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產品質量檢驗管理制度標準異常處理等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17070
2024-09-07
21頁
71.56KB
1、企業產品質量檢驗管理制度(標準、異常處理等)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公司產品質量管理制度質量檢驗標準制定制度第一條 制定檢驗標準的目的。使檢驗人員有所依據,了解如何進行檢驗工作,以確保產品質量。第二條 檢驗標準的內容,應包括以下各項。1、 適用范圍。2、 檢驗項目。3、 質量標準。4、 檢驗方法。5、 抽樣計劃。6、 取樣方法。7、 經過檢驗后的處置。8、 其它應注意的事項。第三條 檢驗標準的制定與修正。由工程部門、質量管理部門制定。第四條 檢驗標準內容的說明。1、 適用范圍:列明適用于何種(含加工品)或成2、品的檢驗。2、 檢驗項目:將實際檢驗時應檢驗的項目列出。3、 質量標準:明確規定各檢驗項目的質量標準,作為檢驗時判定的依據,如無以文字描述,則用限度樣本來表示。4、 檢驗方法:說明在檢驗各檢驗項目時,是分別使用何種檢驗儀器量規或是管感檢驗(例如目視)的方式來檢驗,如某些檢驗項目須委托其它機構代為檢驗,亦應注明。5、 抽樣計劃:采用何種抽樣計劃表(例如:計數值用MIL-STD-105D、計量值用MIL-STD-414)。6、 取樣方法:抽取樣本,必須用樣品中無偏倚地隨機抽取,可利用亂數來取樣,但若樣品各制品無法編號,則取樣時必須從樣品任何部位平均抽取樣本,且如閉起眼睛似的抽樣。7、 樣品經過檢驗3、后的處置。屬進料(含加工)者,則依進料檢驗規定有關要求辦理(合格批,則通知倉儲人員辦理入庫手續,不合格批,則將檢驗情況通知采購單位,由其以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需要特采)。8、 其他應注意的事項。如檢驗時必須按照特定的檢驗順序來檢驗各檢驗項目時,則必須將檢驗項目列明。詳細記錄檢驗情況。檢驗時于樣本中發現的不良品,以及于樣本中偶然發現的不良品均應與良品交換。其他。第五條 本辦法經質量管理部門核定后實施,修改時亦同。制定質量異常處理制度第一條 目的。為明確制定發現質量異常時,所應采取的措施,使問題迅速確實地改善,并防止再發,以維持質量的穩定,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條 范圍。于制程中發現質量異常時。第三條 制4、程質量異常的定義。1、 不良率高或缺點大量發現。2、 管理圖有連續上升或下降趨勢及周期時。3、 進料不良,前工程不良品納入本工程中。第四條 制程質量異常處理流程第五條 實施要點1、 發現制程中質量異常,立即采取臨時措施并填寫異常處理單通知質量管理部門。2、 填寫異常處理單需注意:非量產者不得填寫。同一異常單在24小時內不得再填寫。仔細填寫,由其是異常內容,以及臨時措施。如本單位就是責任單位,則先確認。3、 質量管理部門設立管理薄登記,并判定責任單位,通知妥善處理,質量管理無法判定時,則會同有關單位判定。4、 責任單位確認后立即調查原因(如無法查明原因則會同有關單位研討)并擬定改善對策,經總經理5、核準后實施。5、 質量管理部門對改善對策的實施進行稽核,了解現況,如仍發現異常則再請責任部門調查,重新擬定改善對策,如已改善則向總經理報告并歸檔。第六條 本辦法經質量管理部門核定后實施,修改時亦同。不合格品的監審制度第一條 目的。適時處理不合格品,監審其是否堪修,是否能轉用或必須報廢,使物料能物盡其用,并節省不合格品的管理費用及儲存空間。第二條 范圍。質量不符合規格的進料(含加工品,以下所稱的進料,均含加工品在內),半成品及成品且認為不堪修者,但不包括以下兩項:1、 于進料檢驗時所判定的不合格的進料,應退貨或特采。2、 于進料檢驗后所發現的不合格的進料,責任屬進料供應商,應退貨或交換良品。第三6、條 實施單位。由質量管理部門負責召集工程、生產、物料等有關部門組成監審小組負責監審。第四條 實施要點。1、 發現不合格品,且認為不堪修者,即由發生部門填具不合格品監審單(填妥不合格品的品名、規格、料號、數量、不良情況等送情監審。2、 監審時需審慎,并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例如:是否堪修或者必須報廢。檢修是否符合經濟效益。是否為生產的急需品。是否能轉用于另一等級產品。是否有些部分可以使用,有些部分堪修,有些部分必須報廢。3、 監審小組將監審情況及判定填入不合格品監審部門,并經總經理核準后,即有關部門執行。4、 監審小組應于三日內完成監審工作。第五條 本辦法經質量管理部門核定后實施,修改時亦同。質量管7、理教育訓練制度第一條 目的。提高員工的質量意識,質量知識及質量管理技能,使員工充分了解質量管理作業內容及方法,以保證產品的質量,并使質量管理人員對質量管理理論與實施技巧有良好基礎,以發揮質量管理的最大效果,以及協助協作廠商建立質量管理制度。第二條 范圍。本公司所有的員工及協作廠商。第三條 實施單位。由質量管理部門負責策劃與執行,并由管理部協辦。第四條 實施要點。1、 依教育訓練的內容,分為以下三類。質量管理基本教育:參加對象為本公司所有員工。質量管理專門教育:參加對象為質量管理人員、檢查站人員、生產不計工程部的各級工程師與單位主管。協作廠商質量管理:參加對象為協作廠商。2、 依訓練的方式,分為8、以下兩種。公司內訓練:為本公司內部自行訓練,有公司講授或外聘講師至公司內講授。公司外訓練:選派員工參加外界舉辦的質量管理講座。3、 由質量管理部門先擬定“質量管理教育訓練長期計劃”,列出各階層人員應接受的訓練,經核準后,依據長期計劃,擬定“質量管理教育訓練年度計劃”,列出各部門應受訓人數 ,經核準后實施,并將計劃送管理部通知各部門。4、 質量管理部門應建立每位員工的質量管理教育訓練記錄卡,記錄該員工已受訓的課程名稱、課時數、日期等。第五條 本辦法經質量管理部門核定后實施,修改時亦同。 公司質量管理制度第一條 目的。為保證本公司質量管理制度的推行,并能提早發現異常、迅速處理改善,借以確保及提高產9、品質量符合管理及市場需要,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條 范圍。本制度包括:組織機能與工作職責;各項標準及檢驗規范;儀器管理;質量檢驗的執行;質量異常反應及處理;客訴處理;樣品確認;質量檢驗與改善。第三條 組織機能與工作職責。為本公司質量管理組織機能與工作職責的設定。各項質量指標及檢驗規范的設定。第四條 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的范圍規定包括:1、 原物料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2、 半成品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3、 成品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第五條 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的設定。1、 各項質量標準。總經理室生產管理組會同質量管理部門、制造部、營業部、研發部及有關人員依據“操作規范”,并參考國家標準、同業標準、國外標準、10、客戶要求、本身制造能力、原材料供應商水平,分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填制“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設(修)定表 ”一式二份,呈總經理批準后質量管理部留一份、研發部一份,并交有關單位憑此執行。2、 質量檢驗規范。總經理室生產管理組召集質量管理部、制造部、營業部、研發部及有關人員,分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將檢查項目料號(規格)質量標準、檢驗頻率(取樣規定)、檢驗方法及使用儀器設備允許規定等填注于“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設(修)定表”內,交有關部門主管核簽且經總經理核準后分發有關部門憑此執行。第六條 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的修訂。1、 各項質量指標、檢驗規范若因機械設備更新、技術改造、制程改善、市場需要、加工條件變更11、等因素變化時,可予以修訂。2、 總經理室生產管理組每年年底至少重新校正一次,并參照以往實績會同有關單位檢查各料號(規格)各項標準及規范的合理性,酌予修訂。3、 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修訂時,總經理室生產管理組應填寫“質量標準街檢驗規范設(修)定表”說明修訂原因,并交有關部門會簽意見,呈總經理批準后,始可頻次執行。第七條 儀器校正、維護計劃。1、 周期設定。儀器使用部門應依儀器購入時的設備資料、操作說明書等資料,填制“儀器校正、維護基準表”設定定期校正維護周期,作為儀器年度校正維護周期,作為儀器年度校正、維護計劃的設定及執行的依據。2、 年度校正計劃及維護計劃。儀器使用部門應于每年年底依據所設定的校12、正、維護周期填制“儀器校正計劃實施表“儀器維護計劃實施表”作為年度校正及維護計劃實施的依據。第八條 校正計劃的實施。1、 儀器校正人員應依據“年度校正計劃”執行日常校正、精度校正作業并將校正結果記錄于“儀器校正卡內”,一式一份存于使用部門。2、 儀器外協校正,有關精密儀器每年應定期由使用部門通過質量管理部門、研發部門申請委托校正,并填寫“外協請修單”以確保儀器的精度度。第九條 儀器使用與保養。1、 儀器使用。(1) 儀器使用人進行各項檢驗時,應依“檢驗規范”內的操作步驟操作,使用后應妥善保管與保養。(2) 特殊精密儀器,使用部門主管應制定專人操作與負責管理,非制定操作人員不得任意使用,主管核準13、者例外。(3) 使用部門主管應負責檢核各使用者操作正確性,日常保養與維護,如有不當的使用與操作應予以糾正教導并列入作業檢核寇罰。(4) 各生產單位使用儀器設備(如量規)由使用部門自行校正與保養,由質量管理部門不定期檢查。2、 儀器保養。(1) 儀器保養人員應依據“年度維護計劃”執行保養作業并將結果記錄于“儀器維護卡”內。(2) 儀器外協修造,儀器故障,保養人員基于設備、技術能力不足時,保養人員應填寫“外協維護申請單”并呈主管核準后送采購辦理外協修造。第十條 原物料質量檢驗。1、 原物料進入廠區時,庫管部門應依據“資材管理辦法”的規定辦理收料,對須用儀器檢驗的原物料,開立“材料驗收單(基板)”、14、“材料驗收單(鉆頭)”及“材料驗收單(一般)”通知質量管理部門人員檢驗,質量檢驗人員于接到單據3日內,依原物料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的規定完成檢驗。2、 材料驗收單(一般)(基板)(鉆頭)各一式五聯檢驗完成后,第一聯送采購,核對無誤后送會計整理付款,第二聯會計存,第三聯料庫存,第四聯質量管理部門存,第五聯送保稅。且每次將檢驗結果記錄于“供應廠商質量記錄卡”,每月根據原物料品名規格類別的結果統計“供應商質量統計表”及每月評核供應商德得分,作為采購選擇對抗供應廠商的參考資料。第十一條 制造通知單的審核。1、 制造通知單的審核。(1) 定制料號類別的特殊要求是否符合公司制造規范。(2) 客戶提供的油墨顏15、色。(3) 底板規格是否符合公司制造規范,使用特殊要求者有否特殊注明。(4) 各項質量要求是否明確,并符合公司的質量規范,如有特殊質量要求是否可接受,是否需要先確認再確定產量。(5) 是否符合本公司的包裝要求,客戶特殊要求的包裝方式是否可接受。(6) 是否使用特殊的原物料。2、 制造通知單審核后的處理。(1) 新開發產品、“試制通知單”及特殊物理、化學性質或尺寸外觀要求的通知單應轉交研發部提示有關制造條件等確認,若確認其質量要求超出制造能力時應述明原因后,將“制造通知單”送回制造部門辦理退單,由營業部門向客戶說明。(2) 新開發產品若質量標準尚未制定時,應將“制造通知單”交研發部門擬定加條件及16、暫定質量標準,由研發部門記錄于“制造規范上”作為制造部門生產及質量管理依據。第十二條 生產前制造及質量標準復核。1、 制造部門接到研發部送來的“制造規范”后,須由部長或組長先查核與確認以下事項后始可進行生產:(1) 該制品是否訂有“成品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作為質量標準判定的依據。(2) 是否訂有“標準操作規范”及“加工方法”。2、 在制品質量檢驗依制程區分,由質量管理部門IPQC負責檢驗。(1) 鉆孔科目報表。(2) 針對線路印刷檢修后分15條以下及15條以上分別檢驗記錄于IPQC日報表。(3) 針對鍍銅、錫后分15條以下和15條以上分別檢驗記錄于日報表。(4) 鍍金日報表。(5) 底片制造完17、成于正式鉆孔前由質量管理部門檢驗并記錄于“底片檢查要項”。(6) 其他如“噴錫板制程抽檢管理日報表”、“QAI進料抽檢報告”“S/M抽檢日報表”等檢驗。3、 質量管理部門于制程中配合在制品的加工程序、負責加工條件的測試。4、 各部門在制造過程中發現異常時,組長立即追查原因,并加以處理后將異常情況原因、處理過程及改善對策等填寫“異常處理單”呈經理指示后送質量管理部門,責判定后送有關部門會簽在呈總經理復核。5、 質檢人員于抽檢中發現異常時,應向部門主管反映并填寫“異常處理單”呈經理核簽后送有關部門處理,并填寫“異常處理單”呈經理核簽后送有關部門處理改善。6、 各生產部門依自主檢查及順次點檢發生質量18、異常時,如屬其他部門發生者以“異常處理單”反映處理。7、 制程間半程品轉移,如發現異常時以“異常處理單”反映處理。第十三條 制程自主檢驗。1、 制程中門一位作業人員均對所生產的制品實施自主檢驗,遇質量異常時應即于挑出,如系重大或特殊異常應立即報告科長或組長,并填寫“異常處理單”一式四聯,填列異常說明、原因分析及處理對策,送質量管理部門判定異常原因及責任發生部門后,依實際需要交有關部門會簽,再送總經理室擬定責任歸屬及獎懲,如果有跨部門或責任不明確時送總經理批示。第一聯總經理室存,第二聯質量管理部門(生產管理)存,第三聯會簽部門存,第四聯總經辦存。2、 現場各級主管均有督促所屬確實實施自主檢驗的責19、任,隨時抽檢所屬各制程質量,一旦發現有不良或質量異常時應立即處理,并追究相關人員疏忽的責任,以確保產品質量水準,降低異常重復發生。3、 制程自主檢驗的規定依“制程自主檢驗執行辦法”實施。第十四條 成品質量檢驗。成品檢驗人員依“成品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的規定實施質量檢驗,如發現問題迅速處理,以確保成品質量。第十五條 出貨檢驗。每批產品出貨前,智利管理部門依出貨檢驗標示的規定進行檢驗,并將質量與包裝檢驗結果填寫“出貨檢驗記錄表”,呈主管批示后依綜合判定執行。第十六條 原物料質量異常及反應。1、 原物料進廠檢驗,在各項檢驗項目中,只要有一項以上異常,無論其檢驗結果被判定“合格”或“不合格”,檢驗部門20、的主管均須于說明欄內加以說明,并依據“資材管理辦法”的規定呈核與處理。2、 對于檢驗異常的原物料經核決主管核決使用時,質量管理部門應依異常項目填寫“異常處理單”送制造部門經理室生產管理人員,安排生產時通知現場注意使用,并由現場主管填寫使用狀況、成本影響及意見,經經理核簽呈總經理批示后送采購部門與提供廠商交涉。第十七條 在制品與成品質量異常反應及處理。1、 在制品與成品再各項質量檢驗的執行過程中或生產過程中有異常時,應提報“異常處理單”,并立即向有關人員反映質量異常情況,使之能迅速采取措施,處理解決,確保質量。2、 制造部門在制造過程中發現不良品時,除應依正常次序追究原因外,不良品當即剔除,以杜21、絕不良品流入下制程。第十八條 制程間質量異常反應。收料部門組長在制程自主檢驗中發現供料部門在制品質量不合格時,應填寫“異常處理單”詳述異常原因,連同樣品,經報告科長后送經理室級績效組登記后,送經理室品保組人員召集收料部門及供料部人員共同檢驗料品異常項目、數量并擬定處理對策及追查責任歸屬部門(或個人)并呈經理批示后,第一聯送總經理催辦及督促料品處理及異常改善情況,第二聯送生產管理部門(質量管理部門)作生產安排及調度,第三聯送收料部門(會簽部門)依批示辦理,第四聯送回供料部門。制造科召集機班人員檢查改善并依批示辦理后,送經理室品保組保存,績效組重新核算及督促異常改善結果。第十九條 成品繳庫管理。122、 質量管理部門主管對預定繳庫的批號,應逐項依“制造流程卡”、“QAI進料抽檢報告”及有關資料審核確認后始可辦理繳庫作業。2、 質量管理部門人員對于繳庫前的成品應抽檢,若有質量不合格的批號,超過管理范圍時,應填寫“異常處理單”詳述異常報告并擬定料品處理方式,呈經理批示后,交有關部門處理及改善。3、 質量管理人員對復查不合格的批號,如果經理無法解決時,把“異常處理單”呈總經理批示。第二十條 檢驗報告申請作業。1、 客戶要求提供產品檢驗報告者,營業人員應填寫“檢驗報告申請單”一式一聯說明理由、檢驗項目及質量要求后送總經理室產銷組。2、 總經理室產銷組人員接獲“檢驗報告申請單”時,應轉經理室生產管理23、人員(質量要求超出公司成品質量標準者,須交研發部門)研判是否出具“檢驗報告”,呈經理核簽后把“檢驗報告申請單”送總經理室產銷組,轉送質量管理部門。3、 質量管理部門接獲“檢驗報告申請單”后,于制造后取樣作成品物實驗,并依要求檢驗項目檢驗后將檢驗結果轉填入“檢驗報告表”一式二聯,經主管核簽后,第一聯連同“檢驗報告申請單”送總經理室產銷組,第二聯自存憑證依簽認成品繳庫。4、 特殊物的檢驗,質量管理部門接獲“檢驗報告申請單”后,會同研發部門于制造后取樣檢驗,質量管理部門人員將檢驗結果轉填于“檢驗報告表”一式二聯,經主管核簽,第一聯連同“檢驗報告申請單”送總經理室產銷組,第二聯自存。5、 產銷組人員在24、接獲質量管理部門人員送來的“檢驗報告表”第一聯及“檢驗報告申請單”后,應依“檢驗報告表”資料及參酌“檢驗報告申請單”的客戶要求,復印一份呈主管核簽,并蓋上“產品檢驗專用章”后送營業部門轉客戶。第二十一條 質量確認時機。經理室生產管理人員于安排“生產進度表”或“制作規范”生產中遇有下列情況時,應將“制作規范”或經理批示的“異常處理單”有質量管理部門人員取樣確認,并將確認項目及內容填寫“質量確認表”,連同確認樣品送營業部門轉交客戶確認。(1) 批量生產前的確認。(2) 客戶要求質量確認。(3) 客戶附樣與制品材質不同者。(4) 客戶附樣的印刷線路非本公司或要求不同。(5) 生產或質量異常致產品發生25、規格、物形或其他差異在者。(6) 經經理或總經理批示送確認者。第二十二條 確認樣品的生產、取樣與制作。1、 確認樣品的生產。(1) 若客戶要求確認底片者由研發部制作供確認。(2) 若客戶要求確認印刷線路、傳送效果者,經理室生產管理組應以小量制作供確認。2、 確認樣品的取樣。質量管理部人員應取樣兩份,一份存質量管理部門,另一份連同“質量確認表”并由業務部門送客戶確認。第二十三條 質量確認書的填寫工作。1、 質量確認書的填寫。質量管理部人員在取樣后應立即填寫“質量確認表”,編號后連同樣品呈經理核簽并于“質量確認表”加蓋“質量確認專用章”轉交研發部及生產管理人員,且在上注明“確認日期”后轉交業務部門26、。2、 客戶進廠確認的作業方式。客戶進廠確認須填寫“質量確認表”。質量管理部門人員并要求客戶于確認書簽認,并呈經理核簽后通知生產部門排制,客戶確認不合格拒收時,由質量管理部門人員填制“異常處理單”呈經理批示后,以批示辦理。第二十四條 質量確認處理期限及追蹤。1、 處理期限。營業部門接獲質量管理部門或研發部門送來的樣品應于2日內轉交客戶,質量確認日數規定為客戶5日,國外客戶10日,但客戶如需裝配試驗始可確認的,其確認日數為5-10日,設定日數以出廠日為準。2、 質量確認追蹤。質量管理部門對于未如期完成確認者,且已逾2日以上者,應以便函反映營業部,以掌握確認動態及訂單生產。3、 質量確認的結案。質27、量管理部人員對于接獲營業部門送回客戶確認的“質量確認表”后,應立即會同經理室生產管理人員于“生產進度表”上注明確認完成并已安排生產,如不合格時應檢查是否補制。第二十五條 制程質量異常改善。“異常處理單”經經理批示列入改善者,由經理室品保組登記交由改善執行部門依“異常處理單”所擬的改善對策卻實執行,并定期提出報告,會同有關部門檢查改善結果。第二十六條 質量異常統計分析1、 質量管理部每日依抽查記錄統計異常料號、項目及數量匯總編制“各機班、料號不良分析日報表”送經理核示后,送制造部一份以了解每日質量異常情況,擬定改善措施。2、 質量管理部每周依據每日抽查編制的“各機班、料號不良分析日報表”,將異常項目匯總編制“抽查異常周報”送總經理室、制造部品保組,并由制造科召集各機班針對主要異常項目、發生原因及措施進行檢驗。3、 各科生產中發生異常時擬報廢的物料,應填寫“成品報廢單”經質量管理部確認后始可報廢,且每月5日前由質量管理部匯總填寫“制程料號報廢原因統計表”送有關部門檢驗改善。第二十七條 質量管理圈活動。為培養基層干部的領導統御能力以促進自我啟發,提高人員的工作士氣及質量意識,以團隊精神共謀產品質量的改善,公司各部門要組成質量管理圈,以推動改善工作。第二十八條 本制度經質量管理部門核定后實施,增補修改時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