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產品質量及儀器校正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18316
2024-09-07
12頁
29.61KB
1、 公司產品質量及儀器校正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第一條 目的為推行本公司質量管理制度,并能提前發現產品質量問題,并予以迅速處理,來確保及提高產品質量使之符合管理及市場需要,特制定本細則。第二條范圍本細則包括:1質量檢驗標準;2不合格品的監審;3儀器量規的管理;4制程質量管理; 5. 成品質量管理;6產品質量異常反應及處理;7產品質量確認;8.質量管理教育培訓;9. 產品質量異常分析及改善。各項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的設訂第三條 制定質量檢驗標準的目的使檢驗人員有所依據,了解如何進行檢驗工作,以確保產品質2、量。第四條 檢驗標準的內容:應包括下列各項(一)適用范圍(二)檢驗項目(三)質量基準(四)檢驗方法(五)抽樣計劃(六)取樣方法(七)群體批經過檢驗后的處置(八)其它應注意的事項第五條 檢驗標準的制定與修正1各項質量標準、檢驗規范若因設備更新技術改進制程改善市場需要加工條件變更等因素變化,可以予以修正。2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修訂時,總經理室生產管理組應填立“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設(修)訂表”,說明修訂原因,并交有關部門會簽意見,呈現總經理批示后,始可憑此執行。 第六條 檢驗標準內容的說明(一)適用范圍:列明適用于何種進料(含加工品)或成品的檢驗。(二)檢驗項目:將實放檢驗時,應檢驗的項目,均列出。(3、三)質量基準:明確規定各檢驗項目的質量基準,作為檢驗時判定的依據,如無法以文字述明,則用限度樣本來表示。(四)檢驗方法:說明在檢驗各檢驗項目時,是分別使用何種檢驗儀器量規或是以官感檢查(例如目視)的方式來檢驗,如某些檢驗項目須委托其他機構代為檢驗,亦應注明。(五)取樣方法:抽取樣本,必須由群體批中無偏倚地隨機抽取,可利用亂數來取樣,但群體批各制品無法編號時,則取樣時,必須從群體批任何部位平均抽取樣本。(六)群體批經過檢驗后的處置:1屬進料(含加工品)者,則依進料檢驗規定有關要點辦理(合格批,則通知倉儲人員辦理入庫手續,不合格批,則將檢驗情況通知采購單位,由其依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需要特采)。2屬成4、品者,則依成質量量管理作業辦法有關要點辦理(合格批則入庫或出貸,不合格批則退回生產單位檢修)。不合格品的監審辦法第七條 適時處理不合格品,監審其是否能轉用或必須報廢,使物料能物盡其用,并節省不合格品的管理費用及儲存空間。第八條 由質量管理單位負責召集工程、生產、物料等有關單位組成監審小組負責監審。第九條 實施要點(一)發現不合格品,由發生單位填具不合格品監審單(填妥不合格品的品名、規格、料號、數量、不良情況等)送交監審。(二)監審時需慎重考慮,并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例如:1是否能維修或必須報廢。2檢修是否符合經濟效益。3是否為生產的急需品。4是否能轉用于另一等級產品。5是否有些部分可繼續使用,有5、些部分可維修,有些部分必須報廢。(三)監審小組將監審情況及判定填入不合格品監審單內,并經廠長核準后,即由有關單位執行。(四)監審小組應于三日內完成監審工作。儀器管理 第十條 儀器校正、維護計劃1周期設訂 儀器使用部門應依儀器購入時的設備資料、操作說明書等資料,填制“儀器校正、維護基準表”設定定期校正維護周期,作為儀器年度校正、維護計劃的擬訂及執行的依據。 2年度校正計劃及維護計劃 儀器使用部門應于每年年底依據所設訂的校正、維護周期,填制“儀器校正計劃實施表”、“儀器維護計劃實施表”做為年度校正及維護計劃實施的依據。第十一條 校正計劃的實施1.為使員工確實了解正確的使用方法,以及維護保養與校正工6、作的實施,凡有關人員均需參加講習,由質量管理單位負責排定科程講授,如新進人員末參加講習前就須使用檢驗儀器量規時,則由各該單位派人先行講解。2.檢驗儀器量規應放置于適宜的環境(要避免陽光直接照射,適宜的溫度),且使用人員應依正確的使用方法實施檢驗,于使用后,如其有附件者應歸復原位,以及盡量將量規存放于適當盒內。3儀器校正人員應依據“年度校正計劃”執行日常校正,精度校正作業,并將校正結果記錄于“儀器校正卡”內,一式二份存于使用部門。 第十二條 儀器的維護與保養1。由使用人負責實施。2,在使用前后應保持清潔且切忌碰撞。3。維護保養周期實施定期維護保養并作記錄。4檢驗儀器量規如發生功能失效或損壞等異常7、現象時,應立即送請專門技術人員修復。5久不使用的電子儀器,宜定期插電開動。6一切維護保養工作以本公司現有人員實施為原則,若限于技術上或特殊方法而無法自行實施時,則委托設備完善的其他機構協助,但須要提供維護保養證明書,或相當的憑證。7特殊精密儀器,使用部門主管應指定專人操作與負責管理,非指定操作人員不得任意使用(經主管核準者例外)。 8使用部門主管應負責檢核各使用者操作正確性,日常保養與維護,如有不當的使用與操作應予以糾正教導并列入作業檢核扣罰。 9.各生產單位使用的儀器設備(如量規)由使用部門白行校正與保養,由質量管理部不定期抽檢。 制程質量檢驗第十三條 制程質量異常的定義(一)不良率高或存在8、大量缺點。(二)管理圖有超連串,連續上升或下降趨勢及周期時。(三)進料不良,前工程不良品納入本工程中。第十四條 制程質量檢驗1質檢部門對各制程在制品均應依“在制品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的規定實施質量檢驗,以提早發現異常,迅速處理,確保在制品質量。2在制品質量檢驗依制程區分,由質量管理部IPQC負責檢驗:3質量管理工程科于制程中配合在制品的加工程序、負責加工條件的測試。(1)鉆頭研磨后“規范檢驗”并記錄于“鉆頭研磨檢驗報告”上。(2)切片檢驗分PIH、一次鋼、二次銅及噴錫鍍銅分別依檢驗規范檢驗并記錄于(QAE xx Report)、(AQE xxReport)等檢驗報告。4各部門在制造過程中發現異9、常時,組長應即追查原因,并加以處理后,將異常原因、處理過程及改善對策等開立“異常處理單”呈(副)經理指示后送質量管理部,責任判定后送有關部門會簽后再送總經理室復核。5質檢人員于抽驗中發現異常時,應反應單位主管處理并開立“異常處理單”呈經(副)理核簽后送有關部門處理改善。6。各生產部門依自檢查及順次點檢發生質量異常時,如屬其他部門所發生者以“異常處理單”反應處理。 7制程問半成品移轉,如發現異常時以“異常處理單”反應處理。第十五條 實施要點1.發現單位于制程中發現質量異常,立即采取臨時措施并填寫異常處理單通知質量管理單位。2.填寫異常處理單需注意:(1)非量產者不得填寫。(2)同一異常已填單在210、4小時內不得再填寫。(3)詳細填寫,尤其是異常內容,以及臨時措施。(4)如本單位就是責任單位,則先確認。3.質量管理單位設立管理簿登記,并判定責任單位,通知其妥善處理,質量管理單位無法判定時,則會同有關單位判定。4.責任單位確認后立即調查原因(如無法查明原因則會同有關單位研商)并擬定改善對策,經廠長核準后實施。5.質量管理單位對改善對策的實施進行稽核,了解現況,如仍發現異常,則再請責任單位調查,重新擬訂改善對策,如已改善則向廠長報告并歸檔。第十六條 制程自主檢查 1制程中每一位作業人員均應對所生產的制品實施自主檢查,遇質量異常時應即予挑出,如系重大或特殊異常應立即報告科長或組長,并開立“異常處11、理單”見(表)一式四聯,填列異常說明、原因分析及處理對策、送質量管理部門判定異常原因及責任發生部門后,依實際需要交有關部門會簽,再送總經理室擬定責任歸屬及獎懲,如果有跨部門或責任不明確時送總經理批示。2現場各級主管均有督促所屬確實實施自主檢查的責任,隨時抽驗所屬各制程質量,一旦發現有不良或質量異常時應立即處理外,并追究相關人員疏忽的責任,以確保產品質量水準,降低異常重復發生。3制程自主檢查規定依“制程自主檢查實施辦法”實施。 成品質量管理第十七條 成品質量檢驗 成品檢驗人員應依“成品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的規定實施質量檢驗,以提早發現問題,迅速處理以確保成品質量。 第十八條 出貨檢驗 每批產品出12、貨前,品檢單位應依出貨檢驗標示的規定進行檢驗,并將質量與包裝檢驗結果填報“出貨檢驗記錄表”呈主管批示后依綜合判定執行。 質量異常反應及處理第十九條 原物料質量異常反應1原物料進廠檢驗,在各項檢驗項目中,只要有一項以上異常時,無論其檢驗結果被判定為“合格”或“不合格”,檢驗部門的主管均須于說明欄內加以說明,并依據“資材管理辦法”的規定呈核與處理。2對于檢驗異常的原物料經核決主管核決使用時,質量管理部應依異常項目開立“異常處理單”送制造部經理室生產管理人員,安排生產時通知現場注意使用,并由現場主管填報使用狀況、成本影響及意見,經經理核簽呈總經理批示后送采購單位與提供廠商交涉。第二十條 在制品與成品13、質量異常反應及處理1在制品與成品在各項質量檢驗的執行過程中或生產過程中有異常時,應提報“異常處理單”,并應立即向有關人員反應質量異常情況,使能迅速采取措施,處理解決,以確保質量。2制造部門在制程中發現不良品時,除應依正常程序追蹤原因外,不良品當即剔除,以杜絕不良品流入下制程(以“廢品報告單”提報,并經質量管理部復核才可報廢)。產品質量確認第二十一條 質量確認時機經理室生產管理人員于安排“生產進度表”或“制作規范”生產中遇有下列情況時,應將“制作規范”或經理批示送確認的“異常處理單”由質量管理部門人員取樣確認并將供確認項目及內容填立于“質量確認表”,連同確認樣品送營業部門轉交客戶確認。1客戶附樣的印刷線路非本公司或要求不同者。2批量生產前的質量確認。 3客戶附樣與制品材質不同者。4客戶要求質量確認。 5生產或質量異常致產品發生規格、物性或其他差異者。 6經經理或總經理指示送確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