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廠交接班人員值班紀律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5751
2024-09-07
6頁
30KB
1、水廠交接班人員值班紀律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水廠交接班管理制度 為明確各班崗位責任,水廠各站、組值班人員應嚴格遵守本制度。一. 交接班內容及步驟1. 交班人和接班人一起,巡視檢查生產場所有無不安全因素及機泵設備的運行情況。重點檢查內容:電壓、電流是否正常,配電屏、起動柜有無異常現象,水泵軸承、電機溫度,進、出水壓力,液壓閥油位及是否漏油,填料室滴水情況等。2. 能源動力、原材料消耗及各種取水、制水構筑物運行情況。主要包括:三相四線有功電度表讀數、取(供)水量、凈水劑、液氯消耗以及預沉池、沉淀池、濾2、池、液氯系統運行情況等。3. 查點所配置的工具、用具、儀表等是否缺損。4. 責任區段環境衛生,設備、設施清潔情況,主要要求:4.1 道路清潔、干凈,無雜草、泥垢、煙頭、紙屑等。4.2 室內窗明幾凈,無蜘蛛網、積塵,擺放整潔有序。4.3 欄桿、機泵、閥門等設施無積塵、油污、蜘蛛網。4.4 水處理構筑物內無蜘蛛網、漂浮物、大的青苔等。5. 將巡查情況由交班人真實、準確、清楚記入原始值班記錄。記錄本不得亂寫亂畫,隨意涂改。6. 凡領導指令及注意事項,需要接班人員知道的,應口頭交代清楚,并在交接班記錄中寫明。7. 雙方簽名后,正式完成交接手續。二.交接班要求1. 值班人員必須認真、負責地進行交接班工作3、,交班內容不全、不清、不準確,接班人員可拒絕接班。2. 接班人員應提前15分鐘到達值班崗位,在了解上班生產、工作情況后,逐項辦理接班手續。如接班人員因故未按時接班,交班人員應繼續堅守崗位,并報告班組長或單位領導。3. 值班人員必須按規定的時間在值班現場交接班,不準遲到、早退。因特殊情況提前離開值班崗位或推遲接班應事先經站長或單位負責人批準,并有人代替值班。4. 對酒后前來接班的人員,值班人員應拒絕交班,并報告站組長或單位領導。5. 在交接班過程中查出的問題,由交班崗位人員負責處理,接班人員應主動協助。在沒有處理完之前,暫不辦理交接班手續。若雙方在“原始值班記錄”簽字后,設備操作或事故處理均由接4、班人執行。6. 交接班人員應按要求及時、準確、清楚填寫交接班記錄,否則不予接班。三.檢查與考核1. 每周一、五定期檢查,由廠部領導及部分站、組長參加,其余為不定期檢查。2. 對檢查中發現不合格問題的考核辦法。2.1 對遺缺的工具、用具、儀表等,按實際金額由責任人全額賠償。2.2 對損壞的工具、用具、儀表等,根據實際調查的情況進行處理。2.3 對檢查中清潔衛生不合格的處理:2.3.1 當班人負責立即整改,且給予每人每次30.00元的經濟處罰。2.3.2 若累計超過三次不合格者,每人每次處罰50.00元。2.3.3 若累計達六次不合格者,除按上述處罰外,且扣罰責任人一月的績效工資,即200.00元5、。2.3.4 一年內累計超過六次,扣罰責任人三個月績效工資,并作出書面檢查。3. 廠部將檢查結果專門記錄,存檔管理。作為年終獎懲、評先及員工評聘依據。水廠值班紀律管理辦法一. 基本要求1. 值班人員要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堅守工作崗位,不遲到,不早退,不擅離工作崗位,不無故缺崗。2. 上班時間嚴禁帶小孩和無關人員到值班場所,不做與工作無關的事。3. 上班時間不得打瞌睡,工作場所嚴禁酗酒,打牌聚賭。4. 值班人員要衣冠整齊,文明著裝。禁止赤膊、赤腳,穿拖鞋、高跟鞋,披散衣服。二.管理規定考核辦法1. 交接班時間由各站、組自行決定,報廠部存檔。上、下班時間15分鐘內未在崗,則為遲到、早退;30分鐘內,6、未在崗,視為曠工。1.1 檢查中,遲到、早退一次,扣罰責任人工資30.00元;累計超過三次,每次扣罰責任人工資50.00元;累計超過六次,除按上述規定外,且扣罰責任人一個月績效工資,即200.00元。1.2 檢查中,發現曠工者,扣罰責任人工資100.00元;累計超過三次曠工,并扣罰責任人績效工資200.00元;一年內累計達到六次曠工后,并扣罰責任人三個月的績效工資。1.3 兩人當班的,卻只有一人在崗,在崗人員必須上報站、組長及廠部領導,否則在崗人員將受連帶責任,且每次扣罰工資30.00元。1.4 病、事假按公司相關規定執行。2. 上班時間帶小孩或其他外來無關人員,發現一次扣罰責任人工資50.00元。3. 上班時間睡覺、酗酒、打牌及不文明著裝等違紀行為,發現一次,扣罰當事人工資50.00元;累計達三次者,并扣罰責任人一月績效工資;一年內累計達六次,并扣罰責任人三個月績效工資。4. 凡一年內,值班人員違規違紀累計六次后,廠部給予待崗學習.學習期間只發放基本生活費。5. 值班人員違規違紀行為,廠部做好記錄存檔, 將做為年終是否評先、評聘考核的獎懲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