代表組織各部門定期統計。13、(參見公司的年度質量目標3.4.1.2 質量目標的項目必須明確,指標必須量化,可以統計達成情況。并與質量方針及持續改進的承諾相一致,質量目標應包括產品質量方面的內容。3.4.2 質量管理體系策劃: 3.4.2.1 公司在制定本手冊時已經按照ISO9001:2000中4.1的要求對質量管理體系進行了策劃。3.4.2.2 今后對質量管理體系的更改進行策劃和實施時,必須要保持體系的完整性。3.5 職責權限和溝通3.5.1 職責和權限:3.5.1.1 各部門的職能與組織內的相互關系參見本公司的HY-QM-05 “公司組織圖”。3.5.1.2 各部門管理人員的職責,參見“部門職責說明書”。3.5.1.314、 程序與本公司各部門之相互關系依HY-QM-09“手冊與程序展開權責對照表”執行。3.5.2 管理者代表:3.5.2.1 本公司總經理指定副總經理兼任管理者代表,其職責如下: 3.5.2.1.1 確保質量管理系統過程的建立和維持。3.5.2.1.2 向總經理報告質量管理系統的運行情況,包括所需的改進。3.5.2.1.3 在整個組織內宣導客戶要求,以便提升員工對客戶要求的認識。3.5.2.1.4 聯絡外部相關單位,建立維持質量管理系統。3.5.3 內部溝通:(參見內部溝通程序)3.5.3.1 質量管理系統過程及其有效性,須在各部門之間進行溝通,溝通方式可以選擇會議、宣傳達、通知等。XX文 件 編15、 號HY-QM-11頁次15/26版次A管 理 職 責溝通主題可以包括:客戶滿意狀況、產品和服務質量狀況、內外部審核結果、統計分析結果等。各負責人應選擇適合的方式與有關人員進行溝通。3.5.4 管理評審: (參見管理評審程序)公司每年至少召開一次管理評審會議,以確保本管理體系的適用性、充分性及有效性。并進行必要的修正和改進。會議由管理者代表召開,總經理主持,各部門負責人參加。3.5.4.1 會議討論內容包含:a) 審核結果,包括內、外部審核及客戶的審核。(管理者代表)b) 客戶反饋,包括客戶滿意或投訴情況。 (品質部)c) 過程運行情況和產品質量。 (各事業部/品質部)d) 預防和糾正措施的狀16、態。 (管理者代表)e) 上一次管理評審的跟進情況。 (管理者代表)f) 可能影響質量管理系統的重大變化。 (管理者代表)g) 對質量體系或產品的改進的建議。 (各部門負責人)h) 質量方針的適宜性,更改的必要性。 (總經理)i) 質量目標的達成情況,是否要更改。 (管理者代表)3.5.4.2 針對上述內容的討論結果,會議從以下三方面制定決策并實施:a) 改進質量管理體系及過程。b) 改進產品。c) 資源需求(人力/設施/環境)。3.5.4.3 管理評審會議記錄的保存依記錄的管理程序執行。4 相關文件:4.1 品質記錄控制程序(HY-QP-02) 4.7 部門職責說明書 4.2 公司組織圖 (17、HY-QM-05) 4.3 管理者承諾 (HY-QM-06) 4.4 質量方針 (HY-QM-07)4.5 內部溝通程序 (HY-QP-03)4.6 管理評審程序 (HY-QP-04)XX文 件 編 號HY-QM-12頁次16/26版次A資 源 管 理1 目的:及時確定(依人員配備情況、產能等)并提供適當的資源,保障本公司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及滿足客戶要求。2 范圍:XX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設施、工作環境管理等適用。3 作業內容:3.1 人力資源:(參照)3.1.1 確定人員能力要求:總經理批準職務說明書,確定對與質量相關各崗位人員的教育、培訓、技能和經驗的要求。 3.1.2 資格鑒定:各18、部門負責人及總經理分別對下屬進行資格鑒定,只有合格人員才可以獨立工作。3.1.3 培訓/實習:A)對不合格人員提供培訓或實習期以滿足資格要求。培訓或實習要記 錄在該員工的個人履歷中。B)培訓人數較多時,可使用簽到表來確保記錄的準確性。C)由課程講師/上級主管來評估培訓/實習的有效性,也記錄在員工履歷中。3.1.4 培訓要確保員工能意識到其工作的重要性及他們對公司達到品質目標的貢獻。3.1.5 要保留員工的教育、經驗、培訓、技能和資格鑒定等記錄。3.2 設施管理:(參照)3 3.2.1 根據產品特點,選購適用的設施,以使產品符合要求。3.2.2 須保持設施的清潔和進行日常維修。必要時可以制定指導19、書,規定保養方法和記錄方式。XX文 件 編 號HY-QM-12頁次17/26版次A資 源 管 理3.2.3 “設施”指可以影響產品質量的:- 工作空間和有關設施。- 設備(硬件和軟件)。- 支援服務設施。3.3 工作環境管理:3.3.1 工作環境:為使產品符合要求,生產/倉管部門主管負責辨別并管理工作環境中對產品質量有影響的因素(如:溫度,濕度等),必要時可制訂指導書以便規范管理。4 相關文件:4.1 生產設備管理程序 (HY-QP-16)4.2 人力資源管理程序 (HY-QP-05)XX文 件 編 號HY-QM-13頁次18/26版次A產 品 的 實 現1 目的:策劃本公司生產產品的實現過程20、,以便員工遵照策劃要求生產客戶滿意的產品。 3 范圍:本公司客戶需求審查、采購、生產、出貨等過程均適用。3 作業內容:3.1 實現過程的策劃:3.1.1 本公司產品的實現過程包括從客戶需求的識別到交付,均需依照本手冊3.23.10要求進行。3.1.2 質量計劃 當本手冊不能滿足某些產品項目、合同的特殊要求時,應編制質量計劃對產品實現生產過程的質量措施、資源和活動程序作出規定,并明確可靠性、安全性、維持性等質量要求。產品質量計劃的一般性要求可引用本手冊及其支持性程序文件的規定,對新增的或特殊的要求應用書面文字進行表達。3.1.2.1 質量計劃由相關部門主管負責準備。質量計劃擬定后,須呈總經理核準21、發行各相關單位予以執行,以達成質量要求,質量計劃是為某一項目、合同或產品而專門擬定的,其保存期限為此項目、合同或產品完成后由制訂單位再保留年。3.1.2.2 產品的質量計劃可包括以下幾項(但不限于這幾項):a) 工序控制計劃(CP)b) QC工程圖c) 引述的文件、責任人(或部門)d) 項目質量目標3.2 與客戶有關的過程:(參照與顧客有關過程控制程序) 3.2.1 市場部在接到客戶訂單/合同時,首先要辨別產品要求,包括:a)客戶對產品的要求,包括交付和售后服務的要求。b) 客戶沒有規定但卻是預期或規定用途所需的要求。c) 與產品有關的義務,包括法規或法律要求。d) 本公司附加要求。XX文 件22、 編 號HY-QM-13頁次19/26版次A產 品 的 實 現3.2.2 在本廠同意接受合同或定單之前,要對辨別出的產品要求進行評審,確保: a)產品要求得以清楚規定。b) 任何與標書或報價時不一致的要求已經得到解決C)本廠有能力滿足客戶的要求(可以征求相關部門的意見)。3.2.3 評審發現問題,要及時與客戶協商解決,所有問題解決后才可以簽定合同。3.2.4 評審的結果及跟蹤措施應記錄。3.2.5 對于客戶的口頭訂單,也要進行書面記錄。3.2.6 產品要求發生變更時,須重新評審, 并通知相關部門進行必要的調整(文件或生產計劃)。3.2.7 須明確與客戶進行溝通活動的渠道,內容包括:a)產品信息23、。b)咨詢合約或訂單的處理,包括修正等。c) 客戶反饋,包括客戶投訴(按照糾正和預防措施程序執行)。3.3 設計和開發: (參閱:產品設計和開發程序)31 針對市場需求確定產品的結構框架,性能特點等,編制出設計計劃書,確定有關人員職責和開發進度。32 按總設計計劃書編寫設計任務書,作為研發工作的主要依據,也是評審驗證設計輸出的依據。33 依據設計任務書,對產品進行設計,形成設計輸出:。34 設計評審:在設計的適當階段(如完成設計任務書、完成設計輸出等)由相關部門對設計進行評審。35 設計驗證:每一個產品的設計完畢均需要驗證,證實能夠滿足設計輸入的要求,并記錄檢驗和測試結果。 36 設計確認:每24、個產品在成功的設計驗證后,必須進行設計確認,確保能夠滿足實際使用的要求。37 設計更改:設計需更改時,應確保變更在受控狀態下進行,必要時應經過適當的評審、驗證或確認。評審應包括評估此變更對配件和已售出產品的影響。38 設計相關記錄必須保存。 XX文 件 編 號HY-QM-13頁次21/27版次A/0產 品 的 實 現 3.4 采購:3.4.1 建立采購控制程序執行采購過程,程序內容包括:3.4.1.1 采購控制:公司根據提供符合要求產品的能力來評估和選擇合格供應商,并對供應商定期評估。評估結果和隨后的跟進措施應予以記錄。3.4.1.2 采購資料:采購文件應包含描述所采購產品的資料,包括:產品、25、程序、過程、設備、人員及管理系統的各項要求,采購文件發出前應確保規定要求都已符合。3.4.1.3 按照產品測量和監控程序對采購的產品進行驗證,當公司或客戶提出在供應商貨源處進行驗證活動時,采購人員應在采購資料中規定驗證安排及產品放行方法。3.5 生產運作過程: 3.5.1 生產管理: (參照生產過程控制程序)3.5.1.1 產品特性的信息,通過公司各項“作業指導書”及生產指令單傳達給相關部門。3.5.1.2 生產部選用合適的生產設備安排生產。3.5.1.3 品管部選用測量和監控設備,并依監視和測量裝置控制程序管理。3.5.1.4 按照QC檢驗程序和相關指導書實施測量和監控。3.5.1.5 按照26、交貨期制定生產計劃并安排生產。3.5.2 過程確認:本公司對生產后相關特性無法測量和監測的工序當作特殊工序來處理,并建立相應作業指導書,其內容可包括:3.5.2.1 對這些生產過程的符合性進行鑒定。3.5.2.2 設備的能力及人員資格鑒定。3.5.2.3 建立作業指導書規定方法和程序。3.5.2.4 控制生產過程,并記錄重要參數。3.5.2.5 按照指導書要求定時進行確認。XX文 件 編 號HY-QM-13頁次21/26版次A產 品 的 實 現3.5.3 標識和可追溯性:參照生產過程控制程序3.5.3.1 產品及過程應作適當方式的標識,包括進料過程、生產過程、出貨過程及客退品的標識方法。3.527、.3.2 應標識產品的檢驗和測試狀態,包括進料檢驗、過程檢驗、出貨檢驗及客退品的狀態。3.5.3.3 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場合,應控制和記錄產品的唯一標識。3.5.3.4 客戶有指定的標識和追溯要求時,依客戶要求執行。3.5.4 客戶財產:參照生產過程控制程序3.5.4.1 客戶提供的物資(原料、設備、知識產權)必須控制,包括標識、驗證、保護和維護3.5.4.2 任何客戶財產出現遺失、損壞或發現不適用時應通過業務部報告給客戶,并決定處理方式。3.5.4.3 客戶對財產有明確規定時,依客戶的要求管理及報告異常情況處理。3.5.5 產品的防護:對合格產品,包括原料、零件、半成品和完成品,在標識、搬運、28、包裝、貯存和保護過程中要保持產品的合格性,直到交付給客人為止。倉庫中產品的保護參閱生產過程控制程序3.6 測量和監控設備的控制:3.5.6.1 建立監視和測量裝置控制程序管理本公司的測量設備,相關程序至少包括以下內容:3.5.6.1.1 識別測量方法及所需的測量和監控設備,確保產品符合要求。3.5.6.1.2 適用及控制測量和監控設備確保測量能力與測量要求一致。3.5.6.1.3 適用時定期或使用前,對照可追溯國際或國內標準的設備來校正和調試測量和監控設備,當不存在上述標準時,應記錄用于校準的依據,適當標志或經批準的識別記錄,已表明其校準狀態。3.5.6.1.4 防止因調整不當而使校準失效。329、.5.6.1.5 在搬運.保養和貯存期間加以防止損壞。3.5.6.1.6 保存校準結果記錄。3.5.6.1.7 在發現偏離校準狀態時,評估以往結果的有效性,并采取適當措施。3.5.6.1.8 如有測量和監控符合規定要求的軟件,應在使用前進行確認。XX文 件 編 號HY-QM-13頁次22/26版次A產 品 的 實 現4 相關文件: 4.1 采購控制程序 (HY-QP-08)4.2 與顧客有關過程控制程序 ( HY-QP-06) 4.3 產品測量和監控程序 ( HY-QP-13) 4.4 監視和測量裝置控制程序 (HY-QP-10)4.5 生產過程控制程序 (HY-QP-09)4.6 產品設計和30、開發程序 ( HY-QP-07)XX文 件 編 號HY-QM-14頁次23/26版次A測 量 分 析 改 進1 目的:規劃測量、分析和改進相關的質量系統,持續生產客戶非常滿意的產品。2 范圍:包括產品、生產過程、質量管理系統的測量、分析及改善活動的系統規劃。3 作業內容:3.1 策劃:公司管理層規定、策劃并實施所需的測量、監控活動,以確保符合規定要求和獲得改進,且應包括確定需求、使用場合,相應的方法包括統計技術。3.2 測量和監控3.2.1 顧客滿意度測量和監控:(參照客戶滿意度測量程序)業務部每定期進行客戶滿意度調查,并對其結果總結及分析,作為客戶對本公司各項管理的衡量指標之一。3.2.1.31、1 業務部在調查前要填寫調查計劃,交總經理批準。3.2.12 調查可采用走訪、傳真、E-MAIL或電話詢問等方式進行,結果記錄在“客戶滿意度調查表”中。3.2.1.3 業務部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必要時應按糾正和預防措施管理程序進行處理,并將信息反饋給顧客。3.2.2 內部審核:建立內部審核管理程序,內容包括:3.2.2.1 依據審核活動和區域的狀態和重要性,及以往評審等因素,本公司規定每年一次進行定期審核,另依據客戶投訴情況,總經理或管理代表指示執行不定期內部審核,并規定審核范圍、頻次和方法。3.2.2.2 審核由被審核工作無關的人員進行。 3.2.2.3 規定實施審核的責任和要求,以確保審核32、的獨立性,記錄結果向管理層報告。3.2.2.4 管理層對于評審中發現的問題要求相關部門及時采取糾正措施。3.2.2.5 審核組長指派審核員跟蹤糾正措施的實施并確認。XX文 件 編 號HY-QM-14頁次24/26版次A測 量 分 析 改 進3.2.3 質量管理體系過程的監控和測量。3.2.3.1 通過日常工作中各項報表的審核、批準,以及QC的巡查,對過程進行監控。3.2.3.2 通過統計分析、評定質量目標的達成率,來監控和測量各重要過程的能力。3.2.3.3 對過程計劃達成能力的控制,依相關程序文件規定執行.3.2.3.4 對質量管理體系過程監控和測量實施中發現的問題依糾正與預防措施程序執行。33、3.2.4 產品的測量和監控:3.2.4.1 QC/QA根據來料檢查品質計劃和最終檢查品質計劃對產品進行檢驗。3.2.4.2 生產部負責過程中的自檢。3.2.4.3 除非得到客戶的批準,產品應于所有規定完成后才可交付給客戶。3.3 不合格品的控制:建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程序內容應包括:3.3.1 識別和控制進料、制程、成品、客戶退貨品等不合格品,以防止非預期使用或交付。3.3.2 規定對于不合格品修正后,再次確認其符合性的管理要求。3.3.3 當不合格產品在交付后或使用時才發現,相關部門對不合格后果應采取適當措施。3.3.4 應要求報告不符合產品的建議糾正措施,以便使客戶最終讓步接受。3.3.534、 規定對于質量系統相關的客戶或認證機構的不符合事項的處理權責。3.4 數據分析:3.4.1 應利用各個過程獲得的記錄和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發現問題、找出原因以便進行糾正預防和持續改進:3.4.2 分析內容至少包括:A) 客戶滿意度情況 市場部在每次客戶滿意度調查結束后進行B) 產品質量及其趨勢 品管部利用推移圖、質量報告進行統計分析。C) 供應商狀況 - 參照采購管理程序D) 質量目標 各部門每個月統計分析本部門目標達成狀況。XX文 件 編 號HY-QM-14頁次25/26版次A測 量 分 析 改 進3.5 持續改進3.5.1 本公司要通過以下措施對公司的質量管理體系進行持續的改進A) 定期評35、審質量方針,并進行必要的修定;B) 制定、監控和定期評審質量目標,可以時修訂提高目標值;C) 對內/外部審核的結果進行跟蹤處理;D) 進行資料分析,根據結果實施改進措施;E) 采取有效的糾正和預防措施;F) 進行管理評審,根據輸出實施改進措施;必要時,可根據上述工作的結果制定“專案改善計劃”并實施,參閱糾正與預防措施程序。3.5.2 糾正措施與預防措施(參考糾正與預防措施程序)3.5.2.1 實施糾正與預防措施,消除存在的或潛在的不合格,相關措施應與遇到的問題相適應。3.5.2.2 識別顯著或潛在的不合格及原因(包括客戶投訴)。3.5.2.3 評估和確定所需的糾正或預防措施,并確保其實施。3.5.2.4 記錄實施糾正或預防的措施執行情況。3.5.2.5 評審采取的糾正或預防措施的有效4 相關文件:4.1 內部審核管理程序 (HY-QP-12) 4.2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HY-QP-14) 4.3 糾正與預防措施程序 (HY-QP-15) 4.4 客戶滿意度測量程序 (HY-QP-11)5 附件:無KEYSTONE文 件 編 號KE-QM-15頁次26/26版次A修訂日期修訂頁次修訂內容版本(次)變更修訂人批準手 冊 修 訂 履 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