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實驗學校食堂財務管理制度及監督機制.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4637
2024-09-07
9頁
32.04KB
1、市實驗學校食堂財務管理制度及監督機制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總則1、為加強我校食堂財務管理,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根據中小學校會計制度結合我校食堂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2、學校食堂管理實行校長負責制。成立食堂管理領導小組,由校長、工會、總務和班主任等組成,全面管理食堂的日常事務。3、應堅持為師生服務的宗旨,堅持“公益性”原則,按照“非營利性”要求,進行食堂成本單獨核算。嚴格控制食堂成本開支范圍,保障生活質量,建立和完善管理監督機制,切實維護師生的合法權益。4、本制度自年9月1日起試行。二、財務管理12、規范學校食堂財務管理。學校食堂必須單獨建立明細賬,獨立核算,按相關會計制度要求,規范成本核算。不允許通過學校食堂搞“創收”、謀福利。2、學校應建立食堂內部控制制度。學校財務人員、物資采購員、驗收員和保管員等,分工要明確、責任要清楚。3、學校食堂財務審批人為校長、或授權主管后勤的副校長,審批人審批食堂收支、往來、采購等事宜。對于重大開支和重要的經濟事項決策,由學校食堂管理領導小組集體討論決定。4、學校食堂必須配備具有會計從業資格的專(兼)職財會人員,按照規定設置總賬、日記賬、明細賬等,實行獨立核算。定期或不定期進行資產清查,但每年年底前必須進行資產清查。做到賬實、賬賬、賬證相符。5、加強食堂經3、營管理。學校食堂不得實行承包制,要加強飯菜的質量、數量、經費的監督檢查。學校食堂管理領導小組要集中討論、研究,對每周食譜進行合理安排,掛牌公示,每月對食堂膳食和服務質量進行綜合考評。三、收入支出管理1、學校食堂收入。學校食堂收入系食堂為學校師生提供生活活動中的各項收入,主要包括:學生伙食費收入、教職工伙食費收入、其他收入等。2、在食堂就餐的教職工伙食費,應與學生同菜同價,按實結算。3、收取學生伙食費時由學校財務人員出具由區教育局監制的正式票據,正式票據上必須蓋有財務專用章和開票人簽字,并填寫收費情況明細表,以便核查。收取的伙食費及時上繳區教育局指定銀行賬戶。4、食堂收入以食堂自身的經營服務為依4、據,不得擅自轉移食堂收入,以至挪用或私設“小金庫”。5、所有支出的發票等原始憑證必須由經辦人、收貨人共同簽字后報校長簽批,方可入賬。 6、當月支出發票報審核小組審批并及時按月對食堂的收支進行公示。7、食堂的結余款(含歷年的結余款),要專項用于改善學生伙食上,不得直接或變相用于發放學校教職工福利獎金,或以其它方式轉由學校用于非食堂經營服務方面的支出。四、物資采購及管理1、大宗食品集中統一配送。大宗食品原材料供應按區教育局統一政府采購,實行招投標指定單位進行采購。由供應商統一配送到學校。2、嚴格肉(禽)類、蔬菜及輔佐材料等的采購。要求各學校對肉(禽)類食品必須實施定點、集中采購,并與供貨方簽訂質量5、安全保證協議,要選擇證件齊全、誠信經營、質優價廉的供應商,從而保證食品質量,降低成本。嚴禁病肉(禽)類食品進入食堂;蔬菜及輔佐材料必須保證新鮮不變質,進行索票采購,嚴禁采購變質、腐爛食品,嚴禁使用不符合規定的原料如發芽變質土豆等為學生制作食品,要確保所采購的食品安全。3、嚴格食品原材料進出庫登記制度。加大食品原材料保管進出庫的監管,所有采購的食品原材料必須做到全部入庫登記、領用出庫簽字管理,學校食堂保管人員必須建立健全食品進出庫臺賬,采取不定期對學校食堂保管臺賬進行監督檢查。2、食堂物資采購必須建立內部制約制度。學校成立采購小組,采購小組須有多方代表參加。物資實行集體采購,必須實行2人或2人以6、上參與采購,且采購人員要做到定期輪換,每次采購結束時要做好采購記錄備查。4、 建立物資采購驗收制度。購進的物資要經驗收或保管等相關人員的驗收,驗收或保管人員對采購的所有物資的數量和質量進行認真清點和查驗。查驗合同供貨方與票據出票人一致,同時查驗合同供貨方與供貨方提供的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或流通許可證)、食品質量檢驗檢疫證(或檢測報告、或合格證)等相關材料單位名稱的一致。5、要建好物資管理臺賬。當日耗用的物品要及時辦理驗收和領用登記,非當日耗用的物品要及時辦理入庫手續。大米、面食、食油、輔料等需辦理入庫手續的物資,必須附入庫單后登記入賬。五、健全管理崗位1、學校食堂按照不相容崗位分設的要求,設7、置財務、采購、驗收、保管等工作崗位。建立食堂工作人員崗位責任制,明確責任,各司其職,相互監督。人員因故調離本崗位,按有關規定辦理交接手續。2、驗收(1)必須對所有食堂采購物資進行驗質、驗量工作。(2)必須建立食品采購臺賬,對采購的所有食品和原料認真登記,以便檢查。(3)查驗合同供貨方與實際供貨人一致,同時查驗合同供貨方與供貨方提供的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或流通許可證)、食品質量檢驗檢疫證(或檢測報告、或合格證)等相關材料單位名稱的一致。(4)留存供應商的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或流通許可證)、食品質量檢驗檢疫證(或檢測報告、或合格證)復印件和聯系電話等相關材料。所索取的資料應為加蓋供方單位印章或8、供方親筆簽名的原件。對采購所索取的票據、證照復印件要分門別類編號歸檔保存。(5)對采購回來的物資進行驗收時,如發現質量或數量問題的,應及時上報食堂管理人員處理。同時,應該做好退回或處理的相應記錄。(6)對采購回來的物資,要嚴格把關。拒絕驗收無合格證、無廠名廠址、無生產日期、無保質期、無QS標識(米、面、油、豆制品、酒、調味品、乳制品等)、運輸過程受污染等不符合衛生、質量要求的食品和原料。3、保管(1)保管員對所有入庫保管的食堂物資進行收發及驗質、驗量工作,保證食堂日常運作的物資及時、安全供應到位。(2)要嚴格把關,拒收無合格證、無廠名廠址、無生產日期、無保質期、無QS標識(米、面、油、豆制品、9、酒、調味品、乳制品等)、運輸過程受污染等不符合衛生、質量要求的食品和原料入庫。(3)對入庫的貨物填寫入庫單,進行入庫登記。對貨物的品名、規格、數量、單價、質量等進行驗收,并及時登記入帳。如發現質量或數量問題不能入庫的,應及時上報食堂管理人員處理。同時,應該做好退回處理記錄。(4)發放物資必須開具出庫單,并及時登記入賬,月末及時向會計遞送出庫單匯總表。(5) 每月25日清查盤點一次,并制作物資盤存表。物資盤存表一式兩份,一份保管員留存,一份送交財務處。(6)對物資庫存數量和質量要了如指掌,對采購員及時提出采購計劃,并說明品名、規格、數量、等級和單價。不得擅自把物資轉借、挪用、租賃給他人。(7)每10、學期結束,應進行一次全面的物資清查盤點,并制作物資盤存表。六、 監督機制1、學校因地制宜確定每周配餐食譜,盡可能做到一周一換、葷素搭配、營養全面,熱飯熱菜,配有肉食,確保學生生活費用吃在嘴里,做到不浪費。堅持做到食品留樣制度,杜絕學校購買成品食品供給學生。2、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嚴格執行學校食品安全責任制,學校校長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學校食堂管理人員是食品安全的直接責任人。春季學期和秋季學期分別組織食品安全監管、食品衛生等部門對學校食堂食品衛生、安全進行督導檢查,并指導學校加強食堂食品安全,落實安全責任制。3、提高食堂飯菜質量。嚴格實行學校負責人、教師、食堂工作人員等輪11、流自費陪餐制,對飯菜質量作評價,提高食堂工人制作飯菜的質量,杜絕飯菜浪費現象的發生,陪餐人員要及時發現和提出解決食堂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對學校食堂開餐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同時,指導或培訓學校食堂管理人員。4、成立膳管會,可由工會主席、學生家長代表、學生代表、教師代表等組成,行使對食堂的監督、檢查等職能。每學期末,學校食堂必須向膳管會匯報本學期的收、支情況,并定期在學校公示欄向師生公布。促使學校食堂越辦越好,把這項民生工程辦得讓學生、家長和社會滿意。2、建立信息反饋渠道。設立校長信箱,食堂工作人員、就餐師生,可以對原材料采購、伙食質量等問題進行舉報或投訴,校長、食堂管理小組要經常了解市場供求信息。3、 建立公示制度。學校食堂應對教師、學生和家長關心的事項,以及對食堂有重大影響的事項和信息予以公示。4、采購人員將采購的品種、數量、價格、采購人、被采購人及聯系電話等予以張貼公示。5、學校履行管理、督查的職責。學校組織就餐教職工代表、學生代表、學生家長代表等,定期召開座談會,主動征求他們對學校食堂管理的意見,對食堂工作積極開展民主評議活動。并接受上級等有關部門的審計、監督、檢查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