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師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及檢查方案.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5001
2024-09-07
7頁
20.05KB
1、學校教師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及檢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為全面貫徹教育局關于提高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意見文件精神,切實落實z縣中小學教學常規評價細則,督促教師完成常規教學任務,對教師的常規教學規范管理,進一步提高我校教學質量,特制定源思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和源思實驗學校教師落實教學常規評價細則。一、總則1、檢查內容及執行。學校依據教學常規中“教師教學”相關要求,結合學校實際制定百分制教師月常規檢查量化細則。并按每月一檢查、一量化、一評比、一獎懲、一總結執行。2、量化等次設定。90分以上為優秀,80-90分2、(不含90分)為良好,60-80分(不含80分)為合格,60分以下為不合格。3、公示、獎勵與整改。學校檢查結束后次月5日前將教師落實常規檢查得分情況進行公布,并按得分高低排序,試行基本獎每人每月100元,發放計算方式為檢查得分X1=教師月教學常規基本獎。對排名前20%的教師試行優秀獎,每人每月50元,對不合格或問題突出的教師提出批評,并限期跟蹤整改。4、年度考核評價。按照年度檢查次數取教師平均得分,按平均分的60%計入年度考核,再乘以教師年度考核評價細則教學管理權重分的40%,為教師年度考核教學常規量化總分。計算公式:年度內教師檢查得分總分/年度內檢查次數X40%X40%=教師年度考核教學常規3、檢查量化得分。二、計劃管理1、任課教師學期初應根據教育教學分工制定工作計劃。(計劃嚴禁雷同或者下載,教學計劃至少包括學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學目標任務、教學措施、教學進度安排等內容。)。2、任課教師期末有教育教學總結(總結嚴禁雷同或者下載)。3、學期中教師應按照期初教學計劃進行教育教學工作,學校按月督查教師教學計劃落實情況。并對落實情況分憂、良、合格和不合格,按評價細則進行量化計分。4、說明:學期初查計劃制定,學期末查總結編寫,學期中查落實情況。三、備課管理1、教案(導學案)規范完整。教案應包括下列內容:(眉頭)課題、計劃X課時、第X課時、時間、(備課本右上角)總課時xx節、(正文)課題、教學目4、標(三維)、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具與學具、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清晰、具體、并有指導學生預習環節體現)、板書設計、本課小結、作業布置等。導學案包括以下內容:教師用的導案、學生用的學案。強化“功在課前,利在課上”的意識,做到不備課,不上講臺,有一至三節超前教案。禁止照抄照搬他人教案或直接使用往年的教案教學,一經發現,視為教案編寫不合格。以試卷作為復習內容的復習課,每張試卷算兩課時,同時教師還必須配以相應的復習教案。以備課組完成的教學設計,備課組其他成員在上課后根據課堂教學實際應有個性化修改或建議。2、按照教學進度、課表做到各種科目、課型堂堂有教案(導學案),各種教案(導學案)節數與每月授課天數、課表5、安排節數相吻合,不相吻合的視為無教案上課。3、任課教師按照“一詳多簡”編寫教案或導學案,小學部分語文、數學任課教師及信息技術、體育專任教師寫詳案,中學部教師分授課專業寫詳案,跨頭任同一專業授課任務的教師,由教導處安排其中一個年級的寫詳案,一個年級的寫簡案。4、任課教師每月至少撰寫高質量的教學反思1篇。5、理、化、生、科學教師要嚴格按照課標要求備好常規教案和實驗課教案,組織好學生實驗。信息技術要有常規教案和上機教案。四、上課管理1、教學行為規范。按時上、下課,不遲到、不早退;不得私自調課代課;課堂上不得做與教學無關的事;不得玩手機、接打電話,不吸煙,不得坐著上課(不含批改課堂作業);著裝得體,教6、態自然。2、音、體、美、信息技術等非統考科目任課教師要嚴格按教材上課。室外課教師嚴格按作息時間上下課,體育課教師室外體育課組織教學時間不得少于35分鐘,室外體育課因場地整理、器材收拾、學生下節課準備等原因可提前5分鐘下課。安排學生自由活動時間超過15分鐘,視為曠教,以教務處及值周領導記載為準。其余室內課程如有室外教學環節,教師必須到場組織,否則處理同上。3、使用普通話教學,未使用普通話教學的量化不計分,使用未規范的酌情扣分。4、堅持正面引導,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5、不準隨意將學生趕出教室。6、堅持在課堂中貫穿新課改理念,注重滲透“三生課堂”教學理念,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把課堂7、還給學生,注重學生主體地位,杜絕“滿堂灌”、“填鴨式”教學。發現違背新課改理念授課1次扣1分。7、需要學生做筆記的教學環節或知識點,教師應在學生用書的相應地方知道學生做筆記,按優秀、良好、一般、不合格分別記2、1.5、0.5、0分計分。五、作業布置與批改管理1、作業布置與作業量。作業量適中,數學堂堂有作業,其余統考科目課課有作業。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作業,三、四年級作業總量不超過45分鐘,五、六年級作業總量不超過1小時,七、八、九年級作業總量不超過1.5小時.嚴禁布置懲罰性作業。2、教師及時批改作業,并標明批改時間或日期。(學生作文每月不少于2篇,全期不少于8篇;每月詳批全改不少于一篇,全期不8、少于4篇)。3、批改準確,體現鼓勵性評價,作文還應有相應的(眉批、尾批)等批語。4、作業形式靈活多樣,學生作業書寫認真、格式規范。5、教師應指導學生養成糾錯習慣,并對學生糾錯問題進行批改。(以上1-5條以教研組月檢查記載為準,每發現未達要求一次扣1分,扣完量化細則該項分為止)五、學生輔導管理。1、加強對優等生、學困生的課外個別、分類別輔導,做到“定時間、定內容、定對象”,并在學生輔導檔案上做好詳細的記載,包括以下內容:計劃、總結、學生情況登記、成績記載、輔導記錄等。每月不少于2次。2、嚴禁以輔導為名進行成建制補課或加重學生課業負擔。六、檢測管理除學校集中安排的期中、期末檢測外,統考科目任課教師9、還應按單元進行單元檢測,教師根據檢測情況在常規資料本上對成績統計、質量分析等內容進行登記。七、活動管理。1、聽課評課。任課教師每月聽課不少于2節。聽課筆記詳細填寫,要求達到以下幾個方面:有聽課人、授課人姓名,有聽課時間,有節次,有課堂實錄,有課堂評價等。2、教研活動。任課教師應積極參加教導處、教科室、教研組按計劃組織的教研教改活動。學校以教研教改活動簽名、常規資料登記本記載為準進行檢查。八、組織機構1、領導小組:組長:z副組長:z成員:z2、工作小組:組長:z副組長:z成員:教務副主任、教研員、年級組長、教研組長、備課組長九、檢查辦法:由教研組長組織備課組長分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兩種方式按月對教師教學常規工作進行檢查,學校行政領導負責督查(具體安排詳見源思學校教師落實檢查安排表)。十、說明1、本制度所列常規管理教師計分依照源思實驗學校教師落實評價細則進行量化計分。2、本制度制定參照湘西州教學常規(XX修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