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額貸款公司農業和農村貸款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5271
2024-09-07
7頁
25KB
1、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X XXX小額貸款公司農業和農村貸款管理制度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范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綜合開發貸款管理,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監管部門的規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綜合開發貸款項目實行項目管理,按照項目的目標,貸款項目可分為經營性項目和非經營性項目。經營性項目是以通過投資實現所有者權益的市場價值最大化為目標,以投資牟利為行為趨向;非經營性項目是不以追求營利為目標,投資一般由政府安排,營運資金也由政府支2、出。 第三條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綜合開發貸款遵循“政策導向、商業運作、科學管理、持續發展”的原則。第二章 貸款對象、種類、用途和條件 第四條 貸款對象。貸款對象為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或政府主管機關核準登記,實行獨立核算的企業法人、事業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 第五條 貸款種類。按照貸款性質,可分為項目貸款和流動資金貸款;按照貸款期限,可分為中長期貸款和短期貸款。 第六條 貸款用途。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主要解決借款人在農村路網、電網、水網(包括飲水工程)、信息網(郵政、電信)建設、農村能源和環境設施建設等方面的資金需求;農業綜合開發貸款主要解決借款人在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改造、農業生產基地開發與建設3、農業生態環境建設、農業技術服務體系和農村流通體系建設等方面的資金需求。 第七條 貸款條件。借款人除具有信貸管理規定的基本條件外,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 符合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區域發展政策和相關產業發展政策; (二) 經營性項目資本金比例符合國家及農發行的有關規定;非經營性項目資本金比例可參照經營性項目資本金比例標準執行,也可視項目情況適當調整。 第三章 貸款期限、利率和方式 第八條 貸款期限。項目貸款期限一般不超過年,最長不超過年;流動資金貸款一般不超過年,最長不超過年。 第九條 貸款展期。不能按期歸還貸款的,借款人可在貸款到期前書面申請貸款展期。貸款展期的辦理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4、條 貸款利率。按法定貸款利率及相關定價規定執行。 第十一條 貸款方式。一般采用擔保貸款方式。對借款人資信狀況良好,已經落實貸款風險防范措施,也可以采用信用貸款方式。 第四章 貸款辦理第十二條 項目培育。根據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結合政府、行業和企業發展規劃,積極開展客戶營銷,及時掌握項目信息和貸款需求,遴選優質項目,充實項目庫,并指派客戶經理負責跟蹤培育。 第十三條 借款申請。對項目庫中培育成熟的項目,客戶經理提請借款人正式提交借款申請,同時應提供規定的資料。非經營性項目還應提供: (一)明確項目建設(承貸)主體、建設規模和內容、建設方式和建設期限等內容的文件或證明材料; (二)明確項目建設期非債5、務資金和還款資金的籌措方案及落實還款資金來源的文件或證明材料。 第十四條 項目評估(調查)。受理后,應對客戶申請資料的完整性、真實性、有效性進行核查,提出初步調查意見,由有權審批行客戶部門組織評估(調查)小組開展項目評估(調查),必要時可聘請行業專家參與評估(調查),并將評估(調查)報告連同附件報相關部門進行貸款審查、審批。非經營性項目的評估,財務分析應以項目的財務生存能力為重點,還款資金來源于地方政府財政的,要系統評估地方經濟發展程度、地方政府信用和財政能力,合理確定地方政府財政負債規模等。 第十五條 貸款發放。對審批同意發放的貸款,必須與借款人簽訂借款合同。采用擔保貸款方式的,必須簽訂擔保6、合同。需要登記的,必須依法辦理有關登記手續。借款合同、擔保合同必須使用統一制定的合同文本。 公司應當按照項目進度和借款人用款計劃發放貸款,借款人依據借款合同分批次填寫借款借據。發放貸款前,須確認借款人已滿足合同約定的所有貸款條件,借款人資信狀況、影響評估指標的主要因素等未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對合同約定的貸款條件發生較大變化、可能危及貸款安全的,必須暫緩辦理貸款發放手續,并及時向原審批人、公司報告。 第十六條 貸款收回。信貸員應于貸款到期個工作日之前,通知借款人籌措資金,按期歸還貸款本息。借款人自愿在約定的貸款期限之前歸還貸款,或按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貸款管理有關規定應提前收回的7、貸款可以提前收回。 第五章 貸后管理與風險控制 第十七條 實行客戶經理制??蛻艚浝碡撠熧J款日常監督管理和提供金融服務。對于大型重點貸款項目和高端客戶,應成立由各客戶人員參加的金融服務小組,制定專門的金融服務方案,派駐金融服務團隊,開展貸后監管,鞏固維護好客戶關系。 第十八條 實行單獨反映。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和農業綜合開發貸款業務在相關會計科目中核算。建立適應業務特點的統計制度和信息管理系統,及時監測、反映貸款運行情況。 第十九條 嚴格貸后監管。應監督借款人按照借款合同約定使用貸款,除對借款人日常生產經營情況進行跟蹤檢查外,重點要對項目實施全過程進行監督管理,對貸款風險狀況定期進行分析評價。 8、(一)資金監管。加強賬戶監管,監督借款人按借款合同約定用途和項目建設進度使用貸款;監督項目資本金和其他項目資金按照約定到位。 (二)項目建設和運營監管。監督借款人按規定程序和方式采購設備物資;參與項目建設工程招標、工程施工、竣工驗收和決算審查等工作,監督項目按計劃實施;參與借款人的重大經營決策;對貸款資金使用情況、項目建設內容、實施進度、營運效益的變化進行貸后檢查。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項目實際投資總額、資金來源和資金使用、建設工期、建設規模、設計能力、達產能力、設計方案等落實情況; 項目經營過程中所選用工藝技術的實際效果、設備的技術性能和運行狀況; 借款人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量變動情況; 項目招投9、標、保險、監理等情況。 (三)擔保人保證能力,抵(質)押物價值等變化情況。 (四)還款計劃落實和執行情況。 (五)貸款項目所屬行業、區域等系統性政策和市場變化情況。 非經營性項目,還要密切關注項目建設(承貸)主體的發展變化情況,還款資金來源于地方政府財政的,要動態監測地方政府信用和財政能力的變化趨勢。 第二十條 實行貸款風險預警機制。按照有關貸款風險預警管理制度規定,在借款期限內,對信貸資金安全情況進行監測,及時預警和報告,并采取相關風險控制、化解措施。 第二十一條 實行貸款項目后評價制度。貸款項目竣工并達到設計能力年后或竣工投產年仍未達產的,由原審批行客戶部門組織后評價,撰寫貸款項目后評價報告,提出控制和化解潛在風險的建議和措施,總結項目評估、貸款決策及參與貸款項目建設期管理的經驗和教訓,向公司總經理和董事長報告。 第二十二條 實行貸款責任管理制度。貸款實行主責任人、經辦責任人制度。審批行客戶部門承擔調查責任,審批行客戶部門負責人為調查主責任人,總經理為貸款運營與管理主責任人,客戶部門負責人和客戶經理為貸后管理經辦責任人。貸款責任的認定及對責任人的處罰,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三條 貸款檔案管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和農業綜合開發貸款檔案管理參照有關規定執行。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四條 本制度由董事會負責制定、解釋和修訂。 第二十五條 本制度自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