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機構放射科各項工作規范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2054
2024-09-07
8頁
20.58KB
1、醫療機構放射科各項工作規范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放射科工作制度一、各項X線檢查,須由臨床醫師詳細填寫申請單,急診病人隨到隨檢。二、重要攝片,由醫師和技術員共同確定投照技術。特檢攝片,待觀察攝片圖像合格后方囑病人離開。三、重?;蜃鎏厥庠煊暗牟∪?,必要時應由醫師攜帶急救藥品陪同檢查。四、堅持集體閱片制度X線診斷要密切結合臨床,進修和實習醫師寫的診斷報告,應經上級醫師審閱簽名。五、報告書寫規范,項目齊全,描述準確,常規放射檢查的急診報告時間30分鐘,一般平診報告時間2小時,大型檢查項目報告時間24小時。2、六、X線照片是醫院工作的原始記錄,對醫療、教學、科研都有重要作用,全部X線照片的影像信息資料由放射科備份刻盤統一保管。七、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做好防護工作。工作人員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并要妥善安排休假。八、建立臨床隨訪制度,每月到臨床科室調查臨床診斷與放射診斷符合情況,并且進行分析。九、注意用電安全,嚴防差錯事故,X線機應指定專人保養,定期進行檢修。放射防護管理制度從事放射性工作單位必須認真貫徹執行放射防護條例,成立“放射防護領導小組”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搞好本單位放射防護的自主管理,使本單位的放射防護工作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一、對新建、改建、擴建放射性工作場所的放射防護設施,必須向衛生行政部3、門書面報告,經審查同意后才能施工。施工期間應接受衛生監督??⒐ず螅涷炇蘸细穹侥軉⒂?。二、從事放射性工作的單位,必須嚴格遵守許可登記制度。領取許可證后方可從事許可登記范圍內的放射工作,放射工作許可證每一至二年由原審批部門進行一次核查。三、放射工作人員必須經放射防護知識培訓,取得放射工作人員證后方可上崗工作。四、放射工作單位必須嚴格執行國家對放射工作人員的個人劑量監測,就業前體檢與就業后定期體檢等管理規定。五、從事放射性工作的單位,必須加強對受檢者及公眾的防護,并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做到正確使用。六、凡取得“許可登記證”的放射工作單位,在需要改變或終止許可登記內容時,必須向市衛生,公安部門辦理變4、更或注銷手續。醫用射線裝置安全防護制度在施行X線檢查時,必須遵守“防護三原則”,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一、從事醫用X線診斷工作者,在透視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暗適應,工作中合理使用各種防護用品,在不影響診斷的原則下,應盡可能采用“高電壓、低電流、短時間和小照射野”進行工作。二、對受照者必須配備必需的防護用品,并做到正確使用。三、進行各類特殊檢查(如骨科整復,攝取異物等)要盡量縮短曝光時間。四、透視或攝影時,除受檢者外,其他人員一律不得留在機房內,個別受檢者需攜扶時,攜扶者應有相應的防護措施。五、使用牙科和骨科X線機時應正確應用“時間、距離、屏蔽”的防護原則,加強對自身和受檢者的防護。六、對育齡婦女下5、腹部及盆腔的X線檢查,最好控制在月經來潮后的十天內,孕婦一般不宜作X線檢查。七、在臨床教學中,對學員必須進行放射防護知識的教育,并注重個人防護,對示教病例嚴禁隨意增加曝光時間。八、應建立X光片的評片標準,廢片及重拍片要有記錄。各種記錄和X線膠片等資料,應妥善保存,并定期進行分析,評價,提出改造措施。放射科送外院檢查制度鑒于本院影像科檢查項目所限,對本院不具備而臨床有需求的項目及時送相關定點醫院檢查,如:CT、MR、乳腺鉬鈀等檢查項目。具體由臨床科室開相關檢查申請單后,對急診或危重病人院辦派救護車由科室派專業醫生或護士配送至相關定點醫院。影像隨訪、追蹤制度一、凡經線診斷的住院病例,經手術或組織學6、檢查證實者,均列為診斷追蹤對象(門診病例不包括在追蹤之列)。二、每月派專人追蹤一次,時間定為每月上旬號。三、追蹤內容按病例隨訪、追蹤登記表逐項填寫,特殊情況應在備注中說明,以備復核。四、目的:首要作為積累經驗,提高診斷水平,其次作為質量考核依據,供上級檢查參考。五、每季度末將病例集中,由診斷組共同分析,借以找出經驗教訓,提高診斷質量。六、年終將追蹤的病例匯總,由專人保管,作醫學資料存檔。放射科上級醫師復核報告制度一、放射科嚴格執行上級醫師復核報告制度。二、常見病、多發病及其他典型病例由當班主治醫師復核報告并簽名。三、危重病人、疑難病例的報告,由當班主治醫師提出報告,科主任(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7、)復核并簽名。四、特殊情況或對診斷有爭議的病例,可上報醫教科備案,請示分管院長,然后由科主任審核簽名。放射科集體閱片制度一、放射科嚴格執行集體閱片制度,建立有序的質量控制系統及診療常規。二、由科主任(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持每日早晨讀片、每周集體閱片,對常見病、多發病及其他典型病例進行講解、總結。三、危重病人、疑難病例或重要的檢查由科主任主持召開科內集體閱片,并報醫務科備案。四、對診斷有爭議的病例,上報醫務科,由醫務科組織多科室討論或請上級專家會診。放射科報告發送制度一、報告發送及時,平診2小時以內,急診30分鐘以內。二、報告單書寫規范、準確,字跡清楚,有審核簽字。三、嚴格執行上級醫師復核報8、告制度。四、嚴格按要求執行報告發放登記。影像與臨床病例診斷符合率管理制度為了密切聯系臨床,加強對臨床、影像、病理學習的自覺性,全面提高診斷水平,提高影像病例診斷符合率,放射科特作如下規定:一、建立隨訪登記本。二、每月下臨床科室及病理室一次,隨訪住院病人、手術及其他特殊病例。三、對到外院治療及手術的病人須留下聯系電話、聯系地址,定期追蹤。四、每月末對收集的隨訪病例進行匯總、討論,對有出入的病例找出漏診、誤診的原因,并作出討論、分析記錄。五、針對漏診、誤診原因,加強專業理論的學習,進一步提高影像診斷符合率。放射科膠片保存及使用制度一、各項檢查的X線影像資料(圖像、膠片)都應統一規范化整理、歸檔,方9、便調閱。二、數字X線透視及胃腸、子宮輸卵管造影的影像資料統一保存于放射影像工作站。保存期5年以上。三、各類X線檢查底片應于當日規范化整理,做到一人一檔,按編號由小到大的順序歸檔,整齊擺放。X線底片擋案應保存于干燥、通風的環境中,嚴防潮濕、發霉、變形,定期專人進行檢查、整理。四、X線底片保存期10年以后方可進行處理。五、院內借閱底片應填寫借片單、并有經治醫師簽名負責;院外借片除經醫務科批準外,并要履行一定手續以保證歸還。六、院內借片期限以一周為限,院外借片以一月為限。放射科設備保養制度一、科內一切設備(線機,自動洗片機、激光相機)均由科室主任為第一責任人。二、科內儀器分配到人,負責專門保養,并作好記錄。三、各儀器保養人員遇有故障,必須立即報告科主任,由科主任與有關部門聯系解決。四、每臺儀器設備必須在正常規定的電源條件下工作,在使用前,必須檢查電源并須行試機工作。五、檢查室工作人員必須愛護機器,保持機房和機器清潔,檢查機器各種按鈕,開關及螺絲是否穩定,發現異常者,必須立即檢修。六、科內設備在不影響工作前提下,由科主任安排作定時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