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電廠儲灰場防止灰場揚塵巡回檢查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7472
2024-09-08
18頁
55.50KB
1、火電廠儲灰場、防止灰場揚塵、巡回檢查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 錄1、儲灰場管理制度22、防止灰場揚塵管理制度53、防止灰場揚塵的措施144、儲灰場安全保護措施155、儲灰場巡回檢查制度166、儲灰場防洪、防汛措施187、灰場防凍措施19儲灰場管理制度一、 總則為了保證貯灰場的運行安全和環境保護,特制定本制度。我廠的下列單位及人員必須通曉本制度:1、 生產廠長、總工、付總工程師2、 安監部長及專業工程師3、 生產部長、環境保護及有關專業工程師4、 檢修部、除灰車間5、 值長6、 除灰車間正、付主任、2、專工、安全員、檢修班長7、 灰場、灰渣泵房值班員二、 運行中灰場的檢查維護1、排放指標:(1)對大氣及周圍地面:無飛灰污染。(2)滲透水指標:對地下水體及土壤無污染。2、巡回檢查制度:(1)每班要檢查堤壩上排灰管是否漏泄,支架是否正常,灰管出口處有無沖刷堤壩現象,對泄漏管路應及時報請廠部處理。(2)每班要檢查堤壩外表有無濕片,管涌、坍坡、裂縫、沖刷、風蝕等異常情況,要及時報告并做處理。(3)每日應檢查溢流井排放情況及灰場水位。(4)灰場有作業時,要嚴格執行工作票制度。(5)灰場的交通道路應暢通,并預備必要的工器具。(6)灰場值班員對灰場運行情況應做好記錄。3、日常管理:(1)灰管運行中要備用管3、路,并宜于在壩前排灰。(2)溢流井周圍水深應500mm,為保證溢流水質合格,要及時堵眼或下閘板。(3)分層筑壩的灰場,在初級壩運行時,壩前水深可按設計規定控制,但蓄水過程中注意檢查壩體有無異常情況。4、防洪、防汛等應急管理(1)當灰壩發生險情,威脅壩體安全時,應立即報告上級采取降低水位、增大排量并做好下游安排工作。險情嚴重時,可停止灰場的運行,以免擴大災害。(2)有地震預報時,要考慮及時采取降低水位,擴大灘長度的安全措施,或采取灰場分割輪換運行的措施。(3)雨季汛期應做好防洪搶險的一切準備,對壩體和排水系統應加強檢查,暴風雨期間,值班員應晝夜巡回檢查。(4)灰場運行終期階段、使用完畢后應覆土造4、田并保持溢流水系統的完整,還要留有防洪庫容及超高的余地。(5)在洪水到來時,壩頂高于貯灰面按不小于一米控制,以確保安全。5、貯灰場值班員應受過專門訓練,其職責是監視灰場的正常運行和一切設施的完整,調節灰壩前排灰的工況,嚴格控制并調節灰場水位及溢流水質。6、監視排水系統,控制運行水位:初級壩運行終了和子壩運行過程中,壩前2.5倍壩高的寬度范圍內,水深應按0.5米以下控制,并在一周內使壩前形成新的沖積坡,之后要繼續保持水位、穩定三周以上,使在大部分時間中,壩前干灘長度大于壩高的2.5倍。要及時調節排水系統、杜絕跑灰水的污染事故。7、沉降觀測應定期對壩體作沉降、水平變位觀測。對于已運行穩定的初級壩,5、每季度測量一次;對于新加高的子壩每隔15天測量一次,洪水期隔三天測一次,有異常情況時應增加次。對壩體內外浸潤線的觀測每月一次,洪水期、地震后應增加次。三、 綠化、綜合利用及環境管理1、灰場周圍要及時綠化造林、美化環境、保持水土、調節徑流、以防止污染、壩坡上植草、禁止放牧。2、灰場可搞綜合利用,要按規劃在終期運行的灰場表面實施土地復墾。在灰場采掘和利用時應加強管理。3、在堤壩外由設計確定的寬度范圍內,是堤壩的基礎及外延,要加以保護。綜合利用要科學、合理,不得影響周圍環境。防止灰場揚塵管理制度一、 總則:根據北方聯合電力有限責任公司所下發的灰場管理辦法,結合我廠實際情況,為加強灰場管理工作,保證灰6、壩安全,抑制揚塵,防止重大環境污染,節約用水,控制運行維護費用,特制定本管理辦法,并且把二十五項反措中的有關內容落實到實處。二、運行、維護及管理1. 儲灰場的運行管理1.1貯灰場內運行干灘的規定:正常情況下要保持壩前干灘長度20米,在汛期和地震預報期要加大干灘長度。1.2 為防止溢灰。壩內排水豎井周圍水深不得低于0.5米(排水豎井與干灘的最近距離要保持150米以上),否則要及時下落閘板提高水位。1.3 排水系統需要排水時,有預見的情況下要均衡逐漸下泄,泄水閘板上水位高度要控制在4厘米以內。1.4 特殊情況下,灰場需要超常規大量排水時,事先要制定好措施并由電廠(公司)下達操作規定。1.5 保持回7、收排放水質合格,溢流水的懸浮物指標符合國家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的 規定。1.6 運行中要采取有效措施來防止灰場內的飛灰污染。正常情況下可采取人工導流的措施,特殊情況下可臨時增加人工或自動噴水措施來保證。1.7對于干灰場要保證噴水碾壓設備運行正常,在干灰、干渣排放口要采取抑制揚塵措施,防止灰場揚塵造成環境污染。2.灰場運行中巡視檢查2.1 貯灰場運行人員白班至少巡視檢查23次,夜班早晚至少各巡視檢查一次,并作好記錄。2.2 運行人員每日巡視檢查項目如下:排水豎井運行水位情況或干灘長度是否正常; 檢查灰管路是否有漏泄沖壩現象發生; 壩體有無明顯沉降、變形、裂縫、滑坡、雨水沖刷等破8、壞情況或破壞預兆; 檢查各排水系統和自流回水系統是否暢通,有無泄漏現象; 檢查左、右壩肩各處滲水、壩基壩體滲透水有無明顯變化和滲透水有無混濁現象; 土壩壩坡有無滲透濕片或滲透水徑流等破壞現象; 左、右壩肩山體有無新的滲透水漏泄或濕片發生; 灰場系統各建(構)筑物是否完好無損; 灰壩的沉降變形、浸潤線等觀測標志及設施是否完好無損; 有無牲畜等外來破壞壩坡壩體的現象發生。 2.3 上述巡視檢查中做好記錄,如發現有異常情況要立即報告電廠主管部門并加強監視和及時采取措施處理。3灰場運行中監測3.1 貯灰場要設專人負責觀測工作,并要經過必要的培訓,有一定的專業知識,確保觀測質量,滿足國家和電力工業測量和9、設計要求的有關標準的要求。3.2 壩體及浸潤線日常監測要求浸潤線觀測監測 :浸潤線觀測項目應包括灰場內灰面標高,蓄水標高、干灘長度、壩體內各測壓點水壓、下游水位及天氣情況。浸潤線在正常運行時,應每月觀測一次。地震后發生滲透不正常時,增加測次。測讀時每次互測兩遍,其差值應不大于2cm。應根據浸潤線觀測數據,繪出壩體浸潤線,同時檢查下游壩坡面有無滲漏或濕片。監測壩下排水棱體滲水量與水質,發現滲水量突然增大或滲透水渾濁時,應立即采取措施并加強監測。對壩體的沉降位移觀測點,應一月測量一次。洪水期、地震后或發現有塌坡等現象時,應增加測次。依據觀測數據,計算壩體沉降量水平位移,當壩體沉降和位移基本穩定時,10、可減少測次;發現壩體有裂縫或滑坡預兆等情況,應立即處理。監視壩坡局部塌方,發現灰管出口沖刷壩坡、灰管泄露沖刷壩體或雨水集中匯流沖刷壩坡等情況,應立即處理。監視壩前存灰標高,在灰場達到限制灰標高時,必須及時加高或停止使用。灰渣排放監測: 應保持壩前均勻排放灰渣,并形成干灘。當無條件在壩前放灰時,應有相應等導流措施,將灰渣導向壩前沉積并形成干灘。適時切換放灰管或調整灰管出口位置,使放灰均勻,并避免沖刷壩坡與坡腳。監視放灰管等排灰通暢,如發現排灰管堵塞或泄漏,應及時處理。排水系統監測:必須保持儲灰場排水系統通暢,及時排除澄清灰水及洪水,控制灰場水位,使壩前形成設計干灘長度。依據氣候條件及灰水澄清程度11、,必須對排水井或其他形式對排水設施堵塞孔口、加疊梁、加蓋板、適時調整水位。保持澄清灰水連續排放。孔口塞子、疊梁、蓋板等排水設施部件應齊全完好。排水澄清洪水中懸浮物含量應符合現行對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的規定。灰場存滿,停止使用前,應及時覆蓋。山谷灰場及有洪水匯入的灰場應保持完整的排水系統,且應留有符合設計標準的防洪容積。3.3 貯灰場的全部觀測必須作好記錄并及時進行觀測成果的整理。所用的觀測儀器設備要專用,不得移作它用,并按要求定期進行儀器的檢測。3.4 貯灰場的全部觀測成果,每季度最后一個月的30日前上報北方公司安生部環保處,年終進行統一匯總上報,每半年、全年總結有關二十五項反事故措施的工作內容。12、3.5 灰場運行中遇有特殊情況要隨時進行觀測并報電廠相關部門。4 貯灰場的維護4.1 保持排水豎井中周圍水面無雜物,如有要及時清理。4.2保持灰場內外道路暢通,如有局部塌陷、沖刷等破壞現象要及時清理維護。 4.3每月對灰管進行檢查,水力輸灰管路一般長度在525KM,在其轉彎、接頭、支撐裝置等受力點,容易發生磨損、阻塞、斷裂等事故,對這些部位應進行重點檢查,及時發現和處理各種事故隱患,建立記錄檔案。4.4發現灰管路泄漏沖刷壩體等現象要立即與除灰分場聯系,停止泄漏管的運行并向有關領導報告。45當灰場灰壩發生險情威脅壩體安全時,要立即向當班值長和本單位領導報告并同時向公司主管部門或公司主管領導報告。13、要采取降低運行水位措施,作好增加排泄水量后的下游安全工作。險情嚴重時可停止灰場的運行,以免擴大危害。46汛期或有地震預報時,預先采取降低運行水位,擴大干灘長度等運行措施。47洪水期間,對灰場排水系統等應加強檢查。暴風雨期間運行值班人員應晝夜巡視檢查,作好防汛搶險的一切準備工作。48灰場防汛物資及工器具必須專用并備用好,不得移作它用。49特殊情況下的運行和維護措施以及觀測項目要求由電廠主管部門或主管領導根據需要臨時確定。410其他環保事故應及時通報廠主管部門、北方公司。5灰渣的綜合利用:51加大灰渣的綜合利用投資力度,做好項目的可研、環評工作。52儲灰場取灰必須經過廠生產部批準,認真落實方案,保14、證壩體安全。取灰部門在取灰期間,要派專人看管取灰情況,防止灰水外流,以免造成環境污染。取灰結束時要及時封堵灰壩,并恢復原狀。三、安全管理及考核1、安全管理1.1電廠應切實加強灰場管理,落實責任制,健全巡視檢查、觀測記錄、請示報告制度。汛期或地震活躍期火電廠的灰場,要采取低水位運行。加強對灰場的排水(排洪)系統、壩體浸潤線、壩下滲流溢出點的巡視、檢查、監測工作,發現異常立即上報,及時采取措施,嚴防灰場垮壩造成災害。1.2對影響灰壩安全的缺陷、隱患,應實施永久性的工程措施,優先安排資金,抓緊進行檢修、處理。工程必須由具有相應設計資格的單位設計,經審批后組織實施,并確保工程質量。1.3加強火電廠的灰15、壩壩體安全管理。新建大壩應充分考慮大壩的強度和安全性,已建灰壩要對危及大壩安全的缺陷、隱患及時處理和加固。對分區使用的灰場,必須做好防塵工作。1.4新建電廠應嚴格執行環保三同時原則。新建電廠應按廢水零排放要求設計和建設灰水回水系統。新廠灰水設施投運前必須做灰管壓力試驗1.5應定期對灰壩及其排水設施進行檢查,發現缺陷和隱患及早解決。1.6應定期對灰管進行檢查,重點是灰管的磨損和接頭處、各支撐裝置(含支點及管橋)的狀況等,防止管道斷裂事故的發生。1.7加強對灰水系統運行參數和污染物排放情況的監測分析,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1.8已建電廠應做到廢水集中處理。沖洗水應引入灰水前池,其他廢水和無法引入灰16、水前池的沖洗水應作到集中處理,處理后的廢水應充分利用,禁止超標廢水外排,對環境造成污染。1.9火電廠要定期進行可能會造成環境污染的事故預想和反事故操作演習,至少每年兩次。10灰場灰水不均勻水位高于正常水位0.5米、揚塵、管涌不能及時處理、環境污染等均按事故考核。1.11對灰場周邊地區環境的影響,各單位每年要請有資質的單位出具書面評價報告存檔并報公司安生部備案。2安全考核2.1.發電廠灰壩在運行中發生下列不安全情況按生產事故統計考核:2.1.1灰壩主壩體跨壩,造成灰水大量溢流、農田淹沒或人員、牲畜死亡或其它損失的;2.1.2灰壩因地質變化(如地震等)引起裂縫、滑坡等情況未及時發現、及時組織搶險,17、造成灰壩決口、或大面積滑坡,使大壩安全性嚴重降低的。2.2發電廠灰壩在運行中發生下列情況按生產一類障礙統計考核:2.2.1灰壩出現灰水漫過大壩大量溢流超過2小時,壩體未受到嚴重損傷的;2.2.2灰壩發生管涌,在4小時內未發現或未匯報,或未采取封堵措施的;2.2.3因管理不善,儲灰池未浸水出現干灰,或灰場已滿未及時覆蓋出現揚灰,造成灰池大量飛灰,引起空氣嚴重污染;2.2.4遇有暴風雨未按灰場運行、維護管理規定進行及時檢查的;2.2.5灰水水位太高,距壩頂小于1000mm;2.5.6連續一周未按規定對灰場進行定期測量、檢查的;2.5.7因儲灰場灰管道支點、管橋塌陷,管道失去支撐而斷裂、或連接部分斷18、開,彎頭磨塌,造成灰水未進入灰池大量外流的;2.5.8鍋爐化學清洗后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儲灰場的。四、費用管理要求各發電廠認真做好灰場治理工作,保證灰場的出力及灰壩的安全。每年10月份結合灰場的實際狀況安排下年度的治理項目,并會同環保項目報北方公司安全生產部審核。 防止灰場揚塵的措施為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維護社會的穩定和環境安全,防止出現儲灰場揚塵問題,特制定本措施:(1)加強儲灰場管理工作,設專人每天對灰場進行巡視檢查,保證儲灰場的正常運行,防止揚塵事件的發生。(2)在灰壩上布置灰管道,實現均勻布灰,分格布灰,分格覆土,起到防止揚塵的目的。(3)對灰場的東壩、南壩邊坡進行清灰,將壩外邊坡的灰19、清理到壩內,防止壩外揚塵。(4)對已滿的I格東南部分進行覆土,保證不發生污染事件。(5)根據儲灰場防洪要求,對I格南壩、東壩的排水明渠進行清理,并將南壩、東壩的地表水引入排水明渠。(6)為保證灰場的安全運行,方便巡視檢查,對灰場道路進行維修。(7)冬季時,為了保證不發生揚塵,II格提高運行水位,對I格未覆土的灰層部分準備用清水覆蓋,經過冰凍達到固化揚塵的效果。儲灰場安全保護措施1、為了保護壩體,防止垮壩,不讓水沖刷壩體,在北壩前保持干灘長度20米。2、灰場值班員嚴格遵守灰場管理制度,加強對灰場的巡視檢查。3、檢查壩體有無沉降、變形、裂縫、滑坡、雨水沖刷等破壞情況和破壞預兆。4、灰場浸潤線不得超20、過0.8米,在地震、洪水期增加觀察壩體次數,并降低水位。5、對壩體沉降位移應1月觀測一次。6、保持灰場排水系統的正常運行。7、灰場不準有牲畜、動物破壞壩體,不準有重型車輛行駛。8、在實現均勻布灰時,嚴禁灰水直接沖刷壩體。儲灰場巡回檢查制度為了隨時了解掌握灰場的設備情況,保證儲灰場的安全運行,特制定灰場巡回檢查制度。一、管理人員巡檢周期:1、車間負責灰場專工每日1次;2、車間主任、副主任每周各1人次;3、遇惡劣氣候(洪水、地震等)管理人員要隨時巡檢;4、發現管道異常或灰漿泵打水異常時隨時進行巡檢。二、灰場值班員的巡回檢查:白天至少巡視檢查23次,夜間及早晚各巡視檢查一次,并作好記錄。三、灰場值班21、員每日巡視檢查項目: 1、制止非工作人員在灰場內逗留;2、制止有人在灰場內撈漂珠、游泳、滑冰及在壩體上騎摩托等;3、檢查有無牲畜、動物等破壞壩坡、壩體的現象發生;4、排水豎井運行水位情況或干灘長度是否正常; 5、檢查灰管路是否有漏泄沖壩現象發生; 6、檢查壩體有無沉降、變形、裂縫、滑坡、雨水沖刷等破壞情況和破壞預兆; 7、檢查截流溝、排水明溝是否暢通,有無入口堵塞和跑灰淤積情況;8、檢查壩基、壩體滲透水有無明顯變化和滲透水有無混濁現象;9、檢查土壩壩坡有無滲透濕片或滲透水徑流等破壞現象;10、檢查壩內水位高度不能高于1米,起風后水浪打壩及時降水保證壩體安全;11、檢查灰場各建(構)筑物是否完好22、無損;12、灰場道路每周巡視檢查2次,發現坑洼不平及時維修;13、觀察灰壩的沉降變形、浸潤線等觀測標志及設施是否完好無損。 巡視檢查要做好記錄,如發現有異常情況要逐級報告并加強監視及時采取處理措施。儲灰場防洪、防汛措施1、當遇大雨時,采取降低水位措施,做好增加排泄水量后的安全工作。當遇險情時,立即向廠部匯報。2、汛期要預先采取降低水位,擴大干灘長度,豎井周圍水深控制在30厘米以下或采取灰場分割輪換運行的措施。3、雨季汛期應做好防洪搶險的一切準備。對灰場壩體及排水系統加強檢查。暴風雨期間值班人員應晝夜巡視檢查。4、灰場防汛物資及工器具必須專用,并備好。不得移作它用。5、保持流水系統的完整,還要留23、有一定的防洪庫容。6、雨季認真檢查沿線管道、支墩的完好情況。支墩如有沖刷情況。立即進行加固或填土。灰場防凍措施1、灰場I格東壩、北壩進行積灰,防止壩體在冬季受凍形成裂縫壩體滲透。防止垮壩。2、灰場II格東南角進入冬季進行抽水覆冰,控制揚灰。3、灰場I格蓄水標高應控制在0.4米范圍內,II格標高應控制在0.6米范圍內,以防揚灰。4、灰場III格東壩利用II格清灰水進行淹沒有灰的地方。5、為了防止冬季灰管道受凍堵塞、泄漏,在其轉彎、接頭、支撐裝置受力點及容易發生磨損、阻塞、斷裂的地方進行重點檢查。每天一次。6、冬季加強灰場排水系統的檢查,以防積冰堵塞,造成對壩體的危害。7、在冬季加強灰面標高、蓄水標高、干灘長度、壩體各點的水壓及天氣情況的變化。8、值班室、辦公室掛棉門簾,冬季儲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