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經營運作流程規范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1742
2024-09-07
10頁
45KB
1、公司經營運作流程規范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流程管理制度1、目的為建立公司級統一的流程管理方針,保障公司流程體系的建立、維護、優化、E化、日常運作由合適的組織在合適的時間和程序下做合適的事情,兼顧效率和風險,使流程體系具備自我完善的機制,并隨著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和業務發展而持續改進,特制定本制度。2、適用范圍涵蓋*集團(下稱“公司”)所有業務系統和部門,適用于所有業務流程?!?集團”是指*控股有限公司、其附屬公司、及為會計而綜合入賬的公司,包括但不限于*有限公司。3、定義和縮略語3.1 流程管理制度指2、公司規定的關于流程管理需遵守的統一的原則,管理模式、職責和規范,是流程規范化管理體系的綱領性文件。3.2 高階流程指公司層面比較宏觀的流程,實際是具體流程的集合,一般指一級流程和二級流程。3.3 低階流程低階流程指具體的操作性流程,活動流向性明顯,一般指三級以下(包含3級)的流程。3.4域從企業整體視角形成的最高層的流程框架稱為企業系統級流程,域是構成這個框架的宏觀要素,一般對應為一級流程??梢酝ㄋ椎睦斫鉃橐粋€業務或職能領域,比如,研發管理作為一級流程,是一個域。3.5 域過程域過程是構成域的主要過程,一般對應為二級流程。比如,產品或服務開發作為研發管理域中的二級流程,是一個域過程。3.6 子3、流程流程具備層次性,組成流程的某些活動本身(或活動的集合)也可以是一個流程,它將繼續分解為更具體的活動,這樣的流程叫子流程。子流程因其層級的不同,可以分為多個級別,如一級子流程、二級子流程等。3.7 流程owner指流程的主人,是作為某流程主要執行或控制主體的業務部門或崗位。3.8 流程責任矩陣是表達流程主要責任者和其他參與者角色的矩陣,它反映了流程和組織結構的對應關系。一般一個流程有一個主要責任者,其他的屬于參與者。3.9 PMO是Process management office的縮寫,即流程管理委員會,為公司級流程管理部門。3.10 E化指流程通過信息系統來實現和支持日常運作,與手工執行4、方式相對應。4、流程管理原則 4.1 業務流程流程作為貫穿組織架構的工作流轉過程,應有公司級統一的業務流程體系。流程體系中應對流程進行分類分級,且需要保持高階流程在公司層面的統一。公司級統一制定發布的低階流程在其適用范圍內各業務系統必需遵守,不允許另行制定和執行本系統個性化的流程;對于公司級暫不統一規定的流程,需要建立和維護時由流程的owner發起,按照附錄2流程建立、維護流程中相關規定進行審核,確定使用范圍,并由流程管理部門根據流程建設計劃考慮是否在其他系統試點或進行借鑒。對于統一的流程中,因業務性質不同而更詳細的操作說明可以“操作手冊”形式來作為流程的補充和細化。4.2 流程管理流程管理應5、以業務部門為主體,各級流程管理部門在流程建設過程中應起到組織、統籌、方法指導和推動的作用,幫助業務部門發揮創新能力。落實業務部門的主體作用,要求各級流程均明確相應的業務部門或崗位作為流程的owner,對流程的制定和執行負責。按流程級別來分owner包括域的owner、域過程owner、流程owner和各級子流程的owner。域owner由PMO與公司管理層確定,域下屬的各級流程owner以域owner為主確定。5、流程管理模式根據流程管理原則,為確保流程建設的有效推行,對流程管理模式和組織明確如下:5.1 流程管理模式實行三級管理模式,即公司級、系統級和部門級三級,其對應的部門或崗位分別為PM6、O、業務系統辦公室(或BU流程經理)、部門流程經理。5.2 流程管理組織流程管理組織包括公司各級管理者、各級流程管理部門、流程owner三部分,其相應的職責詳見第6條。6、流程管理的組織與職責公司流程管理總負責為公司高層管理者;流程體系的總體規劃、建設計劃、流程管理規范、培訓/支持/指導等組織、統籌性工作由流程管理部門PMO和各業務系統辦公室(BU流程經理)負責;而除公司級流程總體框架外,各級業務流程的建立、維護、優化、E化等工作由業務部門流程責任矩陣確定的流程Owner來負責。具體如下:6.1 各級管理者的流程管理職責各級管理者在其所管理的層面和范圍內,對流程管理工作負有指導、推動、協調、落7、實相應工作的權利和義務。當其同時還作為流程責任矩陣中流程owner的角色時,應同時履行這兩種職責。 公司管理高層總體負責公司流程的規范化管理和持續改進工作,明確愿景和方向,審批流程建設的計劃和方案,對階段性成果提出指導和審批意見,提供和協調相關資源,總體負責核心業務流程的優化。 業務系統負責人根據公司的流程管理原則,指導、推動、落實與本系統相關的流程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參與公司級流程框架、流程規范化管理體系的制定,發表意見和建議;參與流程建設的目標、計劃確定,對階段性成果發表意見和建議;授權指定人員組織、推動、落實、貫徹本系統相關的流程管理工作。 部門負責人根據公司的流程管理原則,落實、貫8、徹與本部門相關的流程建立、優化和規范化管理工作。對本部門內、以本部門為owner的業務流程負責主導規劃、建立和持續改進(優化、E化、實施、檢查監控)的工作;對本部門不是owner但參與執行的流程,應積極提供資源配合流程建設,及時反饋意見和建議并落實推行。6.2 流程管理部門職責6.2.1 PMO規劃公司流程體系,建立、維護公司級流程框架;組織公司級核心流程建設,建立、維護、推行流程規范化管理體系;培訓、支持和輔導業務部門進行流程管理;監控公司流程體系的運行情況,建立、執行流程體系和流程管理方法的持續改進機制,使公司的流程管理水平得到持續提升。 業務系統辦公室(BU流程經理)作為流程管理的二級管9、理者,與PMO配合,參與公司級核心流程的建設,執行與業務系統相關的流程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與本系統相關流程建設的組織、宣傳,流程建立、優化的發起、審核,流程推行、流程檢查、跨系統的流程協調等。 部門流程經理作為流程管理的三級管理者,在PMO、業務系統辦公室(BU流程經理)的組織和指導下,參與公司級流程建設,執行本系統跨部門的流程建設,組織本部門內的流程建設,包括但不限于執行相應范圍內的流程建立、優化、培訓、溝通、新流程推行、定期檢查等工作。6.3 流程Owner 根據流程管理原則,各級業務流程均需確定流程的owner,由其對流程的建立、日常運行、維護、優化、E化等工作自始至終擔負主體責任,包10、括但不限于執行、協調、跟蹤、監督、反饋、審核、調整等。流程體系各級owner參見相關文件流程責任矩陣。7、流程管理規范流程管理規范通指流程建設和日常管理需遵循的原則和標準,以下對規范做總體描述,具體執行的流程和標準請參見附件附錄2:流程建立、維護流程(試行)、附錄3:流程描述規范(試行)。7.1描述規范公司流程體系應有統一的描述規范,對各級流程的描述方式、模板和統一符號體系進行規定,以保障公司范圍內對流程統一的表達方法,這是確保流程得到清晰一致的理解和有效執行的前提。經過公司發文的流程描述規范,全公司范圍內必須遵循執行,不允許擅自采用其他描述規范,包括文件結構、模板、符號等。 描述規范制定各級11、流程的描述方法,描述模板和規范,由PMO征求各業務系統意見后統一制定,經公司統一發文后執行。 描述規范維護流程描述規范由PMO定期(或不定期)檢查維護,確保其可操作性。僅符號體系的變動,更改后由PMO通知生效;描述文件結構、模板的變化需經公司統一發文生效。7.2 內控規范l流程必須設有關鍵控制點,以規避業務風險、進行合理控制。關鍵控制點對流程是否達成目標起決定性的作用,在流程制定中應仔細討論其合理性,在流程執行中應確保被遵循,并將作為流程檢查監控的重要內容。l流程域須有相應的KPI ,以衡量流程執行的績效,并作為流程改進的重要依據。對關鍵的低階流程,建議根據具體情況設立相應的KPI,以保障高階12、流程KPI的實現。7.3 流程體系的建立、維護 流程體系的建立、維護流程體系包括流程總體框架、流程清單、流程關系總圖。流程體系應由公司流程管理部門PMO發起,在主要業務部門資源參與下建立,并定期根據公司戰略和業務的變化來進行維護。流程體系定期維護時間為1年,經公司發文生效;日常工作中可根據具體流程的變化或管理重點的調整進行小版本的維護,可不經公司發文程序直接在流程管理的相關平臺發布。 高階流程的建立、維護流程體系中的高階流程包括一級流程和二級流程。高階流程一般隨流程體系的建立而建立,日常發生變更不是很頻繁。隨著業務的發展,日??梢宰鲆恍┬“姹镜母隆8唠A流程的建立、維護由PMO組織發起,由域流13、程的owner授權相應人員負責制定,域流程的owner審批,并得到高層管理者批準。 低階流程的建立、維護低階流程指三級以下(包含三級)的流程,是直接指導業務運作的具體流程,其建立、維護對流程體系保持完備性、合理性很重要。低階流程的建立、維護包括根據業務的需要,新建立一個流程,或者對原有的流程進行部分內容的修改甚至廢除。因低階流程的建立和維護相對高階流程比較頻繁,在管理上須有規范的控制流程,保障該流程與流程體系、高階流程的要求相符,制定、修改和發布程序合理。在低階流程建立和維護上,要求遵循以下原則:1)業務部門應增強流程管理意識,日常工作中發現符合流程建立、維護的情況a.流程體系的持續改進;b.14、 日常業務或管理上的變更,詳細說明見附錄2:流程建立、維護流程(試行).1流程的觸發事件,應該由該流程的owner(未建立的應由流程主導者)發起流程的建立或維護工作。2)為保障流程的嚴肅性和可執行性,新建或維護后的流程應首先發布進入試行狀態。在試行期后,根據試行情況反饋,確定是否進入正式運行狀態。 一般試行期至少為1個月,但如果1個月中,該流程沒有運行過1次,或者在此期間沒有收集到任何支持、反對的反饋意見,需延長試行期,具體延長時間根據情況由業務系統辦公室(BU流程經理)和PMO確定。3)流程試運行和正式運行需經相應的審批,基本程序如下(詳見附錄2:流程建立、維護流程):流程制定者提出試運行或15、正式運行申請,根據流程級別和使用范圍的不同經由不同的審批程序:單一的部門內流程:部門負責人審批,本系統辦公室(BU流程經理)審核,抄送PMO備案后發布;跨部門流程:包括系統內跨部門和系統間流程。3級流程,由參與流程的各部門負責人會簽后,經相關的系統辦公室(BU流程經理)及PMO審核,最后由流程域owner審批后發布。3級流程以下的各級子流程,由參與流程的各部門會簽、系統辦公室(BU流程經理)審核,抄送流程域owner和PMO后發布; 對于因一個流程的建立或維護而需要建立、修改其他流程的情況,流程制定者應在制定流程過程中與相關流程的owner明確流程建立或修改方案,在試運行、正式運行申請中說明并16、提交會議紀要。如果影響的相關流程已經屬于另外一個流程域,在流程試運行、正式運行審批程序中還需要受影響流程域的owner審批。PMO配合流程owner進行部門間協調。PMO有權對已建立、維護的流程提出建議,相關崗位需對所提建議進行討論、調整并反饋。本條具體規定詳見附錄2:流程建立、維護流程7.4 流程下發與控制流程下發和控制的目的是保障所有流程使用者能及時、便捷的獲得、查閱相關流程的部分或全部內容,并規避由于發放范圍和權限級別未被有效控制帶來的各種風險。 發布主體和發布范圍根據流程影響范圍的不同,流程發布的主體和范圍也由所不同。以下給出的是基本的原則,具體流程發布時以發布主體最后確認的為準。如發17、布范圍上有其他沒有列示的情況發生,由PMO和業務系統辦公室(BU流程經理)根據具體情況溝通確定。流程發布主體主發送范圍抄送范圍公司級流程、跨系統流程PMO流程所有參與者,上一級流程的owner,業務系統辦公室(BU流程經理),部門流程經理流程參與部門負責人、業務系統負責人、一級流程的owner、PMO成員、主管副總裁/總裁部門內流程、僅涉及某業務系統的流程業務系統辦公室(BU流程經理)流程所有參與者,上一級流程的owner,部門流程經理流程參與部門負責人、業務系統負責人、PMO成員具體的分發范圍,在每個流程建立、維護時需給出明確的說明,在流程建立、維護流程中有所描述。 公司級的流程體系和流程由18、PMO負責統一保存和管理,并控制流程的分發名單,確保員工能夠及時獲取。業務系統的流程由業務系統辦公室負責保存和管理,并控制流程發布、查閱權限,確保需求員工及時獲取。 非經PMO事先同意,不得將本流程分發給控制名單以外的人員。非經公司總裁同意,不得將本流程和手冊分發給公司外人員。 流程和手冊建立、維護如涉及到部門職責、崗位職責的變更,需報人力資源部進行相應的調整。7.5 流程體系的監控、檢查 內容:本流程體系的監控、檢查包括流程的完備性、有效性及遵循性。完備性指業務或職能領域的主要流程都比較完善地被顯性化表達,主要業務運作有書面化的流程為依據和指導。有效性指流程能隨著業務的變化而及時維護更新,保19、障流程對業務的實際指導作用。遵循性指業務運作實際遵守的規則和過程與流程描述保持持續的一致。 職責:流程體系監控包括部門內、系統內流程自我監控;系統間、部門間的職能分工監控以及業務系統辦公室(BU流程經理)、PMO的定期不定期檢查、監控:1)部門內流程:由部門負責人負責部門內部流程的自我監控,部門流程經理按業務系統辦公室(BU流程經理)的要求組織定期或不定期檢查。2)系統內部門間流程:由責任矩陣指定的責任人負責整體監控,部門間進行職能分工監控,業務系統辦公室(BU流程經理)組織定期不定期檢查。3)系統間流程:由責任矩陣指定的責任人負責整體監控,系統間進行職能分工監控,PMO組織定期不定期檢查。4)企業級流程:由責任矩陣指定的責任人負責整體監控,PMO組織定期不定期檢查。周期:公司級、系統間流程統一的流程監控、檢查,除日常指導外,半年一次。系統內、部門內流程每季度進行流程與業務變更情況的檢查,并將流程檢查情況與業務變更情況報備PMO。具體流程監控和檢查的規定由流程檢查流程規定。8、附則8.1 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實施。8.2 本制度由PMO負責制定并解釋。9、附錄(略)主題詞:流程管理 制度主送:各部門、各分公司、各辦事處抄送:各部門經理報送: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