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公司節能管理制度附執行情況檢查表.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3877
2024-09-07
12頁
157.50KB
1、發電公司節能管理制度附執行情況檢查表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節能管理制度3節能管理制度1 目的為了在發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建設本質安全型、質量效益型、科技創新型、資源節約型、和諧發展型的“五型企業”;推動電力節能專項規劃的有效實施,持續改進機組能耗指標,增強企業價值創造力和可持續發展力,特制定本制度。2 適用范圍本制度適用于公司的節能降耗工作。3 引用文件及關聯文件3.1 引用文件3.1.1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全國人大 2007.10.28;3.1.2 火力發電廠節約能源規定 原能源部 1992、8.2.1;3.1.3 電力工業節能技術監督規定電安生1997399 號 原電力部 1997.7.3;3.1.4 電站汽輪機熱力性能驗收試驗規程 GB811787 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 1988.1.1;3.1.5 電站鍋爐性能試驗規程GB1018488 原國家機械電子工業部 1989.7.1。3.2 關聯文件3.2.1 檢修管理子系統(GHFD-05/ND);3.2.2 風險管理子系統(GHFD-02/ND)。4 術語定義和縮略語4.1 能源:指煤、燃油、電、水、汽以及機組運行和正常維護所需的輔助消耗能源和原材料等。4.2 標準煤:折合可燃基低位發熱量為29271kJ/kg(或7000kCal3、/kg)的煤種。4.3 供電煤耗:指電廠每向電網供一千瓦小時電量所耗用的標準煤量(g/kWh)。4.4 廠用電率:發電廠發電消耗廠用電量占發電量百分數。4.5 發電綜合水耗:指汽輪發電機組每發一度電能所耗用的新鮮水量(kg/kWh)4.6 全廠熱效率:指火電廠與發電量相當的總熱量占發電耗用熱量的百分比。4.7 鍋爐效率:指鍋爐有效利用熱量與燃料帶入爐內熱量之比,通稱為正平衡效率。4.8 汽輪機組熱耗率:指汽輪發電機組每發一度電所消耗的熱量。5 執行程序及管理要求節能管理貫穿電力基建、生產、經營全過程,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增強企業價值創造力和可持續發展力的一項重要工作。公司全體員工應積極參與節能工4、作,節能有關管理人員應積極推動企業節能管理的規范化、標準化和科學化,以提高設備的經濟運營水平。5.1 節能指標管理5.1.1 公司將根據機組設計值、電力市場需求、機組檢修安排、設備運行條件等,確定綜合能耗考核定額,核定公司節能考核指標,作為評價公司生產經營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內容。機組能耗設計值由公司根據機組性能考核試驗報告提出,公司審核、確認并動態更新。5.1.2 公司應根據公司下達的綜合能耗考核定額及單項經濟指標,和公司對節能管理工作的重點要求,制定本企業節約能源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5.1.3 充分發揮節能管理網的作用,開展全面、全員、全過程的節能管理工作。基建、生產、經營財務等各部門,互相5、配合,逐項落實節能規劃和實施計劃,將能耗指標依次分解落實到各有關部門和崗位。5.1.4 堅持節能技術監督標準,根據節能分析和耗差分析原理,對照檢查本企業的工作,查找問題,制定整改措施。5.1.5 在統計、分析和考核發電量、供熱量、供電煤耗、廠用電率等綜合指標外,還應根據本企業具體情況統計、分析和考核鍋爐效率、汽輪機熱耗、輔機單耗、汽溫、氧量等項機組運行小指標。通過認真開展小指標的考核和競賽,保證大指標的完成。5.1.6 發電生產部應按照節能技術監督的規定,每月報送一次機組能耗指標。供電煤耗以正平衡計算、反平衡校核,月底盤煤。正平衡計算和反平衡校核偏差應在2%以內,如果偏差超出或月底盤煤調整過大6、,應向公司提交書面說明,并征得公司節能減排領導小組的同意。5.1.7 積極參與全國火電機組協作網活動,參加機組競賽評比活動,密切關注 上一年度中國電力行業機組能耗指標排名情況。5.1.8 能源計量是節能工作的基礎。生產和非生產用能應嚴格分開,按月抄表或者自動計量。煤、油、汽、水、電計量表計的配置和管理,應按國家和行業的有關辦法和要求執行。能源計量裝置的選型、精確度、測量范圍和數量,應能滿足能源定額管理的需要,并建立校驗、使用和維護制度。能源計量器具配備率和周期受檢率應達到100,計量檢測率應達到95,計量人員應持證上崗。5.2 基建節能監督管理5.2.1 電廠建設規劃應貫徹國家科學發展觀和節約7、能源政策,積極采用大容量、高參數、高效率、節水型的設備;通過節能經濟技術方案比較,確定先進合理的煤耗、電耗、水耗等設計指標;基建機組在工程可研報告中提出的能耗指標設計值應不低于上年度中國電力行業發布的同型(同參數)機組領先值。5.2.2 電廠的規劃和設計應考慮機組的經濟運行,針對調峰、低負荷運行、季節性運行等特點進行優化設計,使機組在各工況下效率最大化。5.2.3 機組在設計及安裝時,應設必要的設備性能試驗測點,完善能源計量表計,以保證機組性能試驗數據的完整、可靠。新機組在投產半年內,應按照原部頒電廠基建工程啟動及竣工驗收規程的要求,做好各項試驗工作,并編寫設備性能考核試驗報告,為電廠長期運行8、提供準確的原始數據,并為機組能耗指標的管控提供依據;新機組性能考核試驗報告,應在試驗完成后30 天內報送公司發電運營部備案。5.2.4 電廠的規劃和設計應把節水作為一項重要的技術原則,采用先進技術降低電廠水耗和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5.2.5 基建電廠在設計過程中所采用的節能新技術、機組試運行中發現的能耗問題定期向發電運行部進行專題匯報。在基建階段把好能耗關,為機組安全、經濟運行奠定良好的基礎。5.3 運行管理5.3.1 公司制定運行指標競賽管理辦法,積極開展指標競賽活動,同時對指標競賽進行相應獎勵,獎勵金額應不少于運行部門工資總額的10%。5.3.2 改善優化運行操作技術,節約點火用油和助燃用9、油。應根據鍋爐類型和運行條件,制定耗油定額,并加強管理,認真考核。5.3.3 參照機組的設計值或熱力試驗后獲得的最佳運行曲線,優化運行方式,在運行中監視并分析機組的主要經濟指標,并及時進行調整,不斷提高機組效率。5.3.4 優化機組啟動、停運方式,科學制訂不同狀態下機組啟動、停運技術措施和方案,合理安排啟停過程中的輔機運行方式,做到安全、節能。5.3.5 對于季節性運行設備和系統,要根據實際氣溫的變化,及時調整運行方式。5.3.6 凡燃燒非單一煤種的火電企業,要落實配煤責任制。成立燃煤調度小組,小組由安全技術部、運行、燃料部門的人員組成,根據不同煤種及鍋爐設備特性,研究確定摻燒方式和摻燒配比例10、。5.3.7 運行人員要及時掌握入爐煤的變化,根據煤種煤質及爐膛燃燒工況,及時調整燃燒。經常檢查各項參數與額定值是否相符,如有偏差要分析原因并及時解決。凡影響燃燒調整的各項缺陷,要通知檢修維護人員及時消除。要按照規程規定及時做好鍋爐的清焦和吹灰工作,以使鍋爐經常處于最佳工況下運行。5.3.8 保持汽輪機在最有利的背壓下運行,每月進行一次真空嚴密性試驗。當機組真空下降速度大于300 Pa/min 時,應檢查泄漏原因,及時消除。5.3.9 保持高壓加熱器的投入率在95%以上。保持高壓加熱器旁路閥門的嚴密性,使給水溫度達到相應值。要監督各級加熱器的端差,使回熱系統保持最經濟的運行方式。5.3.10 11、加強化學監督,搞好水處理工作,嚴格執行鍋爐定期排污制度,防止鍋爐和凝汽器、加熱器等受熱面以及汽輪機通流部分發生腐蝕、結垢和積鹽。5.4 機組經濟調度5.4.1 要在滿足電網調度要求的基礎上,確定多臺機組的調度方式,研究電、熱負荷等多聯產的合理分配,實現經濟運行。5.4.2 通過試驗編制主要輔機運行特性曲線,在運行中特別是低負荷運行時,對輔機進行經濟調度。5.4.3 認真落實國家和集團在節能減排上的工作部署,密切關注相關配套措施的發布和執行情況,按照國家節能發電調度辦法(試行)的要求,積極開展工作,充分發揮電力大機組在節能發電調度的優勢。5.5 設備檢修5.5.1 加強設備管理,搞好設備的檢修和12、維護,及時消除設備缺陷,結合設備檢修,定期對鍋爐受熱面,汽輪機通流部分、凝汽器和加熱器等設備進行徹底清洗以提高熱效率,使設備長期保持最佳狀態。5.5.2 加強機組內漏閥門和滲漏點治理,在機組檢修前后對滲漏點、內漏閥門的治理進行檢查評價,特別是主蒸汽、再熱蒸汽、高低壓旁路、抽汽管道上的疏水閥門、高加危急疏水閥門、給水泵再循環閥門等;及時檢查和消除鍋爐漏風。保持爐膛及尾部受熱面清潔,提高傳熱效率,安裝并正常使用吹灰器,并加強維護。5.5.3 保持熱力設備、管道及閥門的保溫完好,采用新材料,新工藝,努力降低散熱損失。當周圍環境低于25時,保溫層表面溫度不得超過50。當周圍環境高于25時,保溫層表面溫13、度與周圍環境溫差不應超過27。保溫效果的檢測應列入新機移交生產及大修竣工驗收項目。當年沒有大修的機組,也應對保溫普測一次;對爐頂及爐墻嚴密性差的鍋爐,應采用新材料、新工藝或改造原有結構的措施予以解決。5.5.4 鍋爐應進行優化燃燒調整試驗,對煤粒度及其分配均勻性,一次、二次風配比及總風量,合適的床溫床壓等進行調整試驗,制訂出針對常用爐前煤種在各種負荷下的優化運行方案。5.5.5 開式水冷卻塔按規定做好檢查和維護工作,結合機組檢修進行徹底清理和整修,清理淤泥,更換破損填料、吊桿、淋水碟。并應采用高效淋水填料和新型噴濺裝置,提高冷卻效率。5.5.6 利用機組檢修機會進行空冷凝汽器的清洗和查漏工作,14、提高系統的清潔度和真空嚴密性。5.6 熱力試驗管理5.6.1 加強熱力試驗工作,建立健全試驗組織,配備必要的試驗人員和試驗器材。5.6.2 按照公司機組能耗診斷工作標準開展能耗診斷工作. 通過能耗診斷明確耗能的平衡與分布情況,摸清設備底數,發現、挖掘節能潛力,優化機組運行方式,提供設備節能改造方向。機組能耗診斷一般應每年進行一次,全面的機組能耗診斷應一個大修期進行一次,一般安排在機組大修前進行,診斷報告應在工作完成后30 天內報公司發電運營部備案。5.6.3 機組檢修前后要進行鍋爐效率、汽機熱耗前后對比試驗及其他各種特殊項目的試驗,并編寫試驗報告,作為設備技術改進和經濟調度的依據。其中A 級檢15、修試驗報告要在修后一個月內報公司發電運營部備案。5.6.4 按照節能技術監督的管理要求,加大節能監督指標的管理力度,通過熱力試驗工作進行檢測、試驗、監督工作。5.7 燃料管理5.7.1 按照燃料管理制度要求加強燃料管理工作,搞好燃料的計劃管理、調運驗收、收發計量、混配摻燒等項工作,提高計劃內燃料到貨率,抓好燃料檢斤、檢質和取樣化驗工作,對虧噸、虧卡的部分,要會同有關部門索賠追回。5.7.2 加強貯煤場(罐)的管理,合理分類堆(存)放,對貯存的煙煤、褐煤,要定期測溫,按取舊存新的原則防止自燃和發熱量損失。5.7.3 按規程規定做好入爐煤、入廠煤取樣、制樣、化驗工作。用于煤質化驗的煤樣,應保證取樣16、的代表性,并按規程規定進行工業分析。5.7.4 到廠燃料必須使用電子軌道衡逐車(船)計量。按規定做好入廠煤、入爐煤計量裝置校驗,確保入廠煤、入爐煤量計量準確。5.7.5 煤場(罐)盤點應每月進行一次。5.7.6 公司煤損指標規定如下:煤場存損率(每月的貯存損失)在日平均存煤量的0.5以內;熱量損失(入廠煤與入爐煤的發熱量差)應小于0.3MJ/kg。存損超過規定時,應提出整改措施并上報公司。5.8 技術革新與技術改造5.8.1 對行之有效的節能措施和成熟經驗,要積極推廣應用。認真逐臺分析現有設備的運行狀況,有針對性地編制中長期節能技術革新和技術改造規劃,按年度計劃實施。針對節能項目,設立節能專項17、獎勵資金,并根據節能效果給予獎勵。5.8.2 加強機組的技術革新和技術改造力度,對于重大、一般技術改造項目必須進行設備改造能耗評價,對項目改造后的節能效果進行考核評價。5.8.3 根據公司實際情況,有計劃地將某些轉機加裝變速裝置或將定速電動機改造為雙速電動機,推進等離子點火或小油槍點火技術應用等。5.8.4 改造汽輪機通流部分、精修通流部件,提高流道光潔度,改善調速汽門重疊度,減少節流損失。同時采取改造汽封結構等措施,降低汽輪機熱耗。5.9 節約用水管理5.9.1 加強用水的定額管理和考核,采取有效措施,根據廠區水量和水質條件進行全廠的水量平衡,并以此為準進行運行控制和調整,全廠水平衡工作每三18、年進行一次。5.9.2 全廠主要工業用水、生活用水用戶應按照標準安裝配備計量表計,并按照國家標準及時進行定期校驗。5.9.3 對于開式循環冷卻系統,要采取防止結垢和腐蝕的措施,并根據廠區供水水質條件,經過計算,制訂出經濟合理的循環水濃縮倍率范圍。5.9.4 盡量創造條件,回收沖灰水及沖渣水,回收各種輔機的冷卻用水,使之重復利用。若沖灰水屬于結垢型,要采取有效的防垢措施。冷卻塔要加裝高效除水器,減少水的飛散損失。5.9.5 要減少各種汽、水損失,合理降低排污率。做好機、爐等熱力設備的疏水、排污及啟、停時的排汽和放水的回收。5.9.6 對外供熱要加強供熱管理,與用戶協作,采取積極措施。按設計(或協19、議)規定數量返回合格的供熱回水。5.10 非生產用能、用水管理5.10.1 非生產用能、用水要與生產用能、用水嚴格分開,嚴格計量,加強管理,節約使用。5.10.2 加強廠房、車間、班組及辦公樓照明系統的管理,做好戶內、外照明的維護,防止開關失控。要制定整個照明系統的管理制度,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季節等具體情況,明確不同部位照明燈的開關時間和責任單位,并嚴格考核。5.11 節能宣傳和培訓5.11.1 要結合集團“五型企業”的建設工作,廣泛開展節能宣傳和教育。每年的六月份組織開展節能宣傳周活動,發布公司節能工作的成果、營造全公司重視節能工作的氛圍。提高廣大職工的節能意識,杜絕各個環節的能源浪費。5.20、11.2 要制訂節能管理人員和生產人員的培訓制度,開辦各種層次的培訓班,有計劃地進行節能培訓。5.11.3 節能培訓內容包括全面節能管理,能量平衡分析、熱力經濟分析和計算、效率監控方法、主輔機經濟調度和節能技術等,不同層次的培訓班可選擇不同的內容。5.11.4 加強信息交流和節能工作經驗交流,推廣國內、外先進的節能管理方法、節能技術改造和行之有效的節能措施。5.12 獎懲5.12.1 機組能耗指標納入公司的年度績效考核。5.12.2 公司定期對生產各部門的節能工作進行檢查,檢查結果納入發電管理系統評估績效;對機組能耗指標較差,超過年度計劃值或者節能工作開展不力的部門發出管理提示,限期進行整改,21、對在節能工作中表現突出的部門和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5.12.3 制定相應的節能考核管理辦法,并按照節能考核管理辦法進行獎勵和考核。6 職責6.1 節能管理的組織機構6.1.1 節能管理工作由公司統一領導,實行分級管理。6.1.2 公司應成立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公司總經理擔任,常務副組長由主管生產的副總經理擔任。6.1.3 公司要建立節能領導小組和節能管理網絡,由主管生產領導全面負責節能管理工作,在安全技術部設置節能管理崗位,負責本企業的節能管理日常工作。6.2 公司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職責6.2.1 認真貫徹執行國家、電力行業、集團、公司節能減排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程、標準等;6.2.222、 負責審查公司節能、環保發展規劃。6.2.3 負責對公司節能、環保管理制度、管理標準等進行審查;6.2.4 負責按照職責分工,結合規劃、基建、生產、經營工作實際,對公司節能減排工作進行統一部署,聽取職能部門工作匯報,進行工作協調和督導;6.2.5 負責為開展節能減排工作,提供人力資源保障,增加節能、環保技術改造、技術研發、人員培訓、節能宣傳與成果展示等費用投入;6.2.6 負責以績效考核、專項獎勵等方式對公司的節能減排工作進行獎勵、考核,對貢獻突出的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6.2.7 負責對其他重大減排節能事項進行研究、協調、決策。6.3 公司節能領導小組主要職責:6.3.1 負責貫徹執行公司節能23、管理制度,制定適合于本企業特點的節能管理實施細則和獎懲制度等;6.3.2 負責將公司下達的節能指標分解落實到各部門,并實施監督和考核。將節能指標作為考評本企業各級生產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依據。6.3.3 負責運用節能分析、評價理論,定期對本企業設備的經濟運行水平進行評價,并提出節能降耗的改進措施。6.3.4 負責運用節能評價結論,指導設備檢修和改造,將能耗指標的變化情況作為評估檢修質量及技術改造效果的一項重要內容。6.3.5 負責每月召開本企業節能分析會,全面評價設備制造、施工安裝、運行檢修等因素對設備能耗的影響,并制訂年度節能管理的工作目標和措施。6.3.6 負責定期進行節能業務培訓,確保一線24、人員能準確判斷設備能耗狀況,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6.4 公司節能主管職責:6.4.1 負責在公司節能領導小組的領導下,負責節能管理的日常工作;組織編制全廠節能規劃和節能項目實施計劃。6.4.2 負責定期檢查、監督指導節能規劃和計劃的執行情況,并向本企業節能領導小組提出報告。6.4.3 負責對企業內各部門的技術經濟指標進行分析和檢查,總結經驗,針對能源消耗存在的問題,向有關領導提出節能改進意見和措施。6.4.4 負責組織開展節能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全體職工節能意識,組織節能培訓,對節能工作進行指導。7 檢查與評價公司生產負責人每年組織一次對本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和評價,檢查和評價結果經審批后下發25、至相關部門。檢查和評價記錄應妥善保管,保存期為3 年。8 反饋本制度應根據如下情況和意見反饋,及時進行修訂、完善,一般每年回顧一次,本制度二年修訂一次:8.1 節能管理制度執行情況8.2 技術監督制度執行情況8.3 國家有關法律法規8.4 集團文件要求附件:1節能管理制度執行情況檢查/評價表2年度節能減排管控指標月度分解表附件1:節能管理制度執行情況檢查/評價表節能管理制度執行情況檢查/評價表部門名稱: 年 月 日序號評價內容評價1是否制訂了符合本單位實際、具有可操作性的節能管理實施細則是否2是否制定了節能專項規劃、年度實施計劃(含重點工作)是否3節能管理網絡是否健全、運轉有效是否4是否認真執26、行全過程節能技術監督制度是否5是否定期召開節能分析會是否6能耗指標管控是否有效是否7是否開展應對電網節能發電調度的工作準備是否存在問題及改進建議存在問題:1.2.3.改進建議:1.2.3.評價意見審核意見審核人: 評價人: 檢查人:附件2:年度節能減排管控指標月度分解表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年度節能減排管控指標月度分解表單位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 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年年年全廠負荷率%供電煤耗率g/kWh綜合廠用電率%發電水耗kg/kWh節煤總量104tSO2排放量t脫硫投運率%脫硫效率%X機組負荷率%供電煤耗率g/kWh綜合廠用電率%發電水耗kg/kWh節煤總量104tSO2排放量t脫硫投運率%脫硫效率%X機組負荷率%供電煤耗率g/kWh綜合廠用電率%發電水耗kg/kWh節煤總量104tSO2排放量t脫硫投運率%脫硫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