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架空乘人裝置司機操作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0776
2024-09-07
15頁
24.28KB
1、公司架空乘人裝置司機操作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架空乘人裝置司機操作規程一、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考試合格,方能上崗。二、必須了解有關規定,熟練掌握架空乘人裝置的構造、性能、技術特征、工作原理,并要做到會使用、會保養、會排除一般性故障。三、上班前嚴禁喝酒,接班后嚴禁睡覺,不做與本工作無關的事情,嚴格遵守有關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四、開車前的準備1、每次開車前必須進行一次常規檢查,具體檢查內容:(1)各部位連接螺栓是否松動,防爆設備是否能可靠防爆。(2)減速機的馬達潤滑油、液壓油缸及油管有無漏油和滲2、油等現象。(3)制動器的制動閘瓦是否在正常位置上,摩擦表面是否完好、有無油污,制動襯墊厚度是否在規定的范圍內。(4)啟動系統,電動機及液壓馬達等設備運轉的響聲是否正常,各種安全保護設施及信號報警系統是否安全可靠。(5)檢查鋼絲繩是否正常。2、開車前,應確認架空乘人裝置運行區內無任何影響架空乘人裝置正常運行的不安全因素,如無行人或其它障礙物等。3、選擇架空乘人裝置的運行方式及運行時間,即自動運行或人工運行。以上準備工作就緒后,等待開車指令,準備開車。五、開車時的操作1、接到開車信號后,首先按下“開車預警”按鈕,電鈴警示準備開車;2、按下“電機啟動”按鈕,電機啟動,若電機運轉正常,則啟動架空乘人裝3、置運行,架空乘人裝置將以設定的加速度加速到設定的運行速度,同時顯示窗口顯示架空乘人裝置運行方式及相應的參數。3、操作人員必須提醒準備乘坐的人員,要等架空乘人裝置運行平穩后方可乘坐。六、架空乘人裝置運行中1、在架空乘人裝置運行的過程中,若要短時停止架空乘人裝置運行,可按下“停止”按鈕,架空乘人裝置停止運行。2、在架空乘裝置運行過程中,要隨時注意架空乘人裝置的運行狀況,若發現架空乘人裝置運行狀態突然不穩定或其他意外情況時,必須立即停止架空乘人裝置運行,待查明原因并使恢復正常后,方可繼續啟動架空乘人裝置運行。七、操作人員須離開崗位查找故障時,必須按下控制臺上的“急停、禁啟”按鈕,拔下按鈕鑰匙,并掛上4、“故障檢修,禁止啟動”的警示牌,并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當對系統進行全面檢修時必須斷開總電源開關,掛上“設備檢修,禁止合閘”的警示牌,并派專人監護。八、在架空乘人裝置運行過程中,嚴禁任何人對旋轉運行的部件進行檢修或更換,以防造成被絞壓的安全事故。九、值班人員應及時做好架空成人裝置運行記錄,交班時間接班人員交底,并做好交接班記錄。架空乘人裝置司機崗位責任制一、根據出入井人員及時開停架空乘人裝置。二、司機上崗時必須對架空乘人裝置各部位檢查一遍,各類儀表的指示是否正常,油量、油溫是否正常,電器部分接地是否良好,安全保護裝置動作是否可靠。三、司機必須熟悉掌握設備的性能及操作規程,并應做到四會(會使用、會5、檢查、會維護保養、會排出一般故障)保障設備安全運轉,設備出現問題要及時匯報及時處理,要愛護設備,經常保護設備和工作場所的清潔整齊。四、嚴格交接班制度,上崗后不得擅離職守,班中不得脫崗、睡覺、看書或從事與本職工作無關的事情。五、司機在崗期間,要精力集中進行操作和檢查,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和安全規程及有關規定,嚴禁違章作業,對違章指揮有權拒絕。六、司機在崗期間,必須參加設備檢查,驗收和試運轉,并把各種情況詳細寫在記錄本上。七、司機下崗前,要把本班設備的運行、工具器材等情況寫好記錄,向下班接班人進行詳細的交接。八、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機房,進入者嚴格進行登記手續。九、機房內各種圖紙,各種圖表記錄薄等要細心愛6、護,不得損壞。十、司機應詳細檢查設備各部位,發現異常及時匯報處理。機電設備包機制度為減少機電設備事故率,確保安全生產和設備正常運轉、明確責任、責任到人,對機電設備實行包機制,特制定如下制度。一、包機組要做到“三定”“五包”,“三定”:定設備、定人員、定崗位;“五包”:就是包使用、包管理、包維修、包排除故障、包使用更換及設備衛生,每臺設備掛牌留名。二、所有使用設備必須有明確的包機人,做到留名掛牌,包機人要對所包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確保設備正常運轉。三、包機人要對所包設備做到心中有數、需準備的備品備件要提前向值班干部匯報。四、包機人要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和礦上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五、包機人應認真進行7、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維護、保養的方法和質量必須符合操作規程和質量標準的要求。架空乘人裝置司機交接班制度一、交接班工作必須在現場進行,接班司機詳細檢查設備各部位,查閱有關記錄。二、交接司機必須將當班設備狀態運行情況、檢查情況、存在問題、下班應注意事項、工具和材料存放情況等交代清楚。三、有下列情況之一交班司機不得交班:1、對照巡回檢查制度的內容和要求,本班沒有對設備進行認真檢查和保養;2、各種記錄沒有按規定認真填寫;3、本班發生的情況沒有弄清楚,留有能處理而未處理的問題,又沒得到上級領導批準離開的;4、不是本崗位的司機,而又沒得到上級領導同意而接班的;5、發現接班司機有病、喝酒或精神不正常,應拒8、絕交班,應及時向領導匯報;四、有下列情況之一接班司機不得接班:1、設備狀態及運行情況不明;2、安全保護裝置不靈或失效;3、工具和材料、配件無故丟失或損壞;4、各種技術資料、記錄不全或丟失;5、設備和工作場所不整潔。五、正式交班必須由交班司機和接班司機共同進行,對設備各部位進行檢查,各部件是否正常,各機件是否整潔等。六、交接工作經雙方同意,均應在交班記錄薄上簽字,方為有效,未經簽名或蓋章,交班司機不得下班,接班司機不得上崗。七、在接班司機未到時,交班司機不得擅自離崗,必須等到領導另行安排接班司機到位后,方能交班離開工作崗位。八、當班司機正在操作時,不得交于接班司機操作。架空乘人裝置巡回檢查制度一9、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相關規定,每日必須對架空乘人裝置檢查一次。二、司機接班后應對架空乘人裝置進行檢查,并將巡查結果記錄在架空乘人裝置檢查記錄內。發現異常,必須及時處理;對于處理不了的問題及時向上級領導匯報,并協同維修人員一同處理,嚴禁帶病開車。三、架空乘人裝置運行巷道無失修現象并防滑,上無淋水,下無水,巷道內有充足的照明。四、巡回檢查內容包括:(一)、驅動部分(1)、基礎及鋼架結構基礎是否牢固可靠,有無開裂現象,鋼架結構有無扭曲變形,螺絲緊固是否有效。(2、驅動輪輪襯磨損余厚是否超過規定。(3)、驅動輪轉動是否靈活、有無異常擺動和異常響聲。(4)、工作閘是否動作靈敏、可靠,閘輪表面有無油跡。(二10、)、尾輪及張緊裝置部分(1)、輪襯磨損余厚是否超過規定。(2)、運轉有無異常聲響。(3)張緊裝置是否能夠隨時靈活調節運載鋼絲繩在運行過程中的張力,活動部位移動是否靈活。(4)、重錘上下是否活動靈活,配重安全設施是否穩固可靠,重錘地坑內有無積水及雜物。(5)、滑動尾輪架距滑動導軌的極限位置是否大于500mm。(6)、收繩裝置是否靈活可靠。(三)、(1)吊椅各部件是否齊全完整,有無開焊、裂紋或變形。(2)、鎖緊裝置是否齊全、有效、有無變形。(3)、托輪、壓輪轉動是否靈活,平穩、有無晃動。(4)、各部件連接螺栓緊固是否有效,焊縫有無開裂現象。(四)、鋼絲繩部分(1)、鋼絲繩有無斷股,銹蝕是否嚴重。(11、2)、張緊鋼絲繩連接是否可靠。(五)、控制部分(1)、聲光信號是否完好齊全、靈敏可靠。(2)、主控臺各按鈕、開關是否靈活可靠。(3)、電氣設備是否完好、有無失爆。(七)、巷道內纜線是否懸掛整齊。架空乘人裝置保護裝置試驗制度一、架空乘人裝置的保護裝置每天進行一次完好情況檢查。二、架空乘人裝置保護試驗由司機和維修工每天進行試驗一次,嚴禁其他人員擅自觸動保護裝置,架空乘人裝置正常運行期間嚴禁試驗。三、保護裝置試驗時嚴禁人員乘坐,經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試驗。四、架空乘人裝置的各種保護試驗完畢后,必須填寫試驗記錄并簽字。發現問題要及時通知維修人員處理,嚴禁甩掉或拆除各類保護裝置。設備檢修制度一、維修人員12、對所轄設備按照機電設備檢修質量標準進行檢查、維護、保養,確保設備的長期運行始終處于完好狀態。二、按規定做好巡回檢查,發現故障和隱患應及時排除,不能及時排除的應匯報本單位值班領導,并做好記錄,。三、按時查看所轄設備的交接班記錄和運行日志,及時處理存在的問題。四、按規定做好檢修工作,及時完成有關設備的技術改造工作。五、及時處理突發故障和修理事故損壞設備。六、維修工應將各種維修原始記錄妥善保存,交機電科存檔備查。七、對需潤滑的系統要定期補充或更換潤滑油脂。八、因檢修不當、維護不及時,造成設備事故及損失,包機檢修人員應負主要責任。要害場所管理制度一、機電運轉系統各機房、硐室、重要車間等處為要害場所。所13、有要害場所門口必須懸要害場所,閑人免進警示牌。二、進入要害場所參觀、檢查、聯系工作外來人員必須有礦機電科或由礦有關人員陪同方可入內。一切閑雜人員均不得進入要害場所。三、所有進入要害場所的外來人員均應填寫要害場所外來人員登記薄,各要害場所對此薄應妥善保存。四、有特殊要求的要害場所要張掛醒目的警示牌,如嚴禁煙火,請勿喧嘩等。五、所有進入要害場所的人員不得防礙值班人員操作,不得操作設備,要遵守該處各項規章制度。六、要害場所內不得存放無關物品,值班人員要保持該處清潔、整齊。七、在要害場所值班人員要堅守崗位,不脫崗。在接班人員未到之前不得離崗。干部上崗檢查制度一、機電系統的各級領導,必須定期的深入現場,14、認真檢查各項工作,聽取現場人員的意見和反映問題,對現場發現的問題當場能解決必須責令其解決,對現場不能解決必須召開專門會議制定解決方案和防范措施,限期解決,并做好記錄。二、在查崗、上崗發現的“三違”應立即制止,并對“三違”人員進行安全教育,講明違章危害后果。做到“三不走”即違章的性質講不明確不走,違章帶來的后果講不明白不走,違章者思想認識不轉變不走。三、上崗、查崗要明確重點全面檢查,機電礦長、機電副總工和機電科主管每月查崗不少于一次,機電系統各區隊長每月查崗不少于兩次,發現問題,明確落實到責任人,限期整改。四、認真檢查每臺設備安全運行情況,大型機電設備的各種保護,各種崗位責任制度落實情況。五、機15、電系統各級管理干部應認真履行職責,上崗檢查走一線、查一片,不流于形式,不走馬觀花,使上崗檢查工作落實到實處,確保機電設備安全無事故。乘坐人員須知一、必須遵守安全規程,服從調度和值班人員的指揮,不得擅自啟動架空乘人裝置運行。二、聽到開車預警鈴聲后,乘人裝置即將啟動運行,請作好乘坐準備。三、上車時先雙手抓住吊椅桿,并將其舉起,將抱索器掛在運行的鋼絲上,然后跨上吊椅座上坐穩向前運行。運行時保持正確坐姿,集中精力注意前方,不得打瞌睡、不得用手抓摸牽引鋼絲繩和托壓繩輪以防傷手。下車時待雙腳落地后再將乘人器摘下。乘人上下車過程中應保持助跑姿勢,以便順利摘掛乘人器和上下車。四、下車后拿著乘人器訊速離開下車點16、,以免影響后面人下車(注意:離開時乘人器不能任意橫放,以免碰到后面的人)。五、乘車人員必須到指定的有明顯的區內上、下車,嚴禁越位乘車;乘車時人與人之間距離為12m。六、乘坐過程中,不得左右擺動吊椅,上下乘車人員途中相遇時,不得相互寒暄、握手等,以免發生危險,到了下車地點時必須下車,禁止越位乘車,以免發生危險。七、乘坐過程中,要注意架空乘人裝置的運行狀態是否正常、平穩,若途中發現緊急情況需要停車時,則及時拉動沿線設置的鋼絲繩急停開關,使架空乘人裝置停止運行,同時下車,待故障排除后方可乘坐。八、在尾架上和重錘下方以及變坡點處分別裝有鋼絲繩斷繩保護開關、重錘下限位保護開關以及上變坡點捕繩開關,在設備17、運行時禁止觸動此開關,否則,會造成人為的保護停機,影響架空乘人裝置的正常運行。九、乘車人員隨身攜帶物品長度不得超過1.2m,重量不得超過20Kg,所帶物品不得拖地或橫行,且嚴禁隨身攜帶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險物品乘車。安全警告一、開車前先發預警信號,確認沿線路無人施工作業時,方可開車。二、不允許帶電開啟電控裝置或維修電控裝置。三、架空乘人裝置在運行時,要設有專職司機,上下乘車點應設置上下車站臺,并有明顯的警示標志。四、不允許乘人乘坐吊椅越位乘車,并繞馭驅動輪或迂回輪,應在規定的下車地點下車。五、上車時先雙手抓住吊椅桿并將其舉起,將抱索器掛在運行的鋼絲繩上,然后跨上吊椅座上坐穩向前運行。運行時保持正18、確姿勢,集中精力注意前方,不得打瞌睡、不得用手抓摸牽引鋼絲繩和托(壓)繩輪以防傷手。下車時待雙腳落地后再將乘人器摘下。乘人上下車過程中應保持助跑姿勢,以便順利摘掛乘人器和上下車。六、下車后拿著吊椅迅速離開下車點,以免影響后面的人下車(注意:離開時吊椅不能任意橫放,以免碰到后面的人)。七、乘人在乘坐時不允許故意前后左右搖晃吊椅、上下乘人互相嬉鬧、握手、玩打。否則,會造成鋼絲繩掉下托繩輪或抱索器卡住托繩輪而發生安全事故。一旦發生緊急情況應立即拉動緊急停車拉線停車,待停車后檢查處理。八、當更換鋼絲繩或松掉重錘重新配置后,重新啟動系統運行時,應將鋼絲繩空載運行4小時,使鋼絲繩內部扭力重新平衡,并對每個19、托繩輪和壓繩輪的中心與繩索中心偏差重新調整在規定值內。否則,將會掉繩而傷及乘人身體安全。九、驅動輪、迂回輪和托繩輪的輪襯磨損到原厚度的1/3時,須及時更換。否則,將會損壞抱索器,甚至掉繩;驅動輪襯塊的過度磨損會引起飛車事故。十、當電控設備和部件的使用環境相對濕度超過85%時,應對電氣設備和元件進行特殊處理。如加外箱隔離潮濕,并在箱內放置干燥劑,做到一周更換一次干燥劑。十一、液壓馬達運行時外殼溫度一般不超過90。若運行過程中出現異常,油溫突然升高,應立即停車檢查,排除故障。十二、牽引鋼絲繩的使用期限、斷絲、直徑縮小和銹蝕程度,應符合國家煤礦安全規程中的規定。十三、操作人員須離開崗位查找故障時,必須按下控制臺上的“急停、禁啟”按鈕,并掛上“故障檢修,禁止啟動”的警示牌,并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當對系統進行全面檢修時必須斷開總電源開關,掛上“設備檢修,禁止合閘”的警示牌,并派專人監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