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集團公司供應商考察及評價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6923
2024-09-07
4頁
27.54KB
1、投資集團公司供應商考察及評價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文件名稱xx集團(重慶)公司工程 供應商管理制度版號:xx年版編制人采購管理部審核人批準人發布日期xx年1月生效日期xx年1月1、 目的 保障合作業務順利開展、合作內容確實執行,實現項目間資源的最大化,利于公司產品質量的保障和項目成本的降低。2、 供應商管理范圍 公司開發項目中與重慶區域公司合作的所有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材料(設備)供應商、制作印刷企業、策劃咨詢企業、傳播推廣企業、媒體等。3、 供應商管理工作的實施部門3.1 采購管理部/2、設計研發部/營銷部本著“客觀、合理、公正”的原則,組織公司相關部門在定標工作前、項目實施過程中及工程結束、經濟合同終止執行后,對供應商進行考核評價;3.2 根據評價和審批結果,采購管理部/設計研發部/營銷部負責編制合格供應商名錄。4、 供應商的分類4.1 按專業分類:設計類、承包商類、供應商類(生產型、代理型)、營銷類;4.2 按合作情況分類:候選供應商、試用供應商、合格供應商。5、 供應商考察 5.1 初次參加公司投標的供應商:應由采購管理部/設計研發部/營銷部組織成本管理部、工程部、設計研發部(如需要)進行考察。相關各部門需派人參加考察,各部門考察人員的數量不低于1人。 6、 供應商考察方3、法 6.1 對供應商承建工程的考察應優先選擇與擬建工程相類似的工程。在候選工程中,優先選擇在建工程(需達到一定的形象進度);無在建工程的,可以考察供應商近期已完成的工程。 6.2 無在建工程或已完工程被覆蓋無法考察的,可以對供應商的施工裝備或企業基地進行考察。 6.3 對于需要在工廠制作半成品的專業工程,如鋁門、鋁門窗、欄桿、塑鋼門窗等,除應考察供應商在建或已完工程外,還應該考察其工廠,以了解生產技術裝備、生產工藝、材料品質、成品包裝和運輸等情況。 7、 考察意見 7.1 工程、處理設備類考察結束后,采購管理部根據考查情況填寫供應商考察意見表及資格預審表,由各參與部門經辦人、經理、總監、副總、4、公司總經理簽署意見。7.2 設計類、營銷類考察結束后, 設計研發部/營銷部根據考察情況填寫供應商考察意見表及資格預審表,由各參與部門經辦人、經理、總監、副總、公司總經理簽署意見。 8、 投標資格 8.1 取得投標資格的供應商稱為候選供應商,方可參加供應投標。 9、 試用供應商及其評價 9.1 初次與公司建立合作關系的供應商,視為“試用”供應商。 9.2 工程、材料設備類在試用供應商承建工程竣工后,由采購管理部組織公司成本管理部、工程部、設計研發部(如需要)、相關部門主管領導、對其履行情況做出評價,填寫供應商履約評價表(工程、材料設備類)。各部門參加評價意見的人員,須有直接管理項目的人員。9.35、 設計、營銷類在試用供應商承接項目完成后,由設計研發部/營銷部組織公司成本管理部、相關部門主管領導、對其履行情況做出評價,填寫供應商履約評價表(設計、營銷類)。部門參加評價意見的人員,須有直接管理項目的人員。9.4 履約情況評價未獲通過的供應商,自動喪失今后的供應投標資格,并應在供應商名冊更新時刪除。經評價獲得認可的供應商,列入供應商合格名冊。 10、 合格供應商履約評價 10.1 合格供應商在合作過程中或在建工程竣工后,如有公司領導、 工程部、采購管理部、設計研發部、營銷部對其履約情況提出質疑、建議重新評價的,采購管理部需組織公司領導、項目部進行調查,并填寫供應商履約評價表,對供應商履約情況6、不滿意的,則應取消其合格供應商資格,在供應商名冊更新時,將其名單刪除。供應工程未竣工的,如需終止合同,由采購管理部提出書面報告,經公司領導集體討論決定。 10.2 取消“試用”和“合格”資格的供應商,2年之內不得參加公司工程投標活動。重新參加投標的,按初次參加投標的供應商進行考察。 11、 供應商名冊分類與更新 11.1 供應商資格分三個等級:候選供應商、試用供應商、合格供應商。 11.2 供應商名冊建立時,已與公司建立合作關系的在建工程供應商,自動獲得“試用”供應商資格,在其承建工程竣工后,應進行供應商履約評價。供應商名冊建立時,曾經合作但無在建工程的供應商,也應進行供應商履約評價。參考的工程為供應商已完成的公司供應工程。 11.3 每年6月31日、 12月 31 日,采購管理部負責更新供應商名冊,報區域成本中心備案。 12、 合格供應商的優先權 12.1 在同等條件下,合格供應商較試用供應商和候選供應商在議標、中標機會上享有優先權。 13、 不適用 13.1 壟斷行業的專業工程施工單位選擇,不適用本程序。 14、 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