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科研工作及教師培養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4553
2024-09-07
9頁
39.54KB
1、小學教科研工作及教師培養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一、學校教科研工作由(教學副校長)教研室統一管理。二、教師可以課題組或個人形式申報課題,申報時須提交教科研項目申請表及課題研究方案。三、校級課題由學校教研室審核立項,市級以上課題由學校教研室審核,經校長批準后向上級教科研部門推薦。四、立項的課題必須及時建立課題檔案,檔案資料包括:課題申請表、課題方案、學期研究活動計劃、課題研究活動情況記載、研究課教案、經驗論文、發表文章、獲獎證書、學期工作總結、理論學習資料、工作報告、研究報告等。五、2、課題組要有計劃地開展研究,每學期初要認真制訂“學期研究活動計劃”,課題組每月組織活動一次,由課題組負責人組織開展,及時填寫“課題研究活動情況記載”。六、課題組成員平時備課上課要體現課題精神,每位課題組成員每學期至少上一節校級公開研究課。七、課題組要注重經驗總結,每學期至少撰寫一篇經驗論文,進行一次書面工作總結。八、課題組成員變動,由本人提出申請,課題組長同意,校級課題報教研室批準,市級以上課題經教研室同意后報上級主管部門批準。九、教研室按學期對課題組及成員進行考核,不能正常開展研究的,終止該課題研究,不能履行課題研究義務的成員,不得享受課題研究成果及相關待遇。十、課題結題由課題負責人提出申請,3、校級課題由學校鑒定,學校成立由校長室、教導處、教科室領導組成的鑒定小組,對課題進行鑒定。吳中區級以上課題,由學校教科室邀請上級教科研部門鑒定。結題的課題組學校按規定發放結題獎。教科研課題管理制度一、指導思想1、為加強和完善學校教科研課題的管理,使課題研究的管理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提高校級以上課題研究的水平和質量,較好地發揮教科研對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校辦學水平,促進“科研興師”和“科研興校”,特制訂本管理辦法。2、凡有條件進行教育科學研究的教研組和教師個人,均可按本辦法規定申報或承擔校級以上研究課題。二、組織領導學校教研室在校長室領導下負責學校教育科研的組織、管理、指導、4、監督、協調工作。三、選題原則1、課題的確定應遵循超前性、創造性和實效性等原則。根據小學教育發展的趨勢,針對小學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從本地本校的實際出發,圍繞小學教育的目標、管理、課程、教材、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組織形式以及考試、評價等方面,進行改革和實驗研究。教師選題應根據本人的基礎和已有的條件,力所能及,應先選擇那些范圍較小的,較容易解決的問題,易出成果的課題,應盡量和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密切結合。2、教研室根據學校教科研規劃,每學年發布一次課題指南。3、教師可從本人的教育教學實踐和學校教育教學及其管理工作急需解決的問題確立課題,進行研究。4、從學校科研規劃課題指南或學校承擔的縣、市5、省級課題的子課題必選題研究。5、少數由學校或市級以上教育部門下達課題,指令有關青年教師進行研究。6、35周剛以下青年教師每學期或學年必須確定一個課題進行研究。四、課題申報1、每一申報人在同一時間內一般不得申報兩項研究課題。2、每個課題原則上由一人負責承擔,課題較大可成立課題組,設課題組長一人,負責研究工作。五、評審立項對質量較高的課題由學校組織推薦向上級教科研管理部門申報,爭取得到立項。六、課題管理1、校級以上課題由學校教科室負責,教務處協助教研室進行管理,其余課題由教務處負責管理。2、教研室要加強對課題指導、監督和資料管理。研究者要注意資料的積累和保管。3、教師要努力完成研究計劃,取得預期6、成果,學期或學年結束寫出論文或經驗總結(結題成果或階段性研究成果)。4、學科教學或班隊工作方面的研究課題,每學期至少上一節匯報課,反映研究的情況。5、學校對教師課題研究情況進行考核,并記入業務檔案。七、獎勵表彰1、對確有價值的成果,學校推薦參加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或業務部門組織的論文評選,對市、大市、省一、二、三等獎,將對照東風小學獎勵辦法給予獎勵。2、對取得高質量教科研成果的教師在教師職務評聘、評優、晉升方面給予優先。3、經過鑒定,證明有推廣價值的科研成果,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措施,在校內外交流、推廣和應用,對有重要意義的研究成果,向上級教育局在管理部門推薦進行大面積推廣。八、制度附注本制度7、自發布之日起實行,未盡事宜,另行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和細則,并在實踐中逐步完善。教研主任工作職責1、組織全校教師認真學習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教育科研知識,不斷增強廣大教師的教育科研意識和教育科研能力。2、制訂切合本校實際的教育科學研究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教育科學研究,為學校的教育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3、負責指導、管理全校教師的教育科研工作。主持學校教育科研課題的申報實施和成鑒定。4、每年組織一次教科研成果交流會,編印教育論文集,總結推廣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的成果。5、收集和介紹國內外教科動態與資料,開展教育信息咨詢服務。有計劃地邀請教育學心理學專家、學者來校講學,提高教師教育界理論水平。6、協助教務主8、任指導、考核、評估教師的教學工作,全面推進學校的素質教育。7、建立表年教師成長檔案,注重培養表年教學骨干,有計劃地實施名師工程。8、注意資料積累和檔案的收集整理,有關檔按期送交校檔案室。教研主任崗位職責1、在校長室領導下主持學校教科研工作,組織教師學習教育理論,開展教科研活動。2、根據學校規劃及工作計劃,負責學校教科研工作的制定、實施、檢查和總結。3、負責校內各層次課題的篩選、論證、確立和實施;指導各課題組的研究工作。4、負責學校教科研論文的評比及教師教科研成果的鑒定。5、負責學校重點課題的研究工作,結合學校教育教學實際,及時總結學校教科研成果。6、推廣先進的教科研成果,加強教改信息的傳播,重9、視教科研資料的積累,建立資料檔案。7、完成校長室及上級教科研部門布置的其他工作。8、教科室副主任協助教科室主任工作。校內年度論文(作品)評選及獎勵辦法為激勵全體教職員工積極參與學校課題研究,提高大家寫作水平與理論水平,養成寫作習慣與反思習慣,特制定本辦法。細則如下:1.校級論文(作品)評選一年一度,于每年年底進行;2.校級論文(作品)評選必須圍繞年底前教務處教科室給定的專題進行撰寫,否則視為無效參評作品;3.根據各年度具體要求,參評作品形式可以有所改變,但必須為原創;4.本項評選活動必須人人參與,作為年度個人成果納入考核;5.對于送評作品,學校組織評選小組予以評議,組員名單及獲獎情況都予以公示10、;6.根據送評作品質量情況,評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分別予以獎勵;7.以上辦法于2014年度起執行。8.以上評選及獎勵辦法由教務處負責解釋。骨干教師培養制度為了進一步激發廣大教師開展教育科研的熱情,推進我校教育科研發展與創新,發揮教育科研在學生、教師和學校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培養教科研骨干教師,特制定本制度:一、評選標準:(一)教科研骨干評選標準:1、具有較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先進的現代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學或教育管理能力,有較好的工作實績(有市級評優課)。2、參與校級子課題(已向教科室提交子課題方案、計劃、總結、研究過程資料),從事行動研究,成為反思型教師或教育管理者。3、積極參與校教科研11、活動,上交文章篇目多、質量高。(二)教學能手評選標準: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先進的現代教育理念,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或教育管理能力,工作實績較為顯著(有市市級評優課)。2、獨立承擔或參與市級以上(含市級)課題,從事行動研究,成為反思型教師或教育管理者。(已向教科室提交課題方案、計劃、總結、研究過程資料)3、積極參與校教科研活動,上交文章篇目多、質量高。2000年至2005年底,在蘇州市級以上教育教學報刊發表有一定質量的論文(案例)不少于2篇,每篇2000字以上。二、申報方法:1、凡符合評選標準的教師均可申報,名額不限。2、申報材料:(1)申報表、評分表(2)申報人教育科研工作總結一份;(3)申報人年度考核優秀、獲得各類綜合性榮譽稱號證書復印件;(4)申報人課堂教學情況相關證明復印件;(5)申報人參與、承擔市級以上課題情況相關材料;(6)文發表情況一覽表,請注明文章名稱、發表刊物、時間、及文章篇幅(字數),并附論文發表的原件或復印件,復印件須有刊物封面、目錄和全文;(7)文章獲獎情況一覽表,請注明文章名稱、獲獎名稱、組織單位、獲獎時間,并附獲獎證書復印件及文章全文。三、評選方法:1、由校長室組織人員評選。2、每年公示評選結果,分別給予獎勵。3、當選教師應在校內發揮教科研骨干帶頭作用,校長室將跟蹤考察、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