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產品生產質量檢驗追溯管理制度2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16101
2024-09-07
25頁
93.38KB
1、企業產品生產質量檢驗追溯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 錄質量檢驗制度41、總則42、公司員工培訓的主要內容43、每項有組織的培訓都要制定培訓計劃,內容包括:46、在職員工的培訓59、進貨檢驗510、過程檢驗610.1 首件檢驗610.2 加工過程檢驗610.3 裝配過程檢驗611、成品檢驗611.3 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成品不準入庫,不準出廠。712、檢驗記錄712.2檢驗記錄由質檢科負責保存。713、程序713.1 設立質量控制點的原則713.2 質量控制點的建立714、質量控制點多操作、檢驗人員2、及設備、工裝計量器具的要求。815、質控點的檢查和管理816、質量信息管理組織機構917、質量信息來源918、質量信息分類918.1 A類信息:凡構成下列情況之的即為A類。918.2 B類信息:凡構成下列情況之一的即為B類。918.3C類信息:凡構成下列情況之一的即為C類。1019、質量信息管理職責范圍1019.1 質量信息處理職責范圍1019.2 質量信息中心職責范圍1020、質量信息反饋和處理1121、設備管理職責1121.1 品管部負責企業的設備管理和監督檢查。1121.2 車間應積極配合生技科搞好設備管理。1122、設備管理內容1122.3 品管部應將公司設備逐臺編號,建立設備臺帳。13、222.5 設備“三級保養“制度1222.6 設備使用封存管理12質量誠信教育和獎懲制度151、質量管理組織體制152、質量例會153、質量獎懲163.2質量獎懲內容163.3獎懲辦法164、 質量誠信教育177.1公司員工培訓的主要內容。177.2每項有組織的培訓都要制定培訓計劃,內容包括:187.5在職員工的培訓181、職責:192、工作內容:192.5負責與蓄電池生產廠聯系,簽訂協議落實廢電池回收事宜。203、三包服務203.1三包服務原則:20質量追溯制度211、職責211.4各相關部門負責所屬物料、產品的標識和標識維護。213.1產品標識的分類213.3進貨物料標識223.4生產過程4、中的標識223.5成品標識233.6標識的管理233.7產品的追溯234、工作程序244.3顧客提供財產的檢驗與驗證244.5顧客提供財產使用中出現的問題24質量檢驗制度 1、總則1.1 產品檢驗是保證產品質量的重要手段,公司設立的質檢科的是在總經理直接領導下,獨立地實產品鑒別、把關、報告和監督的職能,確保產品質量符合規定要求。1.2質量檢驗的依據是:產品標準、產品圖紙、工藝文件以及公司編制的檢驗規程或技術文件。檢驗科負責地進廠的外購、外協件進行進貨檢驗;對生產過程的半成品進行完工檢驗。1.3嚴格執行“五不準”原則:不合格的產品不準出廠和銷售;不合格的原材料,零部件不準投料、組裝;國家命令淘汰5、的產品不準生產和銷售;沒有產品質量標準、未經質量檢驗機構檢驗的產品不準生產和銷售;不準弄虛作假、以次充好、偽造商標、假冒名牌。2、公司員工培訓的主要內容2.1 質量意識和質量標準的教育宣傳。2.2 新員工上崗前的崗位技能培訓。2.3 在職人員進行的普及性和提高性的再教育培訓。3、每項有組織的培訓都要制定培訓計劃,內容包括:3.1 培訓目的、培訓對象、授課人員。3.2 培訓內容及時間安排與培訓的考核要求。4、公司辦公室每年初制定年度培訓計劃,報管理者代表或總經理批準后實施。5、新員工培訓:辦公室負責統一組織要求,凡入職一周內之新員工必須進行公司管理制度和質量意識教育,用人單位進行上崗專業技能培訓6、與安全操作培訓.6、在職員工的培訓6.1 辦公室按計劃組織全公司員工學習公司質量手冊,程序文件等質量體系文件以及相關的質量標準。6.2 在職員工臨時需要培訓時,由所在部門向辦公室提出培訓需求申請,由總經理辦公室安排培訓。6.3 當公司采用新工藝,使用新設備時,由辦公室組織相關人員對操作人員進行技術指導和操作培訓。7、對特殊工種人員的培訓,由辦公室組織技術開發、質檢等部門或委托專門培訓機構進行,特殊工種人員如電工、電梯工、計量員、內審員、檢驗員、駕駛員等需經相應培訓,并對特殊工種人員進行資格鑒定。8、培訓記錄的保存:員工培訓記錄及檔案由辦公室按質量記錄控制程序統一管理。9、進貨檢驗9.1 外購外7、協件進廠時將其放置于“待檢驗區”內,采購員填寫“送檢驗單”連同合格證、質保書或其他質量證明文件交檢驗員;9.2 檢驗員根據檢驗規程進行抽樣檢驗后,并做好檢驗記錄。9.3 檢驗合格后,倉庫根據合格記錄或標識辦理入庫手續;9.4 檢驗不合格時,檢驗員應將該原材料掛上“不合格”標識,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進行處理。9.5 未經檢驗的物品記錄,并連同送檢單、合格證、質保書、按月整理,交檢驗科統一保管。10、過程檢驗10.1 首件檢驗有首檢驗規定的工序,每班開始生產或更換產品品種,或調整工藝后生產的產品,經操作者自檢合格后,有檢驗員根據相應的工藝文件進行檢驗合格后才能連續生產。10.2 加工過程檢驗零件加工8、后應將產品放在待檢區,檢驗員依據工藝文件進行檢驗,填寫半成品檢驗記錄。檢驗合格后,在工藝流程卡上蓋檢驗員印章后方可轉入下一道工序;若檢驗不合格,則應執行不合格品管理制度。10.3 裝配過程檢驗零部件在裝配過程中應由操作人員對上道工序進行互檢,如發現問題應報告檢驗員,由上道工序的操作人員工調整后重新檢驗。10.4 檢驗人員應做好巡檢工作,巡檢頻次為每日至少4次,在流轉卡上做好標記,發現質量問題及時處理,做不合格零部件不轉序。11、成品檢驗11.1 需確認所有規定的進貨檢驗、過程檢驗均已完成并檢驗合格才能進行成品的檢驗活動。11.2 檢驗員依據成品檢驗規程進行檢驗和試驗,做好成品檢驗記錄。檢驗合格9、的成品電動自行車,由檢驗員上合格狀態標識,放入“合格證”,倉庫保管員見合格證后辦理入庫手續。檢驗不合格的產品執行不合格管理制度。11.3 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成品不準入庫,不準出廠。12、檢驗記錄12.1 在檢驗記錄中應清楚地表明產品是否按規定檢驗的數據,并有負責合格放行授權責任者的簽名或印章。12.2檢驗記錄由質檢科負責保存。13、程序13.1 設立質量控制點的原則A 生產性能、壽命、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有直接影響的關鍵質量特性以及關鍵項目的工序。B 于產過程中質量不穩定、不合格品多的工序。C 于工藝上有特殊要求或對下道工序有重大影響的工序。D 用戶在使用中反映質量不穩定的項目。13.2 質量10、控制點的建立A 生產部根據控制點建立的原則,征求檢驗和車間的意見,確認設立控制點的工序,并編制控制點明細表。B 工藝員對撤離的控制點,進行人、機、科、法、環、檢測等諸多因素進行工序質量分析,找出影響該工序質量特性的主異因素,以及質量特性與因素之間相互關系,明確控制方法及責任人編制工序質量分析表。組織有關部門會審。C 工藝員根據工序質量分析結果,編制作業指導卡。13.3 每個質量控制點,都應按規定做好相應的實測數據記錄。14、質量控制點多操作、檢驗人員及設備、工裝計量器具的要求。14.1 質量控制點的操作人員應熟悉本工序質量分析表中各因素的管理,設備工裝的調整辦法,并嚴格按作業指導卡操作,按質量11、控制點要做好各種數據記錄和設備日點檢記錄。質控點工藝貫徹率應達到100%要求14.2 檢驗員應對質量控制點的技術要求作為檢驗重點,并檢查操作人員自檢的正確性,以及設備、工裝、計量器具的電檢、周檢實施情況。14.3 質量控制點所使用的設備、工裝計量器具需要定期進行點檢、周檢管理,主管部門負責編制周檢卡和點檢卡。14.4 對于影響質量的主要因素的機床設備,要定期進行機械能力調查。15、質控點的檢查和管理15.1 生產部、品管部應結合工藝紀律檢查。對質控點控制的有效性、數據記錄的真實性、完整性進行檢查。15.2 質控點的質量數據記錄按月集中送生產部,作為工序能力分析和工序質量改進的依據。15.3 質12、控點的其余數據記錄(如設備、工裝、計量器具日點檢表)由生產班組按月裝訂成冊集中送交歸各部門管理。16、質量信息管理組織機構16.1 品管部為公司的質量信息中心,各部門、生產班組設置質量信息處理點實行二級管理。16.2 “質量中心”與各“質量信息處理點”均應有人副迮管理質量信息。17、質量信息來源17.1 用戶向本公司反饋對本公司產品質量或服務的意見和要求。17.2 通過用戶訪問,收集用戶對本公司產品的評價。17.3 產品生產過程中發現的有關管理工作的意見和要求。17.4 本公司對產品原材料或外購件質量的意見和要求。17.5 下道工序對上道工序的產品質量或其他方面的意見和要求。17.6 質量檢驗13、產品抽查中發現的質量信息。17.8 公司對生產班組、部門質量工作的要求。17.9 上級部門對產品質量和質量管理工作的要求。18、質量信息分類質量信息按重要程度進行分類,共分為三類:18.1 A類信息:凡構成下列情況之的即為A類。可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10000元以上)的質量事故信息。可能造成人身傷亡事故的信息;對公司完成當月生產任務有重大影響的信息。18.2 B類信息:凡構成下列情況之一的即為B類。造成較大經濟損失5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質量事故信息;已經(或可能)影響公司月度生產任務的信息;生產班組或部門無力自行解決的產品質量問題。18.3C類信息:凡構成下列情況之一的即為C類。一般14、質量信息:各生產班組、部門能夠自行解決的產品質量問題信息;各類建議后改進措施。19、質量信息管理職責范圍19.1 質量信息處理職責范圍負責搜集質量信息和處理C類質量信息,做好記錄,做好記錄準確、資料齊全,查閱方便。發生A、B類質量信息,信息處理點應填寫“質量信息反饋單“一式四份,及時送質量信息中心處理。接受信息中心發送信息反饋單的處理點,要認真處理,不得扒卸責任,要迅速及時處理并及時回復。19.2 質量信息中心職責范圍負責收集處理A、B類信息(A類信息要立即報告總經理),管理好全公司的質量信息資料,做到記錄正確,資料齊全、查閱方便。接受各處理點的信息反饋單,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分輕重緩急進行15、處理、反饋。每季對全公司的質量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提出建議措施,并于全公司公布,作為有關部門質量改進的依據。20、質量信息反饋和處理20.1 各不猛、生產班組均應按各自的質量職能收集、整理各種質量信息,并按要求上報質量信息中心。A類信息必須當天填寫質量信息反饋單,B類信息二天內填寫質量信息反饋單,一式四份,按質量信息流程進行傳遞。20.2 接受質量信息反饋單的部門,A類信息必須在三天作出處理決定;B類信息必須在一周內作出處理決定,若信息中心有具體時間要求的,應按要求的時間期限內處理,緊急件應立即處理。21、設備管理職責21.1 品管部負責企業的設備管理和監督檢查。其主要任務:A對設備進行綜合管理16、,保持設備完好。B運用技術、經濟、法律等手段,管好、用好、修好設備,不斷提高企業設備技術含量。C充分發揮先進設備的效能,達到良好設備投資效益,為提高企業的經濟服務。21.2 車間應積極配合生技科搞好設備管理。22、設備管理內容22.1 企業的固定設備、自制設備,凡價值在2000元以上的。均為固定資產,納入設備管理范圍。22.2 設備進公司安裝驗收,填寫設備安裝驗收移交單,合格后交車間使用,隨機的所有資料(使用說明書、裝箱單、合格證等)應交品管部歸擋保管。22.3 品管部應將公司設備逐臺編號,建立設備臺帳。22.4 品管部應編制設備完好標準,并每月進行安好評定,統計設備完好率。22.5 設備“三17、級保養“制度嚴格執行設備“三級保養“制度,(日常維護養,一級保養、二級保養)使用設備經常保持整齊、清潔、潤滑、安全。日常維護養是:班前、班后由操作者認真檢查清掃、擦拭設備各個部位和注油保養。一級保養:以操作者為主,維修員指導,對設備進行局部解剖和檢查,緊固設備各個部位,由品管部組織驗收。一般情況,設備運轉累計500-800小時一次一級保養。二級保養是:以維修員為主,操作者參加,須列入設備的檢修計劃,除做好一級保養內容外,還對設備進行部分解體檢查和維修,更換或修復磨損零部件,檢修電器部分,潤滑系統清洗換油使設備技術狀態(包括精度)全面達到規定的完好標準,有生產部會同生產班組,品管部進行驗收。一般18、情況設備累計運轉2500-4000小時,進行一次二次保養。22.6 設備使用封存管理設備報廢由部門提出申請,經品管部組織有關部門進行技術鑒定后,并填寫“設備報廢申請單“,經總經理批準后執行。22.7 設備明細詳見附表22.8 設備完好標準一、電動自行車裝配線完好評定標準:1、精度性能均能滿足生產需要;2、各傳動系統運轉正常;3、各操作系統靈敏可靠;4、電氣系統性能靈敏;5、無漏油或漏氣現象;6、設備內外清潔;7、滑動部分運動正常;8、零部件完整;9、防護裝置齊全可靠。二、偏擺檢測儀完好評定標準:1、精度性能均能滿足生產要求;2、各操作系統靈敏可靠;3、設備內外清潔;4、滑動部位運動正常;5、零19、部件完整。三、電機測功儀完好評定標準:1、精度性能均能滿足生產需要;2、各傳動系統運轉正常;3、各操作系統靈敏可靠;4、設備內外清潔;5、轉動部分運動正常;6、零部件完整;7、防護裝置齊全可靠。四、空擠壓機完好評定標準:1、各傳動系統運轉正常;2、潤滑系統齊全完整,油路暢通,運行可靠;3、電氣系統性能靈敏;4、無漏油、漏水、漏氣現象;5、部件完整;6、防護裝置齊全可靠。五、壓碗機完好標準:1、精度性能均能滿足生產需要;2、操作系統靈敏可靠;3、備內外清潔4、滑動部分運動正常;5、部件完整6、防護裝置齊全可靠。質量誠信教育和獎懲制度1、質量管理組織體制1.1質量管理工作由總經理直接領導,由管代負20、責組織協調、督促,檢查公司各部門的質量管理活動,具體由廠辦組織執行。1.2品管部在總經理領導下,負責公司的生產技術工作,解決產品質量中的技術問題。1.3品管部受總經理直接領導,主管公司電動自行車產品質量,負責按產品標準嚴格把關,做到不合格產品決不出公司。1.4其他各部門的質量管理工作,由部門的主管親自抓,在質量管理的業務上受管理者代表的領導,各班組的質量管理工作由班組長親自抓。2、質量例會2.1公司的質量例會每月一次,由總經理主持,管代組織各科室和生產班組成主要負責人參加,布置、檢查、討論、總結產品質量和質量管理工作,做出的決定各部門必須認真執行。2.2品管部應隨時召開質量分析會議,由品管部經21、理主持,必要時生產部、采購部和車間負責人參加,同時匯報發現的產品質量情況或質量指標的完成情況,對存在的質量問題要分析原因,提出對策措施,限期完成。2.3凡因質量問題用戶投訴時,應及時召開公司級質量分析會,查找原因及時改進并給用戶滿意的答復。2.4當發生質量事故時,應由管代召集品管部、生產以及有關部門參加的質量分析會,對質量事故進行分析處理:查明原因、分清責任,作出處理意見。要做到三不放過:即不查明事故發生的原因不放過;造成事故的責任者不查清不放過;應采取的糾正預防措施不落實不放過。2.3質量分析會由品管部作好記錄,記錄時間、地點、主持人、出席人及會議內容,各部門負責人要將會議決定布置傳達到班組22、。3、質量獎懲3.1由管代負責對公司各部門的質量獎懲考核,鼓勵職工重視產品質量,為公司贏得信譽的職工或部門;懲罰質量意識低、不重視產品質量未完成質量目標或由于違反工藝而發生質量事故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的人員。3.2質量獎懲內容A、每個月的質量指標完成情況;B、每個月工藝紀律檢查情況;C、公司質量目標每月實施情況;D、上級質量監督抽查情況;E、發生質量事故的責任部門和人員;F、其他違反公司管理制度的情況。3.3獎懲辦法扣獎條款A、質量指標全年累計未完成者部門扣50%;B、年終累計工藝貫徹率低于95%者扣除獎金50%;低于80%,則扣除全部獎金。C、年終累計質量目標未達目標值者,扣除獎金50%;D、23、上級監督抽查不合格,則全部否決當年質量獎;E、其他違反管理制度情況,由管代負責處理。獎勵條件A、質量指標全年完成部門;B、年終累計工藝貫徹率達到95%者;C、年終累計質量目標達到目標值;D、上級監督抽查合格;E、為公司贏質量信譽的突出事例的有功人員。符合上述條件部門能獲得公司年度質量獎。4、 質量誠信教育5、職責:公司總經理辦公室是員工培訓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制定年度培訓計劃,并組織制造部、技術開發部、質檢部協調實施培訓計劃。6、定義:流程教育訓練管理流程見附件7、作業內容7.1公司員工培訓的主要內容。.質量意識和質量標準的教育宣貫。.新員工上崗前的崗位技能培訓。.在職人員進行的普及性和提高性24、的再教育培訓。7.2每項有組織的培訓都要制定培訓計劃,內容包括:.培訓目的、培訓對象、授課人員。.培訓內容及時間安排與培訓的考核要求。7.3公司總經理辦公室每年初制定年度培訓計劃,報管理者代表或總經理批準后實施。7.4新員工培訓:總經理辦公室負責統一組織要求,凡入職一周內之新員工必須進行公司管理制度和質量意識教育,用人單位進行上崗專業技能培訓與安全操作培訓.7.5在職員工的培訓.總經理辦公室按計劃組織全公司員工學習公司質量手冊,程序文件等質量體系文件以及相關的質量標準。.在職員工臨時需要培訓時,由所在部門向總經理辦公室提出培訓需求申請,由總經理辦公室安排培訓。.當公司采用新工藝,使用新設備時,25、由總經理辦公室組織相關人員對操作人員進行技術指導和操作培訓。7.6對特殊工種人員的培訓,由總經理辦公室組織技術開發、質檢等部門或委托專門培訓機構進行,特殊工種人員如電工、電梯工、計量員、內審員、檢驗員、駕駛員等需經相應培訓,并對特殊工種人員進行資格鑒定。7.7培訓記錄的保存:員工培訓記錄及檔案由總經理辦公室按質量記錄控制程序統一管理。售后服務制度1、職責:1.1售后服務工作由銷售部負責,設兼職用戶服務員,負責產品“三包“服務工作。1.2品管部協助銷售部對用戶反映的質量問題進行分析,確定其質量以便及時處理解決。2、工作內容:2.1及時處理好用戶的來信、來訪、來電工作,做好用戶來信、來電、來訪登記26、,原始電函及回復留存備查,一般問題3天內答復,特殊情況不得超過一周。2.2根據用戶反映的質量問題及具體要求,經研究認為需要派員去解決的質量問題,一般自用戶反映后一周內派出。特殊情況不得超過十天,由部門派員協同處理,服務人員回廠一周內填寫用戶服務匯報。2.3出廠產品的用戶訪問工作,每年不少于1次;訪問結束后一周內調整出書面“用戶訪問報告“,交管代。2.4用戶來訪接待工作,接待來訪者要熱情,并做好訪問記錄;負責每年一次的用戶服務來電、來訪及三包情況的總結匯總,報告總經理。2.5負責與蓄電池生產廠聯系,簽訂協議落實廢電池回收事宜。3、三包服務3.1三包服務原則:A必須明確樹立“用戶至上,質量第一“的27、思想。凡公司產品實屬質量問題,堅決做好包修、包換、包退,使用戶滿意。B如用戶實用不當造成質量問題的,應派員現場調查,指導幫助用戶解決。酌情收費。C售后服務和投訴電話:0578-8131555。3.2具體“三包“修理范圍應由品管部根據各個部件列出明細表,并印雜產品使用說明書中。3.3應在使用說明書向用戶承諾,回收廢電池則按出廠價供應新電池。質量追溯制度1、職責1.1質檢部負責產品標識的制作及可追溯性的總體控制。1.2質檢部負責檢驗和試驗狀態的控制。1.3倉庫、各生產線(車間)負責所屬區域內產品的標識,負責不同檢驗狀態產品的分區擺放,及所有標識的維護。1.4各相關部門負責所屬物料、產品的標識和標識28、維護。2、定義:無3、工作程序3.1產品標識的分類3.1.1.產品的名稱、規格型號、裝配(加工)狀態、數量、生產日期等產品特征。3.1.2.產品的監視和測量狀態:待檢;合格;不合格。3.1.3.經檢驗不合格的產品,評審后可按評審結果的處理方式進行以下標識:a) 讓步接收; b) 返工;c) 返修;d) 拒收; e) 退貨;f) 報廢。 3.2產品標識的方式:對產品標識的方法可采用標識卡(標簽)、區域標識、有顏色區分的容器或其它適用方式來標識。3.3進貨物料標識3.3.1.物料進廠,倉管員負責將其放置于待檢區,對本身未做產品標識或標識不清的物料,需掛上物料卡,注明物料名稱、規格、數量,進貨日期等29、內容,并通知質檢部檢驗。3.3.2.經質檢部檢驗合格的物料,由檢驗員在進貨檢驗報告單上注明接收數量,并簽名認可,并做好合格標識,倉管員據此辦理入庫手續。3.3.3.檢驗不合格的物料,由檢驗員對其進行不合格標識,并在進貨檢驗報告單上填寫不合格數量并簽名認可,倉管員負責隔離存放,并由供應部及時通知廠方退貨。3.3.4.對于讓步接收的物料由質檢部填寫不合格品報告,并在標簽對其進行“讓步接收”標識,便于追溯。3.4生產過程中的標識3.4.1.生產過程在制品、半成品,可使用標識卡標識其名稱、型號、生產日期等內容。其各個工序的檢驗狀態可通過標識卡相應欄目反應。3.4.2.在生產過程中,檢驗員按檢驗規程的要30、求進行首檢、巡檢。發現不合格品(包括批量不合格)時,及時做好不合格標識,并隔離存放。按檢驗規程的要求必要時進行追溯確認并記錄。3.4.3.對于待檢品需放置待檢牌或使用標識卡標明后后放置待檢區;對于合格品需放置于合格區,或盛裝綠色容器,或放置合格品標識卡;對于不合格品(包括物料)需放置于不合格區,或盛裝于紅色容器,或由檢驗員放置不合格品標識卡,或在不合格部位做紅色標識。3.5成品標識3.5.1.裝配完成或各種原因退回的成品,其產品標識同5.1,如包裝箱上已有注明,可不再做產品標識(檢驗后,可保持其原有產品標識)。3.5.2.檢驗合格的成品,由檢驗員作上合格標識,將其放置于合格品區。3.5.3.檢31、驗不合格的成品,由檢驗員作上不合格標識,將其放置于不合格品區。3.6標識的管理3.6.1.由質檢部負責所有標識制作,并對其有效性進行監控。3.6.2.各部門負責所屬區域內各類標識的維護,如發現標識有破壞,遺失等情況,需報原標識部門進行處理。3.7產品的追溯 3.7.1.當顧客投訴或產品出現重大質量問題時,由質檢部依據要求,組織相關部門進行追溯。3.7.2.所有追溯要求的標識,應于記錄,以確保能實現追溯。3.8營銷部負責顧客財產與顧客的聯絡工作。3.9質檢部負責顧客財產的檢驗或驗證工作。3.10倉庫負責顧客財產的保管工作。4、工作程序4.1如顧客提供財產時,營銷部應填寫顧客財產登記表明確其名稱、32、規格型號、數量。4.2由營銷部將顧客財產登記表、顧客提供財產的相關證件、隨同其財產交有關倉庫。4.3顧客提供財產的檢驗與驗證.顧客提供的財產進入公司后,由營銷部通知質檢部進行檢驗和試驗,合格后送相關倉庫辦理入庫手續并建立顧客財產臺帳。.檢驗員在檢驗或驗證過程中發現問題時應通知營銷部,由營銷部向顧客報告,并協商解決。4.4顧客提供財產的貯存,倉庫應分類登記,并作好特定標識,并根據財產特性采取貯存中的各種防護措施。4.5顧客提供財產使用中出現的問題.由于顧客責任造成其提供的財產丟失、損壞或不適用時,由營銷部將詳實情況向顧客報告,由顧客自行解決。.由于本公司責任造成客戶提供的產品丟失、損壞或不適用情況時,使用部門應進行隔離和標識,并填寫顧客財產驗收記錄表,通知營銷部,由營銷部將詳實情況向顧客報告,聯絡顧客,并負責協商處理(補充物資或賠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