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外科手術室院感制度及預防措施.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17936
2024-09-07
11頁
21.38KB
1、公司外科手術室院感制度及預防措施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外科手消毒管理制度一、手術部門、導管室、準分子室、膀胱鏡室、微創治療室、產房等部門手術前均應實施外科洗手和外科手消毒。手衛生監測結果應5cfu/cm2,同時不得檢出致病性微生物。二、規范外科洗手和外科手消毒,有效清除指甲、手、前臂的污物和暫居菌,將常居菌減少到最低程度,抑制微生物的快速再生,有效預防醫院感染發生。三、掌握正確的外科洗手和外科手消毒方法:(一)外科洗手方法:洗手之前應當先摘除手部飾物,并按要求修剪指甲,清洗雙手、前臂及上臂下處,取滅菌專2、用手刷蘸取適量的專用外科洗手液刷洗雙手、前臂和上臂下,清潔雙手時,應清潔指甲下的污垢,流動水沖洗雙手、前臂和上臂下,使用滅菌后的擦手巾徹底擦干雙手、前臂和上臂下。禁止使用手烘干設施。(二)進行外科手消毒時,應將適量的手消毒劑認真揉搓至雙手的每個部位、前臂和上臂下,充分揉搓26分鐘,揉搓至消毒劑干燥,即完成外科手消毒。四、配備符合要求的專用洗手池:(一)外科洗手池應設置在手術間附近,大小適度,每日清潔。(二)外科洗手池水龍頭的數量應根據手術臺數量設置,不應少于手術間的數量;應采用非手觸式水龍頭。(三)外科洗手應使用一次性瓶裝專用外科洗手液;一次性使用容器不得重復使用。(四)用于刷手的毛刷及干手巾3、等用具應當一用一滅菌,或者一次性使用。使用時應注明開啟日期及時間,有效期內使用。(五)外科洗手液及外科手消毒劑應為醫院統一購置、證件齊全,包裝合格,有效期內使用,并確保有效的使用濃度。(六)手消毒劑的出液器應當采用非手觸式,手消毒劑放置位置應當方便醫務人員使用。(七)洗手區域應當安裝鐘表。(八)醫務人員進行外科洗手和外科手消毒時禁止佩戴手鐲、手鏈、假指甲、戒指等首飾。(九)摘除手套后應當清潔雙手或手消毒后,再進行其他操作。二、醫務人員手衛生管理制度一、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負責對全院醫務人員手衛生工作的指導和督查工作。二、各科室醫院感染管理質控小組負責本科室人員手衛生培訓工作及手衛生管理制度執行和4、落實及督導檢查工作。三、嚴格執行國家衛計委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加強手衛生管理。配置非觸摸式洗手設施及干手設施,配備充足的醫用洗手液、手消毒劑,干手嚴禁使用共用毛巾。嚴格掌握手衛生指征,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及衛生洗手正確率,診療操作時不得戴塑料薄膜手套,不得戴手套進行手消毒,一次性手套不得重復使用。醫務人員手衛生知識知曉率應達到100%,洗手正確率應達到95%,手衛生依從性應達到95%,重點部門、重點環節洗手正確率應達到100%,手衛生依從性應達到100%。四、定期進行手的細菌學檢測,不同環境下工作的醫務人員手消毒效果應達到如下相應要求:(一)衛生手清毒:監測的細菌菌落總數應10cfu/2;5、(二)外科手消毒,監測的細菌菌落總數應5cfu/2。五、手衛生設施應當遵循以下原則:(一)重點部門、治療室、換藥室、綜合治療室、穿刺室、醫護辦公室、監護區、搶救室、術后恢復室、檢查室及門診診室等工作區域應配置非手觸式水龍頭流動水洗手設施。(二)用于衛生洗手的肥皂應放置于清潔容器內,容器應當每日清潔,肥皂應保持干燥;如使用一次性包裝洗手液清潔劑或醫用洗手液時,禁止將洗手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容器中。(三)配備干手紙巾盒,干手設施應當保持清潔避免造成污染,不得使用公用毛巾用于干手。六、手術室、導管室、準分子室、微創治療室、膀胱鏡室、產房等需要進行外科刷手及外科手消毒的手衛生設施應當遵循以下原則:(6、一)洗手池設置在手術間附近,水池大小、高矮適宜,能防止洗手水濺出,池面應光滑無死角易于清潔。洗手池應每日清潔、消毒。(二)洗手池水龍頭的數量應根據手術臺數量設置,不應當少于手術間的數量;水龍頭開關應為非手觸式。(三)外科洗手應使用專用外科洗手液;醫院統一購置、證件齊全,包裝合格,有效期內使用。(四)應配備清潔指甲用品;用于刷手的手刷及擦手巾等用具應當一用一滅菌,刷毛應柔軟并定期檢查,及時剔除不合格手刷。盛裝手刷及擦手巾的容器應當滅菌,有效期內使用。(五)外科手消毒劑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醫院統一購置、證件齊全,包裝合格,有效期內使用。手消毒劑的出液器應當采用非接觸式,手消毒劑放置的位置應當方便7、醫務人員使用;(六)洗手區域應當安裝鐘表。(七)應當先洗手、后消毒。不同患者手術之間、手套破損或手被污染時,應重新進行外科手消毒。七、衛生洗手與衛生手消毒應遵循以下原則:(一)當手部有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肉眼可見污染物時,應用肥皂或皂液在流動水下洗手。(二)手部沒有肉眼可見污染時,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三)處理藥物或配餐前,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四)直接接觸每個患者前后,從同一患者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應洗手或手消毒。(五)接觸患者粘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后,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等之后應洗手。(六)穿脫隔離衣前后,摘手8、套后應洗手或手消毒。(七)進行無菌操作、接觸清潔物品或無菌物品之前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八)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及物品后應洗手或手消毒。(九)應嚴格按照洗手指征進行規范洗手和手消毒。(十)使用正確的洗手和手消毒方法,并保證足夠的洗手或手消毒時間。(十一)配備干手紙巾盒,不得使用公用毛巾用于干手。(十二)醫用洗手液和手消毒劑應為醫院統一購置、證件齊全。三、標準預防概念特點隔離措施及預防措施一、概念:標準預防是指針對醫院所有患者和醫務人員采取的一組預防感染措施。包括手衛生,根據預期可能的暴露選用手套、隔離衣、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適的防護用品處理患者環境中污9、染的物品與醫療器械。標準預防基于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膚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則。二、基本特點:認定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均具有傳染性,須進行隔離,不論是否有明顯的血跡污染或是否接觸非完整的皮膚與黏膜,接觸上述物質者,必須采取防護措施。(一)即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傳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傳播。(二)強調雙向防護,即要防止病原菌從患者傳至醫務人員,又要防止病原菌從醫務人員傳至患者。(三)根據疾病的主要傳播途徑,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接觸隔離、空氣隔離、微粒隔離。三、隔離措施: (一)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以及粘膜、非完整性皮膚和污染物品前應戴手套;同一患10、者,既要接觸清潔部位又要接觸污染部位時應更換手套。(二)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極其污染物后,不論是否戴手套,均應認真洗手。在摘除手套后、接觸兩個患者之間、可能污染環境或傳染他人時必須立即洗手。(三)操作中傳染性物質有可能發生噴濺時,必須戴帽子、戴外科口罩、戴護目鏡或面罩和穿防護衣,職業防護到位,以防止污染皮膚、粘膜和工作服。(四)被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的醫療用品和儀器設備,應及時做好消毒清潔處理,以防止傳染性病原體傳播擴散;重復使用的儀器和設備用后應及時進行清潔和適宜的消毒或滅菌。(五)醫務人員在進行各項診療、護理操作及環境的清潔、消毒時,應嚴格遵守標準預防原則。11、同時防止被銳利器物刺傷,做好銳利器具的用后處理。一旦發生意外刺傷時,須立即進行有效的處理。四、預防措施:(一)嚴格手衛生:洗手是預防醫院感染傳播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醫務人員必須掌握正確的衛生洗手方法,操作前后認真洗手或手消毒。(二)口罩的使用:應根據不同的操作要求選用不同種類的口罩:1、一般診療活動,可佩戴醫用口罩或外科口罩;2、手術室工作或護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進行體腔穿刺等操作時應戴外科口罩;3、接觸經空氣傳播或近距離接觸經飛沫傳播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時,應戴醫用防護口罩。4、佩戴口罩注意事項: 不應一只手提鼻夾; 一次性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口罩潮濕后、受到患者血液、體液污染后,應及時更12、換; 每次佩戴口罩時應進行密合性檢查; 摘口罩時注意不要接觸口罩前面(污染面,先解開下面的系帶,再解開上面的系帶,用手僅捏住口罩的系帶丟至醫療廢物容器內。(三)護自鏡、防護面罩的使用:應根據不同情況使用護目鏡或防護面罩:1、佩戴前應檢查有無破損,佩戴裝置有無松懈,每次使用后應清潔、消毒。2、在進行診療、護理操作和可能發生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等噴濺時、近距離接觸經飛沫傳播的傳染病患者時、為呼吸道傳染病患者進行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等近距離操作時,應使用全面型防護面罩。(四)手套的使用:應根據不同操作的需要,選擇合適種類和規格的手套。1、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污染物品時,應戴13、手套。2、進行手術等無菌操作、接觸患者破損皮膚、粘膜時,應戴手套。3、應正確戴、脫無菌手套,一次性手套嚴禁重復使用。4、診療護理不同的患者之間或不同部位時應更換手套。5、操作完成脫去手套后應洗手或手消毒,特別強調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6、操作時發現手套有破損應及時更換。7、戴無菌手套時,應注意防止手套污染。8、不得戴塑料薄膜手套進行診療、護理操作。(五)隔離衣與防護服的使用:應根據診療工作的需要,選用隔離衣或防護服。1、防護服應符合國家相關規定、證件齊全,包裝合格,有效期內使用。隔離衣應后開口,能遮蓋住全部衣服和外露的皮膚。2、接觸經接觸傳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傳染病患者、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等時應穿隔離衣。3、對患者實行保護性隔離時,如大面積燒傷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診療、護理時應穿隔離衣。4、可能受到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噴濺時應穿隔離衣。5、臨床醫務人員在接觸甲類或按甲類傳染病管理的傳染病患者時應穿防護服。6、接觸經空氣傳播或飛沫傳播的傳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噴濺時應穿防護服。7、穿隔離衣和防護服時只限在規定區域內穿脫。8、穿隔離衣和防護服前應檢查隔離衣和防護服有無破損;穿時勿使衣袖觸及面部及衣領,發現有滲漏或破損及時更換。9、脫下隔離衣時應注意避免污染,將隔離衣污染面向里,放入污衣袋清洗消毒后備用。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