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KT板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7307
2024-09-08
13頁
23.28KB
1、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KT板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公司規章制度kt板【篇一:kt板管理制度】xxxx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安全生產工作例會管理制度為定期研究本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切實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特制定本制度:1、例會參加人員(1)企業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全體人員。(2)根據會議研究內容,可指定相關人員出席,或擴大會議請車間主任出席。(3)會議應設置簽到文件和進行文字記錄。2、例會時間規定(1)企業安全生產領導小組例會每月一次,全年不可少于12次。(2)遇有重大安全任務或特殊情況,由安全管理部門提請企業法人2、代表同意臨時召開。3、例會內容(1)傳達和學習貫徹上級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和會議精神。(2)分析和研究本企業安全生產和管理現狀,對有關存在的事故隱患落實整改期限、人員和經費。(3)研究和制訂落實年度安全生產管理目標和考核指標辦法。(4)聽取安全生產管理部門負責人的工作匯報,部署階段性安全生產工作。xxxx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事故管理制度1、操作者發現在生產中發生事故,應積極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態的擴大,并保護好現場,不得隱瞞和故意拖延,立即向企業主要領導和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報告。2、企業負責人、值班人員、安全員接到事故報告后,應及時趕到事故現場進行處理,對發生或有可能發生危急情況的,迅速啟3、動事故應急救援預案。3、企業負責人對發生需向有關部門報告的生產安全事故,必須在1小時內,以公司名義報告安監等有關部門。4、發生重傷、死亡事故,派專人保護事故現場,并迅速采取必要的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擴大。需要移動現場部分物體時,必須做出標志,繪制事故現場圖、照相、錄像,并詳細說明。5、清理事故現場時,要事先經事故調查組或安監部門同意。6、發生輕傷事故要進行現場照相,經安監部門同意,由企業領導牽頭組成事故調查組,調查分析事故原因,劃分責任提出處理意見,制定和落實整改措施,按規定填報“傷亡事故登記表”,并對干部職工進行教育。7、企業事故調查組成員應符合下列條件:(1)具有事故調查所需要的某4、一方面專長。(2)與所發生事故沒有直接利害關系。8、發生事故要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處理。“四不放過”的原則是:事故原因沒有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受到嚴肅處理不放過;廣大職工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預防事故重復發生的防范措施沒有落實不放過。并按照事故的性質和造成的損失危害程度,根據規定對有關責任人員進行處罰。9、發生事故,必須按照企業各級安全生產職責的規定,分清事故的直接責任、領導責任和主要責任。10、對因玩忽職守、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安全規章制度以及工作不負責任等行為而造成的事故,視情況按規定追究責任,并按照“安全生產獎懲制度”規定給予經濟處罰、行政處分。11、事故查清后,應及時5、擬定改進措施,提出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意見,填寫“職工傷亡事故報告表”報送安監部門。12、事故處理結案后,公開宣布處理結果。13、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建立事故管理檔案,其內容應包括事故現場記錄、照片、鑒定材料、事故教育、改進措施等資料。14、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定期進行事故的統計分析,并及時上報有關部門。xxxx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安全生產責任與考核獎懲管理制度1、認真執行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規和規定,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位,工作成績顯著,年終評為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2、對在安全管理、安全技術、工業衛生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議,取得顯著成績者,除年終可評安全生產先進個人給予獎勵外,還可6、按公xx合理化建議獎規定給予獎勵。3、對積極改善勞動條件,及時排除事故隱患,主動整改,有效地防止重大事故的發生或使公司財產免受重大損失者,給予表彰和獎勵。4、對分公司、職能部門各個安全生產責任承包單位,年內實現安全目標,全年無事故,安全管理成績顯著者,給予表彰和獎勵。5、對敢于抵制違章指揮、制止違章作業,防止工傷事故發生或使財產免受損失者,給予表彰和獎勵。6、發生死亡事故,要對責任單位、責任者從重處罰。7、發生重傷事故,要對責任單位、責任者酌情給予較重的處罰。8、發生輕傷事故,要對責任單位、責任者酌情給予處罰。9、對于重大未遂事故,要對責任單位、責任者酌情給予處罰。10、對在生產作業中,不按規7、定穿戴好防護用品的工人和技術人員,酌情給予處罰和批評教育。11、在生產作業中,未按本工種操作規程操作或無證操作設備儀器的工人和技術人員,酌情給予處罰和批評教育。12、對工房內安全通道不暢通的負責單位,酌情給予處罰和批評教育。13、除上述情況外,對其它違反安全生產規定的,可參照上述規定酌情處罰。14、各種生產設備、儀器、儀表和生產場地的防護裝置、保險裝置、指示信號裝置要齊全、有效、可靠,對不符合要求的負責單位酌情給予處罰。15、對各種安全裝置(如壓力表、安全閥等)未按規定進行定期校驗的,要酌情給予處罰。16、經檢查認定為事故隱患,在接到“事故隱患通知單”后,對在限期內能消除而不消除的;本單位不能8、消除,但應制訂臨時安全措施而不制訂的;本單位不能消除,但應提出申報而未提出申報的單位,要酌情給予處罰。17、公司每年年底進行安全生產責任制考評,評選先進集體、先進個人,由基層推薦,公司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審核,報公司領導批準,給予獎勵。18、經濟處罰由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會同財務部門執行。【篇二:生物安全規章制度kt板】生物安全規章制度以規范檢驗人員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為原則,確保實驗室工作人員不受實驗對象侵染,確保周圍環境不受其污染。1無菌室的準入規定非檢測人員一律不允許隨意進出無菌室,如需進入無菌室,需經技術負責人許可后填寫來客登記表方可進入。進入無菌室學習的外來人員(學習、檢查、參觀的人員)同一時9、間不超過1人。不得將雜物帶入無菌室,不得在無菌室內從事非無菌操作的工作(如:填寫記錄等)。入室前,操作人員應用肥皂洗手,進入到緩沖間,脫掉工作服,在自動殺菌凈手器處凈手,完畢后穿戴無菌室潔凈服,再次在凈手器處凈手,進入緩沖二或風淋室,確定門關閉后,進入無菌室。出室前,操作人員應在緩沖間自動殺菌凈手器處進行凈手,完畢后將潔凈服脫掉,將一次性帽子和鞋套按照一般垃圾進行處理,穿工作服后,用肥皂洗手。進出無菌室都必須及時關門,無菌室與緩沖間的門也要及時關閉,并且在不必要的情況下減少人員的進出,盡量一次性的作好準備工作,避免空氣對流的產生。2實驗室生物安全個人防護要求在無菌室工作時,任何時候都必須穿著連10、體衣、隔離服或工作服。在進行具有潛在感染性的材料的操作時,應戴上合適的手套。手套用完后,應先消毒再摘除,隨后必須洗手。摘除手套需按照廢棄物處理程序進行處理。如果有可能發生微生物或其他有害物質濺出,要佩戴防護眼鏡。禁止在實驗室工作區域進食、飲水、吸煙、化妝、處理隱形眼鏡、存放食品,禁止用舌頭舔標簽或手,禁止在工作中將筆放入嘴中。3生物實驗室清潔消毒具體要求由微生物檢驗員負責無菌室的清潔。每次在使用無菌室前,應用75%酒精將潔凈工作臺臺面及相關物品擦拭一遍,同時用75%酒精擦拭無菌室及緩沖間所有的地面,紫外燈照射工作臺和無菌室45分鐘,完畢后關掉紫外燈,30分鐘以后方可進入工作,并填寫紫外燈使用記11、錄和無菌室消毒記錄。每次在使用無菌室后,用75%酒精將工作臺臺面及相關物品擦拭一遍,并填寫無菌室使用記錄、溫度監控記錄、濕度監控記錄。每周用沉降法進行無菌室滅菌效果驗證,并填寫無菌室環境消毒檢驗記錄。如驗證不合格應立即用二氧化氯進行熏蒸消毒,并驗證。每2周進行紫外燈強度驗證,并填寫紫外強度監測記錄。如驗證不合格應立即更換紫外燈。具有生物危險性或有潛在生物危險性的廢棄物需集中收集后,按照廢棄物處理程序進行處理。4生物實驗室工作具體要求無菌室及工作臺面應保持清潔整齊,嚴禁擺放和實驗無關的物品。各工作區域專門使用的物品(防護服、移液器、漩渦震蕩器、天平等)不得隨意移動。所有的技術操作要按盡量減少氣溶12、膠和微小液滴形成的方式來進行。生物安全柜內內不得使用皮下注射針頭和注射器。盡可能減少在無菌室內進行文件處理。需要帶出實驗室的手寫文件必須在紫外燈下照射30分鐘以上方可帶出。裝有菌株的試管或其它裝置始終要放在試管架上,不要放在試驗臺邊緣。不要試圖直接用手處理打破的玻璃器具等,盡量避免使用易碎的器具。出現溢出、事故以及明顯或可能暴露于感染性物質時,必須向實驗室生物安全監督員和生物安全責任人報告。實驗室應保存這些事件或事故的書面報告。樣品稱量結束后,應使用與開始工作前相同的消毒方法對實驗區域進行消毒。與樣品接觸的器具、容器、手套和其他材料在清洗和棄置前必須進行消毒。使用增菌液、疑似陽性菌株培養物進行13、致病菌pcr鑒定時,每次離心后,應靜置片刻,在生物安全柜中開啟離心管。實驗中使用的溴化乙錠具有致癌作用,應戴乳膠或pe手套進行操作。焦碳酸二乙酯具有揮發性,應在通風櫥或通風良好的環境中配制和使用。使用過的含溴化乙錠溶液和瓊脂糖凝膠應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或上交專業公司處理。購買的菌株在開啟時應小心操作,防止割傷以及氣溶膠感染。安瓿應該在生物安全柜內按照菌株使用說明書開啟。5生物安全設備使用要求5.1生物xx級微生物安全柜前窗操作口流入氣流的最低平均速率不低于0.38m/s。定期更換空氣過濾器(初效過濾器每半年更換一次,高效過濾器每年更換一次),填寫過濾器更換記錄。高效過濾器的安裝與更換需由廠家工程14、師或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員進行。每年應對生物安全防護效果進行測試,并要求出具測試報告,當測試結果為不合格時,應立即更換高效過濾器。使用前后,工作臺面和內壁要用消毒劑擦拭消毒,生物安全柜風機應至少運行5min完成凈化后使用;使用中不能打開玻璃觀察檔板,應穿個體防護服;生物安全柜內盡量少放置器材或標本、不能影響后部壓力排風系統的氣流循環;耐高壓滅菌的生物危害性廢棄物袋以及移液管不應放在生物安全柜的外面;在工作臺面上的操作應按照從清潔區到污染區的方向進行;應避免使用明火,可使用電熱式接種環滅菌器,最好使用一次性無菌接種環;盡可能避免雙臂頻繁進出生物安全柜,否則會干擾空氣屏障的完全性,影響防護;一旦發生生15、物學危害物品溢出,應在生物安全柜運行狀態下清理,使用有效的消毒劑,盡可能減少氣溶膠,所有接觸溢出的物品都要進行消毒或高壓滅菌。5.2移液管、移液器不能向含有感染性物質的溶液中吹入氣體,感染性物質不能使用移液管反復吹吸混合,不能將液體從移液管內用力吹出。污染的移液管應該完全浸泡在盛有適當消毒液的防碎容器中。移液管應當在消毒劑中浸泡適當時間后再進行處理。盛放廢棄移液管的容器不能放在外面,應當放在生物安全柜內。5.3高壓滅菌器和滅菌消毒設備應由受過良好培訓的人員負責高壓滅菌器的操作和日常維護。所有要高壓滅菌的物品都應放在空氣能夠排出并具有良好熱滲透性的容器中。滅菌器柜腔裝載要松散,以便蒸汽可以均勻作16、用于裝載物。滅菌完畢后,應當關閉主蒸汽閥并待溫度下降到80以下時再打開門,打開門時也應當戴適當的手套來進行防護。定期更換滅菌鍋內的水。應當注意保證高壓滅菌器的安全閥沒有被高壓滅菌物品中的紙等堵塞。6廢棄物處理應按照實驗室廢棄物處理程序處理廢棄物。7內務管理實驗室用的工作服和潔凈服每周清洗一次。如未進行過陽性樣品的檢測,清洗程序為:常規清洗后121高溫滅菌30分鐘。如進行陽性菌株實驗時,實驗完畢后應將連體服裝入生物安全袋中,121高溫滅菌30分鐘后常規清洗,再進行121高溫滅菌30分鐘。連體服最高清洗次數為100次,建議使用周期為1-2年。嚴禁穿著實驗室防護服離開實驗室,不得在實驗室內穿露腳趾的鞋子。為使檢測工作場所保持整潔,要求每天對實驗室地面、桌面進行擦拭清潔,對儀器設備表面進行清潔。每周對實驗室墻壁、玻璃進行清潔,每月用75%乙醇對無菌室內門窗、墻壁、紫外燈管及其他設施內外等進行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