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工作用測量器具周期檢定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0331
2024-09-07
10頁
36.54KB
1、公司工作用測量器具周期檢定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 范圍 本制度規定了工作用測量器具周期檢定辦法。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各單位測量器具周期檢定的管理。2 引用標準 Q/JZ G0420 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控制程序3 管理職責3.1 質保科是本制度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監督本規定的執行過程及結果。質保科負責對各單位使用的測量器具實施周期檢定。3.2 工具室保管員及有關單位兼職計量管理員負責按要求及時送檢或申請檢定測量器具。4 管理辦法4.1 質保科負責將公司的工作測量器具納入周期檢定目錄并建立總臺帳,對工作測2、量器具實行A、B、C分類管理及彩色標志管理,參照執行Q/JZ G0420-2010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控制程序6.2的規定。4.2 根據測量器具的穩定性、用途和使用情況,參考國家有關計量檢定規程或校準規范,質保科制訂公司測量器具分類管理目錄。4.3 根據測量器具分類管理目錄,質保科制定年度周期檢定計劃和月份周檢通知單。4.4 倉儲科工具室保管員及有關單位兼職計量管理員必須清楚本單位測量器具的有效期及分布情況,分期分批收集測量器具送計量室檢定。要保證到期的測量器具全部送檢,如遇特殊情況不能按期送檢,須填寫“計量器具延期送檢申請單”,交測試室主管批準,4.5 測試室收到送檢的測量器具,須及時檢修,無特3、殊情況不允許超過十天。急件隨時送隨時檢修,確保生產需要。4.6 計量檢定必須按照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進行,執行國家或部門的計量檢定規程。4.7 不具備溯源性的測量器具,由測試室主管組織制定相應的校準規范,并能溯源到相關領域的其它測量標準。4.8 周期檢定/校準合格的測量器具必須按規定粘貼合格/校準標識,經拆修過的測量儀表必須重新封印。周期檢定不合格的測量器具,視情況進行修理,對修理后無法達到合格要求的測量器具,由檢定人員出具報廢單,報室主管審核,并作收回管理。4.9 對某些測量器具在實際生產使用中,只使用其中部分參數,由使用單位提出,經中心測試室同意后,可以只對使用部分的參數進行檢定,但粘貼限用4、證,并注明限用范圍。4.10 測量器具的封存和啟封,參照執行Q/JZ G0420-2010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控制程序6.3.2的規定。4.11 對完成檢定的測量器具,做好詳細的檢修記錄,并將記錄歸類,妥善保管。4.12 測試室按月將測量器具檢定計劃執行情況,上報質保科,質保科根據計量器具管理辦法對使用單位測量器具周期受檢率進行考核。4.13 質保科組織人員每季度對各單位進行計量監督檢查,檢查內容包括核對計量器具臺帳,抽查現場計量器具使用及維護、保養情況,檢查結果納入考核。5 檢查與考核 質保科對本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與考核,并保存記錄5年以上。計量標準、儀器設備的使用、保管、維護制度1 范圍 5、本文件規定了計量標準、儀器設備的使用、保管、維護辦法 本文件適用于公司計量標準、儀器設備的管理。2 引用標準 Q/JZ G0420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控制程序3 制度3.1 公司所建的各項最高計量標準必須經上級計量部門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每項計量標準至少應有兩名持有該項目計量檢定員證的人員主持工作。3.2 計量標準的使用必須具有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環境條件,溫度、濕度、振動、防塵、防磁等必須達到各項計量檢定規程的要求。計量標準的使用必須具有稱職的使用、維護、保管人員。3.3 計量標準應嚴格按周期送檢,受檢率達到100,嚴禁超期使用計量標準。3.4 計量標準、儀器設備,應經檢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操作者須6、熟悉其基本原理、性能和操作規程,使用時精心操作,用完后作好使用記錄,并擦拭復原。3.5 計量標準、儀器設備應有專人保管,定期維護保養,發現異常現象,立即停止使用,查明原因,消除隱患,若故障較大需要修理時,應再次檢定,合格后方可使用。3.6 電氣設備不使用期間,應每三個月通電檢查保養一次。光學儀器鏡頭嚴禁用手觸摸,操作時必須配帶手套。機械設備要按規定要求定期清潔、上油。3.7 計量標準器和配套設備要放置在固定地點,不得隨意挪動,更不得隨意拆卸和組裝。 計量標準、儀器設備應保持清潔,整齊。3.8 計量標準若需要報廢更新或撤消(暫停),應按有關規定辦理手續,填寫計量標準更換申請表或計量標準撤消(暫停7、)申請表,報計量標準考核部門審批。3.9 計量標準、儀器設備實行分類管理和彩色標志管理。4.0 建立計量標準檔案,認真記載計量標準保管使用人交接、檢定與維修等記錄。4.1 計量標準一般不外借,特殊情況應經科領導批準并派人隨同監護。計量故障、事故的分析、報告及處理制度1 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計量故障、事故的分析、報告及處理辦法 本文件適用于公司計量故障、事故的管理。2 引用標準 Q/JZ G0420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控制程序3 制度3.1 本制度所指故障、事故,包含計量檢定測試范圍內的儀器設備故障、人員安全和工作責任事故。3.1.1 儀器設備故障:工作過程中違章操作,造成計量標準及配套設備損壞或技術8、指標不滿足要求,以及非工作原因造成儀器設備的損壞。3.1.2 人員安全事故:工作過程中違反操作規程,造成人身傷害,甚至死亡。3.1.3 工作責任事故:工作過程中玩忽職守,造成檢測結果錯誤,并造成政治、經濟上的嚴重損失或安全上的嚴重后果。3.2 故障、事故發生后,當事人或發現人應采取緊急措施進行處理,防止故障、事故擴大,并立即報告科領導,對故意拖延不報或弄虛作假、隱瞞事實真相者,一經查明,嚴肅處理。3.3 一切故障、事故經由責任人如實填寫故障、事故分析報告,說明故障、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經過、原因、損失情況和采取補救措施等,旁擊者予以證明,室主管簽字,上報科領導。3.4 對于一般故障、事故,可9、由本單位領導會同有關人員調查了解,實事求是地對故障、事故進行調查并做出結論,通知當事人,必要時報告公司主管領導。3.5 對于重大故障、事故,報告公司主管領導,由主管部門處理,給予當事人經濟處罰或調離崗位、行政處分直到提請司法部門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原始記錄、測試報告、檢定/校準證書的填寫、審核及保管制度1 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原始記錄、測試報告、檢定證書/校準證書的管理辦法。 本文件適用于公司計量檢定人員的管理。2 引用標準 Q/JZ G0420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控制程序3 制度3.1 原始記錄采用檢定規程/校準規范中所附格式或有關技術標準要求,填寫記錄必須是檢定員本人,邊檢測邊取數據,不能事后眷寫10、。3.2 檢定/校準證書、測試報告的格式與填寫內容必須按照檢定規程/校準規范或有關技術標準的要求正確填寫,對于檢定/校準合格的測量設備,出具檢定/校準證書,不合格的出具檢定/校準結果通知書。3.3 原始記錄的填寫要求內容完整、數據準確、字跡工整,不得隨意涂改,當需要對某個數據進行更改時,必須按規定的要求進行劃改,并在修改處加蓋私章。3.3 為了確保檢測數據正確,檢定員對自己填寫的檢定記錄要認真核實,確保無誤后交核驗人員復核。3.4 核驗員應審查檢定員在檢定工作中是否嚴格執行計量檢定規程/校準規范,檢定/校準證書、測試報告上的數據、圖表與原始記錄是否相符。3.5 檢測數據的有效位數取值和誤差表達11、方式應符合誤差理論或不確定度的規定。3.6 原始記錄、測試報告、檢定/校準證書的填寫不能用鉛筆及紅色墨水筆。未取得計量檢定員證的人員,無權簽名檢定記錄和簽發檢定/校準證書、測試報告。 3.7 檢定/校準證書、測試報告需加蓋測試室計量檢定專用章,方可有效。檢定員、核驗員必須對出具的證書及其數據負責,主管簽字必須嚴格執行檢定規程,證書上數據必須與原始記錄數據相符,對于不嚴格執行計量檢定規程弄虛作假者,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3.8 各種原始記錄、檢定/校準證書及測試報告由專人負責保管,保存期五年,未經科領導批準,外人不得查閱。衛生、安全、保密制度1 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中心測試室衛生、安全、保密制度。 12、本文件適用于中心測試室工作環境的管理。2 引用標準 Q/JZ G0303工作環境管理制度3 制度3.1 安排人員衛生值日,保持室內環境潔凈。3.2 進行工作時,必須穿工作服,進入計量標準間必須換鞋。3.3 測試室的電氣設備使用,必須符合安全用電規定,動力電源嚴禁與照明線共用,謹防因超負荷用電著火。3.4 注意設備、人身安全,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使用儀器設備,通電工作時,不得擅離工作崗位。3.5 室內嚴禁煙火,需用電爐或酒精燈時,應事先確保室內無易燃易爆氣體;需用大量試劑時,應嚴防接近火源,同時保證通風良好。3.6 化學藥品必須由專人妥善保管,各種易燃、易爆的成批試劑必須隔離存放。 3.7 做好計量器具收發登記工作,送檢的計量器具按“待檢”、“待修”、“合格”區域標識擺放,防止混淆。3.8 各種計量檢測數據尤其是涉及軍品的應妥善保管,不得丟失和外傳。3.9 非計量人員因工作需要查閱原始記錄、檢測報告及計量技術資料,須經科領導批準。3.10 外來人員未經許可,不得進入中心測試室,未經科領導批準謝絕參觀。3.11 工作結束后,關閉所有用電設備、設施,注意關好門窗,方可離人。3.12 上述規定如有違反,情節輕微的進行批評教育,造成嚴重后果的將上報公司,追究當事人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