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學校三殘兒童隨班就讀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15637
2024-09-07
8頁
25.54KB
1、中心學校三殘兒童隨班就讀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為了使我校隨班就讀工作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根據有 關規定和要求特制定此細則。 一、總則 1、開展殘疾兒童隨班就讀工作,是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 義務教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的需要,是對殘疾兒 童少年進行義務教育的行之有效的途徑, 也是提高民族素質的有力措 施。 2、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有利于殘疾兒童就近入學,有利于提 高殘疾兒童少年的入學率,有利于普教帶特教,特教促普教,相互結 合,共同提高。 3、學校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并積極開展殘疾兒2、童少年隨班就讀工 作,使其逐步完善。 二、對象 4、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的對象,主要是指智力、視力、聽力 語言、肢體等類別的殘疾兒童少年。 視力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的條件應是:雙眼最佳矯正視力等 于或優于 0.05 而低于 0 .03,而且沒有其他殘疾的低視力兒童少年。 聽力語言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的條件應是:雙耳聽力損失,其中 聽力損失輕的一耳聽力損失程度在 41-70 分貝,而且沒有其他殘疾 的重聽兒童少年。 智力殘疾兒童、 少年隨班就讀的條件應是: 智商 (IQ) 值在 50-70 之間,而且沒有其他殘疾的輕度弱智兒童少年。 5、招收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應當對其殘疾類別和程度進 3、行檢測鑒定和篩查,未經嚴格鑒定的兒童不得視為隨班就讀對象。 (1)視殘兒童:經醫院鑒定或以殘疾證為準。 (2)聽殘兒童:經醫院鑒定或以殘疾證為準。 (3)肢殘兒童:經醫院鑒定或以殘疾證為準。 (4)對智殘兒童少年的確認一定要慎重,一般先由家長和或教 師提出名單,經校領導批準,由學校特教資源室篩查。 (5)智殘兒童少年的鑒定或篩查結論,僅作為對其采取特殊教 育方式的依據,不得移作他用。其姓名和檔案材料應該嚴格保密,由 有關干部和任課教師掌握,不得在學生中擴散。 (6)對經過鑒定的殘疾兒童由學校干部共同確定,并報上級批 準為隨班就讀對象。 (7)智殘兒童少年凡經過復查,智商達到正常值時,不得再視 4、為隨班就讀對象。 三、入學 6、學校依法接收本校服務范圍內能夠在校學習的殘疾兒童少年 隨班就讀服務,不得拒收。 四、報批 7、每年 9 月份各校要將殘疾兒童名冊和接收教育情況上報教育股審批,對新增的隨班就讀學生一律要交驗有關證明的復印件。 五、 建檔 8、隨班就讀學生一經確認,資源室必須為其建立學籍檔案, 其 內容包括: (1) 殘疾證明; (2)基本情況登記表; (3)個別教育計劃和個別教育實施方案。 ; (4)學生發展性評價(包括思想品德、行為習慣、缺陷補償、 適應能力、各科成績等) 。 六、安置 9、隨班就讀學生每班 1 至 2 人為宜,最多不超過 3 人,且屬于 同類殘疾,學校可根據實5、際適當減少正常學生的人數。10、安置座位時應考慮殘疾學生的需要和老師照顧方便。 11、 隨班就讀任課教師應當選擇熱愛殘疾學生,思想、業務素 質較好的教師擔任,并保持相對穩定。 七、考評 12、 改革對隨班就讀學生的考核評價制度,使其符合特殊教育 規律,有利于殘疾兒童自信心的培養。 13、考核、評價內容:要從思想品德、文化知識、社會適應能 力、缺陷補償、行為矯正、勞動技能等方面考慮,不得單純以文化知 識為唯一評價標準。 14、考核、評價方法:書本知識的考核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基 本知識與基本能力的考核相結合。 八、教師 15、隨班就讀班級的教師,應由熱愛殘疾學生,思想、業務水 平較高,能勝任個別化6、教學的教師擔任。未受過特殊教育業務培訓的 教師,上崗前應進行短期培訓。 16、殘疾兒童隨班就讀教師應具備特教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了解隨班就讀班級教育教學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明確對隨班就讀學生的教育目標: 殘疾學生與正常學生 一起學習、活動,補償生理和心理缺陷,使其受到自身發展所需要的 教育和訓練,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為其成為自食其力的 勞動者打下良好基礎;(2)掌握殘疾兒童身心發展的一般特點 ; (3)正確理解、靈活掌握和處理教材; (4)具有初步鑒別殘疾兒童的能力; (5)會制訂和實施個別教育計劃; (6)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掌握健殘兼顧,合理安排課堂教學,7、提 高教學質量的策略; (7) 具有一定的特殊教育教學研究的能力。 九、領導 17、隨班就讀工作應在校長領導下進行,由特教干部具體組織 和管理。 18、校長、教導主任,特別是特教干部要懂得特教理論,熟悉 特教業務,取得領導隨班就讀工作的主動權。 19、資源室教師組織教師學習特教理論、業務知識,開展隨班 就讀的教育教學研究和科研課題的研究活動, 和教師共同探討提高隨 班就讀質量的途徑和方法。 20、學校應支持教師參加各級組織的師資培訓和教研活動。鼓 勵教師為特教事業作出貢獻。 21、學校對隨班就讀班級教師工作的考核評估,應當包括普通 教育和特殊教育兩個方面,并應充分肯定他們為殘疾學生付出的勞 動8、。 22、學校要認真落實教育局對隨班就讀教師的補貼辦法,對表 現突出的教師應當給予表彰。 23、學校應當為殘疾學生在校學習提供便利條件,對隨班就讀 班級在教具、學具及教學設備等方面給予照顧和優先。 24、學校不得隨意讓隨班就讀的殘疾學生停學、停課或停止參 加學校和班級的各項活動。 25、資源室要發揮教研、科研、培訓、康復、咨詢、測查及職 教等方面的作用,承擔對隨班就讀教育教學指導工作。 十、教育 26、學校應當安排殘疾學生與普通學生一起學習、活動,補償 生理和心理缺陷使其受到適于自身發展所需要的教育和訓練,在德、 智、體諸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27、學校應當對殘疾學生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其良好9、的行 為習慣,使其逐步樹立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精神。同時要加強對 普通學生的思想教育,以逐步形成普通學生與殘疾學生互相關心、互 相幫助的良好校風和班風。 28、隨班就讀班級領導教師應當指導殘疾學生正確使用助聽器、 助視器等輔助用具,并教育全體學生愛護這些用具。 十一、教學 29、隨班就讀的殘疾學生使用的教材一般與普通學生相同。特 殊情況可對教材內容作適當調整。 30、對視力、聽力語言殘疾學生的教學一般要求于與普通學生 相同。對輕度智力殘疾學生的教學要求,低、中年級與普通學生基本 相同,高年級可適當降低要求。 31、對隨班就讀的殘疾學生應當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制訂和 實施個別教育計劃。教師應當10、采取多種形式方法,激發殘疾學生的學 習興趣,挖掘其學習潛力。在教授文化科學知識的同時,注重對殘疾 學生進行適應社會生活能力的培養和心理、生理缺陷的矯正、補償。 32、 備課:教案在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中應該體現 對殘疾兒童的教學要求和特殊照顧。 33、上課:注重健殘兼顧,運用集體教學與個別教學相結合、 伙伴教學、協作教學、分層教學的方法,促進殘疾學生積極主動地學 習。 34、 輔導:要針對殘疾學生實際采取課前鋪墊輔導,課中及時 輔導,課后強化輔導,小單元針對性輔導的方式加強個別輔導。 35、作業:要針對每一個殘疾學生實際留作業,區別對待,不 搞一刀切。 十二、家教 36、學校和班級教師應當經常與家長聯系,隨時交流學生情況, 以取得家長配合和幫助。 37、 學校要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家長的培訓,使其了解子女身 心特點、學習情況及教育訓練方法。 本細則是對隨班就讀工作的基本要求, 今后將作為對學校隨班 就讀工作的評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