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浴場所公共環境衛生工作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16163
2024-09-07
13頁
40KB
1、洗浴場所公共環境衛生工作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洗浴場所衛生管理制度1、營業場所依法取得衛生許可證后方可營業。2、場所內所有從業人員必須持有效健康合格證明,并經衛生知識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工作。 3、衛生管理制度健全,區域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到人。管理組織每周開展衛生檢查改進工作,并做好記錄,建立衛生檔案。4、衛生專干負責對場所內的衛生進行經常性衛生檢查和對本單位從業人員進行衛生知識培訓。5、營業場所室內外環境整潔、美觀,地面無果皮、痰跡和垃圾等,墻面、掛圖、壁燈干凈無塵。6、對公共衛生區域每天徹底消毒2、,有廢棄物盛放容器并加蓋。7、場所內的衛生間機械通風良好,地面必須保持干燥潔凈,便池、馬桶、面盆隨時清理干凈,臺面、鏡面、烘手機干凈無塵。8、營業場所內及客房應加強自然通風,保持機械通風設備的正常運轉,機械通風設備按衛生要求每周清洗過濾設備并做好記錄,保證室內足夠的新風量。9、浴室入口處設有“禁止性病和傳染性皮膚病患者就浴”的標記,并標志明顯。10、浴室的更衣箱應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消毒宜采用84消毒液進行擦拭(消毒液的配制比例參照產品說明書)。11、公共浴室休息廳內要安排合理的床位占地面積,防止室內人員擁擠。從業人員衛生管理制度1、場所內所有從業人員必須持有效健康合格證明,并經衛生知識培訓合3、格后方可上崗工作。2、從事浴足的工作人員,每客浴足前、后其雙手應用75%酒精擦拭,防止交叉污染及工作人員自身感染。3、洗浴場所的從業人員應掌握一定鑒別傳染性皮膚病、性病的常識,如發現患有傳染性皮膚病、性病的就浴顧客,應立即勸阻其就浴。洗浴場所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一、浴室配備毛巾、擦背巾、內褲、剃須刀、牙刷必須為一次性使用,不得回收再利用。擦背巾、內褲使用完后就地毀形,杜絕向外流失。二、浴室使用的浴巾、浴服、被罩、床單、枕套等物品一客一用一清洗一消毒,消毒時物品類別必須分開;外送清洗者應保留清洗合同及每次交接記錄。三、供客人使用的梳子、拖鞋應做到一客一清洗一消毒。梳子宜采用紫外線消毒柜進行消4、毒,拖鞋消毒采用有效的84消毒液浸泡消毒3 0分鐘(消毒液的配制比例參照產品說明書),并建立詳細完整的消毒記錄。四、供顧客使用的化妝品符合衛生要求,公共用具用品、化妝品和消毒劑有驗收制度和記錄。五、浴足盆使用一次性塑料套膜,做到一客一換。浴足藥水一客一換不得重復使用。六、修腳工具使用75%酒精擦拭,然后在酒精燈火焰上通過幾次達到消毒目的;或采用熱力消毒柜進行消毒。七、浴池每晚要進行一次徹底清洗,經消毒后再換水,用0.1%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浴盆一客一用一清洗一消毒,同樣使用0.1%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并有詳細的消毒記錄。 公共浴室場所衛生管理制度(杯具洗消間衛生管理制度)1、設置專用杯具洗消間5、,洗消間設上下水設施,有清洗水池并標記明顯。2、杯具的消毒嚴格按照“一洗、二沖、三消毒、四保潔”的程序進行。3、消毒設施正常運轉,杯具清潔后放置于消毒柜內消毒1520分鐘,并記錄詳細、完整。4、已消毒的杯具及時放置在密閉保潔柜內,防止二次污染。5、保潔柜內只能存放已消毒的杯具,禁放其他物品。公共浴室場所衛生管理制度(水質衛生管理制度)1、浴室供應顧客的飲用水應符合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2、洗浴用水水質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浴池池水每日至少補充2次新水,每次補充水量不小于池水總量的20。3、浴池水的消毒應用氯制劑消毒。有間隔的多次投藥維持殺菌作用。每隔2小時投放一次,使余氯保持在0.40.86、 mgL之間。降低池水的濁度,投放硫酸銅,每次1520g,一天投放三次,并有詳細的消毒記錄(投放消毒藥品公式:以10m3池水計算,每次需投加10次氯酸鈉500ml)。公共浴室場所衛生管理制度(客房部衛生管理制度)1、客房內衛生間應清潔衛生、無異味,面盆、浴盆、馬桶每日清洗消毒,并保持清潔。2、客房衛生的清潔消毒必須嚴格按照程序進行,清潔客房衛生所使用的清潔布等工具應明顯區分。3、所使用的床單、枕套、被套等公共用品按3:1的數量準備,并應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4、所使用的口杯、茶具應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杯具清潔后在紅外線消毒柜內消毒1520分鐘。5、杯具洗消間內清潔衛生,杯具消毒嚴格按照“一沖、二7、洗、三消毒、四保潔”的程序進行。已消毒的杯具必須及時放置在保潔柜內,防止二次污染。保潔柜內只能存放已消毒的杯具,禁放其他物品。并有詳細的消毒記錄。6、設置專用布草間;布草間保持整潔衛生,有專人管理;已消毒布草及時放置在密閉的保潔柜內,布草間內不得存放其他物品。7、客用化妝品不得自行灌裝,洗發、沐浴用品應符合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的規定。8、客房內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配備防蚊、防蠅、防蟑螂、防鼠設施。公共浴室場所衛生管理制度(定型包裝食品衛生管理制度)1、所售的飲料、酒水、點心、干果、茶葉、咖啡等食品必須進行索證管理,索取產品產地的衛生許可證和有效檢驗證明或化驗單,其衛生質量應符合國家衛生標準。28、經營采購保健食品時,必須索取衛生部發放的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和產品有效檢驗合格證或化驗單,進口保健食品應索取進口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及口岸進口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機構的檢驗合格證。3、定型包裝食品的名稱應當準確、科學,標簽、說明書和廣告內容須有中文標示,必須真實,不得有療效宣傳。食品的最小包裝上必須標注生產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日期。4、食品柜內不得同時出售與食品無關的其他商品。食品必須專柜存放,嚴防交叉污染。條件儲藏食品必須配備相適宜的冷藏保鮮設施。公共浴室場所衛生管理制度(食品庫房衛生管理制度)1、對于入庫的各種食品原料和成品要對供貨單位、品名、生產廠家、生產日期、保質期、進貨日期進行驗收登記。9、2、各種食品原料和成品上庫時,按照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早進早出,以避免庫存而致食品過期。發現腐敗變質、超過保質期等食品衛生法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及時處理禁止食用。3、食品庫房內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食品應上架存放,食品離墻離地各15cm。設立防鼠、防蠅、防塵、防潮、機械通風設施,保持室內空氣流通良好,防止食品發霉和生蟲。4、庫房門設防鼠板,防鼠板高60cm,庫房門下部用鐵皮包裹,高60cm。公共浴室場所衛生管理制度(食品粗加工間衛生管理制度)1設置上下水裝置,并設立解凍池、清洗池,食品原輔料在此去皮、清洗、解凍。粗加工時,肉、禽、水產所用的刀、墩、案、盆、池等應與蔬菜用的分開,以免造成交叉污染。210、清洗池應做到葷素分開,上下水通暢,設有能盛裝一個班產垃圾的密閉容器。3、加工后食品原料要放入清潔容器內,不落地,有保潔、保鮮設施。公共浴室場所衛生管理制度(涼菜間、果盤間衛生管理制度)1、涼菜間設立緩沖間,緩沖間水龍頭為自動感應式,從業人員在此進行二次更衣、手部清潔。2、專人:固定廚師專門加工涼菜、果盤。3、專室:專用加工涼菜、果盤的加工間,不得存放無關的物品,專室內設洗手池和出菜口,必須裝有空調和溫度計,常年溫度控制在25以下。4、專用工具:涼菜、果盤間內備齊專用刀、案板、盆、盤、抹布、墩等工具,嚴禁與其他部位的工具混用。5、專用消毒設備:涼菜、果盤間內設有供工具、容器、手、水果、蔬菜洗刷11、消毒的設備,隨時進行洗刷消毒。6、專用冷藏設施:涼菜間內設足夠的冰箱專供存放涼菜及其所用的原料。涼菜、果盤加工完畢后立即食用,不得食用隔夜涼菜、水果。公共浴室場所衛生管理制度(烹調間衛生制度)1、冰箱內要保持清潔,及時除霜,存放食品時應有一定空隙,生、熟食品應分箱存放,存放食品用保鮮膜包裹、遮蓋,不得相互疊放。2、食品嚴禁落地。防止熟食品與生食品、待加工食品的交叉污染。加工用的容器(盆、盤、桶等)和用具應標上生熟標記,嚴防交叉使用。切忌把烹調后的熟食品盛放在原來盛生食品的容器內,以免食物中毒。3、烹調加工食品時應徹底加熱,烹調好的熱食品需要保溫,必須把溫度保持在60以上,降低細菌的生長繁殖。4、工作結束后,調料加蓋,做好工具、容器、灶上灶下、地面墻面的衛生工作。5、工作人員應穿戴整潔干凈的工作衣帽,不留長發指甲,不蓄長發和胡須,不吸煙,不隨地吐痰等。6、應具備能盛放一個餐次的密閉垃圾容器,并做到班產班清。公共浴室場所衛生管理制度(餐具洗消間衛生管理制度)1、設置專用餐具洗消間,洗消間設上下水設施,有清洗水池并標記明顯。2、餐具消毒嚴格按照“一刮、二洗、三沖、四消毒、五保潔”的程序進行。3、消毒設施正常運轉,餐具清潔后在紅外線消毒柜內消毒1520分鐘。4、已消毒的餐具必須及時放置在密閉保潔柜內,防止二次污染。5、保潔柜內只能存放已消毒的餐具,禁放其他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