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技術品質部質量檢驗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19367
2024-09-07
12頁
33.50KB
1、公司技術品質部質量檢驗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質量檢驗管理制度1 目的細化質量檢驗內容、方法和工作程序,加強檢驗管理,貫徹質量至上的方針,規范檢驗活動,強化檢驗的鑒別,把關、報告職能,保證檢驗機構獨立行使產品檢驗的職權,特制定本制度。2 適用范圍適用于公司對質量檢驗、檢驗機構設置、檢驗人員,配備及行為規范等方面的綜合管理。 3 職責3.1 技術品質部是進行產品檢驗的職能部門,獨立行使產品檢驗職權:不受其它部門和人員的干擾,公正、科學地開展進貨檢驗、過程檢驗、最終檢驗和試驗。3.2 技術品質部負責領導2、全公司的所有質量,計量、檢驗人員:對他們進行管理。3.3 無論檢驗人員在何處工作,均受技術品質部的直接領導,技術品質部策劃所有檢驗過程,根據實際情況,在全公司建立檢驗體系,設立檢驗站點,委派檢驗人員。3.4 在產品質量方面,應以檢驗人員的判斷結論為依據,其它任何單位和個人的意見不影響檢驗人員的結論和權威性。對檢驗結論持有異議并經技術品質部仲裁方能改變檢驗結論。4 原則規定4.1 檢驗機構4.1.1 技術品質部負責組織開展全公司的產品檢驗工作,進行相關產品的進貨檢驗、過程檢驗和最終檢驗。4.1.2 技術品質部設檢驗技術管理崗位,負責對檢驗人員開展工作進行技術指導和管理。4.2 檢驗機構的職權4.3、2.1 公司保證檢驗機構不受其它部門的制約,獨立、公正地開展產品檢驗,在遇到重大質量問題時,可以行使否決權。質檢員應嚴格執行檢驗標準和檢驗規則,獨立行使工藝監控和質量決定權,對出現的不合格產品及違規的處置決定不受任何人的干涉。4.2.2 檢驗機構負責人有權直接越級向總經理報告產品質量問題,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阻撓。4.2.3 檢驗機構有權制止不合格品流入下工序,有權制止未經檢驗或試驗及試驗結果不符合要求的產品出廠。4.2.4 檢驗人員有權制止違反圖紙,工藝,標準的操作,對制止不聽的有權提出處罰建議。4.2.5 在檢驗條件不具備或存在導致不正確的檢驗結果的條件下,檢驗員有權提出推遲檢驗的請求,生產4、部門不得強行要求進行檢驗。4.2.6 為確保檢驗的公正性和權威性,最終的產品檢驗和試驗應當由獨立于生產的專職人員擔任,檢驗人員應經過培訓執證上崗。4.3 檢驗工作的實施檢驗工作的實施應當經過以下程序:4.3.1 檢驗的準備:4.3.1.1 技術準備。包括資料、人員和業務的準備,主要涉及檢驗計劃、檢驗規程、圖紙、工藝、標準、樣品等。4.3.1.2 物資準備。包括軟件和硬件準備,主要涉及質量憑證、檢驗記錄、檢驗印章、檢驗標識、報表、檢驗手段、檢驗設施等。4.3.2 檢驗的工作程序:檢驗工作的實施主要有幾個環節:明確被檢產品質量標準測量比較判定標識簽證、處理記錄報告4.4 檢驗工作制度4.4.1 “5、四不準”的規定:不合格的產品不準出廠和銷售;不合格的原材料、零部件不準投料、組裝;沒有產品質量標準、未經檢驗機構檢驗的產品不準生產和銷售;不堆弄虛作假、以次充好。4.4.2 “三檢制”:自檢、互檢、專檢。要求生產者對自己生產的產品質量負責,首先要自己檢驗,然后互相檢驗,最后確認合格再交質檢員檢驗。4.4.3 “三按”按圖紙、按工藝,按標準。要求檢驗人員嚴格按照圖紙、工藝、標準的要求進行產品檢驗工作。4.4.4 “三不放過”:指質量問題原因不清不放過;解決的措施不落實不放過;問題不解決不放過。4.4.5 “三及時”:檢驗員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及時,上報及時。4.4.6 “三員”:檢驗員既是產品的6、檢驗員,又是質量第一的宣傳員,生產技術的輔導員。4.4.7 “三滿意”:檢驗員的工作應做到為生產服務的態度讓工人滿意,檢驗過的產品讓下工序滿意,出廠的產品質量讓用戶滿意。4.5 檢驗人員工作原則檢驗人員要正確把握權力和責任的關系,嚴格把關與積極預防相結合,采取“卡、防、幫、講”的工作方法??ǎ杭窗殃P嚴格堅持標準不放松。防:預防出現廢品,防患與未然。幫:對操作者進行技術指導,共同解決質量問題。講:宣傳質量方針政策,提高生產人員質量意識4.6 不合格品的控制4.6.1 不合格采購品經檢驗或在生產使用中發現的不合格采購品,檢驗者或操作者應對其標識、隔離放置和記錄。不合格采購品由技術品質部組織相關人員7、,依據規定要求對其不合格性質進行評審,評審后做出處置意見,填寫不合格品評審處置單。評審意見一般為退貨或換貨。采購人員按評審意見對不合格采購品進行處置,處置情況填寫不合格評審處置單。4.6.2 不合格半成品日常單件不合格品由車間按標識和可追溯性的規定進行標識、記錄和隔離,每日由質檢員進行確認,在工序流程卡中記錄。對日常單件不合格品每季度或根據實際情況集中進行評審,評審和處置意見填寫不合格品評審處置單,相關人員按評審意見對不合格品進行處置,處置情況填寫不合格品處置單。批量(200件以上)不合格品由技術品質部依據相關規定對其不合格性質評審,評審和處置意見填寫不合格品評審處置單,相關人員按評審意見對不8、合格品進行處置,處置情況填寫不合格品處置單。4.6.3 不合格最終產品日常單件不合格品由車間按標識和可追溯性的規定進行標識、記錄和隔離,每日由質檢員進行確認,在工序流程卡中記錄。對日常單件不合格品每季度或根據實際情況集中進行評審,評審和處置意見填寫不合格品評審處置單,相關人員按評審意見對不合格品進行處置,處置情況填寫不合格品處置單。對批量(交驗批)不合格成品,技術品質部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評審分析;評審結果填寫不合格品評審處置單。相關部門依據評審意見對不合格成品進行處置,處置情況填寫不合格品評審處置單。4.7 檢驗人員行為規范“七不準”4.7.1 嚴格遵守首件必檢、中間巡檢。完工全檢的檢驗規定,沒9、有對實物進行驗證,不準出據和補開合格證。4.7.2 工作時間不準從事打牌、下棋等娛樂活動和與工作無關的其它活動。4.7.3 不準向外協供方提供有償咨詢和接受饋贈。4.7.4 檢驗人員對轄區認真負責,主動開展檢驗活動,不準無故拖延。4.7.5 檢驗人員要切實履行監督職責,不準與生產單位串通一氣,弄虛作假。4.7.6 檢驗人員要端正工作態度,與生產單位相互配合,遇到問題及時報告,不準與生產人員發生直接沖突。4.7.7 認真做好檢驗記錄,及時上交各種憑證和記錄,不準不做或漏交檢驗記錄。4.8 三級檢驗的分類4.8.1 進貨檢驗:主要是原材料檢驗、外購件檢驗、外協件和配套件檢驗、輔助材料檢驗。4.8.10、2 過程檢驗:主要有工序檢驗,如確認工序、關鍵工序點的檢驗。4.8.3 最終檢驗(也稱成品檢驗或入庫檢驗):主要是對產品進行技術性能指標的試驗、外觀的檢驗等。4.9 標識的使用管理4.9.1 制造部負責標識和可追溯性的控制管理,具體見標識和可追溯性方面的相關規定。4.9.2 技術品質部使用的有狀態標識、合格證、產品質量證明書等。狀態標識內容一般包括:待檢、待判、合格、不合格等。5 三級檢驗的權限與方式方法5.1 進貨檢驗5.1.1 采購品的分類5.1.1.1 A類采購品指對最終產品質量有直接影響的原材料,如Q235-A圓鋼、彈簧鋼等。5.1.1.2 B類采購品指與產品過程質量和效率有直接影響的11、設備配件、模具等。5.1.1.3 C類采購品指低值易耗品。5.1.2 采購品的檢驗5.1.2.1 A類采購品由技術品質部按各種產品的原材料技術要求及檢驗規程規定的抽樣方案、檢驗方法進行檢驗。5.1.2.2 B類采購品由技術品質部進行檢驗或驗收。5.1.2.3 C類采購品由制造部進行檢驗或驗收。5.1.2.4 未經檢驗或驗收的采購品不得入庫、使用。5.2 過程檢驗5.2.1 工藝檢查5.2.1.1 車間領班應按照工藝文件和作業指導書的要求,嚴格執行工藝進行生產,并記錄工藝執行情況,車間工長應對工藝執行和記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5.2.1.2 質檢員隨時抽查生產工藝執行情況,每班不少于四次,盡量分散12、,結果記入工藝檢查記錄。當發現有違反生產工藝時,責令停止生產,進行整改,并按相關規定處罰。5.2.2 工序產品檢查5.2.2.1 車間領班應嚴格按照工藝文件和作業指導書的要求,嚴格執行工藝進行生產,生產中首件必檢,只有首件合格后方可進行生產,并按規定進行抽檢和記錄。當發現有不合格品時,應將上一次檢驗后生產出的工序產品逐個進行檢驗,挑出不合格品。5.2.2.2 質檢員隨時抽查工序產品質量,每班不少于五次,抽樣盡量分散,檢驗結果填寫相關記錄。當發現工序產品有不合格時,質檢有權責令車間停產整改,并將之前生產出的不合格工序產品挑出。5.2.3 關鍵工序控制程序5.2.3.1 技術品質部負責編制產品關鍵13、工序的作業指導書,作為評審和控制過程的準則;5.2.3.2 各關鍵工序的操作人員需進行專業技能培訓,經實踐操作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崗。5.2.3.3 操作人員在工作前對設施狀態和控制裝置確認完好后才能進行工作。5.2.3.4 操作人員應嚴格執行作業指導書和工藝參數規定,確保過程結果能夠滿足產品的符合性。5.2.3.5 質檢員負責對關鍵工序的工藝執行情況和工序產品的質量進行監督檢查,當發現有違反生產工藝和出現不合格產品,有權責令停產整改,并按相關規定處罰。5.2.4 確認工序控制程序確認工序按照質量手冊中程序文件的要求進行。5.2.5 各種產品生產工序流程圖及關鍵工序、確認工序與檢測點,專檢工位和工14、序產品的檢驗方法見附錄B。5.3 最終檢驗5.3.1 抽樣及判定5.3.1.1 各種產品最終檢驗抽樣方案及判定按對應產品企業內控標準進行。5.3.1.2 一般一個生產批作為一個最終檢驗批,每種產品批量范圍應按GB/T2828.1的規定進行劃分,若產品標準有特殊規定的,執行產品標準的要求。遇到特殊情況時,經過檢驗部門主管批準后,允許幾個生產批作為一個最終檢驗批,但批量不得超過10000件。5.3.2 各種產品的出廠檢驗與型式試驗的項目、技術要求、試驗方法、使用儀器、檢驗周期、抽樣方案、檢驗記錄表格等嚴格按照各產品的企業內控標準及相關文件中的規定執行。5.3.3 出廠檢驗報告作為入庫的依據,檢驗判15、定為合格批的產品經質檢員簽發成品合格證并在產品工序流程卡上簽認后,成品庫管員方可辦理入庫、出廠,經檢驗判定為不合格批的執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相關規定,產品如果只是因為外形尺寸判定為不合格批的,允許經過挑選再次提交檢驗。6 質量檢驗復檢確認制度6.1 為了保證檢驗結論的正確性,防止產品檢驗出現錯檢、漏檢、誤判,特制定本制度。6.2 本制度適用于對產品質量檢驗結果進行確認,對投入下料工序的原材料進行確認。6.3 工作內容6.3.1 車間跟班質檢員負責對轉入下料工序的原材料進行確認,確認投入下料的原材料爐批次是否為檢驗合格后的,對經檢驗合格的,質檢員在下料流程卡上簽字確認;對經檢驗不合格的,或未經檢16、驗的,應立即制止生產,進行適宜的隔離,并上報主管領導。6.3.2 當班質檢員負責復檢所接班的產品內在性能,主要包括硬度、金相,復檢時使用上個班的試塊,將復檢結果寫在交接班本上。6.3.3 若復檢結果與初檢結果相符,復檢人在檢驗報告檢驗人處簽字,若復檢結果與初檢結果不一致,及時報告主管領導,進行調查、最終確認。對出現錯誤檢驗結果的責任人,按質量管理及考核辦法進行處理。7 檢驗狀態及檢驗制樣保存的規定7.1 對從車間取的檢驗樣本,應分淬火樣和回火樣放在樣本盒內,淬火樣放在黃色盒內,回火樣放在綠色盒內,對檢驗后的樣本應根據檢驗判定結果及時放回到適宜的地方,對檢驗制樣(如硬度塊、金相塊等)應做好標識,用醫用膠布粘貼,標明日期、測試結果或檢驗結論。7.2 在檢驗或制樣過程中,如果出現流轉,在流轉過程中應做好標識,以免樣本混淆。7.3 對于檢驗制樣(主要指淬火、回火樣的硬度、金相試塊),本班質檢員檢驗后,做出檢驗結果或結論后,還應交下一班質檢員確認,若接班質檢員對上班質檢員的檢驗結果或結論有異議時,應向技術品質部負責人匯報,由技術品質部主管進行最終確認。對于經過確認后的制樣,根據具體情況或需要,對制樣進行保存或定期進行處理。8 對工序產品與最終產品的質量事故劃分與處罰按相關規定執行。9 本標準未提及部分產品的檢驗方案執行相關的標準。
地產規劃
上傳時間:2024-09-10
287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