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食品進貨查驗及貯存運輸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1567
2024-09-07
9頁
32.54KB
1、公司食品進貨查驗及貯存運輸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食品進貨查驗或進貨查驗記錄制度第一條為了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確保本經營單位按照法定條件、要求從事食品經營活動,銷售符合法定要求的食品,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制定本制度。第二條凡進入本經營單位的食品都應當實行進貨檢查驗收,審驗供貨方的經營資格(包括:食品流通許可證、食品生產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等),驗明食品合格證明和食品標識,索取相關票證。應當檢驗檢疫的,還應當向供貨方按照產品生產批次索要符合法定條件的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或者由供貨方簽字或者蓋2、章的檢驗報告復印件。第三條對食品包裝標識進行查驗核對,內容包括:(一)中文標明的商品名稱、生產廠名和廠址;(二)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認證認可標志;(三)商標、性能、用途、生產批號、產品標準號、定量包裝商品的凈含量及其標準方式;(四)根據商品的特點和使用要求,需要標明的規格、等級、所含主要成分和含量;(五)限期使用商品的生產日期、安全使用期(保質期、保鮮期、保存期)和失效日期;(六)對使用不當、容易造成商品損壞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的警示標志或中文警示語。第四條法律、法規規定必須檢驗或者檢疫的農產品及其他食品,必須查驗其有效檢驗檢疫證明,未經檢驗檢疫的,不得上市銷售。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3、定的,應經有關產品質量檢測機構或市場設立的檢測點檢測合格才能上市銷售。第五條經常檢查食品的外觀質量,對包裝不嚴實或不符合衛生要求的,應及時予以處理,對過期、腐爛變質的食品,應立即停止銷售,并進行無害化處理。第六條按照食品廣告指引購進食品時,要注意查驗是否有虛假和誤導宣傳的內容。第七條做好食品進貨查驗工作,落實進貨查驗記錄工作,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保質期、供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保證食品進貨查驗記錄真實,應統一保管,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兩年,接受行政執法部門的檢查。第八條在進貨時,對查驗不合格和無合法來源的食品,應拒絕進貨。發現有假冒偽劣食品時,應及時報告當地工商4、行政管理部門。 食品原材料貯存、運輸管理制度1、目的對各類原輔料、產成品的貯存、運輸等環節進行控制和管理,確保庫存、運輸途中原輔料、產成品質量。2、范圍適用于我廠原輔料、產成品倉庫和運輸管理。3.食品貯存管理3.1食品入庫前要將倉儲室衛生清理干凈,建立入庫出庫食品登記制度,食品及食品原料入庫時要詳細記錄入庫產品的名稱、數量、產地、進貨日期、生產日期、保質期、包裝情況、索證情況,并按入庫的時間分類存放,做到先進先出、以免貯存時間過長而生蟲、發霉。3.2食品入庫前應確保貯存食品的場所、設備應當保持清潔、通風良好,無霉斑、鼠跡、蒼蠅、蟑螂,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如:鼠藥、殺蟲劑、洗滌劑、消毒劑等)5、及個人生活用品;3.3食品應當分類、分架,距離墻壁、地面均在 10cm以上存放。3.4保管員要每天對倉庫進行排查,發現問題及時匯報處理,避免造成不應有的損失。3.5 貯存肉類食品要生熟分開,肉類和魚類不得混放。冷庫里要將冷凍的食品分類碼放在不銹鋼架上。冷凍溫度保持在18左右。3.6冷葷間的冷柜只能專用貯存熟食品,保持柜內清潔,不得污染。冷柜食品用完后要進行清理消毒(使用過氧乳酸涂抹),打開柜門涼干。貯存食品溫度應保持在05。煮熟的食品要冷藏時必須待食品自然涼透后才準放入冷柜內。4.食品運輸管理4.1運輸工具必須清潔、干燥、無異味。4.2嚴禁與有毒、有害、有異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裝、混運。4.3運6、輸前必須進行食品的質量檢查,在標簽、批號和貨物三者符合的情況下才能運輸。4.4填寫的運輸單據、要字跡清楚、內容正確,項目齊全。4.5運輸包裝必須牢固、整潔、防潮、并符合相關的包裝規定。在運輸包裝的兩端有明顯的運輸標志, 4.6運輸過程中裝疊穩固、防雨、防潮、防暴曬。裝卸時應輕裝輕卸,防止碰撞。 生產過程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總則一、目的對生產過程、產品質量特性進行有效控制,確保產品滿足顧客的需求和期望。二、適用范圍適用于對產品形成過程的確認,生產過程的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產品的防護,對生產所用原輔材料、生產的半成品和成品進行監視和測量。三、職責1、生產車間負責對生產過程的控制。2、檢驗員負責產品驗7、證、標識及可追溯性監督管理3、倉庫負責產品防護控制。4、檢驗員負責監督考核生產車間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狀況。第二章管理規定一、生產準備(一)人員生產部和管理部負責生產人員的崗位培訓、考核、合格后上崗。(二)設備車間需按質控點、工藝或車間衛生要求對生產設備進行清洗消毒,管理部需對清洗過程和效果進行監督、確認。(三)工藝標準和操作規程1、技術質量部確定各類產品的工藝標準。2、生產部負責編制工序作業指導書或操作規范,經總經理審批并實施。(四)生產環境生產車間限制無關人員進出,車間衛生整潔,管理部定期對衛生狀況進行監督和評價。(五)檢測技術質量部負責編制、收集、整理各類檢驗規程,明確檢測點、檢測頻率、抽8、樣方案、檢測項目、檢測方法、使用的檢測設備等。并按檢測設備、計量器具管理制度對檢測儀器進行維護保養和校正。二、生產過程監控(一)進貨驗證進貨驗證具體規定按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和質量檢驗管理制度執行(二)過程產品的監視和測量1、首件檢驗每班開始生產、更換產品品種或調整參數后生產的開始產品,操作工必須進行自檢,合格后,再由質檢員根據相應的檢驗規程進行檢驗;如不合格應返工或查找原因改進后重新生產,直至首檢合格,質檢員確認才能批量生產。2、過程檢驗操作工根據工藝規程和質控點要求對本工序的產品進行檢測控制。3、巡回監控生產過程中,質檢員應對操作工的自檢和過程檢驗進行監督,認真檢查操作工的作業方法、使用的檢測9、設備、工具和檢測頻率等是否正確;并根據工藝規程和質控點要求進行抽樣檢測。(三)成品的監視和測量成品檢驗按質量檢驗管理制度執行。(四)監視和測量記錄1、在監視和測量記錄中應清楚地表明產品是否已按規定標準通過了監視和測量,記錄應標明負責合格品放行的授權責任者。對不合格品應執行不合格品管理方法。2、監視和測量記錄由質檢員負責保存。三、產品標識和過程可追溯性控制(一)產品標識1、車間對產品儲存、擺放要有明確標識。2、倉庫按照倉庫管理制度規定做好相應標識擺放。(二)過程可追溯性控制1、各過程必須有完整質量記錄,以便于追溯。2、質檢員對可追溯性的有效性進行監控。四、產品的防護一、對于產品從接收、加工、放行、交付直到預期目的地的所有階段,應防止產品變質、損壞和誤用。二、針對產品的符合性對其提供防護,包括標識、搬運、包裝、貯存和保護等。三、各部門根據產品的特點,配置適宜的搬運工具,規定合理的搬運方法,不得破壞包裝,防止跌落、磕碰、擠壓。四、其他按照倉庫管理制度執行。五、過程控制中出現的問題處理一、生產過程中發現不合格要及時糾編,并采取預防措施; 二、當過程質量出現質量重大問題時,執行質量管理與處罰三、當出現不合格產品時,執行不合格品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