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公司風電架空輸電線路技術監督制度2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2003
2024-09-07
23頁
243.04KB
1、商務公司風電架空輸電線路技術監督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保證(以下簡稱)風電場架空輸電線路設備的安全、可靠、經濟運行,根據技術監控管理辦法以及國家、行業有關規程標準,制定本制度。第二條 架空輸電線路(以下簡稱線路)技術監督是風電場建設、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風電場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線路設備要從設計選型、現場安裝、驗收、運行和檢修等各個環節進行的全過程技術監督。第三條 線路技術監督的任務是通過對設備評估分析以及生產運行情況分析,防止由于設備選型不當、材質不當、運行工2、況不良等因素而引發的各類事故,提高設備安全運行的可靠性,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第四條 線路技術監督必須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關口前移、閉環管理”的原則,不斷提高設備的健康水平,確保設備的安全運行。第五條 線路技術監督要依靠科學進步,采用和推廣成熟、行之有效的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提高金屬技術監督的專業水平。第六條 本制度適用于各上市公司、分公司、省發電公司(以下簡稱分、子公司),各基層風電企業和技術監控管理服務單位。第二章 線路技術監督機構與職責第七條 技術監督工作實行四級管理,第一級為本部,第二級為各分子公司;第三級為各技術監控管理服務單位,第四級為各基層風電企業。第3、八條 成立以副總經理或總工程師為首的技術監控領導小組,是技術監控工作的領導機構,下設技術監控辦公室歸口管理的絕緣技術監控管理工作。第九條 技術監控管理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線路技術監督的方針政策、法規、標準、規程、制度等。(二)組織制訂線路技術監督工作規劃。(三)組織制定線路技術監督規程、標準、制度、規定、技術措施等。(四)組織并參加因線路技術監督不力造成的重大事故的分析調查和處理工作,制定反事故措施,對線路技術監督的重大問題做出決策。(五)監督、指導系統線路技術監督工作,協調解決系統線路技術監督工作各方面的關系,對基層風電企業線路技術監督工作進行檢查和考核。(六)建立線路技4、術監督網絡,定期召開線路技術工作會議,總結、交流和推廣技術監控管理的工作經驗和先進技術。(七)組織對新建或重大線路技術改造工程的設計審查、設備選型、監造、安裝、調試、試生產階段的技術管理和質量驗收工作。(八)組織解決共性和難點問題。第十條 各分、子公司應成立以總工程師或副總經理為組長的技術監控管理領導小組,下設技術監控管理辦公室。主要職責為:(一)組織貫徹執行有關線路技術監督制度、規定、標準和管理辦法,制定本公司線路技術監督實施細則,并按要求組織實施。(二)負責建立本公司線路技術監督網,負責與相關的技術監控管理服務單位簽訂“技術監控委托管理框架協議”,并組織所屬和所管理基層風電企業與相關的技術5、監控管理服務單位簽訂“技術監控管理和技術服務合同”。(三)監督、檢查、指導所屬和所管理企業線路技術監督工作開展情況并協調與技術監控服務單位關系。(四)負責重點線路技術監督整改項目的落實情況。(五)參加線路重大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工作。(六)負責對本公司及所管理和所屬企業線路技術監督工作進行檢查和考核。(七)監督、指導、協調所管理和所屬企業的線路技術監督工作。(八)定期召開本公司線路技術監督工作會議。第十一條 技術監控管理服務單位在總工程師領導下,開展對委托的基層發電企業實施線路技術監督管理和服務工作,其主要職責為:(一)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和線路技術監控管理的政策、規程、標準、制度、技術措施等。(6、二)建立委托的基層風電企業的線路技術監控管理網絡。(三)與委托的基層風電企業共同制定線路技術監督工作規劃與計劃;定期對委托的基層風電企業進行線路技術監督工作檢查,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采取的對策。(四)參加委托的基層風電企業因線路技術監督不力造成的重大事故調查分析。(五)對委托的基層風電企業的線路技術監督人員進行培訓、考核等。(六)組織召開委托的基層風電企業的線路技術監督專業工作會議,總結、交流和推廣線路技術監督的工作經驗和先進技術。參加組織召開的全系統線路技術監督工作會議,并對服務對象的線路技術監督工作進行全面分析。(七)受委托參加在建工程的設計審查、設備選型、監造、安裝、調試、試生產階7、段的線路技術監督和質量驗收工作。第十二條 各風電企業必須建立健全總工程師或生產副廠長(副總經理)領導下的線路技術監督網,在企業內成立技術監督領導小組歸口管理技術監督工作。(一)各風電企業分管領導的職責:1.依據國家及行業等有關線路技術監督方針政策、標準、規程、制度、條例等法規,負責組織制訂本企業技術監督管理制度及細則。2.負責建立健全線路技術監督管理網絡,監督并指導監督網的監督工作,對線路技術監督工作進行統籌管理,協調解決線路技術監督工作各方面的關系,組織對線路技術監督工作進行檢查與控制。3.參加線路重大及以上事故調查分析和處理。4.組織對新安裝線路、重大技改工程項目的設計審查、主要設備的監造8、驗收以及安裝、調試、試生產過程中的技術監督和質量驗收工作。(二)技術監督工程師的職責:1.在技術監督領導小組直接領導下,統管公司線路日常技術監督管理工作。2.建立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監督檔案,完善技術監督檢測手段,合理配置儀器設備,做好在用儀器、設備的定檢或抽檢工作,確保監測安全可靠。3.組織有關人員參加本公司與線路技術監督有關的事故調查分析、總結經驗教訓,擬定反事故措施,并督促實施。4.開展技術革新和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5.加強線路技術監督的培訓工作,提高技術監督人員的素質和工作能力。6.督促檢查各專業試驗、定檢工作計劃的執行情況,及時分析設備隱患,尤其對試驗數據接近或已超標的設備下達處理9、意見,或組織會審,消滅事故于萌芽狀態。7.負責制定線路技術監督的要求、措施及年度工作計劃,并督促檢查實施情況;適時召開專業網分析會,使被監督的運行設備保持健康狀態。(三)各部門技術監督工程師職責:各生產部門負責本部門的具體線路技術監督、質量監督工作,實施生產技術部門下發的線路技術監督計劃。1.結合設備檢修預試,負責線路技術監督工作年、季、月度計劃的制定、上報及實施。及時填報相關報表及統計資料,并將工作情況每半年書面上報公司生產技術部門。2.負責本專業所涉及設備的試驗、檢定工作的正確性(含試驗、檢定項目方法及標準對檢修和預試控制等),并對試驗結果進行分析判斷,及時審查試驗報告,并按時上報公司生產10、技術部門。3.日常發現的設備缺陷或隱患,在向部門領導匯報的同時,應及時向公司技術監督工程師反饋情況,以便于組織會審,消滅事故于萌芽狀態。4.參加設備事故調查分析,提出改進及防范措施。5.參加新建、擴建、改建的線路工程的設計會審和工程竣工驗收等工作。第三章 監督范圍與內容第十三條 監督范圍(一)風電場架空輸電線路的導線、地線、金具、桿塔、絕緣子和接地裝置。(二)風電場架空輸電線路的防雷害、防污閃、大跨越段、防覆冰舞動和防風偏技術監督。第十四條 線路技術監督的內容(一)導線、地線截面,導線、地線類型。(二)金具選型、機械強度、防腐措施。(三)桿塔的承載力,桿塔和基礎的防腐措施,桿塔的防盜措施、防雷11、措施、螺栓防松措施。(四)絕緣子的機械強度、防雷防污措施,絕緣子的爬電距離和結構長度。(五)接地裝置的防腐措施、降阻措施。(六)防雷方案、防污閃方案、大跨越段方案、防覆冰舞動方案和防風偏方案。第十五條 按照國家和行業的有關標準重點監督以下內容:(一)設備原材料需有檢驗合格報告并符合相應質量技術要求。(二)制造廠的質量保證體系健全并運行有效,生產能力、關鍵工序和主要項目的檢驗手段應滿足需要。(三)試驗方法正確,儀器、儀表及試驗設備滿足試驗要求并受控,計量儀器、儀表須溯源。(四)試驗人員具備相應資質,試驗報告規范,試驗結論正確。(五)運輸標志清晰、完整,運輸過程中有防損、防腐蝕措施。第十六條 設計12、階段的監督(一)新建、擴建、改建的風電場架空輸電線路設計應滿足GB5006166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設計規程、DL/T5092-1999110500kV架空送電線路設計技術、DL/T5154架空送電線路桿塔結構設計技術規定、DL/T 5219架空送電線路基礎設計技術規定的要求。采用非標產品必須通過技術鑒定,采用新理論、新材料或新結構型式,應經過試驗驗證。(二)線路的導地線安全系數的選擇應按設計規程的有關要求,做到合理、經濟并相互配合。導線截面根據經濟電流密度、電暈及無線電干擾等條件,通過技術經濟比較確定;地線應滿足電氣和機械使用條件要求。(三)根據氣象條件、覆冰厚度、污穢和腐蝕等情況,結合運13、行經驗選取導地線的型式。如鹽霧影響應考慮采用防腐類導線,大跨距應考慮采用鋼芯加強型導線。(四)驗算導線允許載流量時導線的允許溫度要符合要求;驗算地線短路熱穩定時地線的允許溫度要符合要求,計算時間和相應的短路電流值還應根據系統情況決定。(五)金具應具有足夠的機械強度,耐張和接續金具應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能,金具表面應采取有效的防腐蝕措施,在特殊區域使用的金具應適當提高相應性能指標。(六)絕緣子的機械強度應滿足相應使用條件的要求,級及以上污穢區、維護困難地區,應選用復合絕緣子,多雷區又是污穢嚴重地區,應采用加長型復合絕緣子。(七)桿塔接地裝置應采取有效防腐措施,尤其是接地引下線和所有連接部位,桿塔接地14、裝置的接地電阻值達不到設計要求時,應采取有效的防腐、降阻措施,慎用化學降阻劑。第十七條 施工調試階段的監督(一)風電場架空輸電線路施工調試應滿足GBJ 233110500kV架空電力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150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DL/T 596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的要求。(二)導地線的安裝工藝、質量應滿足相關要求,架線后應測量導線對被跨越物的凈空距離,計入導線蠕變伸長換算的最大弧垂、緊線后弧垂允許偏差及相間弧垂允許不平衡數值必須符合設計規定。(三)壓縮型耐張線夾、接續管、拉線金具的壓接質量滿足要求,防振金具、間隔棒等防護金具按設計要求安裝并保證位置正確,OPGW15、金具的安裝符合設計要求。(四)施工單位必須檢查絕緣子包裝是否完好,對絕緣子(包括金屬附件及其熱鍍鋅層)逐個進行外觀檢查。如因包裝不良或裝卸不當而造成絕緣子損壞時:盤形懸式絕緣子破損數量超過1或可能存在內部損壞,應逐個進行工頻耐壓試驗,或送國家(或行業)電瓷質量檢測單位進行批量抽樣試驗;復合絕緣子傘裙或護套破損必須更換。復合絕緣子嚴格按照說明書安裝,防止均壓環反裝,禁止在安裝中沿復合絕緣子上、下導線。(五)桿塔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驗收測量宜在干燥季節進行,電阻值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對接地裝置的埋深、防腐和連接質量應抽樣開挖檢查。第十八條 運行維護階段的監督(一)風電場架空輸電線路運行維護應滿足DL/16、T 741架空送電線路運行規程的要求。(二)定期檢查導地線(包括耦合地線、屏蔽線)有無銹蝕、斷股、損傷或灼傷等情況,檢測因環境溫度變化、覆冰、蠕變等原因后引起的弧垂及交叉跨越距離變化情況。大負荷期間增加特巡,重點監測弧垂的變化和接點的過熱情況。(三)導地線表面腐蝕、外層脫落或呈疲勞狀態,應取樣進行強度試驗,若試驗值小于原破壞值的80%,應換線。導地線由于斷股、損傷減小截面的處理應符合下表要求:線別纏繞或護線預絞絲用補修管或補修預絞絲補修切斷重接鋼芯鋁絞線鋼芯鋁合金絞線斷股損傷截面不超過鋁股或合金股總面積7%斷股損傷截面不超過鋁股或合金股總面積7%25%1.鋼芯斷股2.斷股損傷截面超過鋁股總面積17、25%鋁絞線鋁合金絞線斷股損傷截面不超過鋁總面積7%斷股損傷截面不超過鋁總面積7%17%斷股損傷截面超過總面積17%鍍鋅鋼絞線19股斷1股7股斷1股19股斷2股7股斷2股19股斷3股注:1.OPGW的修補應特殊考慮。2.鋁包鋼芯鋁絞線、鋁包鋼絞線的處理可參照執行。3.如斷股損傷減少截面雖達到重接的數值,但確認采用螺旋式補修條等新型的修補方法能恢復到原來強度及載流能力時,可不作切斷重接處理。(四)線路發生重覆冰或舞動等異常情況后,應對金具進行檢查,對裂紋、變形、磨損嚴重、鋅層脫落等不滿足繼續運行要求的金具應及時更換;對導線接續金具和耐張線夾應進行測溫檢查,測溫宜選在線路負荷較大和環境溫度較高時進18、行;當溫升超過40K或溫度達到90C時,應采取相應措施。(五)監視塔材、塔腳和拉線棒的腐蝕情況,監視水泥桿裂紋、積水和表面風化等情況,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桿塔拉線不允許有互磨現象,基礎要有防沖刷措施;更換的塔材應有防腐措施,其強度應不低于原設計值。(六)絕緣子要定期進行“零、低值”的檢測,定期巡視玻璃絕緣子自爆、復合絕緣子傘裙破損、均壓環傾斜等異常情況,對瓷和玻璃絕緣子鎖緊銷、鋼腳、鋼帽銹蝕等情況應登桿檢查,每年統計絕緣子劣化率(自爆率),并對絕緣子運行情況做出評估分析。應根據污穢狀況、絕緣配置、季節特點以及運行經驗對絕緣子定期清掃。(七)定期檢查桿塔的接地引下線和地網連接部位的接觸狀況,預防19、性試驗或雷擊故障后應測量桿塔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雷擊桿塔后,桿塔接地電阻的測量須采用三極法,并充分考慮季節和氣候因素。(八)接地電阻超標,應盡快查找原因,制定相應對策。桿塔接地裝置的更換和加補時,應采用有效的防腐措施,不得低于原設計要求。第十九條 線路防雷方案應符合DL/T 620-1997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與絕緣配合的有關要求外,還應根據線路所經地區雷電信息和雷害情況,采取針對性的防雷措施,諸如桿塔降阻、滿足風偏條件下適當增加絕緣長度、增設耦合地線或線路避雷器等。第二十條 線路防污方案應保證線路在工頻電壓、大氣過電壓、操作過電壓等各種條件下可靠運行,根據線路所經地區氣象、污穢狀況,合理20、選用絕緣子型式,外絕緣的配置應滿足相應污穢等級對爬電比距的要求。第二十一條 大跨越方案應根據環境、設備特點和運行經驗制定專項維護制度,定期對基礎、桿塔、導地線、絕緣子、金具、防振防舞器及其它設備進行檢測和維護。第二十二條 重冰區和舞動多發區在覆冰季節前應對線路做全面檢查,落實除冰、融冰、防舞動的措施。在覆冰季節,加強對線路的巡視,隨時了解冰情,當覆冰可能超過設計冰厚時,應及時采取除冰措施,為確保線路的安全運行,必要時可安裝防冰環、防雪重錘等防覆冰措施。第二十三條 強風區線路桿塔的風偏角應留有一定裕度,確保實際風偏角小于設計風偏角,必要時采用V型串或八字串。線路風偏故障過后,應仔細檢查導線、金具21、鐵塔等受損情況,及時消除缺陷,并采取相應的整改措施,同時做好故障分析,建立相應的技術檔案。第四章 線路技術監督管理第二十四條 所屬基層風電企業及受委托的技術監控管理服務單位應按期制定線路技術監督年度工作計劃、編寫年度工作總結和有關專題報告。第二十五條 所屬基層風電企業組織貫徹執行線路技術監督制度,制定工作計劃,健全線路技術監督檔案,及時了解、掌握主要線路設備的技術狀況、專業隊伍、測試手段和技術監督管理狀況等,進行系統分析、研究并及時提出改進意見。第二十六條 線路技術監督項目目標及指標完成情況應按規定格式和時間如實上報各技術監控管理服務單位,重要問題應進行專題報告。各基層風電企業對違反規程不如22、實報告情況者,由當事人負責;匯報而不及時解決問題者,由相關領導負責;發現危及設備安全的問題時,向部門領導報告的同時應向公司生產技術部技術監督工程師匯報直至向主管監督的總工程師或生產副廠長(副總經理)匯報。第二十七條 各基層風電企業對線路異常和故障設備進行判定和跟蹤,及時進行消缺處理,暫時不能進行消缺處理需監督運行的部件,必須經主管監督的總工程師或生產副廠長(副總經理)批準,并上報各技術監控管理服務單位。監督運行的部件必須制定明確的監督措施,且必須有專人負責落實,對監督運行部件進行動態管理。第二十八條 設備安裝、調試、運行、檢修、技術改造等全過程質量管理的技術資料應完整和連續并與實際相符,積極推23、行技術監督檔案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微機化。第二十九條 各基層風電企業應嚴格執行國家、行業有關線路技術監督的規程、制度和標準等,凡由于監督不當或自行減少監督項目、降低監督指標標準而造成嚴重后果的,要視具體情況,追究有關領導與當事者的責任。第五章 附 則第三十條 各分、子公司,各基層風電企業應根據本制度,制定實施細則。第三十一條 本制度由安全生產部負責解釋。第三十二條 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執行。附表:1年度絕緣子劣化率(自爆率)統計表2年度輸電線路污區概況表3輸電線路跳閘與事故原因分類統計表4大跨越導地線微風振動現場測振結果記錄表5大跨越導地線舞動記錄表6氣象、水文、覆冰、雷雨情況記錄表724、大跨越工程維護記錄表8覆冰勘測記錄表9覆冰觀測記錄表附表1: 年度絕緣子劣化率(自爆率)統計表(內部統計)電壓等級(kV)普通型瓷絕緣子防污型瓷絕緣子鋼化玻璃絕緣子復合絕緣子損壞率低零值數劣化率低零值數劣化率自爆數自爆率損壞數損壞率2201103510總 計附表2: 年度輸電線路污區概況表(內部統計) 電 壓 等 級(kV)線路總長度(km)絕緣子總片數(只)防污型絕緣子片數(只) 污 穢 等 級 O級 I級 級 級 級線路長度(km)爬電比距未達要求的線路長度(km)線路長度(km)爬電比距未達要求的線路長度(km)線路長度(km)爬電比距未達要求的線路長度(km)線路長度(km)爬電比距未25、達要求的線路長度(km)線路長度(km)爬電比距未達要求的線路長度(km)2201103510總計附表3: 輸電線路跳閘與事故原因分類統計表(內部統計)電壓等級(kV)輸 電 線 路跳閘情況事故情況電量損失情況次數原因跳閘率次/百公里年事故次數原因事故率次/百公里年少送電量(萬千瓦時)停電時間(小時)2201103510總計附表4: 大跨越導地線微風振動現場測振結果記錄表(內部統計)測試時間: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測試導地線:最大動彎應變 頻率范圍 Hz測試點01010202025253030353540404545505060608080120123678說明,測試點位置詳見測試報告。微26、風振動水平結果評估: 導線 滿足技術要求 不滿足技術要求,需采取措施地線 滿足技術要求 不滿足技術要求,需采取措施附表5: 大跨越導地線舞動記錄表(內部統計)日期天氣氣溫風速m/s風向覆冰厚度mm舞動情況導線地線導線地線頻率Hz振幅m半波數頻率Hz振幅m半波數附表6: 氣象、水文、覆冰、雷雨情況記錄表(內部統計)日期天氣氣溫()風速(m/s)水位(m)雷擊次數(次)覆冰厚度(mm)備注最高最低附表7: 大跨越工程維護記錄表(內部統計) 日期狀態基礎桿塔金具絕緣子導線地線防振裝置登塔設備警航設施護坡塔頭橫擔塔身耐張線夾間隔棒連接金具阻尼線防振錘警航球警航燈說明:狀態正常劃“”,其它情況如實記載。附表8: 覆冰勘測記錄表(內部統計) 勘測人:序號地區(氣象臺站)年份最大覆冰厚度(mm)冰害情況氣溫濕度RH風速范圍m/s附表9: 覆冰觀測記錄表(內部統計)站 名(觀測地點)觀測人日期觀測時間線路名稱氣溫范圍風速范圍導線地線絕緣子桿塔覆冰損害情況最大冰厚覆冰形狀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4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