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口腔科感染門診工作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1391
2024-09-07
7頁
28.04KB
1、醫院口腔科感染、門診工作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口腔門診工作制度1、 醫務人員上班必須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 2、 護理人員必須穿護士服、護士鞋,戴護士帽。 3、 在診療病人過程中可能出現血液、體液噴濺時,戴護目鏡。 4、 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應當嚴格洗手或者手消毒。 5、 醫務人員戴手套操作時,每治療一個病人應當更換一副手套并洗手或手消毒。 6、 醫務人員有固定的治療臺,每日下班前打掃干凈,痰盂用消毒液沖洗。 7、 每個診室桌面,地面下班時要清理干凈,用消毒毛巾拖把擦拭。8、 各個診室每日都要進行2、紫外線消毒1小時。 9、 對口腔診療器械進行清洗,消毒或滅菌工作的人員門診操作中做好個人防護工作。 10、 工作人員在下班前將所在房間所管區域的水、電、氣開關關掉,以防發生意外??谇豢漆t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口腔科獨立成一區域,布局合理,清洗去污區與檢查包裝區相對獨立,區域之間有實際的隔離屏障。 二、每日對各區域物體表面進行清潔、消毒,遇污染應及時清潔、消毒,定時開窗通風,每日紫外線消毒2次。 三、遵守標準預防,加強職業防護,定期體檢,建立健康檔案。 四、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執行標準預防和手衛生制度,脫手套后洗手。 五、凡接觸病人傷口、血液、破損粘膜或者進入人體無菌組織的各類口腔診療器械,使用3、前必須達到滅菌要求。 六、接觸病人完整粘膜、皮膚的口腔診療器械,使用前必須達到消毒要求。 七、重復使用診療器械的處理采用沖洗-酶洗-必要時除銹-潤滑-消毒或滅菌的程序,結構復雜、縫隙多的器械宜采用超聲清洗。器械干燥可以使用95%乙醇。清洗用具、清洗池每日清潔與消毒。 八、每次治療前和結束后應及時踩腳閘沖洗管腔30s,建議使用防回吸牙科手機或配備管腔防回吸裝置。 九、每日診療結束后應清洗吸唾過濾和沉渣過濾裝置,每張綜合治療床應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劑抽吸消毒導管系統。 十、裸露滅菌的器械應存放于滅菌盒內或無菌容器中備用,一經打開使用,有效期不超過4小時。 十一、配備足夠的防護用品,從事清洗4、消毒或滅菌的人員操作時應進行適度防護。 十二、高壓蒸汽滅菌鍋的使用參照“壓力蒸汽滅菌器的使用管理規定”執行,工藝監測、化學監測和生物監測資料保存三年。 十三、醫療廢物的處理參照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執行。十四、每月對空氣、物體表面、手等進行衛生學監測,每季度對口腔用水進行細菌總數和致病菌檢測??谇豢葡靖綦x制度與措施 一、布局合理,分區明確,符合功能流程,診療、清洗、滅菌室應分別設置,其中清洗室應備有手消毒設施。 二、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遵守消毒滅菌原則,執行標準預防和手衛生制度,工作期間應衣帽整潔,診療操作前后必須按照“七步洗手法”認真洗手。 三、每日對各區域物體表面進行清潔、消毒,遇污染應及時5、清潔、消毒,每周徹底清潔消毒1次。 四、器械消毒滅菌應按照“去污清洗消毒滅菌”的程序進行,保證口腔器械的及時有效滅菌。應配備器械清洗設備,設置專用的器械清洗池,及時清洗口腔器械。 五、無菌物品按滅菌日期依次放入柜內,過期重新滅菌。開啟后的無菌敷料包應注明開啟日期、時間,有效期24小時,開啟后的滅菌干鑷子缸每4小時更換一次。 六、酒精、碘伏開啟后應密封保存,并注明開啟日期,開啟后有效期7天,容器每周滅菌兩次。 七、每次治療前和結束后應及時踩腳閘沖洗管腔30s,建議使用防回吸牙科手機或配備管腔防回吸裝置。 八、診療過程中產生的醫療廢物的處理,按醫院醫療廢物管理的規定予以收集、轉運和最終處置,禁止與6、生活垃圾混放。首診負責制一、門(急)診病人實行首診科室、首診醫師負責制。二、門(急)診病人到門診就診,首診科室的首診醫師負責接診診查病人,不得拒絕或推諉病人。三、首診科室的首診醫師對診治有困難的病人,應及時向科內上級醫師報告,請上級醫師協助進一步診查病人。四、遇有涉及首診科室??埔酝獾牟∪瞬∏?,首診醫師應在詳細診查后寫出初診病歷,負責聯系相關科室進行會診或轉診。五、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行動困難、言語障礙等情況病人和晚期妊娠孕婦,首診科室的首診醫師應盡力提供必要的協助。醫院門診工作制度1、醫院由一名副院長分工負責領導門診工作。各科主任應加強對本科門診的業務技術指導,并確定一位主治醫師協助領導7、本科門診工作。2、各科室參加門診工作的醫務人員,在門診辦公室領導下進行工作,人員調換時,應與門診辦公室共同協商。3、門診醫護人員要派有一定經驗的醫師、護士擔任。4、遇有疑難危重病員或兩次以上復診仍不能確診者,應及時請上級醫師診視或專科會診,必要時報請門診部主任組織專家會診。5、對高燒病員、危重病員、60歲以上老人應安排提前門診。6、對病員要進行認真檢查,按病歷書寫規范填寫門診病歷,要求簡明扼要,準確完整,主治醫師應定期檢查門診醫療質量。7、門診檢驗、放射等各種檢查結果,必須做到準確及時。門診手術應根據條件規定一定范圍,醫師要加強對換藥室、治療室的檢查指導,必要時親自操作。8、門診各科與住院處及8、病房應加強聯系,以便根據病床使用及病員情況,有計劃地接收病員住院治療。9、加強檢診做好分診工作,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小兒科、內科應建立傳染病診室,并做好疫情報告。10、門診工作人員要堅持首診負責制,做到關心體貼病員,態度和藹,耐心地解答問題,盡量簡化手續,有計劃地安排病員就診。11、門診應經常保持清潔整齊,改善候診環境,加強候診期間衛生防病、計劃生育和優生學等知識的宣教工作。12、門診醫師要采用保證療效、經濟便宜的治療方法,合理檢查,科學用藥,盡可能減輕病員的負擔。13、對基層或外地轉診病人,要認真診治,在轉回基層或原地時要提出診治意見。14、轉上級醫院的病人,要簡要介紹病史、病情及診治經過。醫師從業行為規范 總則:依法行醫、廉潔自律、文明守禮、厚德精業。 細則:1.以人為本。堅持救死扶傷,防病治病的宗旨,發揚大醫精誠理念和人道主義精神,以患者為中心,提供安全、優質的醫療服務。2.依法行醫。醫務人員持證上崗,在規定執業范圍內從事醫療衛生服務活動。3.溫情服務。對住院病人進行關懷、隨訪;對門診病人疑問進行耐心聽取,認真解答。4.尊重隱私。遵守醫學倫理道德,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權和隱私權,對病人一視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