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及各部門全面預算工作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16979
2024-09-07
8頁
33KB
1、公司及各部門全面預算工作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加強對預算的內部控制與管理,規范預算編制及調整,嚴格預算審批、執行、分析與考核,提高預算的科學性和嚴肅性,促進實現預算內部控制目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基本規范及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制度。第二條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和公司所屬各部門。第三條 本制度所稱預算,是指公司結合生產經營目標及資源調配能力,經過綜合計算和全面平衡,對當年或者超過一個年度的生產經營和財務事項進行相關經費、額度的測算和安排的過程。第四條 建立2、預算管理體系,明確預算編制、審批、執行、分析、考核等各部門、各環節的職責任務、工作程序和具體要求。在建立和實施預算內部控制中,強化對以下關鍵方面或者關鍵環節的風險控制,并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一)權責分配和職責分工應當明確,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應當科學合理;(二)預算編制、執行、調整、分析、考核的控制流程應當清晰,對預算編制方法、審批程序、預算執行情況檢查、預算調整環節控制、預算執行結果的分析、考核等應當有明確的規定。第五條 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有關預算的內部控制管理規定,建立健全適合本公司業務特點和管理要求的預算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并組織實施。公司董事會對本單位預算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3、實施負責。第二章 崗位分工與授權批準第六條 建立預算工作崗位責任制,明確相關部門和崗位的職責、權限,確保預算工作中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制約和監督。預算工作不相容崗位一般包括:(一)預算編制(含預算調整)與預算審批;(二)預算審批與預算執行;(三)預算執行與預算考核。第七條 建立預算工作組織領導與運行體制,明確企業最高權力機構、決策機構、預算管理部門及各預算執行部門的職責權限、授權批準程序和協調機制。設立預算委員會、預算領導小組等專門機構,具體負責預算管理工作(沒有專門預算委員會可指定財務部門負責)。財務經理協助總經理加強對企業預算管理工作的領導與業務指導。相關業務部門的負責人應當參與預算管理工4、作。第八條 預算管理部門主要負責擬訂預算目標和預算政策;制定預算管理的具體措施和辦法;組織編制、審議、平衡年度預算草案;組織下達經批準的年度預算;協調、解決預算編制和執行中的具體問題;考核預算執行情況,督促完成預算目標。第九條 內部生產、投資、籌資、物資管理、人力資源、市場營銷等業務部門和所屬分支機構在預算管理部門的領導下,具體負責本部門業務預算的編制、執行、控制、分析等工作,并配合預算管理部門做好總預算的綜合平衡、控制、分析、考核等工作。第十條 公司各部門在公司預算管理部門指導下,負責本單位預算的編制、執行、控制和分析工作,并接受公司的檢查和考核。第十一條 制定預算工作流程,明確預算編制、執5、行、調整、分析與考核等各環節的控制要求,并設置相應的記錄或憑證,如實記載各環節工作的開展情況,確保預算工作全過程得到有效控制。第三章 預算編制的控制第十二條 加強對預算編制環節的控制,對編制依據、編制程序、編制方法等作出明確規定,確保預算編制依據合理、程序適當、方法科學。第十三條 在公司戰略的指導下,以上一年度實際經營狀況為基礎,結合公司業務發展情況,綜合考慮預算期內經濟政策變動、行業市場狀況、產品競爭能力、內部環境變化等因素對生產經營活動可能造成的影響,根據公司自身業務特點和實際經營能力編制相應的預算,并在此基礎上匯總編制年度預算方案。公司年度預算方案應當符合公司發展戰略、經營目標和其他有關6、重大決議,反映公司在預算期內經濟活動規模、成本費用水平和績效目標,滿足控制經濟活動、考評經營管理業績的需要。制定預算方案,應當做到內容完整,指標統一,要求明確,權責明晰。第十四條 明確預算管理部門和預算編制程序,對預算目標的制訂與分解、預算草案編報的流程與方法、預算匯總平衡的原則與要求、預算審批的步驟以及預算下達執行的方式等作出具體規定。年度預算方案,應在預算年度開始前編制完畢,經公司董事會批準后,以書面文件形式下達執行。第十五條 選擇或綜合運用固定預算、彈性預算、概率預算等方法編制預算。確定預算編制方法,應當遵循經濟活動規律,并符合自身經濟業務特點、生產經營周期和管理需要。預算編制應當實行全7、員參與、上下結合、分級編制、逐級匯總、綜合平衡。第十六條 預算管理部門應對公司內部預算執行部門預算編制進行指導、監督和服務。對預算編制不及時或編制不符合要求的,應納入預算考核指標體系。第四章 預算執行控制第十七條 加強對預算執行環節的控制,對預算指標的分解方式、預算執行責任制的建立、重大預算項目的特別關注、預算資金支出的審批要求、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與預警機制等作出明確規定,確保預算嚴格執行。第十八條 預算一經批準下達,各預算執行部門必須認真組織實施,將預算指標層層分解,從橫向和縱向落實到內部各部門、各環節和各崗位。第十九條 建立預算執行責任制度,對照已確定的責任指標,定期或不定期地對相關部門及8、人員責任指標完成情況進行檢查,實施考評。第二十條 以年度預算作為預算期內組織、協調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和管理活動的基本依據,將年度預算細分為季度、月度等時間進度預算,通過實施分期預算控制,實現年度預算目標。第二十一條 重大預算項目和內容,應當密切跟蹤其實施進度和完成情況,實行嚴格監控。第二十二條 加強對貨幣資金收支業務的預算控制,及時組織預算資金的收入,嚴格控制預算資金的支付,調節資金收付平衡,嚴格控制支付風險。對已納入預算,但支付手續不健全、憑證不合規的貨幣資金支出項目,不得辦理支付。第二十三條 辦理采購與付款、工程項目、對外投資、成本費用、固定資產、存貨、籌資等業務,應當嚴格執行預算標準。健全9、憑證記錄,完善預算管理制度,嚴格執行生產經營月度計劃和成本費用的定額、定率標準,并對執行過程進行監控。第二十四條 公司各預算責任部門應當加強與公司內部有關業務部門的溝通和聯系,確保相關業務預算的執行情況能夠相互監督、核對一致。第二十五條 建立預算執行情況內部報告制度,及時掌握預算執行動態及結果。預算管理部門應當運用財務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監控預算執行情況,及時向公司決策機構和各預算執行部門報告或反饋預算執行進度、執行差異及其對公司預算目標的影響,促進公司完成預算目標。 第二十六條 建立預算執行情況預警機制,通過科學選擇預警指標,合理確定預警范圍,及時發出預警信號,積極采取應對措施。第二十七條 建10、立預算執行結果質詢制度,要求預算執行單位對預算指標與實際結果之間的重大差異作出解釋,并采取相應措施。第五章 預算調整的控制第二十八條 加強對預算調整環節的控制,保證預算調整依據充分、程序合規、方案可行。第二十九條 正式下達執行的預算,不得隨意調整。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可能會由于市場環境、經營條件、國家法規政策等發生重大變化,或出現不可抗力的重大自然災害、公共緊急事件等致使預算的編制基礎不成立,或者將導致預算執行結果產生重大差異,需要調整預算的,應當報經公司董事會批準。第三十條 調整預算由預算執行部門逐級向董事會提出書面報告,闡述預算執行的具體情況、客觀因素變化情況及其對預算執行造成的影響程度,提11、出預算的調整幅度。預算管理部門應當對預算執行部門提交的預算調整報告進行審核分析,集中編制企業年度預算調整方案,提交公司董事會審議批準,然后下達執行。第三十一條 預算調整方案應當符合以下要求:(一)預算調整事項符合公司發展戰略和現實生產經營狀況; (二)預算調整重點放在預算執行中出現重要的非正常的關鍵性差異方面;(三)預算調整方案要客觀、可行。第六章 預算分析與考核的控制第三十二條 加強對預算分析與考核環節的控制,通過建立預算執行分析制度、考核與獎懲制度等,確保預算分析科學、及時,預算考核嚴格、有效。第三十三條 建立預算執行分析制度。預算管理部門應當定期召開預算執行分析會議,通報預算執行情況,研究、解決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 預算管理部門和各預算執行單位應當充分收集有關財務、業務、市場、技術、政策、法律等方面的信息資料,根據不同情況分別采用比率分析、比較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從定量與定性兩個層面充分反映預算執行單位的現狀、發展趨勢及其存在的潛力。對于預算執行差異,應當客觀分析產生的原因,提出解決措施或建議,提交董事會研究決定。 第七章附則第三十四條公司應根據本制度制定實施細則。第三十五條本制度由公司董事會負責解釋。第三十六條本制度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