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外來客人接待參觀工作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17935
2024-09-07
9頁
35.50KB
1、公司外來客人接待參觀工作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目的為保證公司生產經營工作正常有序運行,確保公司機密不外泄,制定本制度。2適用范圍本制度適用于集團公司對外來客人的接待(包括產品的驗收)的管理。3引用標準及術語3. 1引用標準公司保密工作細則。3. 2術語外來人員:指來公司進行業務洽談、驗收、考察、參觀、指導、學習 的外來人員,需要一個或多個部門I辦助接待或對其他部門造成彩響的。主耍包括:上級主管部門;驗收產品、考察公司、洽談業務、參觀公司的客 戶及代理;原材料、配套件、設備、工裝制造的供方;指導公2、司技術、管理工作 的學者和專家;來公司參觀和學習的同行業或其他行業的人員。3. 2. 2來公司實習的在校生;公司離退休、內退員工或員工家屬;其他來公 司人員。4職責安技環保部是本制度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外來人員進出公司的管理工作。5管理辦法5. 1外來參觀審批程序外來人員主訪部門在獲得來訪信息后,應辦理進入公司手續,填寫外來人 員參觀證,到集團辦公室審批,曲集團辦公室審核參觀路線,報主管副經理審 批后,相關領導和部門協助接待客人。5. 2有關規定外來人員的主訪部門獲得來訪信息后,必須提前辦理相關手續;如遇 大型會議、外事接待等重要接待工作,應提前23天辦理參觀證;特殊情況在 4小時內補辦,經審3、批后,集團辦公室應通知相關部門,協助主訪部門做好接待 工作。各相關部門在接到來訪信息后,按要求做好接待準備工作,若存在問題或資料不足,應立即向客人主訪部門提出,客人主訪部門負責協調解決。5. 2. 3客人來訪信息如發生變更,客人主訪部門負責通知相關部門。在接待客人過程屮,客人主訪部門應冇專人陪同,其他相關部門按要 求做好配合。進入公司吋門衛應在外來人員參觀證P,簽注進入公司吋間,參 觀完畢出公司時簽注出公司時間,并留存備查。5. 3參觀路線5. 3.1參觀路線依據客人的不同進行選擇,如有特殊要求應在外來人員參 觀證中予以注明。5. 3. 2參觀路線冇:A線路:對某個部門或某道工序的參觀,可直接4、標注參觀路線。適合業務關 系對口的參觀人員。B路線:例行試驗區、燒坯車間、高壓試驗室。適合一般的參觀者。C線路:開發部、高壓試驗室(或加上B線路)。適合行業專家和學者。D線路:原料庫、制漿廠房、主廠房各車間、附件庫、線路電瓷開發部、高 壓試驗室、復合絕緣子廠房。適合來廠考察和重要的參觀人員等。5. 4安全保密要求5. 4.1來公司參觀人員應注意安全,不得以任何形式直接接觸生產設備或攜 帶各種原料及其他禁帶物品出入生產車間。5. 4.2來公司參觀人員所需防護用品,如安全帽、防塵口罩、工作服等,由 主訪部門應將所需類別、數量提前通知安技環保部,并負責發放和收冋。5. 4.3主訪部門的陪同人員要認真5、履行公司保密細則,做到不該說的話 不說,對待參觀人員要禮貌大方、熱情周到。5. 4. 4在外來人員參觀證屮應注明對客人的保密信息,若沒有注明,則 按照公司保密細則及條要求執行。5. 4. 4通用保密要求:A:禁止在生產現場及試驗檢驗現場進行拍照。B:禁止復制公司的各種技術文件和記錄。C:禁止向客人泄露公司產品發展規劃及配方、圖紙、試驗數據等重大技術信息。I):禁止向客人泄露公司面臨的重大技術和質量問題。E:不得帶領客人進入規定的路線以外的場所。F:不清楚的問題不要隨便回答客人。5. 5其他外來人員進入公司規定5. 5.1外來咨詢、辦事人員由主訪部門辦理填寫會客證,并負責派專人 接送來訪人員。56、. 5. 2主訪部門只能在辦公大樓規定的接待室接待來訪客人,不得進入廠區 或其他無關辦公區域,確因業務工作到職能部門或廠區現場的,須經主管副總批 準。5. 5. 3主訪部門負責外來人員的管理,如外來人員在公司期間因不遵守公司 規定而造成損失的,由主訪部門及接待人員負相應的責任。5. 6其他規定5. 6.1外來人員酒后一律謝絕進入公司。5. 6. 2凡來公司推銷產品與物品的人員,一律不得進入公司。5. 6.3凡不按規定辦理相關手續者謝絕進入公司;擅自帶領外來人員參觀 者,按泄需公司商業秘密追究責任。5. 6. 4接待部門和接待人員有告知外來參觀或辦公人員木制度的義務。5. 6. 5外來辦公或參觀人員必須遵守公司管理規定,不得擾亂公罰的止常工 作秩序,如有違反,公司保衛人員有權予以制止,嚴重者停止參觀或辦公,并按 責任劃分,對接待部門和相關人員進行處罰。5. 6.6由于接待部門或接待人員不負責任,致使外來人員的行為影響公司正 常業務進行的,接待部門或接待人員承擔相應的責任。6形成的文件和記錄外來人員參觀證會客證7附則木制度由安技環保部起草、修訂并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