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機構手術及醫師分級審批權限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2052
2024-09-07
7頁
19.16KB
1、醫療機構手術及醫師分級審批權限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為了確保手術及有創操作的安全和質量,加強我院各級醫師的手術及有創操作的管理,根據國務院醫療機構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參照有關資料,經院質量管理委員會、院辦公會研究制定本制度。一、手術及有創操作分級手術及有創操作指各種開放性手術、腔鏡手術及介入治療(以下統稱手術)。依據其技術難度、復雜性和風險度,將手術分為四級:(一)一級手術:技術難度較低、手術過程簡單、風險度較小的各種手術。指普通常見的卜2人可完成的小手術,如:小面積清創縫合、單純2、性修補術、體表良性腫瘤切除術、人流術、刮宮術、闌尾摘除術等。許多一類手術可在門診手術室完成。(二)二級手術:技術難度一般、手術過程不復雜、風險度中等的各種手術。指需34人共同完成的中等手術,如:胃大部分切除術、膽囊切除術、肺葉切除術、前列腺切除術、剖宮產術、子宮切除術等。二類手術應在住院部手術室完成。是住院治療較多的一種類型。(三)三級手術:技術難度較大、手術過程較復雜、風險度較大的各種手術。指疑難、重癥手術和需67人以上人員共同完成的大手術。各種門脈高壓癥的分流術、肝葉切除術、惡性腫瘤根治術、各種顱類腫瘤切除術、巨大腫瘤切除術等屬此類。(四)四級手術:技術難度大、手術過程復雜、風險度大的各種3、手術。二、手術醫師分級依據其衛生技術資格、受聘技術職務及從事相應技術崗位工作的年限等,規定手術醫師的分級。所有手術醫師均應依法取得執業醫師資格。(一)住院醫師1、低年資住院醫師:從事住院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內,或獲得碩士學位、曾從事住院醫師崗位工作2年以內者。2、高年資歷住院醫師:從事住院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上,或獲得碩士學位、取得執業醫師資格、并曾從事住院醫師崗位工作2年以上者。(二)主治醫師l、低年資主治醫師:從事主治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內,或獲得臨床博士學位、從事主治醫師崗位工作2年以內者。2、高年資主治醫師:從事主治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上,或獲得臨床博士學位、從事主治醫師崗位工作2年以上者。(4、三)副主任醫師:1、低年資副主任醫師:從事副主任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內,或有博士后學歷、從事副主任醫師崗位工作2年以上者。2、高年資副主任醫師:從事副主任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上者。(四)主任醫師:受聘主任醫師崗位工作者。三、各級醫師手術權限(一)低年資住院醫師: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可主持一級手術。(二)高年資住院醫師:在熟練掌握一級手術的基礎上,在上級醫師臨場指導下可逐步開展二級手術。(三)低年資主治醫師:可主持二級手術,在上級醫師臨場指導下,逐步開展三級手術。(四)高年資主治醫師:可主持三級手術。(五)低年資副主任醫師:可主持三級手術,在上級醫師臨場指導下,逐步開展四級手術。(六)高年資副主任醫師5、:可主持四級手術,在上級醫師臨場指導下或根據實際情況可主持新技術、新項目手術及科研項目手術。(七)主任醫師:可主持四級手術以及一般新技術、新項目手術或經主管部門批準的高風險科研項目手術。四、手術審批權限手術審批權限是指對擬施行的不同級別手術以及不同情況、不同類別手術的審批權限。(一)常規手術一級手術:主治醫師以上醫師審批,手術通知單報科主任簽字。二類手術:科主任審批,急科二級手術的審批由二線醫師負審批時,主治醫師、二線班醫師應認真檢查病人,審核診斷是否明確,術前相關準備是否完成,并對手術方式、麻醉方式、參術人員及分工安排作出決定。凡進入手術室的擇期手術及正常上班期問的急診手術需由科主任在手術通6、知單上簽字,以便統一安排,非正常上班期間急診手術由有權限的二線醫師負責安排,特殊情況應向科主任報告。三類手術由科主任審批,科主任應會同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或主治醫師對病情進行核查,組織術前討論,決定手術方案等項,必要時報院長或業務副院長。兒四類手術、危險性大手術、診斷未確定且病情危重又必須行探查手術時,科主任應報告醫務科,由業務院長批準。醫院以前從未開展的手術,要報經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經院辦會研究通過后方能進行,術前報醫務科備案。手術通知單和麻醉科審核:凡進入手術室的擇期手術及正常上班期間的急診手術需由科主任在手術通知單上簽字,以便統一安排,非正常上班期間急診手術由有權限的二線醫師負責安排,7、特殊情況應向科主任報告。擇期手術應在手術前一天上午1 2時前科主任開具手術通知單送到麻醉科,麻醉科執行術前查房并做好病歷記錄。手術室應對手術決定者權限及參術人員資格進行審核,不符合規定者有權不安排手術,并向醫務科報告。對麻醉方式經檢查病人后如有不同意見,應與手術醫師協商討論或提出暫緩手術意見,以確保手術質量與安全。(二)高度風險手術高度風險手術是指手術科室質控小組科主任認定的存在高度風險的任何級別的手術。須經科內討論,科主任簽字同意后報醫務科,由醫務科科長決定白行審批或提交業務副院長或必要時報院長審批,獲準后,手術科室科主任負責簽發手術通知單。(三)急診手術預期手術的級別在值班醫生手術權限級別8、內時,可通知并施行手術。若屬高風險手術或預期手術超出自己手術權限級別時,應緊急報責任規定的上級醫師審批,需要時再逐級上報。原則上應由具備實施手術的相應級別的醫師主持手術。但在需緊急搶救生命的情況下,在上級醫生暫時不能到場主持手術期間,任何級別的值班醫生在不違背上級醫生口頭指示的前提下,有權、也必須按具體情況主持其認為合理的搶救手術,不得延誤搶救時機。急診手術中如發現需施行的手術超出自己的手術權限時,應立即口頭上報請示。(四)新技術、新項目、科研手術1、一般新技術、新項目手術及重大手術、致殘手術須經科內討論,在科主任填寫手術審批單,簽署同意意見后報醫務科,由醫務科備案并提交業務副院長或院長審批。2、高風險的新技術、新項目、科研手術應提交院技術委員會審議通過后實施。對重大的涉及生命安全和社會環境的手術項目還需按規定上報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五)外出會診手術本院醫師受邀請到下級醫院指導手術,必須按有關規定辦理相關審批手續。外出手術醫生所主持的手術不得超出其按本規范規定的相應手術級別。五、具體實施手術的相關規定(一)二級及二級以上手術必須有本院兩名以上醫師參加。(二)一、二級手術應有術前小結,三級及以上手術應有術前討論。六、醫務科負責監督檢查,發現違反以上規定者,有權停止手術并按有關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