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養殖場人員及衛生防疫消毒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4920
2024-09-07
12頁
37KB
1、奶牛養殖場人員及衛生防疫消毒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奶牛養殖場管理制度一 人員管理制度(一)門衛管理制度1、嚴禁閑雜人員入場,公物出場要有手續,出入車輛必須檢查,未經養殖場負責人批準或陪同,謝絕一切對外參觀。2、嚴禁非工作人員在門房逗留、聊天,嚴禁其它家禽、家畜等動物進入場區。3、搞好門口的內外衛生及防疫消毒工作。非生產車輛嚴禁進入場區,確需進入的必須嚴格消毒。4、認真負責,堅守崗位,不遲到早退,接班后不擅離工作崗位,夜班不得高枕無憂睡大覺,要不定時察看責任區全部財產,因工作不負責任,丟失損壞財物,2、照價賠償,損失重大的,解除勞動合同。(二) 職工管理守則1、嚴格遵守奶牛場內部各項規章制度,堅守崗位,盡責盡職,積極完成本職工作。2、服從領導,聽從指揮,嚴格執行作息時間,做好出勤登記。3、認真執行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做好交接班手續。4、上班時間必須穿工作服,嚴禁喧嘩打鬧,不擅離職守。5、嚴禁在養殖區吸煙及明火作業,安全文明生產,愛護牛只,愛護公物。 6、遵紀守法,艱苦奮斗,增收節支,努力提高經濟效益。7、樹立集體主義觀念,積極為奶牛場的發展和振興獻計獻策。(三)財務制度1、嚴格遵守國家規定的財經制度,樹立核算觀念,建立核算制度,各生產單位、基層班組都要實行經濟核算。2、建立物資、產品進出、驗收3、保管、領發等制度。3、年初年終向職代會公布全場財務預、決算,每季度匯報生產財務執行情況。4、做好各項統計工作。(四)技術人員職責;1、制定牛場年、季、月生產計劃和各類牛群的生產任務,包括產奶、產犢,選種、選配,草料消耗,牛群增重及藥品計劃。2、協助場長改進工作,提出各階段保證生產任務完成的技術措施和技術要求,實施技術指導并檢查各項技術措施的執行情況,發現并及時解決技術措施實施中出現的問題。3、負責牛群疫病防治、飼養管理及育種工作,不斷提高牛群品質,增進牛群健康。總結牛群配種、發病、檢疫及不同個體牛只生產性能的提高和減產的原因,并提出技術改進意見。4、負責制定飼料調配,定量和貯存技術、總結飼養4、技術經驗,推廣應用先進的飼養技術,實行科學養牛,準確填寫牛群檔案及各項生產計劃資料記錄。5、準確稱量和記載牛的產奶量、乳脂率,日增重等。6、對養牛生產中出現的事故,及時向場領導提出報告,并承擔應負的責任。7、培養提高牛場職工技術水平,及時向場長匯報工作,當好參謀。 (五)飼養人員職責 1、飼養員應熟悉所管牛群的基本情況,熟記牛號、年齡(月齡、胎次)、出生日期、膘情、發情配種和妊娠情況。 2、掌握一定的飼養管理知識、發情鑒定及疾病觀察知識,嚴格按操作規程飼養管理牛群。 3、根據牛群膘情、采食量、體質狀況等生理特點區別飼養。根據具體情況搞好分群飼養工作。 4、以先粗后精,勤添少喂為原則,不喂霉爛、5、變質、冰凍飼料。注意草料中異物,不空槽、不斷草。 5、堅持刷拭牛體,保持圈面及周圍環境衛生,注意觀察奶牛的精神、食欲、二便等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報告獸醫,配合技術人員做好檢疫、配種、稱重、體測及疾病治療護理工作。 6、堅持每班次清理舍內牛槽,經常清理補飼槽,確保舍內牛槽清潔衛生、無雜物。 7、牛糞必須按指定地點堆放整潔,不得亂倒。(六)獸醫職責 1、做好全場的衛生防檢疫、疾病預防與治療工作。 2、每天必須在上槽時巡視牛群,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不得坐等就醫,做到以預防疾病為主。 3、認真細致地進行疾病診治,充分發揮自己的技術水平和聰明才智,及時解決問題,并參加會診。 4、必須做到診斷準確,用藥及時,6、病歷等記錄完整。 5、配合生產場長,參與飼養管理,共同提高飼養管理水平。 6、及時、準確上報各種報表。 7、定期進行檢疫、防疫、驅蟲、修蹄等工作。 8、普及奶牛衛生保健知識,培訓職工飼養管理和疾病防治知識,提高職工素質,掌握先進的飼養方法。 9、積極學習掌握最新科技信息,及時結合實際情況,用于生產實踐。 10、不得有擅自對牛場以外的奶牛出診就醫。 11、積極配合領導和同事工作,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12、及時完成臨時安排的工作。二 衛生防疫與消毒制度 1、防疫規程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的規定,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凈化奶牛主要動物疫病,防止疾病的傳入或發生,控制動物傳染病和寄生蟲病7、的傳播。 2、職工進入生產區要穿戴工作服,經過消毒間洗手消毒后方可入場。非生產人員不得進入生產區。 3、奶牛場員工每年必須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如患傳染性疾病應及時在場外治療,痊愈后方可上崗。新員工必須持有當地相關部門頒發的健康證方可上崗。 4、奶牛場不得飼養其他畜禽,特殊情況需要養狗,應加強管理,并實施防疫和驅蟲處理,禁止將畜禽及其產品帶入場區。 5、定點堆放牛糞,定期噴灑殺蟲劑,防止蚊蠅孳生。污水、糞尿、死亡牛只及產品要作無害化處理,并做好器具和環境等的清潔消毒工作。 6、當奶牛發生疑似傳染病或附近牧場出現烈性傳染病時,應立即按規定采取隔離封鎖和其他應急防控措施。 7、所用消毒劑應選擇國家批準8、的對人、奶牛和環境安全沒有危害以及在牛體內不產生有害積累的消毒劑。消毒方法可采用噴霧消毒、浸液消毒、紫外線消毒、噴灑消毒、熱水消毒等。消毒范圍包括養殖環境、牛舍、用具、外來人員、生產環節(擠奶、助產、配種、注射治療及任何與奶牛進行接觸)的器具和人員等。 8、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規的要求,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對強制免疫病種和有選擇的疫病進行預防接種,疫苗、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必須經國家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9、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當地畜牧獸醫主管部門的具體要求,對結核、布魯氏菌病等動物傳染性疾病進行定期檢測及凈化。 10、嚴格按照獸藥管理法規、規范和質量標準使用獸藥,嚴格遵守休9、藥期規定。禁止使用國家明文禁用的和未經國家獸醫行政管理部門批準的藥品、獸藥和其他化學物質;禁止使用禁用于泌乳期動物的獸藥種類。 11、建立并保存奶牛的免疫程序記錄及患病奶牛的治療記錄和用藥記錄。治療記錄應包括:患病奶牛的畜號或其他標志、發病時間及癥狀。用藥記錄應包括:藥物通用名稱、商品名稱、生產廠家、產品批號、有效成分、含量規格、使用劑量、療程、治療時間、用藥人員簽名等。預防、治療奶牛疾病的用藥要有獸醫處方,并保留備查。三 飼料使用控制措施及制度 1、飼料產地的選擇:從原材料的種植基地和購入著手,收購生態條件良好,遠離污染源的地方種植的飼料原料,并與種植原料的農戶簽訂收購合同書,每年對種植范圍10、面積、農藥作用、肥料使用等進行檢查確保各種植基地按無公害規定的種植規程進行種植。 2、飼料原料應具備有一定的新鮮度,感官上要求應具有該品種應有的色、嗅、味和組織形態特征,無發霉、變質、異味及異嗅,飼料原料中有害物質及微生物允許量符合飼料衛生標準的要求。 3、飼料添加劑的使用:要求應色澤一致,使用的產品應是允許使用的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所規定的品種,或取得試生產產品批準文號的新飼料添加劑品種,并在使用時遵照產品說明書所規定的用法、用量使用。 4、配合飼料、濃縮飼料和添加劑飼料中不應使用任何藥物; 5、根據奶牛各階段不同的生理特點,分群飼養、選用最佳的飼料配方進行科學喂養。四 環境保護措施及制度 11、1、新建牛場必須進行環境評估,確保奶牛場建成后不污染周圍環境,周圍環境也不污染奶牛場環境。2、新建牛場必須同步建設相應的糞便和污水處理設施。3、牛場廢棄物處理實行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的原則。4、牛糞經堆積發酵處理或建立沼氣池。 5、牛場應對空氣、水質、土壤等環境參數定期進行監測,并及時采取改善措施。五 獸藥使用控制措施及制度1、加強奶牛飼養管理,采取各種措施減少應激,增強奶牛自身的免疫力,防止奶牛發病和死亡,最大限度地減少化學藥品和抗生素的使用。2、確需使用治療用藥的,經實驗室診斷確診后再對癥下藥,獸藥的使用應有獸醫處方并在獸醫的指導下進行。3、用于預防、治療和診斷疾病的獸藥應符合中華人民共12、和國獸藥典、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獸用生物制品質量標準、獸藥質量標準、進口獸藥質量標準和飼料藥物添加劑使用規范的相關規定。 4、所用獸藥應來自具有獸藥生產許可證和產品批準文號的生產企業或者具有進口獸藥許可證的供應商。所用獸藥的標簽應符合獸藥標簽和說明書管理辦法的規定。 5、在允許使用的抗菌藥、抗寄生蟲藥和生殖激素類藥時應注意:嚴格遵守規定的給藥途徑、使用劑量、療程和注意事項;嚴格遵守規定的休藥期。 6、使用過氧乙酸A、B液、強力消毒靈等消毒防腐劑對飼養環境、圈舍和器具進行消毒,但不使用酚類消毒劑。 7、禁止使用有致畸、致癌和致突變作用的獸藥 8、奶牛建立病歷,并且保存好奶牛免疫13、程序記錄,患病奶牛的畜號、發病時間及癥狀、治療用藥的經過、治療時間、療程、所用藥物商品名稱及有效成分。六 擠奶廳的環境要求和衛生控制制度(一)擠奶設施 1、擠奶廳應采用絕緣材料或磚石墻,墻面貼瓷磚,要求光滑,便于清洗消毒;地面要做到防滑、易于清潔。 2、擠奶廳地面沖洗用水不能使用循環水,必須使用清潔水,并保持一定的壓力。擠奶廳要隨時清洗消毒。 3、貯奶間只能用于冷卻和貯存生鮮牛乳,不得堆放任何化學物品和雜物;禁止吸煙,并張貼“禁止吸煙”的警示;有防止昆蟲的措施,如安裝紗窗、使用滅蠅噴霧劑、捕蠅紙和電子滅蚊蠅器;貯奶間的門應保持經常性關閉狀態。 4、貯奶罐外部要保持清潔、干凈,沒有灰塵;貯奶罐的14、蓋子應保持關閉狀態;不得向罐中加入任何物質;交完奶后要及時清洗貯奶罐并將罐內的水排凈。(二)擠奶操作 1、擠奶前要對奶牛進行健康檢查,觀察或觸摸乳房外表是否有紅、腫、熱、痛癥狀或創傷。 2、對乳頭進行預藥浴,選用專用的乳頭藥浴液,藥液作用時間要保持在20-30秒。如果乳房污染特別嚴重,可先用含消毒水的溫水清洗干凈,再藥浴乳頭。 3、擠奶前用毛巾或紙巾將乳頭擦干,保證一頭牛一條毛巾。 4、將頭2-3把奶擠到專用容器中,檢查牛奶是否有凝塊、絮狀物或水樣,正常的牛可上機擠奶;異常時應及時報告獸醫進行治療并單獨擠奶。嚴禁將異常奶混入正常牛奶中。 5、上述工作結束后,及時套上擠奶杯組。奶牛從進入擠奶廳到15、套上奶杯的時間應控制在90秒以內,保證最大的奶流速度和產奶量,還要盡量避免空氣進入杯組中。擠奶過程中觀察真空穩定情況和擠奶杯組奶流情況,適當調整奶杯組的位置。排乳接近結束,先關閉真空,再移走擠奶杯組。嚴禁下壓擠奶機,避免過度擠奶。 6、擠奶結束后,要迅速進行乳頭藥浴,停留時間為3-5秒。 7、藥浴液應在擠奶前現用現配,保證有效的藥液濃度。每班藥浴杯使用完畢要清洗干凈。奶牛產犢后7天以內的初乳要飼喂新生犢牛或者單獨貯存處理,不能混入商品奶中。應用抗生素治療的牛只要單獨擠奶,擠出的奶放置容器中單獨處理。(三)擠奶員要求 1、必須定期進行身體檢查,獲得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出具的健康證明。 2、要保證個人16、衛生,勤洗手、勤剪指甲、不涂抹化妝品、不佩戴飾物。 3、手部刀傷和其他開放性外傷,未愈前不能擠奶。 4、擠奶操作時,要穿工作服和工作鞋,戴工作帽。(四)生鮮牛乳的冷卻、貯存與運輸 1、貯存生鮮牛乳的容器要符合散裝乳冷藏罐(GB/T10942-2001)的要求。剛擠出的生鮮牛乳要及時進入貯奶罐,2小時之內要冷卻到4以下貯存,貯存時間不應超過48小時。 2、生鮮牛乳由擠奶設備擠出,然后經管道到冷藏容器,再到裝入運輸奶罐的全過程必須完全處于封閉狀態,除檢測人員進行檢測外,其他人員不得接觸。 3、運輸奶罐要具備保溫隔熱、防腐蝕、便于清洗等性能,符合保障生鮮乳質量安全的要求。 4、從事生鮮牛乳運輸的人員17、必須定期進行身體檢查,獲得縣級以上醫療機構的身體健康證明。生鮮牛乳運輸車輛必須獲得興慶區農林牧業局核發的生鮮乳準運證明,必須具有保溫或制冷型奶罐。在運輸過程中,盡量保持生鮮牛乳裝滿奶罐,避免運輸途中生鮮牛乳振蕩,與空氣接觸發生氧化反應。嚴禁在運輸途中向奶罐內加入任何物質。要保持運輸車輛的清潔衛生。(五)擠奶設備及貯運設備的清洗 1、要選擇經國家批準,對人、奶牛和環境安全沒有危害,對生鮮牛乳無污染的清洗劑。 2、每次擠奶前應用清水對擠奶及貯運設備進行沖洗。 3、擠奶完畢后要及時用清潔的溫水(35-40)對擠奶設備進行預沖洗,直到沖洗水變清為止。 4、預沖洗后立刻用pH值11.5的堿洗液(堿洗液濃18、度應考慮水的pH值和硬度)循環清洗10-15分鐘。堿洗溫度開始在70-80左右,循環到水溫不低于41。堿洗后可繼續進行酸洗,酸洗液pH值為3.5(酸洗液濃度應考慮水的pH值和硬度),循環清洗10-15分鐘。酸洗溫度應與堿洗溫度相同。堿酸循環清洗完成后,再用溫水沖洗5分鐘。清洗完畢管道內不應留有殘水。5、奶車、奶罐每次用完后要清洗和消毒。程序為:先用35-40的溫水清洗,再用熱堿水(溫度50)循環清洗消毒,最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奶泵、奶管、閥門每用一次都要用清水清洗一次,每周沖刷清洗2次。 6、擠奶設備必須定期做好維護保養工作,除了日常保養外,每年都應當由專業技術工程師全面維護保養。不同類型的設備應根據設備廠商的要求作特殊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