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衛生所工作服務基礎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1809
2024-09-07
7頁
29.50KB
1、農村衛生所工作服務基礎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農村衛生所管理制度 門出診工作制度 1.醫護人員必須具備執業資質,醫德高尚,并有一定工作經驗。 2.疑難重病或二次復診不能確診的病員,應及時請示上一級醫師診視或逐級護送轉診。 3. 對病員要進行認真體格檢查,并詳實、準確書寫門診病歷。 4.門診輔助檢查結果必須準確、及時;門診只能開展適宜手術,嚴格無菌操作。 5.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防止發生交叉感染。 6.加強傳染病監測、診治,認真做好疫情報告。 7.工作人員要做到有愛心、有細心、有耐心、有責任心,簡化2、手續,有計劃地安排高燒、重癥、高齡、傷殘、軍烈屬及遠地病員提前就診。 8.診室應保持清潔整齊,環境優雅,創造良好的就醫環境。 9.不失時機地宣傳普及以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性病及艾滋病等為主的疾病防控有關知識,提高群眾防病、保健意識。 10.接診醫生應盡量采用療效確切、經濟方便的治療方法,科學合理用藥,減輕病員負擔。村衛生所管理制度 1、認真學習,熱情宣傳,積極貫徹執行黨的衛生方針和政策,與時俱進,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 2、努力鉆研業務技術,提高醫護質量,改善服務態度,端正醫德醫風,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 3、承擔衛生部門賦予的衛生保健任務,提供常見傷病初級診治、基本醫療服務,以及健康教育3、康復指導、計劃生育指導等綜合功能。 4、 村衛生所要建立健全各類薄表卡證,嚴格管理,入檔保管。 5、依法強化管理,勿必做到“四無”,即無危房、無假藥、無蟲蛀、無霉爛、無過期失效藥品。 6、認真搞好衛生保潔,公開收費標準,接受群眾監督。 7、加強傳染病疫情監測,一經發現,及時上報,并采取隔離措施。 8、積極參加上級舉辦的業務培訓,按時完成上級交給的其它各項工作任務。門診病歷書寫制度 1、門診病歷應用鋼筆書寫,力求通順、完整、簡煉、準確,字跡清楚、整潔,不得刪改、倒填、剪貼;醫師要求簽全名。 2、 門診病歷一律用中文書寫,無正式譯名的病名,以及藥名等可以例外,診斷、手術應按照疾病或手術分類名稱填4、寫。 3、門診病歷要簡明扼要,病員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籍貫、工作單位或住所由掛號室填寫。主訴、現病史、既往史,各種陽性體征和必要的陰性體征,診斷或印象診斷及治療、處理意見等均需載于病歷上,由接診醫師簽字。 4、間隔時間過久或與前次不同病種的復診病員,一般都應與初診病員同樣寫上檢查所見和診斷,并應寫明“初診”字樣。 5、每次診察,均應填寫日期,急診病歷應填準確時間。 6、請求會診,應將請求會診目的及本所初步意見在病歷上填寫清楚;邀請的會診醫師應在請求會診的病歷填寫檢查所見、診斷和處理意見并簽字。 7、門診病員需要外出住院檢查和治療時, 門診大夫要負責填寫轉診病歷摘要,并在病歷上寫明住院原因5、和初步印象診斷。處 方 制 度 、具備執業助理醫師資格、鄉村醫士以上職稱者方有處方權,并將本人之簽字或印模留樣于藥房。 2.藥房不得擅自修改處方,如處方有錯誤應通知醫師更改后配發,凡處方不符規定者藥房有權拒絕調配。 3.遵照國家有關麻醉藥品管理規定,村衛生所一般不得使用毒、劇、麻藥。4.一般處方以三日量為限,對于某些慢性病或特殊情況可酌情適當延長;處方當日有效,超過期限須經醫師更改。5處方內容應包括以下幾項:衛生所全稱,門診或住院號,處方編號,年、月、日,病員姓名、性別、年齡,藥品名稱、劑型、規格、數量及用藥方法,醫生簽字,檢查發藥人簽字、藥價。6、處方一般用鋼筆或圓珠筆書寫,字跡要清楚,不得6、涂改;如有涂改醫生必須在涂改處簽字;一般用拉丁文或中文書寫;急診處方在左上角加“急”字樣。7、藥品及制劑名稱,使用劑量,應以中國藥典及衛生部頒布的藥品標準為準;如醫療需要,必須超過劑量時,醫生在劑量旁重加簽字方可調配。8、處方上藥品數量一律用阿拉伯字碼書寫;藥品用量以通用單位(如克、毫克、毫升或片、丸、粒、支、瓶等),并注明含量。9、一般處方至少保存兩年,特殊病人處方應長期保存,到期登記的處方可經衛生所負責人批準后銷毀。 10、對違反規定亂開處方、濫用藥品的情況,藥房有權拒絕調配,情節嚴重者應報告衛生所負責人或村委會檢查處理。 11、調劑員有權監督醫生科學、合理用藥。服藥、注射、輸液查對制度17、服藥、注射、輸液前必須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 2備藥前要檢查藥品質量,水劑、片劑注意有無變質,安瓶、針劑有無裂痕,有效期和批號如不符合要求或標簽不清者,則不得使用。 3擺藥后必須復核或經第二人核對后,方可執行。 4易致過敏藥物,給藥前應詢問有無過敏史;給多種藥物時,要注意有無配伍禁忌。 5發藥、注射時,病人如提出疑問,應及時查清,方可執行。一次性醫用品采購使用制度 1、一次性醫用器具必須堅持國營主渠道索證采購,杜絕假冒偽劣。 2、一次性醫用品使用前必須認真檢查包裝有無破損,嚴格執行一人、一用,禁止重復使用和回流市場。 3、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隨手毀形并置入盛有消毒液(戊二醛、84液)密閉容8、器中進行浸泡,然后定點焚燒(有條件的應以特種垃圾簽約回收)。 4、本品應是無菌、無毒、無熱原,在批號有效期內使用。 5、一次性用品使用要造冊登記,量入為出,禁止隨意買賣、丟棄或混入生活垃圾。藥房工作制度 1調劑人員要有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收方后應詳細審查病員姓名、年齡、藥品名稱、劑量、劑型、服用方法、禁忌等處方內容,無禁忌、反藥方能調配。遇有藥品用量、用法不妥或禁忌處方等錯誤時,配方人員應與醫師聯系更正后再行調配。 2配方應細心謹慎,遵守調配技術常規和藥劑科所規定的操作規程;調配中藥方劑時稱量要準確,不得估計取藥;調配西藥方劑時,要嚴把劑量,禁止用手直接接觸藥物。 3配方時,遇有發生變質現象或9、標簽模糊的藥品時,不得隨意調配。 4中藥方劑需先煎、后下沖服等特殊煎法的藥物,必須單包注明;對需臨時炮炙的中藥材,應按要求進行加工,以保證重要湯劑的質量。 5處方調配應經嚴格核對后方可發出,應雙人核對簽字后方可發。 6發藥時查對藥品規格、劑量、用法與處方內容是否相符,查對藥品有無變質、過期;將服用方法詳細寫在瓶簽或藥袋上,凡乳劑、混懸劑及產生沉淀的液體方劑應注明“服前搖勻”,外用藥應注明“用前搖勻”及“不可內服”等字樣;查對姓名、年齡后,向病員說明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7急診處方必須隨到隨配,其余按先后次序配發。 8儲藥瓶等應保持清潔,并按固定地點放置;取藥用具使用后立即洗刷干凈,放回原處。 10、9、堅持國主營渠道索證購藥,嚴把藥品質量關,杜絕劣質藥品進入藥房,藥房、藥庫內的藥品要分類保管,注意溫度、濕度、通風、避光等條件,防止藥品過期失效、蟲蝕、霉壞變質;建立出入庫登記,保證日清月結、帳貨相符。治療室工作制度 1、經常保持室內清潔,每做完一項處置要及時清理,每天消毒一次,除工作人員及治療患者外,其他人員不得進入治療室。 2、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分類標簽。 3、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進入治療室必須穿工作衣、戴工作帽及口罩。 4、無菌持物鉗浸泡液每天更換一次,器械浸泡液每周換兩次。 5、已用過的器具要隨手清理、清點、消毒;無菌物品須注明滅菌日期,超過一周重新滅菌。 6、換藥時先處理清潔傷口11、,后處理感染傷口。消毒管理隔離制度 1.醫務人員工作時間要衣帽整潔、佩戴口罩,下班、就餐、開會時要脫去工作服。 2.診療、處置后應洗手,必要時用消毒液泡洗,無菌操作時要嚴格遵守相關規程。 3.無菌器械容器、器械敷料缸、持物鉗等要定期消毒滅菌,消毒液定期更換;體溫計 用后要用消毒液浸泡,伸入組織、器官的醫療用品必須達到滅菌;凡一次性醫療衛生用品使用后必須及時回收,進行無害化處理或銷毀。 4.診療室應保持清潔并定時通風換氣,空氣、用具等要每日消毒,被褥要定時清洗更換。 5、傳染病流行期間,醫務人員要加強防護,發現疑似病人必須就地隔離,并迅速報告區衛生防疫部門,病人轉運后要及時進行終末消毒。 6.凡12、厭氧菌、綠膿桿菌等特殊感染病人,應嚴格隔離,用過的器械、被服、房間都要嚴格處理,用過的敷料要燒毀。 7.每天檢查無菌物品是否過期,注射器盒及鹽水球和紗布缸每天更換,無菌物品與污染物品嚴格分開,并有明顯標志。 8.治療室的抹布、拖把等用具應專用。藥物注射制度 1、為防止交叉感染發生,村衛生所原則上要求使用一次性醫療衛生用品。 2、各種注射均應按處方和醫囑執行;對過敏的藥物(如青霉素、慶大、鏈霉素等),必須先作皮試,結果陰性者,方可注射;如需作脫敏注射,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做好搶救工作。 3、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對病員要有同情心,講話要文明禮貌。 4、密切觀察注射后的情況,發生注射反應或意外,應13、立即及時就地搶救,并報告值班醫生協助處理。 5、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操作時應先洗手,戴口罩、帽子,器械液每周更換兩次,疑有污染應及時更換,消毒用的酒精、碘酒應加蓋,保證消毒液的有效濃度。 6、注射應做到每人一針一管,力爭做到兩快一慢(進針快、拔針快、推藥慢)。 7、準備搶救器械,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檢查,及時補充更。 8、室內要每天用紫外線照射、過氧乙酸、二氧化氯等進行消毒。 9、一次性衛生用品注射完畢后,應嚴格按一次性醫用品采購使用制度進行處理。法定傳染病管理制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特為村衛生所制定以下制度。 1、預防:村衛生所應開展傳染病預防知識和防治措施的衛生健康教育;協助14、指導村級愛國衛生運動;對農村適齡兒童實行計劃免疫、預防接種并加強薄表卡證的管理。 2、疫情報告:村級醫療保健人員均為責任疫情報告人,農村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時12小時內以最快方式報區防疫站(城鎮于6小時內上報);發現乙類傳染病病人時農村在24小時內報區防疫站(城鎮于12小時內上報)。 3、疫情控制:發生傳染病流行時,村衛生所應及時對傳染病人采取強制隔離,并對病人污染過的場所、物品和密切接觸者實施必要的衛生處理和預防措施,切斷傳播途徑。 4、法律責任:村級醫療保健人員違反本制度,造成傳染病傳播或者流行的,將根據情節輕重依法追究行政乃至刑事責任。婦幼保健管理制度 1、認真貫15、徹“一法兩綱兩規”,依法開展孕產婦、兒童系統管理,做好孕產婦建卡、定期檢查、訪視和小兒常見病、多發病的篩查普治和專案管理。 2、實施農村“削峰”工程,提高農村婚檢率,推廣普服斯利安,降低出生缺陷率。 3、做好村級婦幼保健資料的整理完善,力求數據準確、上報及時。 4、自覺鉆研業務,積極參加培訓,努力提高婦幼保健專項技術服務能力。 5、積極推行母乳喂養,促進村級愛嬰行動。 6、杜絕非偏遠窮困山區家庭接生,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產婦和新生兒死亡率。 財務管理制度 1、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的各項財經政策,加強財務監督,維護財經紀律。 2、村衛生所財務管理必須做到帳目清楚、數字準確、日清月結、手續完善。 3、村衛生所業務收入和上級補助的專項經費,必須全部用于鄉村醫生開支和村衛生所建設,不得挪做它用。 4、要定期對房屋、設備、藥品、器械等國有資產進行經常性監督,及時清查庫存,防止浪費和積壓。 5、嚴格執行財會工作制度,做好收入、支出、節余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