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環境保護設施運行及三廢排放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1326
2024-09-07
9頁
41.04KB
1、公司環境保護、設施運行及三廢排放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 錄1 環境保護管理制度32 環境保護設施運行管理制度 63 “三廢”排放管理制度9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為落實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切實做好環境保護工作,保護企業職工和周圍群眾的切身利益,促進公司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同步增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及有關規定,特制定本制度。1、總經理是公司環境保護工作第一責任人,各部門負責人是本部門環保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環境保護法和其他有關規定,貫徹落實“全面規劃,綜合布局,綜合利用,2、化害為利”的方針。2、公司組織生產應最大限度的節約和綜合利用資源和能源,減少三廢排放,搞好技術革新和綜合利用,通過加強管理,杜絕跑、冒、滴、漏,把“三廢”消滅或減少在生產過程中。3、公司進行老裝置的擴建、技改項目時,必須實行“以老代新”的原則,新老“三廢”要一并解決,增產不增污。4、公司各部門應注意節約能源,組織生產要嚴格執行消耗定額,綜合利用資源和能源,減少污染物排放。生活及工業廢水應排入廢水處理系統,嚴禁采用或變相采用滲井坑等辦法直接排入地下,以防止污染地下水。5、公司所排固體廢物盡量綜合利用,暫時確無利用辦法的要進行無害化處理后排放,臨時儲存場所要采取防滲措施和封閉措施。6、環境保護設施3、要購買合格產品或委托有資質的單位制造。7、使用噪音大、振動大的設備和產生粉塵的設施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因地制宜的采用消音、隔音、吸音和防塵措施,確保操作崗位在規定限值以內,廠界符合要求。8、綜合利用和“三廢”治理項目的設備設施不得隨意停用,必須有停車計劃,并報環保行政管理部門備案。9、公司環保工作應做到四納入:納入增長節約、納入企業管理內容、納入生產調度管理、納入各部門的培訓內容和工作計劃中。10、公司內生產應達到無泄漏工廠要求,有效減少環境污染。11、所有新建、改建項目不論生產規模大小及資金來源一律執行“三同時”規定,確保不增加污染負荷,增效不增污。12、建設項目要盡量采用清潔生產工藝,必須有4、先進的“三廢”治設施。13、各部門負責人是本部門環保第一責任人,在環保、污染物治理等方面要切實做到布置、檢查、總結生產的同時,總結環保工作。14、生產職能部門要督促車間加強生產設備管理,提高設備完好率,消除跑、冒、滴、漏,不斷降低原材料消耗及“三廢”排放量,加強異味治理工作,確保廠區無異味。15、公司環保設施是公司安全生產和環保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經上級環保部門批準,不得隨意停用、拆除或損壞。檢修要向環保部門申報檢修方案和檢修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處置方案,不得造成二次污染。16、對違反國家環境保護法或有條件治理而不積極采取有效治理措施,并經督促檢查不聽勸告,致使排放的“三廢”長期污染環境的,根5、據情節輕重給予處分,確定由于其過錯造成公司被上級部門處罰的金額,從其工資中扣除。17、對違章操作,不聽勸阻而發生重大污染事故,引起人身傷亡或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的單位和個人,要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處理,構成犯罪的,移交刑事、司法部門處理。18、公司職工或部門凡是對公司及社會環境保護工作有顯著成績的,要根據貢獻大小,給予精神鼓勵或物質獎勵。環境保護設施運行管理制度為保證環境保護設施正常運行,防治污染,提高和改善環境質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1、環境保護設施,是指為防治廢水、廢氣、固體廢物等對環境的污染、改善環境質量所建成的處理處置、凈化控制、再生6、利用設施,以及配套的設施運行監控系統。主要包括生活污水處理利用設施、工業廢水處理利用設施、工業廢氣處理利用設施、工業固體廢物處理利用設施、生活垃圾處理利用設施、自動監測系統等設施。未經上級環保部門批準,不得隨意停用、拆遷或損壞。2、環境保護設施運行,是指從事環境保護設施操作、維護、管理、保證設施正常運行,對污染物進行處理、處置和利用的活動。3、公司相關車間應建立健全環保設施的維護保養、檢修、操作運行等規章制度。4、環境保護設施運行包括以下兩種方式:(1)、自行運行:是指污染物產生單位對自己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進行運行、維修和管理,對污染物處置和利用,并承擔相應環境責任的活動。(2)、委托運行:分7、為代理運行和社會化運行。代理運行是指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或事業單位,接受污染物產生單位的委托,對其環境保護設施運行、維修和管理,對污染物處理和利用,并承擔相應環境責任的活動。社會化運行是指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或事業單位,接受污染物產生單位的委托,利用社會投資或自己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為期提供污染物的處理處置和利用的社會化服務,并承擔相應環境責任的活動。5、自行運行環境保護設施達不到污染物排放要求的,必須實行委托運行。6、各班組應加強對環保設施的巡檢,并做好環保設施的維護與保養,定期對環保設施進行清掃、檢修,確保完好率100%,做到環保設施與主體生產設施同步運轉。7、環境保護設施投入必須具備8、以下條件:(1)、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進行設施設計和施工,無工藝設計缺陷和工程質量問題。(2)、能滿足所處理處置污染的需要并能連續正常運行,污染物排放能達到國家或地方排放標準的要求。(3)、通過環保行政主管部門的項目竣工驗收。8、已建成的環保設施,嚴重不符合建設要求的,應限期進行技術改造,達到要求后方可投入運行。9、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生產設施同步運行,環保設施投入運行后,應保證設施無故障,正常運行,污染物排放穩定達標。10、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人員持證上崗、崗位責任、操作規程、事故預防與應急措施、運行記錄臺賬、監測報告,做好運行記錄,確保與主體生產設施的同步運行率達到100%。11、相9、關車間應對環保設施進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及時消除設備缺陷和隱患,環保設施運行出現故障時,必須在規定期限內完成維修或更換。因不可抗拒原因,設施必須停止時,應由公司事先報環保行政主管部門,說明停止運行的原因、時段、相關污染預防措施等情況,取得環保行政主管部門的批準。12、環保設施運行企業因設施運行不正常發生污染事故時,必須在一小時內向環保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并及時采取有效的應急措施消除環境污染,確保環境安全。13、必須接受環保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和現場檢查,如實報告情況,提供資料。不得以任何理由阻礙環保部門現場檢查,不得隱瞞情況,提供虛假材料。“三廢”排放管理制度一、 總則(一)為了更好地保護環境10、,規范公司內部排污行為,確保相關排污口排放的污染物長效穩定地達標排放,特制定本制度。(二)本制度適用于公司的“三廢”排放管理,在本公司區域內進行施工和從事其它活動的外單位及人員均必須遵守本條例。(三)本制度所指“三廢”,主要指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的“廢水、廢氣、廢渣”以及噪聲污染環境的物質。二、 廢水及其它液體的排放(一)公司內所有含污染性質的廢水、廢液等,都不得直接外排,必須經處理后符合規定的排放要求才能排放。(二)公司內所產生的廢水處理后須從規范排污口排放,禁止將未經處理的廢水排入其中。(三)各循環水系統要確保設備的完好,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盡量減少循環的排放。(四)對生產過程中流失于地11、面及機、泵、設備基礎的機油、油漆等油性液體,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進行清理,不得用水、蒸氣等沖入地溝,造成油污染。(五)含酚、堿液、酸液、甲醇等有毒、有害液體的設備、管道、管件要定期進行檢查,確保完好,減少泄漏點,降低密封點泄漏率。對泄漏的上述液體,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不得直接外排。三、 廢氣排放(一)工藝廢氣1、工藝廢氣是指生產工藝過程中產生的廢氣。本公司的工藝廢氣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2、以上工藝廢氣均配套有廢氣回收或處理裝置,未經處理的工藝廢氣不得直接排放;若存在不健全的情況,應及時完善或添加裝置。3、處理后的氣體從規范排氣筒排放。4、各生產車間要確保廢氣治理裝置的完好,提高設12、備完好率,使廢氣處理率和廢氣排放達標率都達到100。(二)燃料燃燒廢氣1、本公司的燃料燃燒廢氣主要有鍋爐煙氣。2、鍋爐煙道氣配套有除塵裝置,從鍋爐本體出來的煙道氣必須經過多管除塵器除塵后,經水膜除塵脫硫裝置處理后,保證煙塵與二氧化硫指標的達標排放,未經處理的鍋爐煙道氣不得直接排放。3、鍋爐煙氣從規范的排氣筒排放。(三)無組織廢氣的排放1、無組織廢氣是指無規律且無排氣筒的廢氣的排放。本公司的無組織廢氣主要是由生產過程中泄漏產生的廢氣。2、各生產單位及設備管理部門要加強設備管理,提高設備完好率,減少泄漏點,盡量減少無組織廢氣的排放。四、 固體廢棄物(廢渣)排放(一)固體廢棄物是指公司生產及生活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和泥狀、膏狀物質。本公司的固體廢棄物主要有廢催化劑(觸媒)、污泥、化學物品編織袋、廢舊鋼材、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二)各類固體廢棄物的處理首先要考慮到綜合利用,并由此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1、廢舊鋼材要首先考慮其用途和使用性能的多樣性,充分利用其剩余量,同時考慮降級使用的可能性。2、桶應與原料供應商聯系,取得回收套用為原則。3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催化劑(觸媒)首先考慮由生產廠家回收,否則必須送專業固廢處置單位處理,不得隨意排放。4生活垃圾和其它生產垃圾必須倒入指定場地或垃圾桶,不得隨意堆積在道路或公共場地。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