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內部會計管理規章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17600
2024-09-07
10頁
39.50KB
1、公司內部會計管理規章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內部會計管理制度(一)、現金管理和報銷制度一、嚴格按各種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收取現金,及時開具有關非稅收入票據,所有現金須及時、足額上繳財政專戶。二、嚴格按現金開支范圍和開支標準辦理現金支付業務,不得以白條抵現,不得坐支現金。三、支付現金的各類原始憑證必須合法、合規,內容完整,數字準確,并按規定由經辦人、證明人簽名,經領導審批后方可報銷。重大經濟事項須經領導集體研究,差旅費報銷經總賬會計事先審核。外來原始憑證的內容必須具備:憑證名稱、接受憑證單位名稱、填制日期、2、經濟業務的內容、數量、單價、金額等,填制憑證單位必須加蓋發票專用章或財務專用章。四、根據合法、合規的原始憑證及時準確地編制記賬憑證,并逐日登記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賬目日清月結。五、現金實物的收付、繳納應當面點清,庫存現金余額應控制在規定范圍內,定期核對現金和銀行存款余額,做到帳實相符。六、嚴格按規定使用各類銀行票據,各類空白支票及相關票據由出納會計登記、保管;不得簽發空頭支票,作廢的支票正本與存根同時蓋上“作廢”戳記,一并保存、登記。七、預留銀行印鑒中的財務專用章由總賬會計保管,個人名章由出納會計保管,上述印章不使用時要與支票等銀行票據分開存放,確保安全。(二)、總賬會計崗位職責制度一3、掌握有關財經政策、法令以及財務會計制度,認真執行會計法,遵守國家財經紀律和財務會計各項制度。二、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的制度,對各項收入款項做到及時入帳,按時上繳。分清清資金渠道,合理使用資金,嚴格掌握費用開支范圍和開支標準。三、按照國家會計制度和會計工作規范要求,設置各種會計帳冊。并按規定記帳、算帳、報帳。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按會計電算化的要求及時對輸入的會計數據進行審核,對打印、輸出的報表進行確認。四、定期核對固定資產,教學及其他主要設備,及時處理添置、調入、調出、報廢等事項。做到帳帳相符,帳實相符。五、及時清理應收應付款項。六、根據主管部門的規定,定期編制各種報表。編制報表4、時做到數字真實,計算準確, 內容完整,報送及時,不弄虛作假。七、經常監督、檢查學校的財務收支,財產保管等。八、上級機關、財政、銀行、稅務等部門來校檢查工作時,負責提供有關資料,如實反 映情況。九、會計憑證、帳薄、報表、工資關系等資料都要建立檔案,定期裝訂,妥善保管,非 經批準,不得銷毀。十、總帳會計工作變動時,應辦理好各種經費款項、會計檔案資料的移交工作。(三)、出納會計崗位職責制度一、熟練掌握各種收費標準及各項費用支出范圍,嚴格把關。二、認真審查各種報銷或支出的原始憑證,對違反國家規定的,應拒絕辦理,對內容不全、手續不完備、數字差錯的均應退回補填更正或重寫,方能辦理報銷手續。三、根據會計工作5、規范要求,認真記好銀行存款和現金日記帳,做到數字準確,書寫整潔。四、格遵守現金管理制度,不得坐支現金,不得私自挪用現金,庫存現金不得超過人民銀行核定的限額,注意安全保衛工作,防止事故發生。五、按時做好工資、補貼的發放工作。六、貫徹執行銀行結算制度和貨幣管理制度,加強銀行支票的管理,不得簽發空頭支票。七、登記固定資產明細帳,定期與保管部門進行核對,做到帳實相符。八、嚴格執行安全制度,認真管理好現金、各種印章、空白支票、空白收據等。(四)、稽核員崗位職責制度一、協助審查學校的財務收支計劃和預算計劃。二、負責逐筆復核本校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并且對復核簽署的一切憑證負責。三、定期抽查各戶帳薄記錄。四、6、復核各種會計報表,并對復核的報表負責。五、協助完成財務檢查和財務監督的相關工作。六、完成校領導交辦的其他專項檢查和內部審計工作。(五)、帳務處理程序制度一、根據財政部頒布的會計制度和相關管理規定的要求,設置總賬會計科目和明細賬會計科目。二、根據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規定,取得或填制、審核原始憑證、記賬憑證。三、根據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規定,設置、啟用、登記總分類賬、明細分類賬、現金日記賬、輔助賬,按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要求進行對賬、結賬、錯賬更正。四、根據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定,定期編制和報送財務財務報告。財務報告包括會計報表及其說明。會計報表應當根據登記完整、核對無誤的會計帳薄記錄和其他有關資料編制,7、做到數字真實、計算準確、內容完整、說明清楚。(六)、會計工作交接制度一、會計人員工作崗位調整或者因故離職,必須將本人所經管的會計工作全部移交給接替人員,辦理交接手續。會計人員辦理交接手續,必須有部門負責人監交。二、會計人員在辦理移交手續前,必須及時做好以下工作:1、已經受理的 經濟業務尚未填制會計憑證的,應當填制完畢;2、尚未登記的賬目,應當登記完畢,并在最后一筆余額后加蓋經辦人印章;3、整理應該移交的各項資料,對未了事項寫出書面材料;4、編制移交清冊,列明應當移交的會計憑證、會計帳薄、會計報表、印章、現金、有價證券、支票薄、票據等。三、移交人員在辦理移交時,要按移交清冊逐項移交,接替人員要逐8、項核對點收:1、現金、有價證券要根據會計帳薄有關記錄進行交接。不一致時,移交人員必須限期查清;2、會計憑證、會計帳薄、會計報表和其他會計資料必須完整無缺。如有短缺,必須查清原因,并且在移交清冊中注明,由移交人員負責;3、銀行存款賬戶余額要與銀行對賬單核對,如有不一致,應當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調節相符,各種財產物資和債權債務的明細賬戶余額要與總賬有關賬戶有關帳戶余額核對相符;4、移交人員經管的票據、印章和其他實物等,必須交接清除;移交人員從事會計劃工作的,要對有關電子數據在實際操作狀態下進行交接。四、交接完畢后,交接雙方和監交人員要在監交清冊尚簽名或者蓋章。移交人員對所移交的會計憑證、會計帳薄9、會計報表和其他有關資料的合法性、真實性承擔法律責任。(七)、會計檔案管理制度第一條 會計檔案的范圍會計檔案是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財務會計報告等會計核算專業資料,是記錄和反映單位經濟業務的重要史料和證據。具體包括:(一)會計憑證類:原始憑證、記賬憑證、匯總憑證、其他會計憑證。(二)會計賬簿類:總賬、明細賬、日記賬、固定資產卡片、輔助賬簿、其他會計賬簿。(三)財務報告類:月度、季度、年度財務報告,包括會計報表、附表、附注及文字說明,其他財務報告。(四)其他類: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銀行對賬單、其他應當保存的會計核算專業資料、會計檔案移交清冊、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會計檔案銷毀清冊。第二條 每年形成的10、會計檔案,應當由財務室按照歸檔要求,負責整理立卷,裝訂成冊,編制會計檔案保管清冊。當年形成的會計檔案,在會計年度終了后,可暫由財務室保管一年,期滿之后,應當由財務室編制移交清冊,移交檔案部門保管。第三條 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和定期兩類。定期保管期限分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類。第四條 會計檔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經校長批準,可以提供查閱或復制,并辦理登記手續。查閱或復制會計檔案的人員嚴禁在會計檔案上涂畫、拆封和抽換。借出的會計檔案,管理人員要按期如數收回,并辦理注銷借閱手續。(八)、會計電算化管理制度一、財務機房管理 為了確保機房安全高效持久運行,特制定本制度 1、只有11、財會室內部工作人員才有資格擔任機房的系統管理員、數據錄入員。 2、所有機房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無證及非機房工作人員不得隨意動用機房設備和上機操作;專職工作人員不得隨意在計算機上干私活或未經領導批準的業務。 3、運行會計軟件的計算機必須放置在財會室。 4、機房工作人員負責機房各種計算機設備的保管和定期維護,機房應設置禁火、禁煙、禁水等標志,以保證機器有良好的工作環境,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5、為保證會計數據的安全保密,無關人員不得進人機房。 6、嚴格執行會計數據的管理規定,保證會計數據的完整性,預防計算機病毒,及時將有關存檔的數據進行打印或者備份,對磁性介質存放的數據要保存雙備份,并交檔案室歸12、檔。二、計算機管理(一)、操作權限控制 操作權限是指系統的種類操作人員所能進行操作的權限。操作權限控制包括以下內容: 1、系統管理員一般具有最高的權限。 2、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憑證輸入數據,不得擅自修改憑證數據,如發現差錯,應在輸入計算機前及時反映給憑證編制人員或系統管理員;已輸入計算機的會計數據,在記賬前發現差錯,可按憑證數據進行修正;如在記賬之后發現差錯,必須另做憑證,采用補充登記法或紅字沖銷法,錄入計算機。 3、審核員只具有審核權。 4、系統維護人員必須按有關的維護規定進行操作,除了系統維護員外,其他人員不得直接打開數據庫文件進行操作,不允許隨意增刪、修改數據、源程序和數據庫文件的結構。13、 5、出納人員、會計軟件開發人員不允許進行系統性的操作。(二)、操作規程控制。 操作規程控制主要指操作中應注意的事項,是保證計算機會計系統正確、安全運行,防止各種差錯的有力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操作人員在上機操作前后,應進行上機操作登記,填寫姓名、上機時間、操作內容,供系統管理員核實; 2、操作人員的操作口令應注意保密,不能隨意泄露;操作人員必須嚴格按操作權限操作,不得越權和擅自上機操作或從事與工作無關的操作; 3、每次上機完畢,應及時做好所需的各項備份工作,以防發生意外事故; 4、嚴禁使用來歷不明的軟盤和進行各種非法拷貝工作,以防計算機病毒的侵入; 5、操作人員離開機房前,應執行相應14、命令退出會計軟件。三、軟、硬件管理 計算機系統都是建立在相應的軟、硬件基礎之上,加強軟、硬件的管理是保障整個計算機系統安全、有效、正常運行的重要基礎工作之一。(一)、軟件管理 計算機會計系統的軟件主要是指會計軟件,會計軟件是由發人員根據具體會計工作,利用一種或多種計算機語言編制的軟件。它用于配合計算機完成記賬、算賬、報賬以及部分會計管理和會計輔助決策等工作。廣義上的軟件還包括計算機所使用的操作系統及數據庫管理系統等應用程序。 1、必須購買和使用取得許可或授權的正版軟件;其中所使用的會計軟件必須符合商品化會計核算軟件評審規則的規定,必須達到會計核算軟件基本功能規范的要求。 2、計算機軟件應作為會15、計檔案進行管理。檔案管理員應建立相應的軟件使用記錄,并保證軟件安全性和完整性,對于磁性介質存儲的軟件要定期進行檢查,出現問題及時上報處理,以備在必要時能及時提供。 3、正確使用各種軟件,軟件的使用必須報財務主管,經同意后登記使用,使用者必須是財會室系統管理員或者具有一定計算機水平的操作人員,一般不得外借使用。 4、指定專業人員對軟件進行正確性、適應性和完善性維護。在條件不能滿足的情況下,與所有軟件商建立聯系,及時獲取軟件商對軟件修改、升級的情況,對擁有軟件進行相應的修改和升級,出現問題及時向供應商反映,征求解決辦法。(二)、硬件管理 硬件包括計算機系統使用的所有機器設備,對硬件的管理和維護是系統整個生命周期中最重要、最費時的工作,貫穿于系統的整個生命周期,不斷重復出現,直到系統過時和報廢為止。主要由具有一定計算機水平的系統管理員執行。 1、妥善保管所有機器設備,實行責任制管理,使用者負責所操作設備的保管和清潔等基本工作。 2、系統管理員定期進行硬件的檢查工作,并做好檢查記錄。 3、在系統運行過程中出現問題及時向系統管理員報告,進行故障分析和排除,建立設備問題處理記錄。 4、在設備更新、擴充、修復時,由系統管理與維護人員共同決定,并報告財務主管同意后,再由系統維護人員實施安裝和調試。 5、按照正常使用需要,要購買必需的工具書、工具,儲備一定的零件、耗材,以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