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事務所及公司財務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17050
2024-09-07
7頁
19.84KB
1、會計師事務所及公司財務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會計師事務所及公司財務管理制度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本單位財務管理工作,規范本單位的內部治理,保護出資人(合伙人)、員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企業財務通則、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指南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單位機構設置特點和管理要求,制定本制度。第二條本單位執行企業會計準則、企業財務通則和企業會計制度及其補充規定。第三條本單位處理各項財務事項,必須遵守本制度。第二章財務人員管理及崗位職責第四條本2、單位的會計和出納必須由不同的人員擔任。第五條本單位會計崗位的主要工作職責是:(一)按照國家會計制度的規定,組織會計核算工作,做到數字準確、賬目清楚、報賬及時。(二)定期檢查,分析本單位收入、成本和利潤的實際情況,及時向本單位領導提出建議,當好參謀。(三)妥善保管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和其他會計資料。(四)及時向有關部門報送財務報表和審計報告等相關資料。第六條本單位出納崗位的主要工作職責是:(一)認真執行貨幣資金管理制度。(二)建立健全現金、銀行存款賬目,嚴格審核現金、銀行存款收付憑證。(三)嚴格執行支票管理制度,編制支票使用手續。(四)配合會計做好各種賬務處理第三章資本金管理和收益分配第3、七條本單位股東應按章程中約定的出資方式、出資金額、出資比例、出資時間,及時足額的繳納出資,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第八條本單位股東不得抽逃或者變相抽逃出資,不得以任何形式占有、轉移本單位的財產。第九條本單位股東對可供分配利潤以及清算后的剩余財產享有分配權。第十條本單位股東不得以其在本單位中的股權出質。第十一條對于符合章程規定退出條件的股東,按章程的約定,對退出股東的財產份額進行結算與退還。第十二條本單位對每年可供股東分配的利潤,按章程中約定,在優先考慮本單位長遠發展的基礎上,充分尊重專業、知識和能力的價值貢獻的基礎上,確定分配方案;在利潤分配方案中,根據本行業“人合”的特性,應留出一定比例的資金4、,用于獎勵本單位有貢獻的員工。第四章資產管理第十三條本單位的資產包括貨幣資金、債權、存貨、固定資產等。第十四條本單位取得的貨幣資金收入必須由會計人員及時開票入賬,不得無票收款。第十五條對不屬于現金開支范圍的業務應當通過銀行辦理轉賬結算,凡能用支票支付的款項不得支付現金第十六條本單位的銀行賬戶只供經營業務收支結算使用,不得出借賬戶給外單位或個人使用,不得為外單位或個人代收代支、轉賬套現。第十七條貨幣資金賬目應當做到日清月結,賬款相符。第十八條對于本單位業務活動中形成的債權(包括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等),應定期進行核對、清理,并落實責任人,負責清收和報賬歸還。第十九條本單位實物資產(包括存貨、固定5、資產,下同)管理工作由專人負責,其不得兼任采購人員。實物資產管理人的職責主要包括:提出采購申請、建立實物資產臺賬、實物資產日常維護及管理、提出實物資產報廢申請等。第二十條資產使用人領用資產應辦理領用手續,并對資產的安全負保管責任。第二十一條實物資產管理人員應對實物資產類別、名稱、規格型號、使用部門和使用人,統一編號,編制實物資產目錄,建立臺賬和檔案。第二十二條實物資產盤點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發生盤盈、盤虧、毀損,查明原因并報批準后處理。第二十三條處置實物資產,必須按規定辦理評估等作價手續,有條件的應當履行拍賣程序。第五章負債管理第二十四條本單位的負債包括預收賬款、應付賬款、應付職工薪酬、未交稅金6、其他應付款、預提費用、執業風險基金等。第二十五條對于本單位業務活動中形成的債務,應按時償還。如發生因債權人特殊原因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款項,轉作其他收入處理。第二十六條本單位預收的各項收入,在達到可確認收入狀態,應及時結轉收入,不得長期掛賬。第二十七條本單位的預提費用在年末一般不得有余額。第二十八條本單位按規定提取和使用職業風險基金。在本單位存續期間不得分配職業風險基金職業風險基金只能用于下列支出:1.因執業責任引起的民事賠償;2.與民事賠償相關的律師費、訴訟費等法律費用。第六章收入管理第二十九條本單位的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收入。 其他收入是指本單位投資凈收益、固定資產盤盈和處理固定資產7、凈收益及其他收益。第三十條本單位取得的各項收入都應按規定入賬,嚴禁收款不入賬。第三十一條本單位的各項收入應于業務已經完成、款項已經收到或者取得了收取款項的憑據時,確認收入的實現;跨年度項目可根據完成進度法或完成合同法合理確認收入。第七章成本費用管理第三十二條本單位的成本費用,包括主營業務成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稅金支出等。第三十三條本單位的費用支出將按照費用的內容和性質,分別計入管理費用和主營業務成本。第三十四條本單位的職工薪酬制度采用基本工資加績效工資法,職工薪酬是本單位的主要成本、費用項目,具體辦法另行制定。第三十五條本單位應嚴格控制費用開支,各項費用支出在授權范圍內由主任會計師(或主要8、負責人)審批;按照本單位各項費用開支的實際情況,另行制定費用的開支范圍和標準。第三十六條本單位的財務費用的內容主要為銀行手續費、利息收入,應本著“節約、增收”的目標進行管理。第三十七條本單位按時、足額提取和交納稅金、附加等費用支出。第八章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第三十八條財務專用章必須由會計保管,出納機項目經理原則上不得保管,否則由此造成的資金流失由項目會計負責(特殊情況除外)。第三十九條每個人經手的費用開支,原則上必須在兩個月之內報銷,最遲不得超過三個月,超過報銷期限的責任自負。第四十條每張原始憑證必須由經辦人、分管負責人、單位負責人簽字,且需對所附各原始憑證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第四十一條單位所有費用報銷必須經分管領導簽字,最后經董事長同意后才能付款。第四十二條購買辦公用品、日常用品、材料、配件、專用書籍和其他大宗物品,必須附詳細清單作附件,并在清單上注明物品、單價、數量,并加蓋對方財務專用章或發票專用章。第九章附則第四十三條本制度由公司董事會負責解釋和修訂。第四十四條本制度自發布xx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