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新生兒室人員環境設施感染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1398
2024-09-07
8頁
20.25KB
1、醫院新生兒室人員、環境設施感染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人員管理制度1、醫務人員須穿清潔得工作服,有明顯污染時應及時更換;2、醫務人員應嚴格遵守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3、診療操作時,應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4、感染性疾病或不明原因疾病得患兒應單間隔離,無條件時同類疾病可同室隔離,護理人員固定、診療用品專用,醫務人員接觸患兒前應加穿隔離衣,脫掉隔離衣以后方可接觸其它患兒;5、醫務人員患有腹瀉、呼吸道感染、皮膚有癤腫或破潰時,治愈前不得接觸患兒。6、母親患有急性感染性疾病時不得接觸或母乳喂養新生兒;2、7、限制不必要得探視,確需探視時,探視者不得有急性感染性疾病,接觸新生兒之前醫務人員應指導探視者做好手衛生;8、科室監控小組成員應密切關注新生兒得疾病狀況,一旦發現特殊感染情況應立即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二、環境與物品管理制度空氣:保持空氣清新與流通,每天上、下午開窗通風各1次,每次30分鐘。通風不良時可安裝空氣凈化消毒器。室內溫度保持在2224,濕度保持在55%65%。墻面與門窗:應保持清潔、干燥,無污跡、霉斑;有明顯污染時使用清潔劑或消毒劑擦拭。地面:包括治療室、儲藏室、病房、走廊、衛生間、污物間等,每天1次使用清水或清潔劑濕式擦拭,污染時隨時擦拭。醫療器械:包括呼吸機、監護儀、輸液泵、微量3、注射泵、聽診器、血壓計等,尤其就是頻繁接觸得物體表面,如儀器按鈕、操作面板,每天1次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診療物品:包括治療臺、治療車、藥品柜、病歷夾、床欄桿、床頭柜、電話、門把手等,每天1次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霧化吸入器、呼吸面罩、氧氣管、體溫表應當一人一用一消毒。床單元:患兒因出院、轉科(院)、死亡等離開以后,應及時對床單元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辦公用品,包括電話聽筒與按鍵、電腦鍵盤、鼠標等,每天1次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基本原則:1.清潔用具,包括拖布、抹布等,必須分區使用、清潔、消毒、晾干、保存,最好以不同顏色區分,清潔區為藍色,污染區為紅色;2.物體4、表面清潔時抹布應一桌一抹一更換,禁止一桶水一抹布得清潔方式;拖布一次擦拭面積不得超過20m2,或者一病房一拖布;3.清潔用具使用后先使用清潔劑清洗干凈,再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10分鐘以上,再使用清浩流動水清洗干凈,晾干備用;4.當沒有明顯污染時,使用清水或清潔劑濕式擦洗即可;當有血液或體液污染時,應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當多重耐藥菌流行或有醫院感染暴發時,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擦拭,每天至少2次。5.消毒時應遵循先清潔后消毒得原則,如血跡、痰跡、嘔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應清理污物,再使用1000mg/L得含氯消毒劑覆蓋作用10分鐘以上,再對整個區域進行5、有序得擦拭消毒;6.每日清潔消毒應有序進行,從清潔區開始,再到污染區;7.使用腐蝕性得消毒劑如含氯消毒劑,擦拭作用一定時間后應盡快使用清水擦拭,避免對物品產生腐蝕;8.清潔消毒人員應做好個人防護,防止病原微生物與消毒劑對健康造成得危害。9.醫務人員應按醫療廢物分類要求丟棄廢物于盛裝容器內,病室與各工作間廢物每天清理二次,垃圾袋滿時隨時清理。三、生活起居用品管理制度奶瓶、奶嘴做到一人一瓶一嘴,使用后清水沖洗干凈,集中送供應室壓力蒸汽滅菌后干燥貯存,24小時更換;新生兒使用布類,如毛巾、衣物、墊口巾等,一用一換,清洗晾干后送供應室壓力蒸汽滅菌備用;床上用品,如枕套、床單、被套等,每周更換一次,污染6、時隨時更換;新生兒溫箱、藍光箱等,每日或一用一清水擦拭清潔;同一患兒長期連續使用時,應當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終末消毒。按嬰兒保溫箱清洗消毒標準操作規程執行。四、配奶區消毒管理制度工作人員管理1、配奶工作人員應當經過消毒技術培訓,患者感染性疾病者在未治愈前不得參與配奶工作。2、配奶工作人員應有良好得衛生習慣,配奶前應洗手,佩戴口罩、帽子。配奶用品管理1.奶粉應保存于清潔干燥處,在有效期內使用。開啟后注明啟用時間,密閉存放;開啟后保存時間根據說明書配制。2.取用奶粉得勺子應干燥存放,不得存放在奶粉中。3.配奶必須使用xx進行配制。4.奶具使用后,清水沖洗干凈,集中送消毒供應室壓力蒸汽滅菌后干燥貯存,7、保存時間不應超過24小時,沒用使用完得應重新清洗消毒;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兒所用奶具優先選擇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必須專人專用專消毒,不得交叉使用。5.盛放奶具得容器每日必須清洗消毒。6.開水瓶每周徹底清潔去垢一次。配奶區環境管理1、應保持空氣清新、干燥,地面、墻面、天花板等清潔無塵。2、每次配奶開始前及結束后,應清潔配奶操作臺。3、清潔拖把、抹布專室專用,配奶臺抹布固定專用,每天更換消毒。五、新生兒沐浴區消毒管理制度患者皮膚化膿及其她傳染性疾病得工作人員,不得接觸新生兒;工作人員應具有良好得手衛生意識,指甲不超過指尖,不得配戴首飾、手表等物品;每日沐浴前、沐浴后沐浴區應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8、氣清新干燥;沐浴區溫度應保持在2628,水溫在3840。新生兒淋浴用具每人一套,衣服、被服、浴巾、毛巾使用前應高壓滅菌,并放專用柜內保管。使用中碘酒、酒精、石臘油等盛裝瓶每周更換消毒。感染性疾病與非感染性疾病患兒應分時沐浴,應先為早產兒、非感染性疾病患兒沐浴,最后為感染性疾病患兒沐浴。沐浴方法遵照新生兒沐浴流程執行。保持洗嬰臺整潔,洗嬰后立即清理臺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洗嬰池每天用1000mg/L含氯消毒劑徹底刷洗。消毒后不可再在水池內清洗其她用物。電子稱每天使用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尿布與衣物用后不要隨意拋在地上,以免污染地面,應分類集中于污衣袋與污物袋內9、。六、隔離室消毒管理制度工作人員進入隔離室,根據隔離要求需要佩戴帽子、口罩、手套、隔離衣。一切診療、護理操作均按隔離要求。室內一切物品、器具必須專用,單獨消毒滅菌,如奶具、聽診器、體溫表、輸液盤、治療車等。需送供應室清洗消毒物品,應單獨用一容器盛裝運送,不能于其她物品相混。用過得被服、衣物與產生廢物均放入黃色隔離袋內,出隔離室再套一黃色袋,用雙層袋包扎,并署名傳染,分別送洗衣房、垃圾站處理。隔離得新生兒離室后,應對室內所用物品、器械、新生兒床、地面、空氣等進行嚴格終末消毒。七、感染暴發流行處置及控制措施科室發現感染流行時應立即報告科主任、護士長與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立即對病人分區隔離,已感染患兒安置隔離室、新收患兒安置在一病區,與已暴露患兒分開安置,診療用品分開配置,一切診療、護理操作均按隔離要求執行,認真落實洗手制度。存在嚴重感染隱患時,應當立即停止接受新患兒,并將在院患兒轉出。積極配合醫開展流行調查。采樣后,組織對室內所有得物體表面、地面、床單位、醫療用品進行全面消毒處理。密切監測發病情況,如有新發病例及時報告。八、消毒隔離監測1、病室、配藥室得空氣,醫務人員手,物表每月進行微生物監測一次,2、使用中碘酒、酒精,消毒得奶瓶、奶嘴每季度進行微生物監測一次。3、針對監測結果,對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