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層氣開發利用公司放射源輻射防護規章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8778
2024-09-08
16頁
87.50KB
1、煤層氣開發利用公司放射源輻射防護規章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放射源輻射防護管理制度一、 放射源屬危險品,必須有專用倉庫,存放的各類放射源必須符合國家安全防護規定。二、 放射源庫必須有指定專人保管,對放射源的名稱、數量、現存活度、出廠日期等都要登記清楚。三、 使用放射源時要嚴格遵守出入庫手續,認真填寫出庫記錄,用后返回時應及時填寫入庫記錄,安保科、測井各一份。四、 放射源出入庫必須有三人同時參加,實行“三人三鎖制”,即:1、源庫保管員 2、測井技術負責人 3、安保科安全員。五、 放射源庫正面必須有“當心電2、離輻射”警示危險標志,提示其它人員禁止靠近,以免散射傷人。六、 進出源庫人員必須佩帶防護用品、個人劑量報警儀、個人劑量筆、劑量率儀和取放源專用工具,嚴禁身體直接接觸放射源。七、 安裝放射源的儀器入井前必須檢查是否鎖緊,在現場使用完畢必須加鎖存放在安全處,測完井必須及時入庫,嚴防丟失事故。八、 檢查或更換放射源時最少應有兩人參加,必須佩帶防護用品和取放源工具,并盡量縮短操作時間。物探測井崗位責任制絞車工一、 嚴格執行測井規程,與操作員密切配合,準確操作升降電纜,確保井下儀器安全。二、 測井前全面了解鉆孔及泥漿的安全情況。三、 負責井場布置,參加換接各種類型井下儀器的工作。四、 負責井場放射源的保3、管和使用以及井口的安全。五、 負責維護絞車和電纜的定期保養。 操作員一、 嚴格執行測井規程,負責檢查測井儀器、設備狀態和電纜絕緣。二、 測井前了解鉆孔的主要巖性,測井時密切監視以便選擇合理的 物性參數。三、 負責儀器設備維修保養,換接各種類型井下儀器,參加井場布 置工作。四、 要與解釋員絞車工密切配合,以便取得更好的、準確的測井資料。 解釋員一、 負責將各種測井采用的數據及時準確、齊全清楚地填寫在原始記錄中,嚴禁事后填寫。二、 應在井場對目的層和標志層作出初步解釋。三、 測井結束后,同有關負責人在現場進行質量檢查與初步驗收,將一切直 接影響成果質量或有爭議的問題解決在封孔之前。四、 測井曲線的4、解釋原則和依據必須充分,同一地區的解釋原則應當統一。 保管員一、 了解庫存物資的性能和數量及一般安全知識,對保管過程中出現的異常 情況及時匯報處理,保管實行三人管理。二、 庫內堆放放射源的高度應適當并保持穩固,每次使用完畢將源箱蓋好。三、 負責放射源的出庫和及時入庫,并填寫工作記錄表。四、 保管員要保持源庫清潔,離開庫房時必須及時鎖好庫門。物探測井操作規程 一、出發前的準備 1、測井前應有地質方面填寫的測井通知書。 2、測井方面接到通知書后,應根據測井任務應對鉆孔地質情況及鄰孔測井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并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 3、必須對所用的儀器設備、車輛等進行檢查,發現故障,應在出發前予以修復和5、更換,不準帶病運轉。 4、出發前應有專人清點所需要的工具、器材是否齊全。 二、鉆場準備與要求 1、在鉆場周圍設立30米隔離區,阻止閑散人員進入。一般應有15m以上工作場地和車輛進出的通道,以保障測井工作的順利進行。 2、終孔深度必須保證測井探測器能下到最下目的層以下3m;終孔直徑應大于下井儀器外徑20mm。 3、測井前,應將與終孔時相同的鉆具下到井底進行沖孔,使全孔井液均勻,孔內暢通,并在測井人員和設備到達井場后提鉆。 4、對泥漿的一般要求:能保護井壁,含砂量小于5%,粘度不大于30秒,密度不大于1.3。 5、測井工作中,因孔壁膨脹、掉塊,有可能使下井儀器設備被擠夾時,鉆探方面應根據測井人員的6、要求進行沖孔。 6、測井期間,鉆探方面必須留有以備沖孔和處理孔內事故的鉆探設備及值班人員。防寒、防暑、防雨、避雷等設施必須完好。 7、測井時,鉆探方面不得作危及測井人員與儀器設備安全和影響測井工作進行的任何事情。 三、鉆場布置與要求 1、絞車與井口滑輪必須安裝穩固,輪槽應垂直與絞車滾筒軸線中點,兩者間的距離應小于10m。 2、地面電源線于測量線必須分開布放,并有防止踏破、刮斷等措施。儀器和設備要安裝平穩,接通電源前,應檢查線路是否正確,各個開關、旋鈕是否在安全位置。 3、準確丈量記錄點至電纜零記號的距離。使用與鉆探統一的深度起算點。準確計算各種曲線的起算深度。 4、下井儀器接上電纜后應與地面儀7、器設備一起通電檢查,運轉正常后方可下井。 四、現場測井放射源使用操作規程 1、現場使用的放射源必須有專人負責,領送放射源時,嚴格執行個人防護要求和出入庫手續,認真填寫記錄。2、放射源出庫、入庫前均要攜帶個人劑量筆和個人劑量報警儀,據源庫5m、1m時用X-劑量率儀均進行輻射劑量測量1次,進入源庫內距離源箱5cm處測量1次,并做好記錄。3、報警儀發生報警時嚴禁進入源庫,要及時查找原因,確認為輻射泄漏時馬上匯報,并采取措施積極進行處理。4、作業現場操作放射源時,工作人員必須配代防護用品和工具,嚴禁用手直接接觸放射源。 5、儀器下井前,認真檢查源室是否可靠,方可下井工作。 6、放射源在現場使用前后,源8、罐必須加鎖,存放安全處,嚴防發生丟失事故。 7、在檢查和更換放射源時,最少有兩人參加,盡量縮短操作時間。放射源庫安全保衛制度一、根據集團公司安全保衛部門管理規定,煤層氣分公司放射源庫被列為一級要害部位管理。二、保衛要害部位安全,不發生事故和犯罪分子破壞,是要害部位工作人員的職責。要害部位工作人員要積極、認真工作,熟悉操作規程和各種規章制度,具有一定工作水平,嚴格按規程辦事。三、內部人員進入要害部位工作必須登記,外部人員進入要害部位必須持公司保衛部門證明方可入內,并要登記姓名、職務、工作單位、出入時間、事由。四、凡來要害部位人員不經保衛部門同意,不準擅自記錄、繪圖和拍攝照片,違者視情節處理。五、9、 要害部位人員必須懂得輻射防護常識,會使用輻射防護用品,對輻射防護用品要經常檢查、妥善保管,不得隨意挪用。要害發生事故和可疑情況要及時向保衛部門匯報。六、 要害部位應按要求懸掛規范的“當心電離輻射”安全警示標志,嚴格禁止無關人員靠近要害部位。放射源設備檢修維護制度一、測井負責人為放射源設備檢修維護的負責人,成員為測井班人員。維護維修內容包括源庫及周圍的安全與清潔、源庫內外及攝像機安裝地點的保潔、監控的安全狀態、測井車及儲源室安全性等。二、每周對源庫建筑及周邊進行檢查一次;對儲存源罐進行檢查、安全確認,對發現的問題及時上報并整改。三、隨時檢查工程車內儲存源室的安全狀況。包括:清潔度、鋼板磨損情況10、鉛封閉狀況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四、每次入井前、出井后都要嚴格、細致檢查探管穿銷情況,確保工作源孔內工作時安全、可靠。五、每次源入井后都要檢查移動源罐上彈簧插銷情況,隨時維護。確保放射源不被滑出。六、冬季施工,源入井后每次都要檢查、清理移動源罐內殘存物,確保放射源準確到位。放射源運輸制度一、放射源出入庫要有公司安保人員進行安全確認。二、放射源出庫后要立即裝車,將放射源放入測井車專用防護裝置內蓋好防護蓋,確認安全后方可進行運輸作業。三、放射源運輸時要按照事先選定的路線行車,途中不準逗留或做與測井工作無關的其它事情。四、測井車為專用車不準挪作他用,要定期進行保養確保安全可靠。車輛中途行駛故障時要11、及時拖拽到源庫,放射源回庫后方可修車作業。五、必須保證放射源運輸途中安全,遇突發危險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進行處理。報廢放射源處置方案因儀器更新、裝置改換等原因需報廢的放射源雖然失去了使用價值,但仍具有放射性,如果隨意丟棄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因此放射性廢物不能擅自丟棄或處置,必須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城市放射性廢物管理辦法等法規對其進行嚴格的收儲管理。為此,煤層氣分公司對報廢的放射源將按照如下方案進行處置。一、 嚴格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二條對使用放射源的單位規定執行。二、 將報廢的放射源包裝整備后送遼寧省放射性廢物庫集中儲存。同時向12、收儲單位提供放射源檢驗證書、身份證編號、核素名稱、出廠時活度及購置時間等相關材料。三、 報廢的放射源送儲前告知集團公司環保監測站、武裝保衛處、市環保局、市公安局及轄區派出所監督送儲。四、送儲活動完成后20日之內,報送省環保局主管部門備案。放射源臺賬管理制度一、 為了加強放射源的使用與安全管理,對放射源出入庫必須建立使用臺賬。二、放射源出入庫臺賬由放射源保管員負責填寫,測井負責人負責審核、驗收。三、放射源臺賬的填寫必須做到及時、準確、清楚、完整。四、放射源出庫時應標明準確的時間、出測的人員、地點及具體任務。五、放射源入庫時也應標明日期及準確的時間,同時標明送源入庫的人員。六、公司安保科每旬進行一13、次放射源安全檢查。七、鉆探隊每周進行一次放射源臺賬及個人劑量儀器檢查。輻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管理制度一、 輻射工作人員每次進行測井作業和放射源庫5米范圍內作業時,必須攜帶個人劑量儀和個人劑量筆。二、 個人劑量筆必須專人專用不得隨意串用和不用,一經發現處罰責任人100元/次。三、 個人劑量筆與其它監測儀器一同交由測井負責人進行管理,領用和送還要有登記,防止丟失。一旦發現遺失和損壞要及時匯報,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四、 每個工作人員配備個人劑量筆人2支,循環使用周期為3個月;每3個月交由資質單位檢驗1次,輻射劑量數值及時通知本人并填寫相關記錄和檔案。五、 每年對輻射工作人員體檢一次,保障員工的安全與健康。檢測儀表使用與校驗管理制度一、 監測儀器、儀表要有專人負責管理,設專柜進行存放。二、 使用時由主測人員負責管理,使用時注意輕拿輕放,其它人員不得亂動。三、 操作人員必須按照使用說明書和操作規程的規定進行操作,因不當使用造成的儀表損壞等情況,視情節與損壞程度給予經濟處罰。四、 儀表要按檢定周期及時送檢,無檢定的必須經檢驗合格后放可使用,個人劑量筆不得冒用和串用。五、 所有儀器均登記造冊有使用和維護記錄,嚴禁外借。