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集團分公司供配電機房空調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7653
2024-09-08
7頁
34.54KB
1、電信集團分公司供配電機房空調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總 則1、為了加強公司動力系統的管理,確保動力系統安全、穩定、可靠地運行,依據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對動力部分的規范要求,制訂本規章制度2、動力管理堅持“各級責任主體”和“安全預防為主”的原則,做到經濟合理,安全高效。3、本制度包含動力系統的技術規定及運行管理、維護保養、安全檢查等具體規定。二、技術規定1、供配電系統(1)結合機房所處當地供電網絡的實際,廣電大廈的播控中心、運營中心等機房的供電應達到一級保障要求,局間站及二級站機房應達到二級保障要求,2、確保機房設備的供電安全。(2)一級機房外部電源應來自兩路專用供電線路,對應于不同外電、互為備份的專用變壓器,當一路發生故障時,另一路不應同時受到損壞。二級機房外部電源應有兩路獨立的外電,當一路發生故障時,另一路不應同時受到損壞,局間站機房其中一路應為專用變壓器。(3)所有機房的兩路供電互為備份,低壓部分具備手動或自動互投功能,每條線路均能承擔機房全部負荷的連續運行,包括機房空調、消防設備、照明等設備設施用電。(4)一級機房播出設備應采用UPS不間斷供電,UPS配置按2N(或N+1)并機冗余。核心播出設備、雙電源播出設備應分別接入不同的UPS供電回路,UPS電池組后備時間應滿足設計滿負荷工作303、分鐘。二級機房核心播出設備、雙電源播出設備應分別接在不同的UPS供電回路,若條件達不到要求,至少主播出設備接專用UPS線路,備播出設備要接到市電上,確保一路失電時仍能保障播出。各二級站機房UPS電池后備時間不少于60分鐘。(5)各站機房配置移動發電機,作為第三路應急供電,發電機應能保證給播出設備、機房空調、消防、照明連續供電。(6)配電房外線按照規范安裝防雷接地系統,低壓配電接地系統應采用TNS系統,主配電柜及UPS電柜應配置浪涌保護器、電源監測、報警裝置,有較完善遠程通信接口,實行遠程實時監控。(7)各級負荷合理設置分級保護開關,避免越級跳閘,三相負荷要基本平衡分配。(8)避免單節點故障隱患4、,單節點是指單一故障點就會造成播出設備停電事故。(9)機房防靜電地板應有靜電泄放措施和接地構造,所有設備的金屬外殼、橋架等必須進行等電位聯接并接地。配電線路必須采用阻燃銅芯電纜(電線),應沿線槽、橋架或局部穿管敷設。(10)供配電系統及設備配置應能在保證播出的情況下可進行停電檢修。2、機房空調系統(1)空調和制冷設備的選用符合可靠運行、經濟實用、節能環保的要求。(2)機房空調的氣流組織形式,應根據機房設備布置方式、冷卻方式、布置密度、設備散熱量等要求確定,對于設備密度大、發熱量大的機房宜采用活動地板下送風、上回風的方式。(3)一級機房的空調系統設計時應考慮備份設備,二級機房無備份設備時,單臺空5、調設備的制冷能力應留有15%20%的余量。(4)選用機房專用空調時,空調機應帶有通信接口,滿足機房監控系統的要求。(5)機房空調的風管和管道保溫、消聲材料和黏結劑,應選用阻燃材料。三、日常運行管理1、機房值班人員對動力的日常運行進行管理。平時做到“看、聞、聽”等應知應會的基本工作。定期進行現場巡視和每班遠程監視,每周至少到現場巡視2次,做好巡(監)視運行記錄(詳見表格1:日常巡(監)視運行記錄表)。2、機房明顯處粘貼供電設備平面布置圖、配電柜接線圖、應急操作流程圖、聯系人電話等必備信息。值班人員熟練掌握應急流程,出現問題第一時間處理,發現隱患及時通知動力人員或動力科解決。3、值班人員對動力設備6、不進行日常維護,但要負責配電設備機房的環境衛生,配電柜四周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等物品和雜物。4、機房確定1名職責人,每日監督檢查值班人員對動力系統日常巡視和遠程監視的工作情況,經常抽查值班人員對應急流程的熟悉掌握程度,定期到二級站機房巡視動力設備運行狀況,出現問題按應急預案的要求第一時間處理。四、安全檢查和維護保養1、定期安全檢查規定:機房動力維護人員每日對所轄機房動力設備進行安全檢查,二級站機房動力設備每周安全檢查不得少于2次,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根據周檢、月檢、季檢、年檢的檢查要求做好記錄(詳見表格2:各類檢查記錄表格)。動力科每季度對各機房動力安全檢查不少于2次,重大節日及重要播出保障期前7、,組織全面開展動力系統安全大檢查,做好安全檢查記錄(詳見表格3:動力系統安全檢查記錄表)。每季度出動力安全檢查及運行情況季報一份。2、定期進行預防性測試和試驗規定: ATS雙電源切換每季度進行試驗一次;移動發電機每月啟動運行一次,時間15分鐘以上;UPS電池每季度放電一次;機房氣體裝置每季度信號測試一次;系統防雷裝置每年測試1次;變壓器耐壓測試每3年1次;繼電保護每2年測試1次;驗電筆等操作工具每半年1校驗1次。檢測時做好各項試驗記錄(詳見表格4:動力設備試驗記錄表)。上述工作是檢驗動力設備的規定參數穩定可靠性基礎性工作,目的是確保運行安全。3、定期進行動力設備的維護保養,做好維護保養記錄。動8、力科每年編制年度保養計劃,組織人員對公司所有機房的動力設備按計劃、步驟進行一次系統維護。(詳見表格5:動力設備年度維護計劃表)動力科負責牽頭簽訂各機房UPS、空調維保合同,明確維保技術要求和工作職責,定期檢查維保情況和監督維保合同的履行情況。機房動力人員做好動力設備的日常維護,配合及監督維保單位做好維保工作。4、各項檢查、維護、保養操作都應有相應的操作規程,供電要害部位的重大維修調試等情況,要進行安全評估,并制定安全操作和保障方案,確保安全操作。5、機房核心部位的配電設備要建立配件制度。配件由動力科根據需要制訂配件型號和數量,在用電責任部門維護經費中支出,由用電責任部門負責保管。五、動力新建、9、擴建、改建管理1、動力系統新建、擴建、改建應結合近期使用和遠期發展需求進行設計。2、機房動力系統一系列新建、擴容、改建,用電部門提出需求,技術部動力科與用電部門共同現場勘查,拿出建議和方案,報請公司領導批準后實施。(詳見動力新建、擴容、改建申請表)3、電力設備配置及電力布線要符合相關電力設計規范,由具備安裝資格的人員或單位施工,安裝過程專人負責監管。4、動力設備安裝施工前須簽訂安全責任書,在指定地點接施工用電,嚴禁在機房設備用電線路上接電使用。涉及電焊、氣焊(割)時,持證上崗操作,現場配備手提滅火器,專人現場監管。5、動力工程完工后,動力科按照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施工驗收規范組織驗收,驗收合格移交10、竣工圖紙等資料后,方可正常投入使用。六、應急管理1、各機房都建有動力系統的應急處理機制,各級保障部門保證信息暢通,確保反應快速,把不安全影響降到最低。2、機房建立各種相應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如外電停電、電力設備突發故障、發生火災等,各種應急預案的操作流程簡明實用,貼在明顯部位,每個值班人員應知應會,熟練掌握。3、機房動力維護人員定期啟動發電機帶負載等功能試驗,做好油機連續運行的柴油保障措施。4、機房做好應急配件儲備和應急使用的圖紙資料準備,確保圖紙齊全、配件與實際配置和操作相符。5、定期開展應急預案演練,動力科每年不少于1次對發電機、1次對供電設備突發故障反事故預案的演練,適時對預案進行補充修11、訂工作。六、培訓管理1、動力科每年對機房值班人員開展動力方面應知應會及應急處理的培訓和考核,提高安全意識和應急反應能力。2、機房動力維護人員和值班人員均要熟悉掌握機房供電、空調設備的分布情況以及各項應急預案操作步驟。七、責任管理制度1、技術部動力科,負責公司整個動力系統的管理和安全檢查。(1)對動力系統管理建立檔案和規章制度;(2)對動力系統新建、擴建、改建提出建議,進行方案設計和研究討論,組織實施和竣工驗收;(4)定期安全檢查,重要播出保障期前,重點開展安全大檢查;(5)負責各機房動力系統年度維護保養工作和設備維保工作;(6)定期組織動力方面技術培訓考核和反事故應急預案演練;(7)負責動力事12、故的調查、研究、分析;(8)負責與供電等相關部門的對外協調聯系;(9)負責動力系統年度維護或建設預算資金的編制;(10)負責廣電大廈內各機房動力的日常維護管理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2、工程部機房科設立動力技術維護崗,負責各站機房動力系統的日常檢修維護和安全檢查。(注:目前工程部機房科已有2名這方面技能的人才,建議進一步明確崗位定位,發揮作用。)(1)負責各站機房動力設備日常的安全檢查和維護管理,每周對各二級站安全檢查不得少于2次;(2)負責各站機房動力設備的隱患排查治理;(3)負責對移動發電機的日常維護管理;(4)負責各站機房動力系統的應急處理;(5)配合和監督維保單位對UPS、消防氣體等設備定期進行維保;(6)協助技術部動力科組織的動力設備年度預防性試驗和全面維護檢修工作。3、機房值班人員負責動力設備的日常運行管理,具體要求參照第三部分日常運行管理的有關規定。4、上述三級責任管理體制,職責分工明確,各負其責,重視每個環節,規范有效管理,最終確保公司整個動力系統的安全。5、動力科與機房動力人員建立直接聯絡關系,及時了解掌握動力方面的情況,定期對動力工作進行檢查和考核。本規章制度參照下列相關規范:1、 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管理規定2、 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范3、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施工驗收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