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內部稽核管理制度流程報告.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18103
2024-09-07
8頁
109.83KB
1、公司內部稽核管理制度(流程、報告)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稽核作業制度適用范圍及其目的目的:使稽核人員遵循準則及作業規范執行稽核作業(一)本公司稽核人員執行稽核事宜,應依本制度規定辦理。(二)為加強財務管理及確保財產安全與提高經營績效起見,本公司總管理處有專人從事稽核工作,定期或不定期于指定地點及項目會同相關受稽核事務經管人員為之。(三)本公司稽核人員辦理稽核工作,分定期及不定期二類。定期性稽核,由稽核人員依計劃執行;不定期稽核,依實際需要,按公司最高主管或其授權人之指示辦理。(四)內部稽核之目的,在于2、評估內部控制制度之缺失及衡量營運之效率, 適時提供改進建議, 以確保該制度得以持續有效實施, 并協助董事會及管理階層確實履行其責任。2.內部稽核單位之工作職能目的:使稽核人員遵循準則及作業規范執行稽核作業(一)稽核人員秉承公司最高主管指揮監督,從事辦理本公司內部稽核工作。其所應辦理之稽核事務包括:1.調查、評估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及各項管理制度之健全性、合理性及有效性。2.調查、評估企業中各單位執行公司各項計劃或政策及其指定職能之效率。例如確定每一分支機構或部門人事之適當編組, 各項交易循環均有良好紀錄, 能否適當防范現金、存貨或其它資產使用無浪費、舞弊或無效率之情形, 并比較分析公司之營運績效,3、 檢討經營成果, 采取有效對策, 以增進經營效率。(二)稽核人員從事工作時,如發現員工有不當情事,除與其直屬主管聯系外,并即向公司最高主管報告,不得直接處理。(三)稽核人員對各單位執行稽核事務時,如有疑問,可隨時向有關單位詳盡查詢,并調閱其賬冊、表報及有關檔案,必要時并得請其出具書面說明,受查單位經辦人員應盡力協助之。(四)稽核人員從事工作時,得調閱一切檔案,被檢查單位不得拒絕或隱匿,其屬機密性之檔案,應先報準后始得調閱。(五)稽核人員承辦稽核工作,其掌理及應行完成之任務如下: 1.企業營運目標之達成及各項管理規章、守則等之內部控制制度遵行貫徹之應行檢核事項。2.各項事務推展、成本控制及預算編4、制執行等之應行檢核事項。3.各項會計事務處理準則遵行貫徹之應行檢核事項。4.有關協力廠商之輔導及其動態與信用狀況等應行檢核事項。5.各分支機構及轉投資事業財務及業務檢查。6.其它交辦事項。(六)稽核人員執行任務時應具超然獨立性, 以客觀公正之立場, 求真求實之精神, 忠誠勤勉之態度, 執行其職務。并應避免干預行政工作,如發現有弊端及違法事件,應作成稽核報告呈轉公司最高主管或呈報董事會處理。3.執行稽核工作應行注意事項目的:使稽核人員遵循準則及作業規范執行稽核作業(一)稽核人員于執行稽核工作過程中,應克遵下列守則: 1.審核之事項,應負責任并作成工作底稿或稽核報告。2.于執行任務時,應依據各項有5、關規章辦理,超然行使職權。3.負有保守職務上所稽得秘密之責任,除呈報外,不得泄漏或預先透露予檢查單位。4.執行工作時,應將稽核通知書(詳內部稽核作業規范)交由受稽核單位主管驗明;工作態度應力求親切,并保持公正獨立,求實求真之精神,切忌傲凌或偏私。(二)稽核人員進行稽核工作,應擬定稽核計劃呈核后,持稽核通知書會同經管單位稽查。(三)稽核程序按檢查計劃進行,避免不必要之討論與咨詢,盡量減少影響被檢查單位經辦人員本身之工作 。遇有不明了之事項,應于適當時間提出詢問,至徹底了解為止。(四)執行稽核工作過程中,勿與被檢查單位人員爭論制度上之不完備,發現錯誤事項,不得當面批評,被檢查單位人員如有申訴建議,6、應細心聆聽,勿與辯論。(五)稽核人員除應充分了解有關現行法令,并熟諳公司內部控制各種制度、規章外,尚應透徹了解被檢查單位之單行辦法及特殊情況。(六)稽核人員應事前熟知被檢查單位歷史、重要數據、及以往稽核報告內容。稽核人員對于查核結果,應予合理之判斷,此項判斷應有可靠之理論根據,獲得足夠而適切之證明。(七)稽核人員從事公務查核均為本公司第一手機密檔案資料,應嚴格保密,更應提高警覺,注意文件安全,以防失落。4.內部稽核作業流程及其工作范圍目的:使稽核人員遵循準則及作業規范執行稽核作業(一)本公司稽核人員于每次執行稽核工作前,應擬定稽核計劃,其內容包括稽核目的、稽核項目及稽核范圍,以達成調查評估公司7、各單位執行其指定職能之效率為目的。(二)稽核人員應將稽核計劃、工作底稿及簽呈先呈總經理核示。經簽準后,定期性稽核由稽核人員依計劃執行;臨時性稽核依公司最高主管或其授權人員之指示辦理。(三)稽核人員應就稽核工作所發掘異常事項加以分析匯整,編制內部稽核應行處理措施其格式詳見內部稽核作業規范,提交各相關管理階層參考改進。并提出改進意見匯總為稽核報告,呈送公司最高主管審核裁決。(四)稽核人員應追蹤內部稽核應行處理措施所提之改進事項的執行進度及結果,并提報公司最高主管。(五)本公司稽核人員執行稽核工作,其作業流程如下圖所示:追蹤呈報復核稽核報告績效評估受查單位應行處理措施查核發現及建議發掘問題執行稽核簽8、呈擬 定工作表單稽核計劃稽核目的稽核項目稽核范圍核準是否(六)為便于內部稽核工作的執行,以有效達成稽核目的,并配合本公司內部各項管理規章的實施,將本公司稽核人員應行實施查核事項劃分為下列九大循環: 1.銷貨及收款循環:包括爭取客戶訂單、授信管理、運送貨品、開立銷貨發票、記錄收入及應收賬款、開出賬單、執行和記錄現金收入等之政策及程序。2.采購及付款循環:包括請購、進貨或采購原料、物料、資產和勞務、處理采購單、經收貨品、檢驗品質、填寫驗收報告書或退貨處理、記錄供貨商負債、核準付款、執行與記錄現金付款等之政策及程序。3.生產循環:包括擬訂生產計劃、開立用料清單、儲存材料、投入生產、計算存貨生產成本、9、計算銷貨成本等之政策及程序。4.薪工循環:包括雇用、請(休)假、加班、辭退、訓練、退休、決定薪資率、計時、計算薪津總額、計算薪資稅及各項代扣款、設置薪資紀錄、支付薪資、考勤及考核等之政策及程序。5.融資循環:包括涉及股東權益及服務處理暨銀行借款、保證、承兌、租賃、發行公司債等資金融通交易事項之授權、執行與紀錄等之政策及程序。6.固定資產循環:包括固定資產之增添、處分、維護、保管與記錄等之政策及程序。7.研發循環:包括對基礎研究、產品設計、技術研發、產品試作與測試、研發信息及文件之際路與保管等之政策及程序。8.計算機化信息處理作業:包括信息處理部門之功能及職責劃分、系統開發及程序修改之控制、編制10、系統文書之控制、程序及數據之存取控制、數據輸出入之控制、數據處理之控制、檔案及設備之安全控制、硬件級系統軟件之購置、使用及維護之控制、系統復原計劃制度及測試程序之控制及向證期會指定網站進行公開信息申報相關作業之控制等。9.非交易循環:包括對印鑒使用管理、票據領用管理、預算管理、財產管理、費用報銷管理、背書保證、負債承諾及或有事項管理、職務授權及代理人制度、資金貸與他人、財務及非財務信息管理及對子公司等之控制作業。(七)稽核人員執行稽核作業其屬定期性之稽核應擬訂年度稽核計劃申報表于報經總經理核準后, 轉交各受查核單位配合辦理;有關稽核計劃其格式詳內部稽核作業規范。5.工作底稿、作業法則與稽核報告11、目的:使稽核人員遵循準則及作業規范執行稽核作業(一)工作底稿的概念:稽核人員于執行稽核工作后,因必須提出稽核報告,而部份被稽核事項并無實際書面文字與數據可供參考,故有賴于稽核人員在作業當時,就有關查核詢問事項作備忘性之記錄、對稽核事項之數據來源予以特別之注明及對各項查核資料的搜集作適切的整理分析,以供作評核、改善意見及提出稽核報告之參考依據。(二)工作底稿內容與應行記載事項由于稽核工作本身的目的不同,受查單位或事項其性質各異,再加上須記載事項的內容與重要性不一,因之稽核工作底稿的內容或應記載項目繁多,除了舉例或提出建議必須基于稽核人員各自見解,任由陳述外,應另就下列事項分別性質予以列明: 1.12、一般準備事項之記載;如作業項目、作業程序及稽核重點之提示,與稽核日期之注明等。2.特別項目之記載;如受查單位改善對策與特別交易事項查核程序及評核意見之記載。3.與高階層有關稽核事項之檢討;即凡政策或指令,如有疑問須作進一步查證或檢討者。4.其它如: (1)受查單位所說明事項,其發生時間、地點均須記載以備引證。(2)受查單位以及所說明有關執行人員、工作單位及職務等,均應記載。(3)已查核事項應有注記,以免遺漏或重復。(4)對擬表示的立場,通過調查,用一種邏輯的方法將內心希望表之。(5)對稽核事項查核有關經驗或技巧心得等的注記。(三)稽核工作底稿為撰寫稽核報告之依據,應依其查核執行結果作適當之分類13、保管,以便隨時參考并避免遺失;為便于保管一般可將工作底稿區分成下列三類:1.永久檔案;包括于執行工作時所有可供持續參考不易變更之數據,其于各作業循環間均有連帶關系者。2.未定案仍待查證檔卷;即凡經稽核事項無法立即獲得證實,仍待查證之工作底稿。3.已結案僅供參考檔卷;即已查證結案,由于規定時效須留待參考之各項工作底稿。(四)稽核人員執行稽核工作的作業法則1.憑證的查核憑證是一切權責的代表,賬冊登記與報表編制之依據。各項作業程序與內部控制的設計,均可透過憑證的關系而予以顯示。故對憑證的稽核或查證,為稽核人員執行工作的作業重心;對各項憑證之稽查,應特別注意下列事項:(1) 憑證的特質是否真實有效。(14、2) 各項憑證相互間的聯系與運用。(3) 統計抽樣技術之運用。2.疑惑的探詢稽核人員于執行稽核工作時,面對各種不同情況,不論是動態或靜態的數據收集分析,均會發生有待及時膫解或須向受查者及其它有關人員探詢之疑惑;如何質疑解惑應為稽核人員執行工作時不可避免之要務。(1) 質疑的標準A.對公司各項章程規則與有關法令應有適當之了解。B.熟悉稽核或調查事項的一般知識及經驗。C.對質疑問題的詞意、主題強調與數據引證,應作適當正確之表達。(2) 質疑的回避所謂回避即不敢面對現實或顧慮人情因素,對明顯問題而不愿作進一步查證,予以揭發謀求改善,或被質疑者應負責解答之問題而公然不愿作答,凡此均將使稽核作業徒具形式15、,無法產生實際效果。(3) 質疑完畢后,應作適當之總結,避免疑惑之延續。(五)稽核報告1.稽核報告所代表之意義(1)對公司各部門、單位作業情形,執行績效評估與作業制度標準之檢討。(2)代表稽核人員本身的工作績效。2.撰寫稽核報告應注意要點:(1)把握重點;注意稽核目的,把握主題,不要作無關的冗長敘述。(2)注重實質分析,避免用籠統辭句。(3)報告內容應切合實際,避免夸張或隱匿。(4)引用資料之詳細說明注釋。 (六)稽核報告及稽核工作底稿保存年限:內部稽核人員應擬定年度稽核計劃,據以檢查及評估公司之內部控制制度,包括對預算、財務、業務等作業之控制,并檢附工作底稿及相關數據等, 作成稽核報告備供查16、核。前項工作底稿,相關資料及稽核報告至少應保存三年。(七)依據資料:1) 公司內部資料:l ISO文件l SOP2) 外部法規及資料l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l 企業會計制度l 企業會計科目與會計報表l 企業會計準則l 國際會計準則(IAS)l 國際審計準則(ISA)l 經濟法l 合同法l 稅法l 海關法l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暫行條例(八)稽核匯總表稽核匯總表被稽核部門:項次稽核時間稽核項目表單提供時間問題點處理結果改善要求及時限跟進結果稽核員備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數據匯總稽核內容統計新流程新制度計劃任務專案上周整改項稽核結果統計問題點已處罰建議項數整改總量整改合格項問題點類別執行差文件不完善貫徹不到位延期完成其他問題 核準: 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