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公司造渣管理制度成分規律.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2157
2024-09-07
12頁
160.54KB
1、制造公司造渣管理制度(成分、規律)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合理的造渣制度1.1選擇合理的造渣制度的目的及要求 造渣制度應適合高爐冶煉要求,有利于穩定順行,有利于冶煉優質生鐵。各廠資源和生產條件不同,應根據原燃料條件選擇合理的造渣制度。(1)選擇合理造渣制度的目的是:保證生鐵成分合格,有利于促進有益元素的還原,抑制有害元素進入生鐵中;保證渣鐵分離良好,液態渣鐵順暢地從渣鐵口流出;有利于爐況順行和熱制度穩定;在高爐下部形成保護渣皮,有利于延長爐體壽命。(2)合理的造渣制度應滿足什么要求合理的造渣制度應滿足如2、下要求:足夠的脫S能力,保證生鐵在低Si情況下低S。一般條件下,硫在渣和鐵中的分配系數LS40。在爐溫和堿度適宜的條件下,硫負荷5kg/t時,硫的分配系數可控制在25-30。良好的流動性和較好的穩定性。爐渣熔化溫度在1300-1400,在1400時,黏度10泊,可操作的溫度范圍大于150。對高爐襯磚侵蝕能力較弱。選擇爐料結構時,應考慮讓初渣生成較晚,軟熔帶溫度區間較窄,這對爐料透氣性有利,初渣中FeO含量也少。1.2造渣制度選擇規律(1)爐渣特性在高溫下有良好的流動性和穩定性及較強的脫硫能力,且侵蝕性較弱的爐渣,稱為一般爐渣或普通爐渣。我國寶鋼、鞍鋼、武鋼、首鋼、濟鋼等大中型鋼鐵廠的爐渣都屬于3、一般爐渣。這種爐渣在堿度小于1.2,大部分的熔化性溫度較低,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和穩定性,脫硫效果好。據統計,冶煉制鋼鐵時,二元堿度CaO/SiO2在1.05-1.15范圍,三元堿度CaO+Mgo/SiO2在1.2-1.32范圍。國外日本、德國渣量小,硫負荷5-6kg/t,二元堿度大于1.2,三元堿度1.45。特殊爐渣一般都是由于特殊鐵原料決定的。如酒泉鋼鐵廠的含鋇爐渣,礦石含BaSO4、BaSO3,以BaO形態進入爐渣。包頭鋼鐵廠的含氟渣,熔化溫度比普通爐渣低100-200。攀鋼有高鈦渣,重鋼有低鈦渣。(2)根據爐渣特性,造渣制度應遵循如下規律:。相反,渣量大,AL2O3偏低時,二元堿度應低些,4、一般為1.05-1.10。若渣量少,原燃料硫負荷偏高時,爐渣堿度應高些,一般為1.20-1.25。相反,渣量大,硫負荷低時,爐渣堿度應低些,一般為1.0-1.05。小高爐較大高爐在相同條件下爐缸溫度偏低,所以小高爐爐渣堿度可相對高些。生鐵含【Si】高時,堿度應適當降低,反之則適當提高。渣中MgO主要功能是改善爐渣流動性和穩定性,最佳含量7-10%。渣中AL2O3偏高時,MgO最高含量不宜超過12%。1.3利用不同爐渣性能滿足生產需要生產中會遇到原燃料條件變化、高爐操作障礙、鐵種改變等實際情況,通常是利用改變爐渣成分來滿足下列需要。(1)脫除有害雜質當礦石含堿金屬(K、Na)較高時,為了減少堿金5、屬在爐內循環富集的危害,需要選擇熔化溫度較低的酸性爐渣。若爐料中硫負荷大,需要適當提高堿度,以利脫硫。單純增加CaO提高堿度,會造成爐渣黏度增加,致使渣中硫的擴散速度降低,不但不能很好地脫硫,還會影響高爐順行;特別是渣中MgO含量低時,增加CaO含量對黏度的爐渣性能影響更大。因此應適當增加渣中MgO含量,提高三元堿度以增加脫硫能力。雖然從熱力學觀點看,MgO脫硫能力不如CaO,但在一定范圍內,MgO能夠改善脫硫的動力學條件,因而脫硫效果很好。首鋼曾經將渣中MgO含量在4.32-16.76%范圍進行試驗測定,得到MgO與CaO脫硫能力的比值是0.89-1.15,結果表明:MgO以7-12%為好。6、(2)處理爐缸堆積高爐冶煉中會遇到爐缸不同程度的堆積現象,因爐渣堿度過高而爐缸產生堆積時,可用比正常堿度低的酸性爐渣來清洗。若高爐下部有黏結或爐缸堆積較嚴重時,可以采用螢石洗爐方法,降低爐渣黏度和熔化溫度,清洗下部黏結物。濟鋼350高爐使用集中數批酸性球團的方法處理爐缸堆積,效果較好。(3)抑制或促進硅、錳還原抑制或促進硅、錳還原,通常是根據冶煉不同鐵種的需要,同樣是利用爐渣成分的改變來實現。當冶煉硅鐵、鑄造鐵時,需要促進硅的還原,應該選擇較低的爐渣堿度;當冶煉制鋼鐵時,既要控制硅的還原,又要較高的鐵水溫度,應該選擇較高的爐渣堿度;若冶煉錳鐵,因MnO還原困難,并需要消耗較大熱量,則需提高爐渣7、堿度,利用CaO置換MnO,對錳還原有利并可以降低熱量消耗。各類鐵種對堿度的控制范圍鐵種硅鐵鑄造鐵煉鋼鐵錳鐵CaO/SiO22.高爐內的造渣過程2.1爐渣的區分現代高爐多用熔劑性熟料冶煉,一般不直接向高爐加入熔劑。由于在燒結(或球團)生產過程中熔劑已先礦化成渣,大大改善了高爐內的造渣過程。高爐造渣過程是伴隨著爐料的加熱和還原而產生的重要過程物態變化和物理化學過程。高爐渣從開始形成到最后排出,經歷了一段相復雜的過程。開始形成的渣稱為“初成渣”,最后排出爐外的渣稱“末渣”,或稱“終渣”。從初成渣到末渣之間,其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處于不斷變化過程的渣稱“中間渣”。2.2初成渣的生成初渣生成包括固相反應8、軟化、熔融、滴落幾個階段。固相反應在高爐上部的塊狀帶發生游離水的蒸發、結晶水或菱鐵礦的分解,礦石產生間接還原。同時,在這個區域發生各物質的固相反應,形成部分低熔點化合物。固相反應主要是在脈石與熔劑之間或脈石與鐵氧化物之間進行。當用生礦冶煉時其固相反應是在礦塊內部,SiO2與FeO之間進行,形成低熔點化合物,還在礦塊表面脈石(或鐵的氧化物)與粘附的粉狀CaO之間進行,形成CaO-Fe2O3等類型的低熔點化合物。當高爐使用自熔性燒結礦(或自熔性球團礦)時,固相反應主要在礦塊內部脈石之間進行。礦石的軟化(在軟熔帶) 由于固相反應形成低熔點化合物,在進一步加熱時開始軟化。同時由于液相的出現改善了礦石9、與熔劑間的接觸條件,繼續下降和升溫,液相不斷增加,最終軟化熔融,進而成流動狀態。礦石的軟化到熔融流動是造渣過程中對高爐行程影響較大的一個環節。各種不同的礦石具有不同的軟化性能。礦石的軟化性能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開始軟化的溫度,二是軟化的溫度區間。很明顯,礦石開始軟化的溫度愈低,則高爐內液相初渣出現得愈早;軟化溫度區間愈大,則增大阻力的塑性料層愈厚。一般說礦石的開始軟化溫度波動在700-1200之間。2.3終渣形成中間渣經過風口區域后,其成分與性能再一次的變化(堿度與黏度降低)后趨于穩定。此外在風口區被氧化的部分鐵及其它元素將在爐缸中重新還原進入鐵水,使渣中FeO含量有所降低。當鐵流或鐵滴穿過渣10、層和渣鐵界面進行脫硫反應后,渣中CaS 將有增加。最后從不同部位和不同時間集聚到爐缸的爐渣相互混勻,形成成分和性質穩定的終渣,定期排出爐外。通常所指的高爐渣均系指終渣。終渣對控制生鐵的成分,保證生鐵的質量有重要影響。終渣的成分是根據冶煉條件經過配料計算確定的。在生產中若發現不當,可通過配料調整,使其達到適宜成分。2.4爐渣在高爐內的變化(1)不同區域鐵礦石在下降過程中,受上升煤氣的加熱,溫度不斷升高,其物態也不斷變化,使高爐內形成不同的區域。在塊狀帶內,發生游離水蒸發、結晶水分解,礦石的間接還原度達30-40%,固相反應形成低熔點化合物是造渣過程的開始。隨著溫度升高,低熔點化合物中呈現少量液相11、,開始軟化黏結。在軟熔帶內形成的初渣,特點是FeO、MnO含量高,堿度偏低,相當于天然礦石和酸性球團礦的堿度,成分不均勻。在滴落帶,從軟熔帶滴下的中間渣在穿越滴落帶時成分變化很大,FeO、MnO因被還原而降低,熔劑或高堿度燒結礦中的CaO進入渣中使堿度升高,甚至超過終渣的堿度。在燃燒帶,中間渣穿過焦柱進入爐缸積聚,當接近風口中心線時吸收煤氣上升的焦炭灰分,這時候的堿度逐步降低。在爐缸渣鐵貯存區內,爐渣完成渣鐵反應,吸收脫硫產生的CaS和Si氧化的SiO2等元素,最后成為終渣。(2)主要成分再從幾項化學成分變化來看:初渣在爐腹以上FeO、MnO含量達到5%左右,到爐腹下部其含量達到8%,說明這一12、帶進行著大量直接還原。Al2O3在初渣中含量只有3-5%,下降過程中尤其到風口以后有所提高,說明燃料灰分中Al2O3參與造渣。MgO在初渣中只有5-6%,到爐缸之前達11%,接近終渣成分,說明MgO是逐漸參與造渣的。初渣中堿金屬氧化物較多,到爐缸時則降低。這是因為在風口高溫區時有部分被揮發,但在爐子中上部則存在循環富集。(3)爐缸反應爐腹中部以上,生鐵含C不超過0.5%,大量滲碳反應是在高溫區及爐缸附近進行的。風口部位的生鐵含S超出產品鐵8倍以上,即大量的脫硫反應是在爐缸進行的。生鐵中Si、Mn含量在進入爐缸前均高于成品鐵,說明風口帶出現再氧化過程。3. 爐渣的性質及其影響因素3.1爐渣的來源13、爐渣的成份來自以下幾個方面:(1)礦石中的脈石;(2)焦炭灰分和煤粉灰分;(3)熔劑氧化物;(4)被侵蝕的爐襯;初渣中含有大量礦石中的氧化物,如FeO、MnO等。對爐渣性質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前三項。脈石和灰分的主要成分是SiO2和AL2O3,稱酸性氧化物;熔劑氧化物主要成分是CaO和MgO,稱堿性氧化物。這些氧化物單獨存在時,熔點都很高。SiO2熔點1713,AL2O3熔點2050,CaO熔點2570,MgO熔點2800。爐渣的主要成分就是上述4種氧化物,這么高的熔點,在高爐條件下根本不能熔化。只有它們之間互相作用形成低熔點化合物,才能熔化成具有良好流動性的熔渣。3.2 爐渣軟熔特性對冶煉的影響14、爐渣的軟熔特性與礦石的軟化特性有關,其對高爐冶煉的影響是,礦石軟化溫度越低,初渣出現的越早,軟熔帶位置越高;軟化區間越大,軟熔帶熔著層越寬,對煤氣流的阻力越大,對高爐順行不利。爐渣熔化性對高爐冶煉的影響很大。爐渣熔化之后能自由流動的溫度叫熔化性溫度。在選擇爐渣時究竟是難熔的爐渣有利還是易熔渣有利,這需要據不同情況具體分析,具體對待。難熔爐渣開始軟熔溫度較高,從軟熔到熔化的范圍較小,則在高爐內軟熔帶的位置低,軟熔層薄,有利高爐順行。爐渣黏度直接關系到爐渣流動性,而爐渣流動性又直接影響高爐順行和生鐵的質量等指標。它是高爐工作者最關心的爐渣性能指標。爐渣要有良好的流動性,并能自由地與鐵水分離。爐渣黏15、度是流動性的倒數,爐渣自由流動的最大黏度為22.5Pas。爐渣穩定性是指爐渣的化學成分或外界溫度波動時,對爐渣物理性能影響的程度。若爐渣的化學成分波動后對爐渣物理性能影響不大,此渣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同理,如外界溫度波動對其爐渣物理性能影響不大,稱此渣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生產過程中由于原料條件和操作制度常有波動,以及設備故障等都會使爐渣化學成分或爐內溫度波動,爐渣應具有更好的穩定性。爐渣的表面張力對煉鋼過程有較大實用意義,在高爐操作中,以往研究不夠,因為一般高爐渣的表面張力尚未小到對高爐冶煉帶來不利影響的程度。最近研究認為,表面張力小的爐渣,流動性好,有利爐渣脫硫。3.3影響爐渣黏度的因素及16、其改善方法(1)影響爐渣黏度的因素影響爐渣黏度的因素比較多,主要有:渣溫不足;渣堿度升高;爐缸堆積;有些成分影響爐渣黏度,MgO、MnO、FeO等能降低爐渣黏度,Al2O3、CaO等有時會升高爐渣黏度。爐渣中MgO含量提高后,爐渣黏度受二元堿度的影響將明顯減少。堿性爐渣為短渣,爐渣過堿時流動性差,會使風口表現為出現掛渣。酸性爐渣為長渣,它隨著溫度的下降最終會影響脫硫效率下降。(2)改善爐渣流動性根據生產的鐵種和原料條件,確定合理的爐渣成分是十分關鍵的。有條件的地方使用部分白云石做熔劑,提高渣中MgO含量以改善流動性;MnO雖然能改善爐渣流動性,但正常情況下外加錳礦,經濟上損失太大,Mn進入爐渣17、里也是一種浪費。其次保證充足的爐缸熱量,渣水物理熱充足,是提高渣水流動性,減少渣中帶鐵的重要條件。4.爐渣脫硫反應硫在鐵水和爐渣中以元素S、FeS、MnS、MgS、CaS等形態存在,其穩定程度依次是后者大于前者。其中MgS和CaS只能溶于渣中,MnS少量溶于鐵中,大量溶于渣中,FeS即溶于鐵中,也溶于渣中。爐渣的脫硫作用就是渣中的CaO、MgO等堿性氧化物與生鐵中的硫反應生成只溶于渣中的穩定化合物CaS、MgS等,從而減少生鐵中的硫。按分子論的觀點,渣鐵間的脫硫反應是以如下形式進行的:FeS (FeS)(FeS)+(CaO)=(CaS)+(FeO)(FeO)+C=Fe+CO即渣鐵界面上生鐵中的18、FeS向渣面擴散并溶入渣中,然后與渣中的(CaO)作用生成CaS和FeO,由于CaS只溶于渣而不溶于鐵,FeO則被固體碳還原生成CO離開反應界面,生成Fe進入生鐵中,從而脫硫反應可以不斷進行。總的脫硫反應是:FeS+ (CaO)+C=Fe+ (CaS)+CO -149140kJ現代爐渣離子結構理論認為,熔融爐渣不是由分子構成而是由離子構成的,因此,脫硫反應實際上是離子反應而不是分子反應。渣鐵之間的脫硫反應是通過渣鐵界面上離子擴散的形式進行的,即渣中的O2-離子向鐵水面擴散,把自己所帶的兩個電子傳給S,使鐵水中的S原子成為S2-離子進入渣中,而由于失去電子變成中性原子氧與碳作用形成CO進入煤氣中19、,進入渣中的S2-離子則與渣中的Ca2+、Mg2+等正離子保持平衡。因此,脫硫反應實際上是渣鐵界面上氧和硫的離子交換,可用如下離子反應式表示:S+2e+ S2- +)O2-2e=O S+ O2-= S2-+O 渣中的堿性氧化物不斷供給氧離子和進入生鐵中的氧原子與固體碳作用形成CO,不斷離開反應面,使上述脫硫反應繼續進行。5.影響脫硫能力的因素影響脫硫能力的因素有如下幾項:(1)爐渣化學成分爐渣堿度。一般規律是爐渣堿度愈高,脫硫能力愈強。但堿度過高使渣的流動性變壞,阻礙硫的擴散,同時由于過高的堿度下容易析出正硅酸鈣的固體顆粒,不僅提高了黏度,而且降低了爐渣的實際堿度,從而使爐渣的脫硫能力降低。M20、gO。MgO也具有一定的脫硫能力,但不及CaO,這是由于MgS不及CaS穩定。但渣中一定范圍內增加MgO含量能提高爐渣的溫度性和流動性,還可以提高總堿度,這就相當于增加了氧負離子濃度,有利于脫硫反應。Al2O3。Al2O3不利于脫硫,當堿度不變而增加Al2O3含量時,爐渣的脫硫能力會降低。FeO。FeO對脫硫極為不利,(Fe2+ O2-= Fe+O)反應增加了生鐵中氧的濃度,所以渣中FeO要盡量少。(2)渣鐵溫度。脫硫反應是吸熱反應,提高溫度對反應有利,同時還降低了爐渣黏度,促進了硫離子的擴散。(3)提高硫分配系數LS。硫在爐渣中的質量分數與鐵水中的質量分數之比,叫做硫分配系數LS。鐵礦石中S21、允許含量0.3%,S負荷5kg/t。S元素分配:6.2%生鐵,1.5%瓦斯灰,92.2%爐渣。高爐脫硫是在鐵滴穿過爐缸積聚的渣層、渣層與鐵層的交界面和鐵口通道三處進行的,動力學條件最好的是鐵口通道,而渣鐵層界面最差。改善脫硫動力學條件,是提高脫硫效果的重要條件。由此可看出,高爐不放上渣,使爐渣都從鐵口與鐵水一起放出,會更好地發揮其脫硫能力。(4)高爐操作。正確運用各種調劑因素,保證高爐順行,是充分發揮爐渣脫硫能力,降低生鐵含硫量的重要條件。6.當前造渣制度存在的問題6.1當前存在的問題:(1)不少高爐一級品率低,生鐵平均含硫大于0.03%,甚至大于0.04%。S高,將使煉鋼工序因造渣物料增加和22、吹煉時間延長,而造成產量降低、成本升高。(2)由于進口礦配比增加,Al2O3含量增加,爐渣流動性降低而影響爐渣脫硫能力。(3)爐渣堿度波動大。以上問題,都影響生鐵含Si的有效降低。6.2對造渣制度的新認識關于造渣制度最近以來有了新的認識。從高爐造渣、脫硫角度看發生的變化,一是渣量大幅度減少,由500 kg/t降低到250-350 kg/t,對S的包容能力降低。二是焦炭和煤粉含硫量降低,并普遍棄用高S礦石,硫負荷降低。Al2O3在過去教科書上以15%為上限,而現在國內實踐中遠遠超過這個界限,達到1820%,還能保持高冶強和順行。但較高含量仍對順行不利。MgO可以降低高Al2O3渣熔點,改善其流動23、性和穩定性。渣中MgO來源于燒結礦,燒結礦中MgO過高,影響強度,因此以控制(MgO)9.5-11.0%為宜。Al2O3屬于中性,但在高爐冶煉中被認為是酸性物質,其熔點是2050。在高爐冶煉中與SiO2結合,產生熔點是2050的物質,使渣鐵流動性差,分離困難。CaO熔點是2070,MgO熔點是2800,但與SiO2和Al2O3結合后生成熔點低于1400的物質,在高爐內熔化,形成流動性良好的爐渣。幾個廠家的經驗:鄂鋼配比進口球,渣量減少,Al2O3升高,在提高爐渣堿度的同時降低MgO含量,Si相應降低,最低單爐月平均Si達到0.33%。萊鋼是在中等Al2O3含量情況下,通過增加MgO而改善了爐渣24、流動性和脫硫能力。泰鋼Al2O3含量平均達18.2%,最高22%,爐渣流動性和穩定性變差,有爐墻粘結和爐缸堆積現象。淮特、興澄、鄂鋼爐渣中的Al2O3含量分別為14.2、13.62、15.98,對應爐溫Si分別為0.4、0.4、0.5。也可以看出Al2O3含量與爐溫應呈對應關系,Al2O3含量高時必須適當上提爐溫。6.3濟鋼應對高Al2O3 爐渣實踐(1)表2008年1月至10月6爐爐渣平均Al2O3含量月份12345678910Al2O3含量()16.6816.3616.3216.4716.9217.2516.3316.5716.8817.12(2)特點濟鋼條件下,高Al2O3爐渣有幾個特點25、:黏度高,堵塞氣流通道,易引起難行;直接造成爐缸渣性堆積;爐身下部、爐腹爐腰部位形成粘結,引起爐型變化,影響氣流分布,造成難行及堆積。從生產實際中,可以明顯的感覺到這幾個特點,最明顯的是爐缸堆積和下部粘結,而這兩個問題中最迫切而難解決的是下部粘結。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應該是爐渣黏度問題:黏度=Bo exp(En/RT)其中R:氣體狀態常數;T:溫度;En:黏流活化能,與渣中復合陰離子團的結構有關。式中看出,溫度是影響黏度的最主要參數,黏度隨溫度的升高而下降,1500時粘度與1400時相比降低一半左右。而MgO含量對黏度影響也很重要,在MgO20范圍增加含量都使下降。為保證順行,防止下部粘結,打開26、中心氣流,是應堅持的方向,而防粘結的關鍵就在于Si參數的選擇,從實踐中得出如下結論:Si選擇要同各項內外因素結合綜合考慮,決不能盲目一味降Si;目前風、氧(富氧率5-6%)、頂壓情況下,不宜做低Si;應對高Al2O3爐渣的關鍵是提高爐溫, Si應在0.50.6范圍,對應物理溫度14601490,不能過低,尤其避免連續過低;控制Si要有清醒認識,堅決的手段,還要具體的辦法;解決好粘結問題,才能考慮縮風口,加長風口,打開中心,進一步活躍爐缸,降焦比;另外還有一個問題,風機能力大并不一定天然開中心,參考兄弟廠經驗,提高風量同時一定要注意加長風口,配合上部料制。不然難以達到開中心降消耗目的。6.4使用27、蛇紋石優化爐渣成份2009年爐料結構大幅度變化條件下,2月份高爐開始大量使用蛇紋石,全月噸鐵平均達到18kg/t。(1)高爐使用蛇紋石的目的由于原料資源中球團礦產量大量降低,以及燒結礦中Al2O3含量升高,爐渣Al2O3含量也隨著升高,帶來爐渣粘稠,最終影響爐況的穩定。需要一種含MgO較高的酸性輔料,既可代替酸性球團礦平衡堿度,又能提高爐渣MgO含量。在可選擇的輔料中,蛇紋石是最佳選擇,因為蛇紋石含MgO和 SiO2高達38%左右,能夠滿足以上兩個條件,目前的生產條件使用蛇紋石可以實現兩個目標。作為酸性料,代替部分或全部球團礦,減少甚至取消球團礦,增加塊礦使用量。作為MgO來源,增加爐渣中Mg28、O含量,改善爐渣流動性。主要指標對比項目利用系數t/m3.d入爐焦比kg/t煤比kg/t毛焦比kg/t燃料比kg/t綜合焦比kg/t富氧率風溫綜合品位%Si%三級品CO2 %計劃3.9429147473/532/1100/0.532/1月3.884381374875755314.787108756.690.5490.4919.32月3.7744231454605685223.723109456.880.5240.5319.7與1月比-0.106-158-27-7-9-1.06470.19-0.0250.040.4與計劃比-0.126-6-2-13/-10/-6/-0.006-1.47/利用系數29、完成3.774t/m3.d,比計劃低0.126t/m3.d,利用系數降低原因主要是配合公司限產,減少富氧率,造成利用系數降低。焦比(含小焦)完成423kg/t,比計劃低6kg/t,比上月降低15kg/t。噴煤比完成145kg/t,比計劃低2kg/t,比上月升高8kg/t。在爐況穩定的前提下,噴煤比升高與否主要取決于煤粉的價格導向,隨著內部結算價格的調整,提高噴煤比有明顯的降低成本優勢,因此高爐也隨著逐步增加噴煤量。生鐵Si全月平均0.524%,比計劃低0.006%。爐料結構對比球團礦%燒結礦%塊礦%噸鐵蛇紋石kg1月24.472.92.742月1575.59.518對比-9.4+2.6+6.830、+14各高爐爐渣成份對比2#3#4#5#6#1月Al2O317.8217.6917.417.4316.74MgO10.1910.089.69.869.91渣鐵比3863743833933732月Al2O318.9418.9718.8418.6218.69MgO10.3210.510.2310.5610.76渣鐵比3663693673773702月份與1月比較,渣中Al2O3明顯升高,在燒結礦中MgO含量未大幅度提高的條件下,在高爐中使用蛇紋石,達到了既降低球團礦比例,又增加渣中MgO含量目的,在渣中Al2O3含量繼續升高的不利條件下,通過提高蛇紋石用量,增加渣中MgO含量,基本保持了良好的渣鐵31、流動性。7. 部分試題(摘自全國冶金題庫)395、(中級工,選擇題,較易,無,核心要素,標準庫)一般情況下,爐渣溫度比鐵水溫度( )。A高50100 B低50100 C高150200A420、(中級工,選擇題,中等,無,核心要素,標準庫)開爐時為了加熱爐缸常常要擴大渣量,此舉( )。A合理 B不合理 C合理性尚待研究A535、(高級工,選擇題,中等,無,核心要素,標準庫)高爐可以脫掉( )的磷。A5%10% B10%20% C20%30%B631、(高級工,選擇題,較難,無,核心要素,標準庫)渣中( )增加時有利于爐渣脫硫。AFeO BSiO2 CTiO2 DMgOD649、(高級工,選擇題,32、難,無,核心要素,標準庫)高爐噴吹燃料,爐渣脫硫能力增強,Ls( )。A有所影響 B降低 C沒有影響 D提高D746、(高級工,填空題,較難,無,核心要素,標準庫)生鐵的形成過程主要是_和其它元素進入的過程。滲碳774、(中級工,填空題,較易,無,核心要素,標準庫)直接觀察法的內容有:看風口、看出渣、_、用料速和料尺判斷爐況。看鐵水(或看出鐵)834、(中級工,填空題,中等,無,核心要素,標準庫)爐缸工作_是獲得高產、優質、低耗的重要基礎。均勻活躍855、(中級工,填空題,中等,無,核心要素,標準庫)_和爐缸熱制度的劇烈波動,都將導致崩料。煤氣流分布失常859、(中級工,填空題,中等,無,核心33、要素,標準庫)CaCO3在高溫區分解時產生的CO2約有_與焦炭中的碳作用。50%872、(中級工,填空題,中等,無,核心要素,標準庫)影響軟熔帶形狀的實質是礦石的_和軟化溫度區間。軟化溫度881、(中級工,填空題,中等,無,核心要素,標準庫)燃燒后的焦炭中的碳變成CO,灰份變成液體渣與初渣結合,成為_。爐渣890、(中級工,填空題,較難,無,核心要素,標準庫)高爐軟融帶的形狀是高溫區分布與_的綜合表現。爐料軟融性能976、(高級工,綜合題,較難,無,核心要素,標準庫)高爐冶煉過程中焦炭破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主要原因是化學反應消耗碳造成的:(1)焦炭氣化反應:C+CO22CO;(2)焦炭與爐渣反34、應:C+FeOFe+CO;(3)鐵焦反應:C+3FeFe3+C;通過上述化學反應,從而使焦炭結構疏松,強度降低。977、(高級工,綜合題,較易,無,核心要素,標準庫)爐況失常的基本類型有哪些?爐況失常的基本類型分為兩類:一是煤氣流分布失常;二是熱制度失常。982、(高級工,綜合題,難,無,核心要素,標準庫)冶煉低硅生鐵有哪些措施?措施有:增加燒結礦配比,提高燒結礦品位,提高軟熔溫度,改善燒結礦還原性,穩定原料成分,燒結礦要整粒過篩;降低焦炭灰分,提高反應后強度;適當提高爐渣堿度,可抑制硅的還原,提高爐渣脫硫能力,降低渣中SiO2活度;提高爐頂壓力;噴吹低灰分燃料,適當控制風口燃燒溫度;增加鐵水35、含錳量;適當降低爐溫;搞好上下部調節,使爐缸工作均勻活躍,氣流分布合理;保證穩定順行。995、(中級工,綜合題,難,無,核心要素,標準庫)爐墻結厚的征兆是什么?(1)爐況難行,經常在結厚部位出現偏尺、管道、懸料;(2)改變裝料制度達不到預期效果;(3)風壓和風量關系不適應,應變能力差,不接受風量;(4)結厚部位爐墻溫度、冷卻誰溫差、爐皮表面溫度均下降。 997、(中級工,綜合題,中等,無,核心要素,標準庫)處理懸料的關鍵是什么?處理懸料的關鍵是:(1)立即處理,懸料時間不要超過20min;(2)方法正確,力爭一次減風或坐料成功。952、(中級工,計算題,較易,無,核心要素,標準庫)已知一噸鐵的36、渣量為750kg,渣中SiO240%,每批料出鐵量為10.0t,爐渣堿度變化0.1,假定石灰石有效堿度為50%,則每批料的石灰石變動量為多少?解:由(SiO2)R0/CaO有效 得75040%0.110/0.5600kg/批答:每批料的石灰石變動量為600kg。953.某高爐原燃料消耗量為:焦炭474.2kgG/tFe,煤粉66.8kg/tFe,燒結礦1690kg/tFe,澳礦116.6kg/tFe,石灰石24.5 kg/tFe,爐料中CaO的質量分數(%)相應為:0.85、0.83、11.78、0、55.3;產生的爐塵量為16.8 kg/t,爐塵中CaO的質量分數為8.11%;爐渣中其中CaO的質量分數為42.12%。求渣量。解:CaO料=472.20.0085+66.80.0083+16900.1178+116.60+24.50.553=217.13 kg/tCaO塵=16.80.0811=1.36 kg/t渣量=(217.13-1.36)/0.4212=512.27k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