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廠燃料采制化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3901
2024-09-07
15頁
113KB
1、發電廠燃料采制化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本標準規定了廠燃料采、制、化管理職能、管理內容與要求、檢查與考核等管理標準。第二條 本標準適用于廠燃料采、制、化管理工作。第二章 管理職則第三條 負責入廠燃料的數量和質量驗收管理工作。第四條 負責監督庫存燃料、入爐燃料的質量報告。第五條 發電一、二分場負責入爐燃料的采樣工作,發電二分場負責入爐化驗工作,燃料管理中心負責入爐煤樣的制備工作。第六條 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第三章 內容、要求與程序第七條 采制化的職責劃分一、燃料管理中心負責2、入廠煤的采樣、制樣、化驗工作,負責入爐煤的制樣、送樣工作,發電一、二分場負責入爐煤的采樣工作,發電二分場負責入爐煤的化驗工作。二、燃料管理中心、發電二分場對入爐煤應按廠部及有關部門的要求,進行聯合采制化和監督工作。第八條 入廠煤采制化的要求一、采制化的方法、內容、程序、標準執行最新國家規定的煤炭的采樣、制樣、化驗標準。工作人員的職責執行有關規定以及各自所屬單位的相關要求。二、通過招標或議標來選擇供煤礦或供煤商時,由總工程師、監察部、燃料管理中心的人員組成采樣工作小組,到選定礦進行實地采樣。三、采樣工作要嚴格執行GB475-2008中商品煤的采樣方法規定,要求采樣人員、主管人員以及監察部的監察人3、員,必須熟知該方法。四、對于用來選定煤礦煤樣的采、制、化工作,由監察部的監察人員全過程監督并考核。樣品經過制樣后,分成三等份,一份交燃料管理中心化驗,一份交發電二分場化驗,另一份由監察人員封存。燃料管理中心、發電二分場分別將化驗結果報送監察部監察人員,由監察部監察人員解碼后報送主管廠長。五、燃料管理中心、發電二分場的化驗結果表明煤炭能滿足鍋爐燃燒要求或者根據近期煤炭市場變化,也可以作為采購對象時,由主管廠長批準該礦作為可選礦。當化驗結果差距較大,且有一個是否決結果時,監察部的監察人員封存的煤樣投入使用,選擇第三方進行化驗,按三取二執行,或再次取樣。六、入廠煤煤樣編碼采用二次編碼方式,一級編碼由4、班長根據入廠煤礦別順序進行編碼,二級碼由燃料管理信息系統自動生成。采樣人員將采取的煤樣以桶為單位按一級順序碼放入標簽,煤樣交制樣室后由制樣人員進行制樣,班長進行一、二次采樣編碼對照并對制樣進行二次編碼。制樣人員只制樣和裝袋,班長只編碼不制樣。塑封好后將完成二次編碼的樣品移交化驗室,化驗室化驗出每個密碼代表樣品的各種數據后進行網上填報,由化驗班長對填報數據進行網上一級審核后,再由燃料管理中心主任(或專工)進行二次審核解碼后,方可出據各礦對應的化驗單。制樣、編碼、化驗單獨操作,一經解碼,化驗數據將具有代表性和公正性。七、入廠煤的采、制、化工作,由燃料管理中心負責化驗,同一煤礦每天出一個分析樣的結果5、。對于入爐煤,每天將同一煤樣分成兩份,燃料管理中心化驗一份,發電二分場化驗一份,并進行對比,以發電二分場化驗數據為準,燃料管理中心化驗數據為參考,起到互相監督作用。八、發電二分場每周從入廠煤中,隨機抽取某一全天的(從同一礦至少三車以上采集)煤樣,煤樣必須留存備查煤樣,次日拿出化驗結果,同時包含高位和低位發熱量。交監察部監察人員比較。發電二分場及燃料管理中心的同一煤樣結果,相互之間的偏差不應超國家標準。對于偏差超出標準規定范圍的,通知監察部的監察人員,將備查煤樣送另一化驗方,結果用來作為對燃料管理中心化驗人員的考核依據。第九條入廠煤采樣。由于我廠沒有入廠煤機械采樣裝置,因此我廠入廠煤采樣只能采用6、人工方式進行。一、入廠煤人工采樣要嚴格執行GB 475-2008商品煤樣人工采取方法,確保入廠煤采樣程序合法、合規。人工采樣必須兩人以上同時作業,互相監督,禁止一人單獨作業。二、采樣所用工器具必須符合國標規定。采樣完成后由不低于兩人與兩名或以上制樣人員進行交接。三、全水分煤樣可單獨采取也可在共用煤樣制備過程中分取。四、入廠煤人工采樣按運輸方式的不同分火車人工采樣、汽車人工采樣兩種。(一)火車人工采樣(沒有火車進煤暫不執行)(1)采樣人員根據入廠煤礦別、車數、品種設計采樣方案,確定采樣單元數和子樣數,根據入廠煤的最大標稱粒度確定總樣和子樣的最小質量,決定采樣方式(系統采樣或隨機采樣)等。(2)采7、樣前必須對所采入廠煤進行目測,如果目測所采煤存在嚴重的質量異常,應先上報有關部門和人員后,暫緩采樣和卸車。(3)如果目測合格,進行人工采樣,不管是采用系統采樣方法還是隨機采樣方法,采樣布點應該嚴格執行GB 475-2008商品煤樣人工采取方法.2火車采樣的相關要求。(4)入廠煤火車采樣必須車車進行采樣,不得漏采。要定期核對采樣偏倚性和精密度,嚴禁隨意性操作。(5)采樣人員根據中電投集團公司燃料管理信息系統生成的采樣編號進行采樣信息系統維護和采樣信息核對。(6)嚴禁采樣人員在運行的火車上進行采樣作業。有條件的企業應設立火車采樣平臺。(二)汽車人工采樣(1)入廠煤汽車采樣每天必須由班長對所有來煤礦8、別進行二次編碼。(2)采樣人員根據入廠煤礦別編碼、品種設計采樣方案,確定采樣單元數和子樣數,根據煤的最大標稱粒度確定總樣和子樣的最小質量,決定采樣方式(系統采樣或隨機采樣)等。(3)采樣前必須對所采入廠煤進行目測,如果目測所采煤存在嚴重的質量異常,應先上報有關部門和人員后,暫緩采樣和卸車。(4)如果目測合格,進行人工采樣,不管是采用系統采樣方法還是隨機采樣方法,采樣布點應該嚴格執行GB 475-2008商品煤樣人工采取方法.3汽車采樣的相關要求。(5)入廠煤汽車采樣必須車車進行采樣,不得漏采。要定期核對采樣偏倚性和精密度,嚴禁隨意性操作。(6)對入廠煤煤質不穩定的礦別要實行車上和車下雙采方式進9、行采樣,要分別制樣和化驗。車下采樣要按斜線三點的方式進行,低點要高于地面30MM。(7)采樣班長應根據中電投集團公司燃料管理信息系統生成的采樣編號對照二次編碼進行采樣信息系統維護和采樣信息核對。(8)汽車采樣要設立固定的采樣平臺。嚴禁在行進的汽車上進行采樣。采樣過程中嚴禁汽車移動。(9)燃料管理中心根據入廠煤采樣情況建立采樣人員輪換制度。第十條 入廠煤制樣。入廠煤煤樣的制備必須由兩人或兩人以上共同進行,制備程序和操作過程必須完全符合GB474-2008煤樣的制備方法規定要求,所制備出的全水分煤樣、工業分析煤樣和存查煤樣粒度、留樣質量必須符合規定。一、制樣設施、設備和工具要符合GB474-20010、8煤樣的制備方法的規定要求。破碎機、縮分器等無系統偏倚、精密度符合要求。 二、煤樣的破碎。煤樣破碎應使用機械設備,但特大塊試樣允許人工方法破碎到機械設備最大供料粒度。除使用聯合破碎縮分機外,粒度13mm的煤樣不得使用高速錘式破碎機,防止水分流失。破碎設備應經常用篩分法檢查其出料標稱最大粒度。三、煤樣的縮分。煤樣的縮分應盡量使用機械方法縮分,為了減小偏倚,需要人工縮分時應使用二分器進行縮分。粒度25mm的煤樣未經破碎嚴禁縮分。 四、單獨采取的全水分煤樣采樣后必須快速制備。除使用聯合破碎縮分機可采用6mm的全水分煤樣(不少于1.25kg)外,其它必須在煤樣全部通過13mm的方孔篩后,快速摻合一遍后11、立即用九點法取不少于3kg的煤樣裝入密封容器中(裝樣量不超過容積的3/4),稱重并做好記錄后,與打印信息一起及時送化驗室化驗。五、制備以后的工業分析3mm煤樣,要分成不少于兩份進行封存,一份不少于100g,與打印的信息一起封存后送化驗室進行化驗,另一份不少于700g,與打印的信息一起封存,作為存查煤樣送存查室存查。六、所制備的全水分煤樣、工業分析煤樣、存查煤樣信息由制樣人員錄入到國家電投集團公司燃料管理信息系統的采樣管理模塊中,并按要求打印相關信息。七、建立煤樣交接記錄。兩名送樣人員將煤樣送達化驗室后與兩名化驗人員交接,兩名送樣人員和接樣人員均在煤樣交接記錄上簽字。八、存樣室(柜)必須實行雙鎖12、管理,不允許一個人單獨打開存樣室(柜)。3mm存查煤樣應按時間順序分別存放,存放時間不少于3個月。存查煤樣必須建立存查記錄,存放和銷毀存查煤樣必須由兩人或兩人以上人員簽字。九、紀檢、監察等監督部門對存查煤樣進行煤樣復檢時,必須與存樣管理人員雙方進行簽字交接。煤樣的存儲、調取、銷毀存查煤樣的記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3年。十、燃料管理中心根據情況對入廠燃料進行三級編碼,編碼人員不得實際參與采樣、制樣和化驗。同時必須建立制樣人員輪換制度。第十一條 入廠煤化驗。入廠煤化驗包括對煤樣的全水分、工業分析、發熱量、全硫、灰的熔融性、元素分析等項目進行分析化驗。其中發熱量、全硫、全水分、分析水、灰分、揮發分為日常13、測定項目,灰熔點、元素分析等按一定時間進行測定。一、化驗室的設施、設備、器皿、試劑、材料要符合規定,需要檢定的儀器、設備按要求進行檢定,檢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化驗工作中用于標定的標準煤樣和標準物質必須是有效期內的國家一級標準物質。二、化驗室應包括:磨(制)樣室、天平室、工業分析室、發熱量測定室、元素分析室、煤樣存放室。三、同一煤樣的水分、灰分、揮發分、發熱量、硫分必須由兩人或以上人員分別完成,并各自做好原始記錄,再由另外人員匯總、計算。匯總人員發現關聯化驗指標數據存在疑問時,及時查找原因,并重新進行煤樣復查。四、煤中全水分的測定。全水分的測定必須嚴格執行GB/T211-2007煤中全水分的測定方14、法。采用的測定方法要有連續性,數據計算準確,精密度符合標準。五、煤的工業分析。工業分析包括煤的水分、灰分、揮發分的測定和固定碳的計算,其測定方法必須符合GB/T212-2008煤的工業分析方法。水分、灰分的測定方法要有連續性,數據計算準確,結果修約正確,精密度符合標準。化驗室要存放足夠量的0.2mm的煤樣(煤樣不得超過存放容器的3/4),以備復查,存查煤樣的存放期限不少于3個月。六、煤的發熱量測定。發熱量的測定要嚴格執行GB/T213-2008煤的發熱量的測定方法。所用熱量計的精密度和準確度均符合要求。熱容量的標定期限符合標準,發熱量測定的重復性限和再現性臨界差不超規定,計算結果準確,基準換算15、符合規定,修約正確。七、煤中全硫的測定。煤中全硫的測定程序和操作步驟必須嚴格執行GB/T214-2007煤中全硫的測定方法。八、煤中碳和氫的測定程序必須嚴格執行GB/T476-2008煤中碳和氫的測定方法,煤中氮的測定程序要嚴格執行GB/T19227-2008煤中氮的測定方法,灰熔點的測定程序要嚴格執行GB/T219-2008煤灰熔融性的測定方法。九、每個煤樣化驗完后應出具化驗報告,由主管人員簽字后生效。化驗原始記錄臺賬應按月裝訂成冊,按檔案管理要求保存3年以上。十、燃料管理部門每月要從存查煤樣(0.2mm)中抽查復測一定數量的煤樣,復測干基灰分、干基硫、干基高位發熱量等指標,當抽查結果出現異16、常時,要查找原因,及時進行整改。十一、所有化驗數據由匯總人員錄入到國家電投集團公司燃料管理信息系統的化驗管理模塊中,班長或技術員進行一級審核后提交,主任、副主任或專工二級審核后提交封存化驗數據。有條件的發電企業可以逐步實現化驗原始數據由中電投集團公司燃料管理信息系統直接從化驗設備儀器上讀取,減少人工錄入。十二、燃料管理人員發現質量不符時要通知相關的燃料供應單位,供需雙方化驗結果差異較大時,可共同提請有檢測資質的第三方進行化驗檢測,第三方的化驗結果雙方必須認可。十三、燃料管理中心根據化驗人員情況要建立化驗人員輪換制度。第十二條 入爐煤質量驗收一、入爐煤采樣入爐煤采樣應采用皮帶機械采樣方式進行,采17、樣機械及采取程序必須符合GB/T194-2004規定要求。 二、制樣、化驗要參照入廠煤制樣、化驗標準執行。第十三條 紀檢、監察部門要定期開展燃料入廠、入爐煤煤樣的抽檢和燃料的效能監察工作。紀檢、監察部門每月對入廠煤煤樣的抽檢不少于3次,對入爐煤煤樣的抽檢不少于1次,并做好煤樣的對比分析,出具抽檢報告。第十四條 采制化的考核一、沒有按照職責劃分開展工作的,按照廠有關制度進行考核。二、相關領導、部門及有關人員,要嚴格執行煤炭的采、制、化國家標準以及本管理辦法考核。三、在煤炭采制化工作中,每發現一次違章(如取樣方法不符合要求,重量不夠,采樣工具不合格,煤樣沒有及時密封;人工進行入爐煤采樣,采樣鏟口沒18、有緊貼皮帶,留了煤底;煤樣的縮制沒有嚴格按照系統圖進行操作;化驗不符合程序和要求等),根據情節輕重罰款50-100元/次。四、對于采樣中采到的石塊、金屬等硬質雜物,從煤樣中撿出,但必須稱量,并計算出占整個樣品的重量的百分比,化驗出的數值要乘以該百分比作為化驗結果。沒有執行該項要求的,屬于制樣人員責任的,扣款50元/次,屬于化驗人員責任的扣款30元/次。五、對于來自同一采樣品(原煤樣)的化驗結果,差值達到100大卡以上,將就同一煤樣進行第三次化驗,化驗結果低于前兩個任一化驗結果100大卡及以上時,則扣罰50-100元/次。六、屬于燃料管理中心化驗的,責任的界定由燃料管理中心負責,屬于發電二分場化19、驗的,責任的界定由發電二分場負責。對于除白音華煤礦以外的同一車或者同一煤堆取的不同煤樣,其化驗結果以10個或以上煤樣為統計周期,其監督樣統計結果低于燃料管理中心化驗統計結果100大卡時,執行第五條,采制化人員的責任按著各自的工作執行扣罰比例為6:4。七、對于來自白音華煤礦的煤炭,由于煤質均勻穩定,不論是同一煤樣還是同一列車的不同煤樣,均執行第五條的處罰要求。第四章 附則第十五條 本制度由廠燃料管理中心負責解釋。第十六條 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原燃料管理中心采制化管理制度(年第號文CPIMDCFRD-04-01-10)廢止。 第五章 支持性文件第十七條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20、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一、電力用煤燃料標準匯編二、統計法三、計量法四、合同法五、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火電企業燃料廠內管理規定六、中電投蒙東能源集團公司燃料管理規范性指導意見 第六章 附則一、年度制度建設計劃表二、制度執行情況反饋意見表三、煤炭采購管理工作流程圖 附件1:年度制度建設計劃表制度名稱(含制定或修改)主辦部門協辦部門擬征求意見單位制定或修改的目的、依據主要內容簡述填報時間擬完成時間附件2制度執行情況反饋意見表制度名稱廠燃料采、制、化管理制度制度編號CPIMDCFRD-02-15-2016-03執行中發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