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貿公司維護部熱控專業技術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5872
2024-09-07
9頁
34.04KB
1、工貿公司維護部熱控專業技術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 范圍 本制度規定了維護部熱控專業技術管理的職能、內容與要求、標準的實施與監督。 本制度適用于維護部熱控專業技術管理工作。2 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3 管理職能3.1 主管技術職責 在部門主任領導下,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條例,以及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3.1.2 對技術員進行業務指導,在安全技術方面接受部門安全專工的指導。3.1.3 主管是專業生產技術“第一責任人”,對本專業人員、設備的生產技術全2、面負責。3.1.4 組織召開班前會和班后會,有計劃地布置工作,及時檢查工作情況并進行總結。 組織好專業日常維護工作,組織人員及時消除本專業所管轄設備的缺陷。3.1.6 具體制定專業月度、周工作計劃,大、小修計劃及安全技術措施。3.1.7 組織專業管好用好工器具和材料、備品、備件等,并按時做出需求計劃。 組織好大、小修工作,監督檢查檢修工作和檢修工藝質量,搞好文明生產。3.1.9 組織好班內業務學習,不斷提高全班人員的業務素質。3.1.10 定期召開班委會,研究班內存在的問題,總結工作經驗,制定工作計劃,并定期向部門領導匯報工作情況。 負責做好每年的熱工監督工作。3.2 專業技術員技術職責 組織3、好專業日常維護工作,組織人員及時消除本專業所管轄設備的缺陷。3.2.2 協助制定專業月度、周工作計劃,大、小修計劃及檢修技術措施。3.2.3 組織專業管好用好工器具和材料、備品、備件等,并按時做出需求計劃。 組織好大、小修工作,監督檢查檢修工作和檢修工藝質量,搞好文明生產。 負責專業缺陷管理及技術資料管理。 負責本專業熱工指標的統計、報表。 負責大修資料的整理及規程、措施的編寫、修訂工作。3.2.8 組織好專業內業務學習,不斷提高全專業人員的業務技術素質。 負責做好每年的熱工監督工作。4 管理內容與要求4.1 技術文檔的整理設備臺帳.1 設備臺帳是設備管理的基礎文件之首,是設備從安裝調試,投產4、運行,檢修維護,直至報廢的歷史記錄。.2 設備臺帳的設立原則是按機組,按熱控系統設立,公用設備不按機組號,如果該系統只供#1,2機組則可注明“一期”。.3 設備臺帳是由熱控主管、專業技術員管理。設備在大小修后若無特殊情況,要在一月內整理完畢。 臺帳內容如下.1 設備規范主要登錄:設備名稱、型號、編號、制造廠家、出廠編號、出廠日期、安裝日期、投產日期、安裝單位 、安裝地點。.2 有關技術參數:主要登錄:設備出力,主要工作參數,最大最小許可參數,相關參數定值,主要部件材質,主部件的幾何尺寸,設備的單元式總重量,主要的機械,物理化學性能參數。.3 配套設備主要登錄:組成該設備的主要部件及主要配套設備5、的技術參數。.4 有關參考文函主要登錄:說明書,施工圖,更改通知,協調會紀要,測試報告,調試報告等。檢修中所出的檢定,調試或測試報告應將其名稱、日期及保存位置等登入。.5 主要零部件主要登錄:材料最低儲備量,備品數量,主要備品備件的詳細規格,技術參數,在裝量。.6 設備投產前的情況主要登錄:監造時發現的制造缺陷,與原設計變更之處,安裝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損傷修復,設備調試情況(主要指168小時期間的問題,修改,處理等)。.7 設備投產后的情況主要登錄:168小時試運后移交試運期間至該機第一次小修間隔或半年生產期內所發生的各類異常情況及停機消缺,搶修解決的較大設備缺陷及消缺停用時間。.8 檢修經歷6、(包括正附頁,每次檢修應包括一份正頁和若干附頁)。主要登錄:設備計劃檢修(大、小修)的開、竣工時間,本設備(系統)本次檢修的主要項目,檢修中發現及時處理的重大缺陷和異常情況,主要改進項目,本次檢修的材料和人工消耗量。.9 設備變更記錄主要登錄:設備或系統的變更,即設備的數量,型號,規格,安裝方式,或系統的原理,連接方式等有重大變動。(注:正常設備損壞更換原型號規格的備品不屬此列).10 事故、障礙及異常記錄重大異常記錄主要登錄:設備發生的事故等不安全問題,包括廠及車間定性的問題,但純粹因人員誤動,未造成設備損壞和異常工況的不在此列。 設備臺帳的登錄要求語句通順,用詞準確。設備臺帳中所采用的單位7、應一律使用法定計量單位,個別未予換算的非法定計量單位應留出適當空白以備將來填入法定計量單位。現在的非法定計量單位應加括號填在所留空白后面。(下列單位均屬非法定計量單位,如:kgf/c、PSI、inH2O、mmH2O、inHg、F、卡、大卡等)。 表格中所設計欄目必須填滿,不得留有空欄目,無內容者允許填“無”。 每一系列所使用的活頁夾均應編號,編號簽中應寫明該夾子內部材料的起止日期,以備將來檢索。4.2 調試報告凡是新安裝設備,大、小修后的設備,經較大調整后投運的設備均應由主要調試人出具調試報告(或檢定報告、測試報告、試驗記錄等)。調試報告除上級已有明確規定(如:計量器具檢定報告等)外,一般格式8、不限,可以用文字、表格、圖形、曲線等表達,但一定要保證內容真實,數據準確,文字簡練,項目全面。 調試報告一般應包括以下內容:.1 被調試設備名稱、型號、規格、精度、出廠編號,必要時用文字介紹設備簡況。.2 所采用的標準器的名稱、型號、規格、精度、出廠編號、最小分度值。.3 環境溫度、濕度。.4 調試數據:如為檢定報告,則應有加入信號、理論值、實際值、絕對誤差、相對誤差、變差等;如為測試報告,則應有測試位置、測試數值、理想值、偏差等;如為試驗記錄、調試記錄等,應有試驗項目、加入信號、理想輸出信號(值)、實際輸出信號(值)等。.5 結論,必要時加文字說明。.6 檢定人或調試人,一般應不少于2 人簽9、字。.7 調試日期。.8 有效期(檢定報告必須有)。.9 說明。如:所采用的試驗方法、調整記錄、更換零件記錄、檢修記錄及其它需用文字加以說明的內容。.10 報告中的數據應有足夠的有效數字(按規定應為所用標準器最小分度值的1/10。)不足部分以“0”補足。檢定報告應按有關計量規定做數據處理。 其它要求同4.1.3,4.1.4,4.1.5條 調試報告應編號、登記、分類保存。4.3 資料檔案: 資料檔案是調試、維修設備的依據和指導。資料是指某一類設備的說明書,圖紙以及書籍雜志等,檔案是指某一臺設備的技術記錄、合格證、出廠試驗報告等。總之,資料是指較通用的技術文件,一般不特指某一設備,而檔案則是某一設10、備所專有的文獻,如上面所述的臺帳,調試報告等均屬設備檔案。 專業所保存的資料和檔案應由專業技術員統一管理。 資料可以較長時間借閱,由管理人員做好記錄。借閱者應在使用完畢及時歸還,并有義務保持資料的完整、清潔。管理人在資料歸還時應檢查資料是否完整、清潔。 檔案一般不外借,若有必要查閱時,應經有關領導批準,并盡可能在當天歸還。借閱設備檔案的人員要絕對保證檔案不損壞,更不得丟失。 設備圖紙在設備安裝后及設備大、小修后應及時隨設備改進而變更。主管和專業技術員應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全班人員改圖紙,由每個人將上次修改圖紙以來的設備變更情況向全班說明,全體共同將有關設備情況記錄在案,以防某一個人不在場,工作既無11、法進行的局面。 公司資料圖紙一般不外借,如兄弟廠來借閱圖紙資料,在本專業當場查閱的由主管批準,需借閱到廠外需經部門領導批準。 專業保管的設備清冊和設備技術檔案一般應包括:.1 屬本專業管轄的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設備清冊,出廠說明書及校驗,調試與試驗記錄。.2 試驗用儀器儀表設備清冊,出廠說明書以及歷次校驗記錄。.3 全廠機組及系統的熱工儀表、控制裝置系統圖,原理圖和實際接線圖。.4 全廠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電源系統圖。.5 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常用部件(如熱電偶保護和插座等)的加工圖。.6 流量測量裝置(如孔板,噴嘴等)的設計計算原始資料。.7 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運行日志(包括運行巡視記錄,維修和故12、障處理記錄,系統改進記錄)。5. 檢修技術管理設備的大、小修和臨、故修統稱設備檢修。其中大、小修又稱為計劃檢修,臨、故修又稱為非計劃檢修。檢修工作的技術管理一般包括檢修項目,兩措計劃,三級驗收,質量監督,設備滾動檢修計劃,設備變更管理,技術記錄,檢修交待,檢修總結,設備臺帳等方面,另外,檢修材料和人工費用等的管理雖然不屬技術管理工作,但與技術管理密切關系。5.1 檢修計劃管理 檢修年度計劃應在每年9月底以前報下一年的重點檢修項目。 根據公司安排的年度檢修計劃,在大修前90天至120天,小修前45天至60天由專業提報本次檢查的項目計劃。項目計劃應根據部檢修規程,局檢修典型項目,廠年度檢修計劃,設13、備當前實際情況,運行人員提出的設備缺陷,需停機消缺的缺陷,合理化建議,技術改進項目計劃,設備滾動檢修計劃等提報。 專業提報的大小修項目計劃由公司組織審核同意后,總工程師批準。 經廠部批準的檢修項目計劃,任何人未經批準不得擅自削減。若確因條件不具備,需修改檢修項目,必須填報和辦理“檢修項目變更”手續,經與批準,擅自削減檢修項目的要查明原因,嚴肅處理。 部分設備不需要每次大修均解體檢修,對于這些設備應制訂設備滾動檢修計劃,即將所有同類設備均列出并列明計劃檢修時間。在每次制訂大小修計劃時參照列入檢修項目計劃。 設備的非計劃檢修可以酌情制定或不制定檢修計劃。但一般較長時間的非計劃檢修也應制定檢修計劃,14、以免工作無秩序和漏項。非計劃停機檢修的項目一般主要應根據運行人員提出的缺陷,需停機消缺和記錄簿上的缺陷制定。5.2 根據公司要求,檢修工作的質量管理,實施質量保證和質量監督雙軌制。 質量保證體系的活動是以三級驗收為中心。檢修項目計劃制定的同時,應根據公司有關規定制定質量驗收計劃。對于零星驗收項目應在工作負責人自檢合格的基礎上,由專業零星驗收,并簽署零星驗收單;對于分段驗收項目,則應在專業驗收合格的基礎上,由部門組織分段驗收,并簽署分段驗收單。 質量監督體系的活動是以W點為中心。.1 檢修項目計劃確定后,應根據公司的有關規定制訂質量監督計劃。W點亦稱見證點,用于一般質量監督點;H點亦稱停工待檢點15、,適用于重要的質量監督點。.2 W點應在具備驗收條件時通知專業主管或技術員并等其驗收簽字后,再繼續施工。.3無論W點或是H點,通知有關部門驗收前,應由工作負責人填寫“檢修質量檢驗卡(W,H)一。 無論三級驗收中發現的不合格項目還是質量監督中檢查出的不合格項目,原則上均應返工。若確因條件不具備,如:備件未到、進貨不合格、技術水平達不到、工期不允許等,應做好記錄并報上級批準,等條件具備時立即糾正。5.3 檢修變更管理。檢修工作中,對原設備或系統的工作方式,結構系統,型號規格,安裝位置等改變,均稱為設備變更。 設備變更應由設備主人所在專業提出設備變更申請,經部門審核,報公司批準,任何人不得隨意變更設16、備及系統的安裝和連接方式。 設備變更申請應包括以下內容:變更前主要設備,變更后主要設備,變更的理由,變更內容及預測效果,必要時用匯圖說明。若許繪圖說明,則應采用A4幅面。 設備變更時,應按設備管理的要求對變更的設備做好完善的標志。 設備變更結束應立即記入設備臺帳,變更中有關技術記錄立即存檔。 設備變更結束后應按有關規定辦理設備變更竣工和必要的驗收手續,并對運行人員做必要的交代。5.4 重大和特殊項目在提報檢修計劃時應同時提交技術措施。技術措施應寫明工作項目,與之有聯系的設備系統,主要采取的安全措施和技術措施,包括需要安裝的監視儀器儀表,需要設立的監督崗位。5.5 技術記錄和設備臺帳應按上文要求17、,總的要求是準確,及時,完整和規定保存。5.6 檢修項目完成后,應由工作負責人填報本項目的工期,所消耗的主要備品材料,所用工日(工時)等。由專業按標準項目和非標準項目分別填報部門,匯總后報公司有關職能部門。5.7 檢修工作完工后,應將本次檢修所做的主要工作,特別是設備改動的地方,包括設備變更和定值參數的變動應書面向運行人員交待。檢修交待應一式兩份,一份交運行,一份留專業。5.8 檢修工作結束后,應根據運行人員提出的設備缺陷填寫消缺回單。5.9 合理化建議的管理合理化建議是發揮全體職工的積極性,解決現場設備問題的行之有效的辦法,也是企業素質和活力的體現。專業對合理化建議活動的管理體現了專業民主管18、理和技術管理的水平。 完整的合理化建議應包括:建議人、建議單位、建議提出的理由、建議的實施方案、預期效果(最好有效益的投入產出計算,即投入的原材物料、人工等和可得的經濟、社會效益)。 專業應建立“合理化建議記錄簿”,登記本專業的合理化建議。“合理化建議記錄簿”應有下列欄目:建議人、建議時間、建議內容、是否采納、是否實施、實施效果、獎勵金額等。 對于批準采納和實施的建議,由公司批交相關部門實施。6 檢查與考核 本制度一經發布生效,專業都必須嚴格遵照執行,部門將對執行情況進行檢查。 專業必須按本制度的規定對分管內容實行標準化管理,達到標準的規定,并接受有關部門的檢查。6.2考核對違反本制度規定各項條款的有關人員將追究其責任,并由專業經濟考核委員會給予經濟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