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監測評價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15929
2024-09-07
9頁
20.50KB
1、中心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監測評價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為進一步貫徹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中心小學教學質量監測與評價方案。一、教學質量監測與評價的目的和意義教學質量監測與評價的目的:以實現在全區范圍內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整體提升教學質量為目標。通過對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的各相關要素進行系統、科學、有效的監控與評價,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落實新課程標準,改進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提供服務;為教育行政部門做出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決策提2、供依據。教學質量監測評價的意義:通過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引導學生全面、主動、和諧發展;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增強學校自我發展的動力。二、教學質量監測評價的原則(一)導向性原則教學質量監測評價,要以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相關文件為指導,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樹立“以人為本”、“發展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改變傳統的評價中片面強調甄別和選拔功能的傾向,充分體現監控與評價的診斷、反饋、促進發展的功能。注重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關注教師的專業成長和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關注學校的可持續發展。通過監控與評價體系的正常運行,積極促進學生成長、教師進步、教學改進、學校發展,促進我區素質教育3、的全面實施和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二)綜合性原則教學質量監控測評價要堅持“全面評價、全程監控、全員參與”的綜合性原則。教學質量監測評價,不只是簡單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以及教師和學校的升學成績,還要注重學生、教師綜合素質的發展狀況,關注影響教學質量的各個相關因素和環節,通過多因素、多方位、多指標的綜合監控與評價,促進學生、教師和學校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不只是簡單關注教學質量結果的評價,更要注重過程的監控,要抓源頭、抓過程、抓動態監測、抓及時調控,把教學中的問題矯正于始發時期,堅持橫向與縱向相結合,動態與靜態相結合,使監控和評價更加客觀、公正、全面、有效。在教學質量監測與4、評價系統中,學校、教師和學生既是監控評價的對象,又是監控評價的主體,在地位上是完全平等的。要充分開發學生和教師主體作用和潛在能力,使每個人、每個部門,都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積極促進學生教師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三)實效性原則教學質量監測與評價,要查實情,重實效,重落實。要對教學質量現狀做出實事求是的評價,對影響教學質量的各有關要素進行客觀、準確的分析;制定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監控與評價方案,通過監控與評價機制的扎實有效運行,及時發現并解決教學過程中的真實問題,促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要在保證科學性的前提下,盡可能在質量標準的制定、監控方法的采用、評價手段的使用5、等方面,做到簡便易行,便于操作。三、教學質量監測與評價的內容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監測與評價的內容有:學生成長、教師進步、學校發展三個方面。(一)學生成長其主要監控評價點分為學生綜合素質和學生學業成績兩個方面。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結合小學生特點,制定實施意見和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同時,學校也要結合實際,制定學校自己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實施辦法,探索性地展開工作,克服等待、觀望的思想。(二)教師進步其主要監控點分為綜合素質、履行職責、教學績效三個方面,每個方面下設若干個二級目標和三級目標(三)學校發展其主要監控評價點分為學校教學日常管理、課堂教學、校本教研和質量管理四個方面。每個方面下設若干個二級目標6、和三級目標。四、教學質量監測與評價方式方法(一)主要方式1、教學信息監控通過日常的教學檢查,教學過程的常態監測,期初、期中和期末的定期檢查,教師教學信息反饋和學生學習信息反饋等渠道,及時了解和掌握教學中的動態問題,并及時進行反饋、矯正和調控。2、教學督導評價對所有教學活動、各個教學環節、各種教學管理制度、教學改革方案等進行隨機性的督導評價。3、專項監控評價對學校課堂教學、校本課程開發、校本教研開展、教學常規管理、德育工作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校內文體活動、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綜合素質評定等方面的工作進行專項目標監控評價。(二)具體方法1、實地觀察根據教學質量評價指標的要求,通過聽課、參觀、情境測7、試、常態下隨機測試等手段,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的思想和學業發展水平,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成長狀況,以及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水平進行監控與評價。2、訪談訪問者根據設計好的訪談問題或提綱,通過與受訪者的交流互動、專題研討,集體座談、個別談活等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地了解學生思想和學業發展水平,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成長狀況,以及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非文字表述性的內容。3、學生學業成績測評學生學業成績測評是指在正常的學校教育條件下,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采用多種形式對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所應達到的程度和水平進行測試和評價。學生學業成績是衡量學生全面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8、,也是衡量教師教學能力和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小學生學業成績測評按其功能可分為發展性測評和水平性測評。五、教學質量監測與評價的組織體系和制度保障(一)組織體系1、區、校兩級監控與評價體系,把影響教學質量的諸多因素,分解和細化為監控評價目標,由區、校兩級監控評價組織,根據管理職能,在不同層面上實施分層監控、分項監控。對各相關因素做出及時地監測、準確地診斷、科學客觀地評價和有效地反饋矯正。2、區教體局負責全區的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設置相關的監控與評價領導機構,制定相關的實施方案和操作辦法,對監控與評價工作進行組織協調。通過區級監控與評價工作,發現和總結典型經驗和共性問題,對全區小學教學質量的改進9、提出宏觀的指導意見和建議。教育科是監控與評價的行政管理中心,負責教學質量監控評價工作的組織管理、協調溝通、宏觀調控工作;教研室是監控與評價的業務管理中心,負責教學質量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反饋等具體工作。3、學校是教學質量與監控評價的實體,是實施教學質量動態監控、常態監控的最有效、最關鍵的環節。學校要建立領導機構,根據區教體局監控與評價標準的要求,在學校各層面上實施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形成一個完善、科學的教學質量監控評價網絡。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實施細則、操作辦法,明確不同部門和人員的工作職責,并將其落實到每一個學科、每一位教師、每一位學生。對各學科、各年級、各教學環節進展情況10、實施動態監控、常態監控,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關鍵因素,及時地分析反饋,并提出改進意見,盡量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解決在始發時期。(二)制度保障1、教學質量專項督導制度建立區、校(中心校)教學質量兩級監控與評價專項督導制度。根據管理的職能和實際情況,有計劃的在不同層面上,針對不同內容,采用不同方式對學教學質量以及監控與評價體系的運行進行督導。2、教學質量反饋調控制度學校(中心校)監控評價組織,要建立教學質量反饋調控制度,對日常監控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反饋、及時調控。3、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制度按照固原市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的實施意見(試行)的要求,學校(中心校)和中心校要建立對中小學11、生綜合素質評定的制度。4、學生學業成績監控與評價制度按照全區基礎教育學生學業成績監控和評價辦法(試行)的要求,建立對小學生進行學業水平抽樣測評的制度。5、教學質量分析評價報告制度建立起自下而上的以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為宗旨,以學年度分析評價報告為成果呈現形式的教學質量分析評價報告制度。學校、區教體局二級分析評價組織,每學年拿出教學質量分析評價報告,對學校和全區的教學質量做出全面、客觀、科學地分析,總結經驗、找準問題、提出下年改進教學工作的思路和措施。6.教學質量綜合評價和獎懲制度建立起自下而上的教學質量綜合評價和獎懲制度,對學校教學質量的評價要把過程監控和結果評價結合起來,綜合考慮教育教學質量過程督導評估積分情況、平時學業水平抽樣檢測情況,根據綜合評價的結果,對學校進行獎懲。學校也要根據本方案的指導思想和原則,制定出本單位的教學質量綜合評價和獎懲制度。六、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的運行實施教學質量的監控和評價,是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具有創新意義的研究課題。作為一項系統工程,要經過較長時間的研究和探索以及分階段分步驟實施,才能得以不斷的完善。通過幾年的努力,讓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這一重要杠桿,在積極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成長、教師進步、教學改進、學校發展的過程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