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2675
2024-09-07
6頁
19.43KB
1、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指導思想對學生評價制度的改革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是全面反映初中畢業生的發展狀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健康、深入發展的重要政策與制度保障。評價結果也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畢業標準和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的重要依據。初中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要以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為指導,以實現學生的自我認識、自我教育為目標,從而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的發展,促進學校、教師轉變教育行為和方式,同時,引導家長和社會逐步形成科學的學2、生成長發展觀。二、組織領導1學校組織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統籌規劃,分類指導,重點加強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組織領導,狠抓各項措施的落實,完善監督機制。2學校各班級要成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小組。綜合素質評價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工作,班級工作小組由班主任和課任教師組成,總人數不少于3人,由班主任擔任組長,班級評價小組名單須經本班學生認可,并由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委員會審查公示。工作小組根據學校制訂的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實施細則與具體程序,完成綜合素質具體評價工作。三、評價內容和標準1綜合素質評價要體現學生間個體差異和個性發展需求,做到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共性評價3、與個性評價相結合。采用定性的方式記載學生日常表現的評價信息和結果,用定量的方式記載和分析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使用評價工具得出的評價結果。注重評價內容多元、方法多樣,既關注學生的過去和現在,又關注學生的將來。2要堅持以發展的觀點來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綜合評定時,既要參考學生在學校的表現,更要重視學生在校外的素質發展狀況,給予綜合評定。3評價內容與評價標準以教育部提出的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六個方面的基礎性發展目標為基本依據,結合實際,將“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綜合為“品行修養”,將“學習能力”、“交流合作”綜合為“實踐探究”,并拓寬“實踐探究”考察范4、圍??山Y合使用學生成長記錄手冊和執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情況進行評價。4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呈現包括兩個方面:綜合評語。主要對品德、情感、態度、日常表現以及學習情況等進行定性描述,尤其要突出學生特長、發展潛能以及各方面的成就。等級呈現。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分為A、B、C、D四個等級,分別表示為優、良、合格、待提高。綜合素質表現很好的評為A等,一般占20%;綜合素質表現好的評為B等,一般占40%左右;綜合素質表現一般的評為C等,一般占3540%左右;綜合素質表現不好的評為D等,不允許超過5%。對學生某一方面表現評為“待提高”時應非常慎重,并給予發展性指導意見。5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是衡量學生達到綜合素質標準5、的主要依據。四、評價方法與要求(一)評價工作的程序與方式:組織學生自評;組織小組內同學互評;班級綜合素質評價小組通過集體討論,客觀、公正地評定學生的綜合素質等級,并作出綜合性的描述;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委員會進行審核。評定時應充分尊重學生的自評與互評,避免以偏概全。(二)評價要求1對各項評價指標確定明確的操作要點和統一評價標準。2對評價過程制訂明確的操作規程,體現公開、公正、公平。3各校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學生提交的實證材料,建議主要提供以下六項實證材料:學科學業成績;關鍵的代表性作品、作業或照片、復印件;綜合實踐活動(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的有關記錄和證明;經教育行政部分認可的表彰、獲獎證6、書;關鍵性評語(班主任、課任老師);學生自我描述的材料。4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委員會要關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全過程,審核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結果。5對評定結果實行通知學生本人及其家長。如有異議,學校初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委員會應進行調研處理。公示時間為1周。公示結束后,學校把評定結果記錄在綜合素質評價表(試行)和學生成長發展記錄冊上,并簽名蓋章,以上材料歸入學生檔案袋。6學校將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匯總后加蓋學校公章,交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五、制度保障(一)制度保障1在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時應體現公開、公平、公正,實行嚴格的公示制度、誠信制度、評價質量監控制度、舉報和申訴制度、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7、度等。2建立健全分工協作制度。學校各職能部門的工作要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有機結合,根據各自的職能,承擔相應的學生發展評價任務。3建立健全誠信服務制度。學校參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有關人員,要講誠信、做到實事求是。同時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有關人員嚴格履行誠信責任和義務。4建立健全社會公示制度。學校應向社會公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細則。學校可采用網絡、告家長書(通知書)或家長會等多種途徑向家長匯報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情況。5建立健全全員學習制度。學校要組織全體教師學習本實施方案和本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實施細則。同時,要注重督促學校、班級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小組成員,掌握各項評價指標的操作要點、統一評價標準8、和評價的操作程序。(二)實施步驟1.加強宣傳。通過召開家長座談會,舉辦專題講座,利用宣傳窗、墻報、廣播臺等形式向家長、學生、教師全面宣傳建立規范化學生評價體系的重要意義,制造氛圍,努力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參與評價的良好環境,達到消除顧慮,形成共識的目的。2.形成細則。召開班主任會議,討論形成“等級+特長+評語”學生評價的實施細則,包括各類科目的具體內容、評價指標、運行機制。3.全面實施。在校學生評價領導小組指導下,依據學生素質評價制度,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經常性的考核和記錄。(1)學科成績評比由各任課老師負責實施,在學期結束前一周將結果交相應班主任。(2)操行等級由低年級學生家長、高年級學生初評后,班主任負責實施評定,在學期結束前一周完成。(3)特長評比由興趣課老師及班主任負責實施,在學期結束前一周將結果交相應班主任。(4)評語評價主要由班主任負責實施,任課老師和學生的意見可作參考,在學期結束前二周寫好交教導處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