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會計機構與崗位職責的設計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16169
2024-09-07
7頁
37.54KB
1、企業會計機構與崗位職責的設計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第一節企業會計組織機構的設計 一、企業會計組織機構的設置形式 1、會計與財務合并設置形式:中小型企業 2、會計與財務分別設置形式:大中型企業 二、企業會計組織機構及其崗位職責設計的原則 1、適應性:設計應與企業生產經營規模、特點、管理要求相適應,保證企業會計信息的生成、加工和傳遞真實可靠、及時有效 2、系統性:設計是一個系統工程,會計作為企業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組織機構是企業經營管理組織系統下的一個子系統,在設計時不僅應充分注意會計工作的業務2、流程等組織環節及其崗位責任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的關系,而且還應注意會計部門與其他職能部門、業務部門之間崗位責任的相互聯系,使其成為一個行之有效的企業會計組織機構和會計崗位責任制系統 3、責權對等:在設計會計崗位責任制時,必須明確規定每一位管理者應付的職責,并相應的賦予其一定的權力,做到有職必有權,有權必有責,權責對等 4、控制性:通過在經營的關鍵環節設置必要的會計內部控制制度,以便有關人員相互制約、相互監督,使企業會計組織機構及其崗位責任制具有必要的查錯防弊功能,并形成一套對企業經營全過程、全方位有效的監控系統 控制手段主要包括會計記錄、核算、分析、稽核和報告等 5、效率性:設計必須體現精簡、3、高效的要求,防止崗位重疊、人浮于事,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費和低效率的工作環境 會計組織機構的設置應以提高工作效率為基本前提 第二節企業會計組織機構內部分工的設計模式 一、總會計師領導下的集中核算模式:以總會計師為領導,以會計部(或處、科)經理(或處長、科長)為主管,以審計部(或處、科)為專職監督部門的一種會計工作的分工模式。一般適用于大中型、單獨設置總會計師崗位、會計與財務分設的企業。 二、會計部經理領導下的集中核算模式:以會計部經理為領導的一種會計工作的分工模式。一般適用于中小型、不設置總會計師崗位、會計與財務分設(或不專設財務管理部門,并將有關財務管理工作作為會計部的附帶職能)的企業。 三、4、財會主管領導下的集中核算模式:以財務與會計主管為領導,并且通常只設財會主管、會計和出納等少數幾個崗位(甚至只設會計與出納兩個崗位)的一種會計工作的分工模式。一般適用于小型的會計與財務合并設置的企業。 四、總會計師(或會計部經理)領導下的分散核算形式:以總會計師為領導,下設財務、會計、審計部主管,并將一些成本業務核算或者明細核算工作交由分廠(或車間等部門)完成的一種會計工作的分工模式。 第三節小型企業會計組織機構和崗位職責的設計 一、小型企業會計組織機構設計 (一)特點:通常將會計與財務合并設置為一個部門或成為某部門下屬的一個子部門。當財務與會計業務量稍大些,并且財務管理工作日益復雜和重要時,也5、可單獨設置會計部門,并在會計部門內部進行簡單分工,財會機構一般設置為“科”或“室”。 (二)會計崗位設置:通常設置會計主管、出納、明細帳會計、總賬會計等崗位,并配備財務會計人員2至6人。 (三)會計機構運作要求: 1、分清出納與會計、總賬與明細賬、應收應付往來賬與總賬、管理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的人與編制銀行存款調節表的人的職責范圍,并由專人分別任職 2、設置會計憑證的傳遞程序,按部就班進行賬冊的登記、計算,不能隨意變更憑證傳遞程序,以保證會計記錄的完整、系統 3、要配備代職人員,以便在會計、出納臨時離開工作崗位數天時,能由其接替,以保證連續處理會計的記錄及其他業務 4、要經常進行賬冊記錄的核對工6、作,以保證會計工作質量 5、要由精通會計業務的人擔任管理部門主管,以監督各項會計工作的正常進行 二、小型企業會計崗位職責的設計 會計崗位責任制:明確各項會計工作的職責范圍、具體內容和要求,并落實到每個會計工作崗位或會計人員的一種會計工作責任制度 1、會計主管崗位基本職責和要求 2、出納崗位基本職責和要求 3、總分類帳會計崗位基本職責和要求 4、明細分類賬崗位基本職責和要求 第四節大中型企業會計組織機構和崗位職責的設計 一、大中型企業會計組織機構的設計 (一)特點:適宜采取會計與財務分設模式 會計法規定:國有的和國有資產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導地位的大、中型企業必須設置總會計師。 (二)會計崗位設置:7、“一崗多人”現象較為普遍,通常配備6到60多名財會人員。 (三)會計機構運作要求: 1、總會計師職責制,由總會計師領導下的分散核算形式,并組織領導本企業的財務與會計的管理工作 2、財會主管負責制,在總會計師領導下,負責本企業的具體財會工作,組織開展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 二、會計崗位職責設計 1、總會計師:在企業負責人領導下,主管經濟核算和財會工作的負責人。必須由具有五年以上財會管理經驗的高級會計師擔任 2、會計部經理:必須由具有三年以上會計管理經驗的會計師或高級會計師擔任 3、財務部經理: 4、出納崗位 5、材料核算崗位 6、存貨核算崗位 7、固定資產核算 8、職工薪酬核算 9、成本費用核算 18、0、往來結算崗位 11、總賬報表崗位 12、資金管理崗位 13、利稅管理崗位 14、稽核 15、檔案管理 16、會計電算化崗位 第五節企業集團會計組織機構和崗位職責的設計 企業集團是由母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機構組成的企業聯合組織。母公司和子公司都是獨立的企業法人,但企業集團本身不是法人,母公司(或子公司)下屬的分公司和分支機構也不是法人(但可以采用獨立核算或非獨立核算形式)。 企業集團的主要特點包括:規模大型化、經營多樣化。在設計上要考慮資本國際化的特點。 一、會計組織機構的設計 (一)與大中型企業會計機構設計的相同點 采取會計與財務分設模式或合并設置形式,并在其內部設置相應的9、機構和崗位。 (二)與大中型企業會計機構設計的不同點 需要在母公司(或子公司)下屬的分公司和分支機構設置財會部門。其中,子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機構的財務會計部門,應在業務上受企業集團總部的財務會計部門的指導。 (三)會計機構運作要求 集團公司對下屬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機構的控制,一般可采用協議控制、派人員控制、會計制度控制等單一方式或各方法結合方式。其會計機構的運作關鍵是要統一,如統一核算體制、統一考核標準、統一記賬幣制等,使各分公司及分支機構的會計資料具有可比性。 二、企業集團會計崗位職責設計 與單體公司會計崗位職責的設計存在許多相似之處,單體公司會計崗位職責都應在企業集團會計崗位10、職責設計中得到體現,同時還應增設反映整個集團公司中非獨立核算的分公司、其他分支機構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的崗位職責及其財務分析的崗位職責;資金調度與監督的崗位職責;母公司編制合并會計報表的崗位職責;稅務策劃的崗位職責等。 企業集團會計崗位職責設計的特殊要求: (一)日常會計核算和合并財務報表方面 1、制定總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機構的會計核算制度和實施規則 2、指導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機構的日常會計核算,加強有關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 3、核算有關業務的內部成本,明確各有關責任中心的經濟責任 4、收集和審核子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機構的個別會計報表,匯總編制總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機構的匯11、總會計報表,并編制整個企業集團的合并財務報表 (二)稅務策劃方面 1、收集和整理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機構所在地(或國家)的各種稅法規定及其變更情況 2、分析各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機構所在地(或國家)的各種稅法的實施狀況,確定各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機構在籌建和經營過程各階段的稅務籌劃內容、重點和方法,統籌和指導各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機構各種具體稅種的納稅籌劃工作 3、協助(或代辦)各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機構各種稅款的計算、申報、繳納、扣繳、退稅等事項 4、制定和調整內部轉讓價格和資金使用費用率 5、匯總和分析各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機構納稅情況等 (三)預算管理方面 1、確定總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機構的預算管理辦法和具12、體實施措施 2、指導和歸集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機構的各項業務預算,并匯總編制總公司的整體業務預算 3、指導和歸集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機構的各項資本預算,并匯總編制總公司的整體資本預算 4、匯總編制總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機構的各項籌資預算 5、匯總編制總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機構的各項財務預算 6、具體組織實施財務預算的執行,及時進行必要的調整,并進行有效的監督 7、分析和考核財務預算的執行結果 (四)投資管理方面 1、收集分公司、其他分支機構和總公司有關部門的投資需求和意見 2、組織調查和預測企業集團有關項目的投資環境,參與各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 3、安排和落實已定投資項目所需資金 4、跟蹤分析和監13、督投資計劃的執行情況 5、分析已完工并交付使用的投資項目的經濟效益,并提出調整意見 (五)資金調度、監督和其他財務分析方面 1、綜合分析各分公司、分支機構的資金占用、使用情況及其效益 2、調查和分析各分公司、分支機構所在地區(或國家)的金融環境和法律環境等 3、按總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機構的資金需要量合理籌集資金,并有效的分配和調度資金 4、監督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機構各項資金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5、協助(或代辦)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機構對外借款及其償還事項 第六節內部核算下會計組織機構和崗位職責的設計 一、會計組織機構的設計 (一)內部核算下會計組織機構的特點: 為加強企業資金調度能力,考核企業內部14、各責任部門的業績,在大中型企業中,通常要建立企業內部的核算體制,如設立內部銀行、內部結算中心等。提高下屬部門工作積極性,同時也提高企業整體的經濟效益。 企業內部銀行或內部結算中心適用于具有較多責任中心的企事業單位。 (二)內部核算下會計崗位的設計 當內部銀行(或內部結算中心)會計組織機構設立時,需要企業劃小核算單位,增加核算層次,需在企業內部核算制下設責任中心或責任部門,并配備專職的核算人員,建立相對獨立的核算制度和在內部銀行分別開設賬戶,遵照一定的核算程序進行往來業務的結算和資金運用的核算及控制。 內部核算機構的兩種設計方式: 1、在企業財會部門內部附設結算中心,它適用于規模小、分支機構少的企業; 2、在企業內部設立內部銀行,它適用于規模大、分支機構多的大、中型企業。 (三)企業內部銀行結算(或內部結算中心)的內容 取決于企業對各部門的財務管理方式和各部門的經營特點。 1、對生產性經營單位,應核算其資金、成本、收入、利潤 2、供應部門主要核算采購成本、內部利潤、采購費用 3、生產部門主要核算生產成本、制作費用 4、銷售部門主要核算貨款結算、銷售成本結轉、銷售費用和內部利潤 5、職能科室主要核算經費 6、后勤單位主要核算營業外支出、福利費 7、其他設計結算范圍的事項 二、內部銀行會計崗位職責的設計 1、結算存款崗位 2、資金投放結算崗位 3、儲蓄崗位 4、管理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