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設備科保養更新及技術檔案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2647
2024-09-07
9頁
20.95KB
1、醫院設備科保養更新及技術檔案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醫院設備科工作制度一、設備科負責人職責1.在分管院長的領導下,負責領導本部門各項工作。2.負責組織全院醫療儀器設備、器械的采購、供應、管理、維修工作,保證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工作的順利進行。3.審查各科室提出的醫療儀器、器械的請購計劃,組織有關人員匯編、制定采購計劃,報請院長審批后實施。4.了解、檢查各科室對醫療器械的需要和使用、管理情況,做到合理供應和調配,發現問題及時處理。5.組織有關人員對購入、調入的國內、外貴重儀器設備進行驗收、鑒定工作,2、組織建立貴重儀器管理和使用制度,督促使用人員嚴格執行操作規程,發揮儀器的應有效能。二、設備科工作制度1.凡屬醫療、教學、科研所需的設備,均由設備科統一負責采購、調配、供應管理和維修;同時負責全院的計量工作。2.根據各科審批后的請購計劃結合院部設備儲備情況編制采購計劃。3.一般醫療器械,按計劃的品名、規格、型號、數量進行采購。貴重儀器應會同有關科室人員進行適宜性和可行性論證后訂購。4.凡購入的設備,必需履行嚴格的出入庫手續。5.購入或調入的國內、外貴重儀器,應由院方和有關人員參加驗收;然后入庫上帳立卡,建立儀器技術檔案,與有關科室制定領取、使用和管理制度。如發現問題要及時向有關部門聯系,按規定進3、行處理(包括退換貨、索賠等)。6.器械庫要按照器械的性質分類保管,要求帳物相符。要注意通風防潮,保持整3.大型精密國產設備到貨后,設備科應會同使用科室共同驗收,辦理領用手續。進口儀器到貨后,設備科及時與進出口公司及商品檢驗局聯系,確定開箱驗收日期,設備科、使用科室負責人會同商檢局代表共同驗收,寫好驗收記錄,三方簽字。4.設備科必須建立建全儀器財產帳卡制度,并定期核對。5.設備科必須建立萬元以上設備檔案,檔案內容應包括購置申請書、調研報告、合同單、驗收記錄、儀器技術資料、保養維修記錄等。6.所有設備的技術資料,由設備科歸檔保存。設備科可向使用科室及維修人員提供復印件。7.各科室儀器設備須制定操作4、規程,確定專人負責保管使用。實習及進修人員不得單獨操作使用。設備科定期下科室檢查使用保養情況。8.各科室醫療儀器如發生故障,使用保管人員及時通知維修組。凡急救儀器,立即派技術人員下科室檢修;對于一般可搬動的小型儀器送至維修組檢修,并填寫維修申請單,修復后憑收據領回;大型精密儀器損壞,限于我院目前維修技術力量,設備條件不足,由設備科協助對外聯系解決。9.應充分發揮各科室醫療儀器作用,提高經濟效益。凡因保管不善或違章操作,造成儀器損壞者,科室應如實上報設備科,轉呈院部處理,對隱瞞不報者追究責任。10.對使用率不高的儀器設備,設備科(必要時請示分管院長)有權進行院內調配,各科室應予支持。11.廠家送5、給臨床試用的新產品,一律須經設備科統一安排,各科室不得私自接收。12.精密醫療儀器應確定使用壽命及折舊更新年限。電子診斷治療儀器一般五年內需收回儀器成本,按單機年收入提成20%作為設備更新基金,并按科室核算,積累作更新購置儀器用。使用十年以上,無修理價值,已擱置不用者,經過檢驗可申請報廢。采購渠道。要認真負責,吃苦耐勞,確保各類設備質優價廉。6.對專業性較強,確需使用,科室自行出面購置的品種,應經設備科科長同意并上報分管院長批準后,方可進行科室自購(兩人以上),采購人員應嚴把質量關及價格關。五、設備技術檔案管理制度1.大型精密儀器(萬元以上)均應建立技術檔案,要有專人管理(或兼管)。2.技術檔6、案的內容包括設備購買申請單、審批文件、購前論證、成本效益分析報告、訂貨合同、征詢單、到貨通知、發票復印件、運輸文件、保證書、驗收記錄、說明書、圖紙商檢證書、許可證或免稅證明及各種技術資料、安裝調試記錄、使用操作規程、檢驗記錄。3.設備驗收后應立即建檔。填寫要做到書寫工整、字跡清楚,其中十萬元以上設備檔案要移交綜合檔案室。4.建立技術檔案借閱登記簿,并認真記錄、及時催還。5.加強設備檔案的保管,嚴格執行檔案保管制度。六、醫療設備使用、保養制度1.萬元以上貴重儀器設備應有專人使用保管,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使用人員應認真填寫機器使用情況記錄。2.設備的日常保養由設備保管人負責,內容為進行表面7、清潔,緊固易松動的螺絲和零件,檢查儀器在使用過程中工作是否正常,零部件是否完整。3.一級保養,由儀器保養人進行,主要是進行儀器外部清潔,檢查有無異常情況,如聲音、溫度、指示燈等異常情況,進行局部檢查和調整。4.二級保養,屬預防性修理,由儀器保養人會同維修人員共同進行,對設備的主體部分或主要組件進行檢查,調整精度,必要時應更換易損件。5.設備科定期對設備保養情況進行檢查,對設備的工作運行情況進行功能檢查或精2.設備維修組人員定期主動上門檢修,事畢應填寫檢修記錄,由被檢修單位負責人簽字驗收。各科如有臨時維修工作,需要填寫修理通知單,送維修組,由檢修人員辦理。如屬搶修、搶救急需,可立即通知維修人員到8、現場檢修。3.可攜帶及易搬動的器械需修理時,除填寫修理通知單外,并連同該物送修理部門,對不能立即修理好的,須向承修部門取回收據。修復后,使用部門憑據領回,并應進行驗收簽證。4.各科室如新裝、新建、改裝、改建有關設備,需填寫申請單,報分管院長批準后安排辦理。5.儀器設備出現故障時,應由設備使用人或保養人詳細說明故障現象及原因,以便及時排除故障,縮短停機時間。6.設備維修后要做好登記,大型設備的維修記錄要寫入檔案,內容包括維修日期、使用人主訴故障現象、修理人檢查所見現象、故障原因、排除方法、更換零件及修復后的檢驗情況。7.對不能修復的設備,維修人員應說明原因并提出外修建議,經科長批準后實施。8.實9、行分工負責與派工相結合的制度,按片分工,落實到人。9.維修完畢立即填寫維修收費單,如實記錄有關內容,并由維修人員與使用科室負責人簽字,逐月上交統計。10.在檢修過程中注意人機安全,愛護儀器設備,妥善保管零配件,嚴防流失。九、大型儀器專管共用制度1.對一些功能廣泛,一個部門使用頻率較高,而其他部門使用頻率較少的貴重設備,實行專管共用。2.設備要有專門保管人、負責設備的日常保養。3.每次使用設備,保管人必須教會使用人按操作規程操作機器,使用人做好使用記錄。4.設備使用完畢后,保管人應檢查設備的性能是否良好,出現保障,及時與設備2.每次使用完要及時填寫設備使用記錄,一天使用若干次者,可做日記。3.設10、備出現故障時應立即停機,及時向維修部門匯報,并做好詳細記錄。4.因責任心不強、玩忽職守,使用不當造成設備損壞或丟失者,要追究使用人和領導人的責任,視情節輕重給予處罰。5.管理使用儀器設備應認真負責、設備使用率高、效益突出、保養好的科室或個人應給予表彰獎勵。十二、儀器性能、精確度鑒定制度1.新購儀器或維修后的儀器,要進行功能檢查,檢查設備的各項功能是否符合儀器說明書和技術文件的要求。2.除進行功能檢查外,還要進行精度檢查,檢查設備的精確度是否達到標準,對于計量儀器,需要定時地由國家計量部門檢查鑒定。3.對儀器本身的安全性、用電安全和周圍環境的安全要定期進行檢查。十三、醫療設備更新制度1.實行有效11、可行的醫療設備更新制度,是保證醫院正常運轉,提高醫療質量的關鍵措施。2.醫療設備更新年限,可根據其性能、耐用度、質量情況、使用頻率來確定。3.醫療設備的暫定更新年限:電子儀器及光學儀器類為8年,醫用電器及機械類為10年,放射性設備及其它耐用設備為15年,纖維內窺鏡為5000人次。4.設備科負責對全院各科室貴重醫療儀器設備,建檔管理,記載機器的購進、安裝時間、使用時間、故障及維修保養情況,為該設備的更新積累資料依據。5.各科室要及時的填寫機器使用及維修記錄、設備科維修人員要定期檢查機器使用操作情況,填寫維修記錄。6.下列設備可申請更新:已達到或超過規定年限且無修復使用價值的儀器設備。對提出報廢申請的設備,需經維修部門技術人員鑒定確認不能修復者才準予報廢。辦理完報廢手續后,由設備科開列清單報財務部門注銷帳目。3.報廢設備的處理。對已報廢的醫療設備有保留價值者,留作教學、科研或拆零修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