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工作目標管理考核辦法及評分細則2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6773
2024-09-07
24頁
79.50KB
1、殘疾人工作目標管理考核辦法及評分細則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全省殘疾人工作目標管理考核辦法為引入競爭和激勵機制,客觀、公正地評價各地殘疾人工作成績,有效調動各地開展工作的積極性,建立科學、合理的目標管理體系,逐步實現目標管理考核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推動我省“十一五”殘疾人事業發展,特制定本辦法。一、考核對象各省轄市殘聯。二、考核原則堅持全面推進與分類指導相結合、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平時考核與年度考核相結合,規范標準、實事求是、科學準確、客觀公正的原則。三、考核工作的組織領導考核工作在省殘聯黨2、組、理事會的領導下進行,成立由分管副理事長掛帥、各業務處室負責人參加的考核工作領導小組,日常工作由辦公室承擔。四、考核項目與內容1、圍繞年度重點工作和薄弱環節,每年設立若干單項工作考核項目,并設立單項工作獎,每個獎項表彰1-2名,每個市得獎不超過2項。2、每年初由省殘聯各有關部門提出考核項目,并擬定具體考核細則,由考核工作小組審議后,報省殘聯理事會研究確定。3、年度考核采取打分制的量化考核辦法,每項一百分,各項分值應突出重點、兼顧全面。4、各部門在擬定具體考核細則時應考慮區域的差異性,可以區別對待,建立不同的考核指標分類考核。五、考核的基本程序1、制定目標。年初制定考核項目與考核細則。2、平時3、考核。省殘聯各業務部門平時加強對各地工作的指導檢查,隨機進行實地考核,形成對各地工作的初步評價。3、自查自評。各省轄市于每年11月份進行自查自評,并填報年度工作目標管理考核表報省殘聯辦公室。4、評估驗收。省殘聯各業務部門對各地完成目標任務情況進行評估驗收,并提出初步考核結果(含各省轄市排名順序和分值)提交考核工作小組,由考核工作小組評審后向黨組、理事會匯報初評結果。5、綜合評定。由黨組、理事會綜合各方面考評情況作出最終評定。六、考核結果省殘聯對獲獎的市殘聯進行通報獎勵。xx年全省殘疾人工作目標管理考核細則一、落實重度殘疾人保障政策(100分)1、市、縣(市)政府高度重視,召開專門會議,制定出臺4、相關政策文件;(10分)2、市殘聯協調相關部門共同制定了工作計劃和具體實施方案,工作部署到位、推進有序,部門分工明確、各司其職、配合協調;(10分)3、殘聯對重殘低保人員的調查工作全面認真,且統計無差錯;(10分)4、各級殘疾評定委員會殘疾評定工作日常化、規范化;(10分)5、有計劃、按步驟發(換)殘疾人證,且證件填寫規范、登記準確;(10分)6、準確、及時上報各類工作報表;(10分)7、年底前,所有應保重度殘疾人全都領到了低保證;(10分)8、年底前,所有應保重度殘疾人全都領到了低保金;(20分)9、加強宣傳,營造良好社會氛圍,且工作中無不良信訪記錄。(10分)二、6歲以下貧困家庭殘疾兒童免5、費搶救性康復(100分)1、組織管理(25分)(1)政府重視(12分)將0-6歲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訓練工作納入當地政府工作計劃;(3分)成立0-6歲殘疾兒童康復搶救性康復訓練領導小組,政府領導任組長;(3分)做好宣傳發動和組織落實工作;(3分)教育、民政、財政、衛生、人口計生、宣傳、婦聯、殘聯職責明確,密切協作。(3分)(2)管理網絡(13分)成立0-6歲殘疾兒童康復訓練工作辦公室。辦公機構設在殘聯,由殘聯負責辦公室日常工作;(3分)辦公室在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制定工作計劃;(3分)定期與有關部門召開協調會,交流工作情況,協調解決問題,督導檢查工作;(3分)辦公室有專職人員,固定辦公場所6、。(4分)2、保障措施(15分)(1)經費保障(12分)各級財政根據工作需要,統籌安排必要的工作經費;(3分)對社會力量舉辦的康復服務機構,政府給予補貼;(3分)鼓勵慈善機構和社會各界對殘疾兒童康復訓練服務機構進行扶助和捐贈;(3分)推動殘疾兒童參加社會醫療保險和農村合作醫療保險。(3分)(2)宣傳保障(3分)各地依靠各級宣傳部門制定宣傳提綱,統一宣傳口徑,多形式、多渠道的開展宣傳。(3分)3、調查工作(11分)(1)0-6歲殘疾兒童基本情況調查工作(8分)根據蘇殘發xx22號文的規定,處理調查機構,開展殘疾兒童入戶調查工作,摸清底冊,造冊建檔;(4分)在調查過程中,重點做好對貧困家庭的殘疾兒7、童和社會福利院中的孤殘兒童篩查工作,確定貧困家庭,篩查建檔率在95%以上。(4分)(2)康復機構調查(4分)開展轄區內康復機構調查,摸清情況,造冊建檔,工作完成率100%。(4分)4、工作開展(42分)(1)建立康復服務檔案(12分)建立轄區內0-6歲殘疾兒童康復服務檔案,做好康復工作記錄,xx年建檔率在90%以上;(4分)動態掌握0-6歲殘疾兒童康復需求和康復服務情況;(4分)動態掌握轄區內康復機構發展情況,康復服務情況。(4分)(2)康復服務(19分)對各類殘疾兒童制定有針對性的康復服務計劃,開展康復訓練與服務;(7分)健全康復服務技術操作規程和工作制度;(4分)殘疾兒童康復服務人口覆蓋率8、,xx年蘇南不低于70%,蘇中不低于60%,蘇北不低于40%;(4分)殘疾兒童康復訓練服務機構在訓率xx年達20%。(4分)(3)轉介服務(4分)對本康復訓練機構不能提供有效康復訓練服務的殘疾兒童轉介至上一級康復機構;(2分)經過康復訓練服務機構短期訓練后轉入社區進行康復訓練。(2分)(4)任務完成(5分)根據上級下達的康復任務,認真制定康復計劃,完成康復任務。(5分)(5)康復知識(2分)對0-6歲殘疾兒童開展康復知識普及活動,發放宣傳冊,對家長講解康復訓練方法。(2分)5、人員培訓(6分)(1)制定規劃(3分)建立康復訓練工作人員培訓機制,制定培訓計劃,評估培訓效果。(3分)(2)人員培訓9、(3分)對各類康復訓練工作人員開展業務培訓。(3分)三、殘疾人康復中心建設(100分)1、建設標準(30分5分)(1)硬件設施(5分3分)建筑面積不少于1000平方米(5分)超過1500平方米加1分,開設康復床位加2分。(3分)(2)人員配置(6分)至少配備3-5名康復醫師;(2分)配備2名康復治療人員(指從事運動治療、作業治療人員);(2分)按照在訓殘疾兒童總數6:1的比例配備特教教師。(2分)(3)業務設置(19分2分)開展康復門診:設有成年殘疾人康復門診、兒童康復門診、康復咨詢(須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6分)開展肢體殘疾兒童康復:設有康復訓練室(PT、OT)、引導式教育訓練室,開展智10、力殘疾兒童康復:設有感統訓練室、游戲活動室、生活輔導室、個訓室;(6分)開展社區康復指導,設有培訓教室(可兼用);(3分)提供輔助器具供應服務,設置輔助器具展示廳(室)。(4分)開展孤獨癥兒童康復加2分。(2分)2、職能與任務(15分)(1)在同級殘聯的領導下,協助殘聯制定本地區殘疾人康復工作計劃,做好殘疾人康復業務的技術指導工作;(3分)(2)對殘疾人進行康復醫療、教育、職業、社會等綜合康復服務,對轄區內城鄉各社區開展康復業務指導,發揮殘疾人康復中心的康復服務示范窗口作用;(3分)3(3)培訓康復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宣傳普及康復和殘疾預防知識;(3分)(4)協助建立社會化康復服務網絡,指導鄉11、鎮、街道康復服務機構業務建設,提供有針對性的技術服務,推廣實用技術,組織上門服務;(3分)(5)組織開展轄區內殘疾人康復需求調查及篩查,為當地政府制定康復工作規劃和計劃提供依據。(3分)3、技術水平(20分)(1)功能測評和能力評估(8分)腦癱兒童功能測評:運動發育、肌張力、姿勢異常、智力評價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檢查;(4分)智殘兒童能力評估:運動、感知、認知、語言交往、生活自理、社會適應能力評估。(4分)(2)康復訓練(10分)腦癱兒童康復訓練:運動功能、姿式矯正、日常生活活動、語言交往訓練和引導式教育;(4分)開展智殘兒童六個能力(運動、感知、認知、語言交往、生活自理、社會適應能力)領域康12、復訓練;(4分)成年殘疾人康復訓練。(2分)(3)檔案統計(2分)開展檔案統計工作。(2分)4、康復場所(10分)(1)康復業務場所應設在易于殘疾人方便抵離的地方;(1分)(2)通行區域和患者經常使用的主要公用設施應體現無障礙設計,地面防滑,走廊墻壁應有扶手裝置;(3分)(3)地板、墻壁、天花板及有關管線應易于康復設備、器械的牢固安裝、正常使用和經常檢修;(3分)(4)以殘疾兒童為服務對象的康復場所,色彩設計、裝飾應適合兒童患者的心理特點。(3分)5、設備和器械(10分)(1)基本設備(5分)診察床、診察桌、聽診器、體溫計、血壓計、出診箱、注射器、紗布罐、藥品柜、紫外線燈、洗衣機、電冰箱、高壓13、滅菌器具等。(5分)(2)器具(5分)訓練用墊和床、訓練用扶梯、兒童肋木、姿勢矯正鏡、兒童平行杠、訓練用棍和球、常用規格的沙袋和啞鈴、收錄放機、兒童用桌椅、鉆滾桶、圖形認知組件、拼圖、插板、玩具、木條床(臺)、梯形椅、腦癱康復用姿勢矯正椅、踝關節矯正板、大、小巴氏球等。智力測評工具、量表、軟件和教學、生活服務等器械和設備。(5分)6、質量控制(15分)(1)康復訓練檔案資料和康復診療記錄書寫合格率不低于90%;(3分)(2)康復訓練總有效率不低于80%;(3分)(3)康復器材、設備完好率不低于80%;(3分)(4)殘疾人康復服務滿意率不低于80%;(3分)(5)無重大責任事故發生。(3分)四、14、創建白內障無障礙地區(100分)1、組織領導無障礙(18分)(1)市、縣(市、區)政府高度重視,成立由政府及相關部門共同組成的創建“白內障無障礙”工作領導小組并設立工作辦公室,制定出臺相關政策;(5分)(2)市殘聯協調相關部門制定工作計劃和具體實施方案,工作部署到位、推進有序,部門分工明確、各司其職、配合協調到位;(5分)(3)每年召開2次以上創建“白內障無障礙”專題會議,市和相關縣(市、區)財政落實相應配套經費。(8分)2、白內障篩查及組織輸送無障礙(15分)(1)所轄縣(市、區)建立健全三級眼保健網絡縣(市、區)、鄉(鎮、街道)、社區居委會(村)都有專人負責白內障無障礙工作,有篩查隊伍、篩15、查工作記錄,篩查人員熟習篩查標準;(10分)(2)開展創建工作的縣(市、區)上門登記篩查貧困白內障患者并單獨登記造冊,有貧困白內障患者組織輸送計劃并落實到位,對疑難和有特殊需求的白內障患者及時提供轉診服務。(5分)3、公眾白內障知識無障礙(12分)(1)組織并開展創建“白內障無障礙”宣傳活動,“愛眼日”等在醫院和公共場所開展公益性宣傳、咨詢等活動,制作專題片并刻錄光盤,張貼宣傳畫、海報、發放相關知識普及資料,設立宣傳櫥窗,開展專題講座進行宣傳等;(6分)(2)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宣傳創建“白內障無障礙”省的工作,宣傳創建工作中的感人事跡和復明后患者的反響。(6分)4、患者復明手術費用16、無障礙(18分)(1)將白內障復明手術費用納入新農合和城鄉醫療保險報銷范圍;(8分)(2)貧困白內障患者全部免費手術。(10分)5、醫療服務能力和服務服務水平無障礙(18分)(1)開展創建工作的縣(市、區)醫院必需設有眼科,并能獨立完成白內障現代囊外摘除加入人工晶狀體植入手術醫生;(8分)(2)百萬人口的縣(市、區)年白內障手術量達600例,手術定點醫院制定復明手術及術后隨訪計劃,有上級指導醫院和技術指導專家定期進行技術指導。確保手術質量,無并發癥。(10分)6、白內障康復服務工作機制運行無障礙并完成當年創建任務(19分)(1)縣(市、區)政府定期組織相關部門對創建工作進行督導檢查,保證各項工17、作正常運轉;(4分)(2)開展創建工作的縣(市、區)白內障康復服務工作全覆蓋,手術復明及得到轉介服務的白內障患者,達到當年篩查登記冊的白內障患者90%以上;(5分)(3)縣(市、區)全部完成當年創建任務。(10分)五、創建社區康復示范(先進)區工作(100分)1、組織管理(15分)(1)政府重視(4分)將殘疾人社區康復工作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1分)將殘疾人康復工作納入社區建設規劃、區域衛生規劃及政府年度工作計劃;(1分)制定創建全國殘疾人社區康復示范區活動的實施方案和具體措施,做好宣傳發動和組織落實工作;(1分)成立由政府領導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將殘疾人社區康復工作列入政府及相關部門工作18、考核目標。(1分)(2)醫療及康復保障(3分)制定優惠政策,保障殘疾人基本醫療;(1分)采取措施,扶助貧困殘疾人得到康復服務。(2分)(3)管理網絡(3分)成立殘疾人康復工作辦公室;(1分)制定社區康復工作計劃;(1分)定期召開協調會議,交流工作情況,協調解決問題,督導檢查工作。(1分)(4)管理隊伍(5分)街道辦事處設專人分管殘疾人康復工作;(1分)75%的社區居委會配備社區康復協調員1名,積極開展工作。(4分)2、經費設施(30分)(1)經費保障(7分)區財政按照轄區覆蓋人口每人每年不少于0.30元安排社區康復工作經費;(5分)社區康復工作經費全部用于社區康復相關工作。(2分)(2)服務網19、絡(6分)成立區肢體殘疾、精神殘疾、視力殘疾、聽力語言殘疾、智力殘疾康復技術指導中心和殘疾人輔助器具供應服務站;(3分)各類中心(站)發揮技術示范、人員培訓、基層指導、知識普及、咨詢轉介等作用。(3分)(3)設置康復室(5分)75%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康復室,重點開展殘疾人醫療康復工作。(5分)(4)建立康復站(12分)社區居委會依托本社區內現有機構和設施,安排固定的殘疾人活動場所,建立面積不少于30平米的社區康復站;(4分)社區康復站配備經濟實用、便于社區使用或家庭租借的康復器材和輔助用具、康復知識普及讀物;(4分)開展知識、技能培訓,娛療、工療和心理疏導等康復活動,提供日間照料、轉介等康20、復服務。(4分)3、服務內容及效果(50分)(1)殘疾篩查、診斷(5分)入戶進行殘疾篩查,摸清底數,登記造冊,進行功能評定并制定康復訓練方案;殘疾人康復需求篩出率不低于55%。(5分)(2)建立康復服務檔案(5分)為社區殘疾人建立康復服務檔案,做好工作記錄,動態掌握康復需求與服務情況,殘疾人康復服務建檔率達到85%。(5分)(3)康復治療、訓練(31分)對各類殘疾人進行早期篩查、診斷并提供康復服務或轉介;(3分)白內障致盲患者手術率達到95%;(3分)低視力者助視器驗配率達到40%;(3分)組織社區內盲人進行定向行走訓練;(3分)協助聾兒家長進行聽力語言康復訓練,聾兒康復訓練率達到90%;(321、分)智力殘疾兒童康復訓練率達到90%;(3分)對肢體障礙者,進行運動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等訓練,康復訓練率達到90%;(3分)缺肢者假肢裝配率達到90%;(3分)組織病情穩定的精神病患者和智力殘疾人開展工療、娛療和其它康復活動;(4分)指導精神病患者合理用藥,精神病患者監護率達到90%。(3分)(4)康復知識普及(2分)為社區內殘疾人及其親友舉辦知識講座,開展康復咨詢活動,發放普及讀物,傳授殘疾預防知識和康復訓練方法。(2分)(5)轉介服務(2分)對社區內不能提供康復服務的殘疾人轉介到上級醫療機構或專門康復機構;(1分)根據殘疾人在文化教育、職業培訓、勞動就業、生活保障、無障礙環境22、改造及參與社會生活等方面的需要,聯系有關單位和部門,提供有效的轉介服務。(1分)(6)效果(5分)殘疾人及其親友對康復服務的滿意率不低于80%。(5分)六、實施扶助殘疾人“三三三”工程(100分)1、工作組織(30分)(1)制定出臺相關的政策文件,按“三三三”工作要求分解落實;(10分)(2)實行聯席會議制度,每年與相關部門至少召開一次聯席會議;(10分)(3)依據工作任務,落實“三個一萬”專項工作經費。(10分)2、培訓工程(10分)(1)完成各項培訓工作任務;(5分)(2)培訓就業率達到70以上。(5分)3、就業工程(15分)(1)完成各項就業工作任務;(5分)(2)扶持個體就業力度大、效23、果好、措施到位。(10分)4、扶貧工程(15分)(1)完成各項脫貧工作任務;(5分)(2)扶貧基地建設成效顯著。(10分)5、檔案統計(30分)(1)按照項目要求,工作檔案完整;(10分)(2)工作統計數據詳實、準確;(10分)(3)宣傳工作形式多樣,內容豐富。(10分)七、殘疾人庇護安養機構建設(100分)1、市殘聯對市、縣(市、區)殘疾人庇護安養機構建設有文件規劃、工作措施、資金投入;(20分)2、完成了今年省殘聯下達的示范性殘疾人庇護安養機構建設任務數;(20分)3、示范性機構服務殘疾人的類別、數量符合要求,服務殘疾人的質量較高,社會各界、殘疾人及殘疾人親友滿意度較高;(20分)4、示范24、性機構的性質及管理規范并符合要求,工作制度和管理職責上墻,工作人員穩定、工作經費渠道暢通,運轉正常;(15分)5、了解、掌握社會其他部門、單位、個人興辦的殘疾人庇護安養機構情況,有詳細的資料備案,并能團結、協調和促進他們共同發展,不斷擴大服務規模,共同提高服務質量;(15分)6、庇護安養機構建設工作有創新、有特色。(10分)八、殘疾人組織建設工作(100分)1、基層殘疾人組織規范化建設達省殘聯標準;(30分)2、市、縣(市、區)殘聯領導班子中,有3個以上職數的,要配備1名殘疾人理事長或副理事長;有2個職數的,理事會成員中必須有1名以上殘疾人理事或殘疾人后備干部重點人選;(20分)3、切實加強專25、門協會工作,市、縣(市、區)殘疾人專門協會健全,有辦公場所和工作經費,因地制宜開展多項活動;(20分)4、開展殘聯系統職業道德教育活動,認真做好各級殘聯領導及殘疾人干部的考察、培養和培訓工作。加強對殘疾人專職委員的培訓,提高為殘疾人的服務能力;(10分)5、做好殘疾人證的發放(換發)和管理工作;(10分)6、市、縣(市、區)殘聯建立“優秀殘疾人人才庫”。(10分)(注:徐州、連云港、淮安、鹽城、宿遷市年底前全部達標者適當加分;市、縣級殘聯殘疾人干部占殘聯干部比例達15%者適當加分。)九、維權工作(100分)1、推進法制建設工作,將殘疾人保障法的宣傳納入本地“五五”普法宣傳之中;(5分)2、出臺26、維護殘疾人權益的政策;(5分)3、人大、政協對殘疾人法律、法規、政策落實情況進行檢查、視察;(5分)4、做好殘疾人信訪工作,認真貫徹信訪條例,有專人負責信訪工作,及時妥善處理、配合、督辦上級交辦的來信來訪,殘疾人信訪渠道暢通,善于化解矛盾,無造成殘疾人越級到上級部門集訪的,按時上報統計報表、年終有工作總結,臺帳清楚、檔案規范。能妥善處理好殘疾人專用機動車運營問題;(40分)5、為困難殘疾人做好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工作,切實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15分)6、做好對殘疾人維權干部培訓工作;(5分)7、成立創建無障礙城市活動領導小組,開展創建無障礙城市、城區、行業活動。殘疾人服務、活動場所有符合當地實27、際情況并能滿足殘疾人通行的無障礙設施。(25分)十、殘疾人宣傳文體工作(100分)1、宣傳工作(30分)(1)按規定報送年度殘疾人好新聞評選作品,并有作品獲一等獎15分,按規定報送年度殘疾人好新聞評選作品10分;(15分)(2)完成中國殘疾人訂閱工作;(5分)(3)省級以上媒體發表涉殘稿件10件以上10分,5-9件5分,1-4件2分。(10分)2、體育工作(30分)(1)輸送運動員參加全國七殘會并獲5枚以上金牌15分,3-4枚金牌10分,1-2枚金牌5分;(15分)(2)蘇南創建特奧示范社區不少于3個10分,蘇中不少于2個10分,蘇北不少于1個10分,完不成任務不得分;(10分)(3)年度特奧28、運動員登記不少于300名5分。(5分)3、文藝工作(30分)(1)按規定組隊參加全省特校學生藝術匯演并有節目獲一等獎20分,二等獎18分,按規定組隊參加全省特校學生藝術匯演15分;(20分)(2)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揚州創建兩所特藝人才培訓基地10分,徐州、連云港、淮安、鹽城、鎮江、泰州、宿遷創建一所10分;(10分)4、分類考核(10分)南京、蘇州、無錫市完成城市社區接待計劃10分;常州、南通、泰州、連云港市完成全國七殘會江蘇代表團指定集體項目參賽任務10分;鹽城輸送特奧運動員參加上海世界特奧會10分;鎮江、淮安、宿遷市舉辦小型特奧會10分;揚州、徐州市舉辦小型文藝活動10分。十一29、信息化建設(100分)1、在辦公室設立信息化工作崗位,有專人負責信息化工作;(10分)2、加強對縣級殘聯信息化工作的指導,開展縣級以下殘聯上網工程,做到每個鄉、鎮(街道)殘聯至少有1臺電腦能夠上網;(10分)3、在選配本地區殘疾人專干時,注重信息化工作能力的考核,保證殘疾人專干能用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10分)4、加入省殘聯辦公自動化網絡,實現無紙化辦公;(10分)5、向省殘聯網站供稿,在省殘聯網站發布數量達到60篇以上;(5分)6、做好本單位網站的信息維護工作,全年信息更新量達到600篇;(5分)7、開展縣級殘聯統計員培訓,認真填報中國殘疾人事業統計報表,做到及時、準確;(15分)8、協助省殘聯完成“殘疾人信息管理系統的開發”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10分)9、開展社區(村)殘疾人基本情況摸底調查;(15分)10、有信息化建設經費投入。(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