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有限公司汽輪機技術監督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3618
2024-09-07
8頁
75KB
1、發電有限公司汽輪機技術監督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前 言為了對xx發電有限公司汽輪機技術監測工作進行標準化管理,確保汽輪機技術監測工作得到有效的控制,參照華東電網汽輪機技術監測工作條例、安徽電網汽輪機技術監督工作條例(細則)制定本標準。本標準由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提出本標準起草人:本標準校核人:本標準審核人:本標準批準人:本標準解釋歸公司汽輪機技術監測領導小組。1范圍本標準規定了汽輪機技術監測的目的、監測網絡、管理職責、監測項目和技術管理等內容。 本標準適用于本公司汽輪發電機組的監測工作,汽動給水泵組的2、監測工作可參照執行。2 汽輪機技術監測目的與范圍2.1 汽輪機技術監測的目的是: 及時評估設備狀態,為機組正常運行提供依據; 發現設備異常及時診斷和處理,防止故障惡化、避免發生重大事故; 在發生事故時,根據監測所得結果,為分析事故提供依據; 根據監測所得趨勢及診斷結果,指導檢修工作,逐步實現預測性檢修。2.2 汽輪機技術監測的范圍: 汽輪發電機組本體、給水泵汽輪機本體; 調節保安設備; 汽輪機潤滑油、抗燃油。3 監測網絡汽輪機技術監測網是在總工程師領導下,由監測專職人員(可有汽機專工兼職)和生產技術部、檢修工程部、發電部、熱控、化學、熱力試驗、金屬試驗等專業人員組成。汽輪機技術監測網絡:總工程3、師監測專職振動監測葉片監測調節保安監測汽機檢修監測人員運行監測人員熱控管理監測人員熱力試驗監測人員汽機檢修監測人員運行監測人員化學監督監測人員金屬監督監測人員汽機檢修監測人員熱控管理監測人員運行監測人員化學油務監測人員4 管理職責4.1 總工程師的職責4.1.1 領導汽機監測工作,組建汽機監測網絡,貫徹執行上級有關汽機監測的規章制度,組織制定或修訂本單位汽機監測工作實施細則。定期組織汽機監測網活動,分析研究汽機設備的健康狀況,檢查、協調和落實汽機監測工作;4.1.2 組織、協調有關專業,做好汽機設備的設計選型、安裝調試、運行、檢修和技術改造的汽機監測全過程管理;4.1.3 組織重大設備事故和重4、大缺陷的分析,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并按規定上報省電力公司;4.1.4 審批汽機監測的報表、總結。4.2 汽輪機監測專責工程師職責4.2.1 負責本發電公司的汽機監測歸口管理工作,貫徹執行上級關于汽機監測的指示和有關標準制度,全面掌握本廠汽機設備的狀況,按時完成有關統計報表和總結;4.2.2 參與并組織重大定期試驗及故障診斷處理,配合試驗研究單位在本公司進行有關監測和故障診斷工作;4.2.3 發現與監測有關的重大問題時,應及時向總工程師和中試所報告,對已發現的問題提出技術解決方案,并組織實施;4.2.4 建立本廠的振動、葉片及調節保安系統數據庫;4.2.5 負責修訂汽輪機技術監測方面的制度,并督5、促本公司汽輪機技術監測網認真執行;4.2.6 定期召開汽機技術監測網會議,組織開展技術培訓和技術交流,推廣新技術、介紹新經驗,分析研討設備重大問題,不斷提高人員技術水平和設備安全水平。4.3汽機檢修人員職責4.3.1 協助配合監測專職從設備檢修、維護的角度,做好本公司汽機設備的技術監測管理工作。4.3.2 加強汽輪機本體、調油系統設備的定期維護工作,及時消缺,提高設備健康水平。4.3.3 在汽輪機本體設備檢修過程中,認真檢查汽機轉子、隔板、葉片、軸承部件及滑銷系統,加強檢修工藝、質量管理,發現問題及時匯報,及時分析、研究處理,確保修后機組振動處于良好水平。4.3.4 結合設備計劃檢修,做好汽輪6、機葉片的監測工作,包括葉片外觀缺陷檢查,葉片結垢情況、葉片腐蝕、沖刷損傷情況、葉片圍帶、拉筋松動情況、靜葉噴嘴節距、上下隔板中分面間隙等情況的檢查,并詳細做檢查記錄。檢修中發現葉片受損時,負責或參與進行葉片損壞的事故分析和處理工作。4.3.5 在汽輪機調節保安系統檢修過程中,要嚴格檢查主汽門、調門、抽汽逆止門以及各調速保安部套,加強檢修工藝、質量管理,發現問題及時匯報,及時分析、研究處理,確保修后機組轉速、負荷調節平穩,避免超速事故的發生。4.3.6 認真執行公司的油務管理制度,確保主機、小機潤滑油凈化裝置及抗燃油箱自過濾系統的正常、連續運行,定期及時更換抗燃油濾網濾芯。當抗燃油顆粒度不合格時7、,應投入抗燃油箱體外循環濾油,保持連續運行直至合格為止。4.3.7 對本體、調節保安系統設備正常檢修或發生異常后的檢修處理情況要及時總結,并報送監測專職。4.4熱控人員職責4.4.1 做好主機DEH和小機速度調節系統設備的維護管理工作,提高調節保安系統的調節品質,確保運行機組調節保安系統的穩定、可靠運行。4.4.2 修后應做好調速系統靜態試驗,確保調節保安系統動作正常,速度變動率、遲緩率符合要求,大修后的靜止傳動試驗、汽門關閉時間測定報告應報送監測專職。4.4.3 做好TSI系統設備的技術管理和維護工作,結合機組大修做好TSI系統設備的定期送校工作,確保汽機監測儀表的準確、可靠,汽機振動跳閘保8、護必須正常投入,報警、跳閘動作定值準確、可靠。4.4.4 大修后進行汽機有關的所有跳閘保護試驗,運行中做好汽機有關的定期試驗裝置的維護工作,確保定期工作正常進行,發現問題及時分析處理。4.5 金屬監督人員職責4.5.1 加強汽輪機轉子、葉片的金屬監督管理工作。有計劃地安排汽機轉子、葉片的監測項目,大修中參與并指導監測項目的實施。對外單位進行的監測工作質量進行嚴格把關,并做好技術記錄、資料臺帳的管理。4.5.2 發生轉子、葉片損壞事故時,從金屬監督的角度,通過金屬試驗的方法配合、協助做好事故原因的分析工作,并提出處理方案、建議,有關分析報告報送監測專職。4.6運行人員職責 做好機組正常運行和起停9、過程中振動的日常監測工作,機組振動異常時則應縮短監測周期,做好監測記錄。 振動監測,運行值班人員應記錄汽輪機各軸振動、軸瓦金屬溫度、軸承油壓(頂軸油壓)、回油溫度以及與振動有關的其它參數,包括負荷(轉速)、蒸汽參數及真空、軸向位移、汽缸膨脹、氫溫等。4.6.3 每月振動監測,由運行專工記錄填報機組振動定期測量報告,并報送監測專職,記錄填報內容同上條。4.6.4 日常運行期間專工應督促運行人員按規定執行調速保安系統有關的定期試驗,并做好定期試驗記錄臺帳。4.6.5 機組檢修后桉規定進行超速試驗、汽門嚴密性試驗,做好試驗記錄臺帳,并報送監測專職。4.6.6 運行中發現機組振動或調速系統缺陷異常,應10、及時記錄異常情況及處理經過,做好運行技術分析,并報送監測專職。4.7化學專業職責4.7.1負責做好本公司汽機設備潤滑油、抗燃油的油務監督管理工作。4.7.2 負責做好入庫油品的分析驗收,定期對倉庫備品油進行抽檢,對物資部的油品保管做好監督指導工作。4.7.3 大修前對油系統油品進行分析評價,大修后油系統恢復前做好油箱油質和補油油品的監督控制工作。4.7.4 對運行機組油箱油質定期取樣分析,發現油質不符要求,及時通知相關部門,并提出處理要求和意見。5監測項目5.1汽輪機振動監測 正常運行時,應進行日常監測及定期監測。監測內容除振動數據記錄之外,還應包括振動的處理的情況,振動不合格時,可考慮聯系專11、業單位進行振動故障診斷。5.1.2 振動評價準則:振動幅值標準參照ISO 791-2 :1966 和GB/T11348.2-1997區域機組狀態軸的相對振動軸的絕對振動軸承振動備注A/B良好8010025B/C合格16520050報警值C/D不合格260320報警值 區域A:新投產機組的振動通常在此區域內; 區域B:振動在此區域內的機組通常認為是合格的,可以長期運行; 區域C:振動在此區域內的機組,對長期連續運行而言,通常認為是不合格的。一般來說有合適的機會采取補救措施之前,機組在這種狀態下可以運行有限的一段時間; 區域D:振動幅值在此區域內,通常認為是危險的,其劇烈程度足以引起機組破壞。5.12、2汽輪機葉片監測 對新安裝機組,測定調頻葉片級切向A0(一階)和輪系振動,長葉片要求測定多階振動頻率,并對葉片振動頻率的分散率和共振安全性進行評價。葉片工作高度大于150mm的不調頻葉片,也需測定切向A0(一階)振動頻率。 大修機組,對調頻葉片測定切向A0(一階)振動,長葉片要求測定多階振動頻率。 事故和更換葉片時,可按事故性質確定新葉片的頻率測量范圍。 葉片頻率安全性評價:對于不調頻葉片,參照汽輪機不調頻葉片強度安全準則(1978年由機械工業部和水利電力部批準試行);對于調頻葉片,參照汽輪機調頻葉片振動強度安全準則(1981年機械工業部批準為企業標準JB/DO1014-81)。電廠在考核切向13、AO時,只須考核頻率合格范圍。1) 不調頻葉片振動強度安全準則:a. 第一種不調頻葉片(切向A0振動與Kn共振)的安全倍率界限值:K23456789101112Ab10.07.86.25.04.44.14.03.93.83.7b.第二種不調頻葉片(切向B0振動與Zn共振)的安全倍率界限值:Ab=10c.第三種不調頻葉片(切向A0振動與Zn共振)的安全倍率界限值:全周進汽:Ab=45,部分進汽:Ab=552) 調頻葉葉振動強度安全準則:a. 第一種調頻葉片(切向A0振動與Kn共振)的振動強度安全準則: 調頻指標:調頻葉片(組)的動頻率應符合:fd1-(K-1)n17.5HzKn2-fd27.5H14、z式中:fd1工作溫度下葉片(組)在工作轉速為n1時的動頻率Hz; fd2工作溫度下葉片(組)在工作轉速為n2時的動頻率Hz; n1工作轉速的上限 n1=50.5 1/s; n2工作轉速的下限 n2=48.5 1/s; K轉速倍率(K=2、3、4、5、6)第一種調頻葉片動頻合格范圍:頻位范圍22-33-44-55-6相應轉速r/s48.550.5,48.550.5,48.550.5,48.550.5,48.5動頻率fd Hz 89.5 安全倍率Ab應不低于以下界限值Ab:頻位范圍22-33-44-55-6自由葉片Ab4.5*3.73.53.5成組葉片Ab3.0之間要慎用b. 第二種調頻葉片(葉15、片組切向B0振動與Zn共振)的振動強度安全準則: 調頻指標:葉片組切向B0靜頻率在第二類激振力頻率之上時,要求避開率f大于15%;葉片組切向B0靜頻率在第二類激振力頻率之下時,要求避開率f大于12%; 調頻后葉片(組)安全倍率Ab不低于第一種調頻葉片安全倍率的界限值Ab,則一般可作為第二種調頻葉片安全使用。5.2.5 葉片頻率分散率,對于同級內葉片(組)中的同一振型的f8%;對于新機組,葉片型面高度大于150mm的葉片,裝前均需測頻,裝于同一葉輪的單個葉片的頻率分散率f應小于6%。5.2.6 機組檢修時應對汽輪機葉片進行全面仔細檢查。檢查方法、檢查重點、檢查內容參照安徽省汽輪機技術監測實施細則16、5.2.7 葉片發生受損事故后,協同金屬監督人員一起做好現場檢查、收資、記錄和分析工作。根據事故原因和性質提出改進措施。5.3汽輪機調節保安系統監測5.3.1 調節保安系統靜態、動態特性指標的監測:.1 負荷控制范圍要求為0-111%,調節精度為0.5%,速度變動率為額定轉速的5%,遲緩率(包括執行機構)小于0.1%,甩額定負荷時轉速超調應小于4%;.2 主汽門關閉時間應低于0.5秒,油動機關閉動作時間應低于1秒;.3 危急保安器動作轉速要求為109-112%額定轉速;.4 汽門嚴密性試驗要求在額定汽壓下,機組轉速降至1000r/min以下為合格,試驗壓力低于額定值,合格轉速應按要求修正。5.17、3.2機組修后調節保安系統靜態調整和靜態傳動(特性)試驗。5.3.3調節保安系統設備的定期試驗,包括修后試驗和運行中試驗。5.3.4汽輪機油務監測,包括抗燃油及潤滑油。5.3.5當調節保安系統出現故障后的的故障診斷和消除。6技術管理6.1測試儀器管理加強熱控TSI在線振動監測裝置的管理,TSI在線振動監測裝置應能夠準確指示和記錄運行機組的軸和軸承振動幅值和相位,并且能夠輸出振動的時域信號和鑒相信號。6.1.1應配置必要數量的手提式測振動表,條件允許也可配置振動分析儀和診斷設備。6.1.2 機組TSI在線振動監測裝置,隨機組大修應定期送電力試驗研究所(院)或其它有資質的單位校驗。6.2臺帳和數據18、庫管理 應建立振動監測臺帳、調節保安系統定期試驗臺帳。振動監測臺帳包括日常監測記錄、振動超標及分析處理記錄;定期試驗臺帳包括主汽門、調門、抽汽逆止門活動試驗、主汽門、調門關閉嚴密性試驗、危急保安器充油試驗、超速試驗、跳閘試驗等。 應建立振動監測、葉片監測、調節保安系統監測臺帳。包括設備資料、安裝和檢修資料、調試和運行資料;振動趨勢分析、振動異常及處理分析;葉片測頻報告、每次檢修有關葉片的資料及葉片損壞處理分析;調節保安系統的試驗報告、故障分析及處理記錄。6.2.3建立本廠振動、葉片、調節技術監測數據庫。6.3技術監測報告管理 機組日常振動監測,每日監測由運行值班人員填寫,發電部保管,每月監測報告由運行監測專職人員在每月底填報后送監測專職。監測專職每季度集中后報送總工程師和上級歸口單位。機組大修前停機時、大修后啟動時需聯系請專業單位進行振動監測工作。 機組大修葉片測頻在收到試驗單位機組葉片測頻正式報告后,由監測專職保存并上報、分發。 機組調速系統檢修報告,一般年終向監測專職報送一次。調節保安系統設備的異常情況及分析報告,則發生異常后及時報送監測專職。 汽機監測總結以及汽機振動、葉片、調節保安系統監測年報,由監測專職下年初向上級歸口單位報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