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專業合作社員工培訓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8645
2024-09-08
8頁
30.50KB
1、科技專業合作社員工培訓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XXXX科技專業合作社員工培訓制度1.1 員工培訓宗旨 為配合合作社的發展目標,提升人力績效,提升員工素質,增強員工對本職工作的能力與對企業文化的了解,并有計劃地充實其知識技能,發揮其潛在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進而發揚本合作社的企業精神,特制定員工培訓管理制度(以下簡稱本制度),作為各級人員培訓實施與管理的依據。 1.2 適用范圍 公司各層級員工以及各職能部門開展的各類培訓及相關活動均適用于本制度,員工參加或組織相關培訓的情況,將納入部門和個人的績效2、考核范疇,作為個人薪資及崗位(含職級)調整的依據之一。另合作社辦公室為本制度的實施的協調,監督及管理部門。2.1 培訓需求的確定 公司整體培訓需求的確定 合作社辦公室根據合作社整體經營戰略,經較為充分的培訓需求調研后,擬定合作社季度培訓需求分析報告,或將相關內容在年度工作計劃中予以體現,報理事長審核確認。 2.1.2 辦公室和苗廠培訓需求的確定 各職能部門在制定季度工作計劃中,應根據本部門現狀和未來1年內的工作及崗位需求,提出本部門的培訓需求。另對于階段性或臨時性培訓需求,應及時向人辦公室反饋。 2.2 擬定培訓方案或計劃 2.2.1 年度培訓計劃的擬定 每季度開始前,辦公室根據合作社整體經營3、戰略,并結合各職能部門的季度工作計劃,擬定合作社季度培訓計劃,計劃中應包括季度擬定計劃實施的培訓項目、培訓形式、預計開展時間、培訓經費等相關細則。 2.2.2 季度培訓計劃實施方案的擬定 人力資源部根據年度培訓計劃,結合當期各部門工作實際情況,擬定季度培訓計劃實施方案,在方案中,應體現出本季度擬開展的培訓項目、參訓對象、項目責任人、開展時間、費用預算、培訓目的等相關內容。 2.3 培訓方案或計劃的審批 2.3.1 季度培訓計劃的審批 辦公室擬定的年度培訓計劃,須報合作社經營計劃會議審議通過,合作社理事長簽字確認后執行。期間如實際情況發生變化,需要對計劃內容進行調整,則在季度培訓計劃實施方案中予4、以體現。 2.3.2 季度培訓計劃實施方案的審批 辦公室擬定的季度培訓計劃實施方案,須報上理事長批準后予以實施,如實施過程中需要對有關內容或項目進行調整,須經理事長同意;如涉及費用超過1000元的調整,須報理事長同意后方可執行。 2.4 培訓方案的實施 2.4.1 辦公室負責的培訓的實施 對于按季度培訓計劃開展、以辦公室為實施主體的各類培訓,由辦公室負責人審批,理事長審核確認,其中培訓費用在1000元以上,須報理事長審核確認后方可實施。 2.4.2 其他部門負責的培訓的實施 對于合作社各部門自行組織業務學習或相關培訓活動,由各部門自行安排。對于各部門因工作需要,派本部門人員外出參加相關商業培訓5、,或邀請外部專家到公司開展相關商業培訓,須報告辦公室記錄備案,并上報理事長審核。由公司組織安排的各類專業技能培訓,在時間安排上,盡可能安排在正常工作時間內,并兼顧培訓對日常工作的影響降低到最低的程度;對于有公司駐外人員參加的集中式培訓,盡可能與公司有關會議相結合,以節省時間和費用。另如因綜合因素,需利用非工作時間開展的培訓,對于參訓人員,則不計為加班。 |3.1 關于培訓方式 3.1.1 合作社內訓 由合作辦公室負責組織安排的內部培訓,由合作社內部專業人員主持或授課,培訓對象也均為合作社內部各層級員工。在有相關培訓需求時,此類培訓為第一選擇,如因各方面因素限制,合作社不具備開展的條件,則可選擇6、其他方式的培訓。 3.1.2 外聘培訓師或培訓機構開展的合作社內訓 對于需要外聘培訓師或管理咨詢機構到合作社開展實施培訓項目或活動,一般情況由合作社辦公室負責聯系和組織。3.1.3 外派人員參加相關培訓 對于因公須外派人員參加相關專業培訓,則派出人員到辦公室按要求填寫,注明培訓時間、內容、費用等,由辦公室負責人確認后,報理事長審核后,至辦公室備案。 3.2 關于培訓的分類 3.2.1 新員工入職培訓 合作社新入職的員工須接受入職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合作社簡介、合作社文化、規章制度、行為規范等相關內容,以幫助新入職員工增進對合作社及工作環境的了解,迅速進入工作狀態。新員工培訓一般采用內訓方式,7、不定期開展。 3.2.2 員工在職培訓 合作社員工在職期間,每年須接受一定時間的培訓和學習。其中原則上要求普通職員每年接受公司提供培訓的時間不小于20學時。 員工在職培訓的內容應包括專業技能(含市場營銷、生產技術等)、通用管理技能、職業發展與心態等方面的內容。采用外訓和內訓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進行。 3.2.3 關于員工外訓 對于因工作需要,合作社派出員工參加相關培訓機構組織的商業培訓,屬于員工外訓(時間不超過15天)。外訓費用超過2000元/人,脫產時間超過5天以上的,須報理事長批準方可執行。參加外訓的人員受訓完畢返回合作社后,須向辦公室提交受訓總結和培訓教材備案,方可到財務部門核銷相關費用(培8、訓費、差率費等)。 辦公室根據培訓所涉及的費用及培訓內容,在員工派出參訓前確定是否與員工簽訂培訓協議,明確相關責任。 3.2.4 關于委托培養 因合作社發展需要,對于部分關鍵崗位所需的經營管理或技術性人才,可以采用委托相關培訓機構或院校培樣的方式進行培訓(培訓時間超過30天)。委托培養的人選須公司董事會認可同意,并與公司簽訂培訓協議,明確委培人員須在公司服務的年限、委培費用的承擔等相關事宜,具體情況參見公司培訓協議相關條款。 4.1 內訓講師的選聘與培養 4.1.1 內訓講師選聘流程 (部門推薦,辦公室審核,理事長確認) 內訓講師的工作性質為兼職,即在公司內部開展培訓活動,以不影響其自身的正常9、工作為原則,或盡量將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 辦公室根據當年培訓工作開展計劃,確定當年內部講師的數量、專業方向,并在年度培訓計劃中予以體現,報請合作社核準后,向合作社相關部門發布內訓講師推薦信息。相關部門負責人推薦適合人選至人力資源部審核后,提交理事長確認,發放內訓講師聘書。 4.1.2 內訓講師的選聘標準 內訓講師須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同時在相關崗位上具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工作技能位于中等以上,具有較強的語言及文字表達能力,善于溝通。 4.2 內訓講師的級別評定 合作社對內訓講師施行等級管理的辦法,每年將根據內訓講師的工作能力以及當年培訓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級別評定,分為初級、中級、高級。 內10、訓講師須具備一定的課程開發能力,并全年保持一定的課時總量。如全年經人力資源部認可的授課時間不得低于30課時,或全年開發的課程數量不得小于3門,否則不具備次年晉級資格。 4.3 內訓講師課酬管理 公司將根據內訓講師當月經辦公室認可并備案的授課時間,計發課酬。其中初級講師60元/課時,中級講師80元/課時,高級講師100元/課時。 另對于內部講師在部門內部開展的屬于本職工作范疇的正常培訓活動不計發課酬。 5.1 關于培訓檔案 5.1.1 培訓檔案的建立 合作社開展的新員工入職培訓、各類員工在職培訓、員工外訓、委托培訓等活動結束后,辦公室應建立相應培訓檔案備查。 5.1.2 培訓檔案的內容 培訓檔案11、的內容包括培訓項目審批表、培訓項目實施情況記錄表、參訓人員名單及出勤記錄、培訓教案(或教材)等相關內容,另對于部分培訓項目,應附有培訓效果評估調查表。 5.1.3 培訓檔案的用途 建立培訓檔案,是規范合作社培訓管理的重要措施,讓各類培訓均有相對完整詳細的記錄,避免重復培訓,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同時,培訓檔案也是合作社對于辦公室組織和開展的各類培訓活動進行評價和考核的重要依據,保證培訓效果及質量的重要手段。 5.2 關于個人培訓記錄 5.2.1 個人培訓記錄的建立 辦公室將根據其參加培訓的情況,建立個人培訓記錄。 5.2.2 個人培訓記錄的內容 個人培訓記錄應包括個人年度培訓情況登記表、培訓協議、結業考試試卷及成績單、結業證書(復印件)等相關個人培訓資料。個人培訓記錄與員工檔案一并保管備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